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手术治疗并不困难 ,但如诊治不当亦可造成术中及术后的被动。 1992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们共手术治疗VSD合并PDA患者 (儿 ) 5 6例 ,现回顾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 6例中男 32例 ,女 2 4例。年龄 1岁6个月~ 2 2岁 ,平均 5 5岁。体重 9~ 5 5kg ,平均 16kg。患者 (儿 )均易患感冒、肺炎 ,不能从事剧烈运动 ,且患儿生长发育较正常同龄儿差。均无紫绀。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Harrison沟或心前区隆起 ) 2 4例。胸骨左缘 1~ 3肋间闻及典型PDA连续性杂…  相似文献   

2.
本院 1989~ 2 0 0 0年 ,共手术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伴动脉导管未闭 (PDA) 4 7例。本文就该病的临床特征、围术期呼吸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4 7例 ,男 19,女 2 8。年龄 3月~ 3岁 ,平均 17个月。体重 4~ 13kg ,平均 8 5kg。 4 7例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 ,38例术前有不同程度发热 ,肺部罗音 ,呼吸急促 ,发育差。 2 9例有心衰史 ,术前心功能评级 :Ⅰ级 8例 ,Ⅱ级 2 2例 ,Ⅲ级 11例 ,Ⅳ级 6例。胸片示肺血增多4 7例 ,心胸比例 0 5 4~ 0 75 ,肺动脉段突出 36例。心电图显示双室肥大 33例 ,15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介入治疗儿童膜部瘤室间隔缺损(VSD),总结其技术要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20例儿童膜部瘤VSD患儿,根据左室造影结果分别植入不同型号的PDA封堵器,封堵器腰部直径(10.4±2.6)mm;术中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封堵后15 min重复左室造影,观察即刻封堵效果.结果 20例采用PDA封堵器治疗的膜部瘤VSD患儿中,1例Ⅳ型VSD患儿,因术后残余分流≥2 mm而放弃介入治疗;1例Ⅲ型多孔型VSD患儿术后少量残余分流(<2mm),1个月后复查心脏超声无残余分流.术后心电图正常(或与术前一致)1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6 d.结论 经导管采用PDA封堵器治疗儿童膜部瘤VSD疗效可靠,治疗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根据膜部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确定封堵部位,是介入治疗该种类型VSD的可选方法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on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with pseudoaneurysm by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occlusion devices in children and summarize the skill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20 membranous VSD cases in children.According to the finding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angiography, various kinds of the PDA occlusion devices was implanted. The mean diameter of the waist of the occluder was ( 10.4 ± 2.6) mm. Examination by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 immediately and left ventricular angiography after the occluder was implanted 15minutes later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Results In the 20 patients, one of the Ⅳ type VSD patient was quitted because of the significant residual shunts(≥2 mm). Slightly residual shunts ( < 2 mm) was found in one Ⅲ type VSD patient with multi-outlet. And disappeared in 1 month after the procedure, which VSD patient was confirmed by TTE. Thirteen cases were normal by EKG examination (or the same before procedure).In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was found in 4 cases. First 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was found in 1 case and paroxysmal junctional tachycardia was found in 1 case. All of them were recovered in 1 week.Conclusions Transcathet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with PDA occlusion devices for membranous VSD with pseudoaneurysm is safe and effective. The key of the procedure is to select suitable occluder and suitable position to plant them according to the membranous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size and position of the pseudoaneurysm. It is a facultative method for transcatheter therapy this kind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改良心肌保护液在59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外科治疗经验。方法:研制的改良心肌保护液是在全面细致分析UW液、HTK液配方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并应用腺苷和中药丹参,即集中UW液、HTK液及祖国医学的优点,采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或缝合术以及VSD修补术,其中男21例,女38例,年龄2个月~38岁;直接分离结扎导管19例;其余病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其中利用补片修补动脉导管3例。结果:全组无死亡,随访3个月~7年,复查心脏超声均未发现VSD残余分流,无远期死亡病例。结论:改良的保护液与ST.Thomas液对心肌有良好的保护效果。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一旦明确诊断,应该早期手术治疗,以避免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手术中探查和进行肺动脉压力,主动脉压力比值测定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制定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心脏不停跳技术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于VSD合并PDA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成年人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治疗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价值.方法 旧顾性分析继发孔型ASD行封堵术的患者20例,术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TEE检查,比较两种超声方法测得的缺损大小与导管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 20例患者全部封堵成功 .封堵器直径16~38mm,平均(30.90±6.73)mm.TEE测得的ASD最大直径大于TFE测量结果(2.10±2.01)mm(P<0.01).封堵器的型号与TEE和TTE测量的ASD最大直径直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879和0.833(P<0.01).对ASD边缘较软、较薄者,TEE设为无效边缘,所测缺损孔直径更接近封堵器直径.结论 TEE对拟行封堵治疗的成年人继发孔型AsD术前筛选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硬缘房间隔缺损(ASD)最大径的可行性.方法 336例硬缘ASD患者,38例分别用TTE、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缺损最大径,根据球囊导管测量伸展径选择封堵器.298例根据TTE测量缺损最大径选择封堵器,其中223例封堵器释放后测量其腰部最大径,并与TTE测量的ASD最大径进行比较.结果 38例硬缘ASD患者,TTE和TEE测量缺损最大径分别为(20.1±8.4)mm和(20.8±7.8)mm,球囊导管测量的伸展径为(21.3±8.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E和TEE测量ASD的最大径与球囊测量值存在相关关系(r=0.957和0.964,P均<0.01).223例硬缘ASD患者TTE测量的ASD最大径(20.0±8.5)mm,封堵器释放后最大腰径(20.5±8.6)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E测量的ASD最大径与选用的封堵器大小及释放后封堵器的最大腰径均明显相关(r=0.98和0.99,P均<0.01). 结论 TTE测量硬缘ASD能较准确地独立估测ASD最大径;TTE是指导硬缘ASD封堵的可行、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产前诊断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尸解或产后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对照,并进一步分析.结果 6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中,5例伴有其他复杂严重畸形,胎儿均已引产,其中4例进行尸检,尸检结论与超声检查完全一致,1例引产后未进行尸检,另1例经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结论 胎儿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在超声心动图上有特征性改变,因此胎儿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对及早终止妊娠,降低畸形儿的出生率,促进优生优育具有极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VSD)的超声分型对动态观察缺损大小的价值。方法:收集106胎胎儿单纯VSD进行超声分型,动态观测胎儿及产后1年内的VSD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其转归。结果:106胎单纯VSD胎儿,膜周部和肌部的缺损在宫内及生后缺损愈合率明显高于漏斗部,但宫内愈合率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膜周部与漏斗部、肌部与漏斗部愈合率及总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缺损与小缺损宫内、生后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缺损与小缺损在宫内愈合率及总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单纯VSD的超声分型对动态观察缺损大小有一定价值,单纯大型VSD的缺损不易闭合,中小的缺损是否闭合与缺损的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5,(1):124-126
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引导、术中效果评价及术后长期随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直接依据多平面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测值选择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引导微创ASD封堵,探讨MTEE所测ASD最大径选择封堵器的可靠性。方法10例患者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MTEE观测ASD,依据测值选择封堵器型号,MTEE实时动态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ASD。结果10例全部封堵成功,无一例失败;TTE和MTEE测量ASD的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直径呈正相关(r=0.87,0.96,P<0.01),MTEE测值相关性更好。结论应用MTEE进行全程动态指导经胸微创ASD封堵有效、安全、可靠。直接依据MTEE测值选择封堵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卵圆孔未闭(PFO)形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经右心声学造影阳性的69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二维及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结果 TTE检查确诊4例(5.8%) PFO;二维TEE确诊10例(14.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导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型号选择的意义.方法 术前应用TTE多切面全方位检查,确定ASD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确定适合介入治疗患者30例,并依据所测ASD大小选择封堵器型号.结果 30例患者中27例介入治疗成功,3例不成功.所有病例在6个月的随访中封堵器牢固无脱落.TTE所测ASD最大直径可以预测成功封堵需要的封堵器型号.结论 TTE在ASD介入封堵术前多切面探查取得ASD的最大径作为对封堵器型号的选择有肯定价值,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食道超声辅助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临床输血率及住院时间.方法 收集131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75例接受室间隔缺损封堵术,56例接受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分析比较两组患儿输血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提示接受食道超声辅助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儿无残余分流、封堵器移位及主动脉瓣返流;三尖瓣返流6例,返流程度轻度以下,中量及大量心包积液各1例.接受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的患儿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提示残余分流3例;二尖瓣返流2例,返流程度轻度以下;三尖瓣返流6例,返流程度轻度以下;主动脉瓣返流2例,均为细束返流;大量心包积液1例.接受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的一组患儿有较高的输血率(x2 =81.83,P<0.01)及较长的住院时间(t=46.57,P<0.01).结论 接受食道超声辅助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儿较接受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的患儿有较少的输血率及较短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诊断继发孔型房问隔缺损(ASD)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X7-2t探头对本院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诊断继发孔型ASD及卵圆孔未闭(PFO)的患者41例,再行RT3D-TEE检查,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RT3D—TEE检查及TTE检查所测的ASD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3D—TEE检查方法诊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正确率优于1TrE检查方法(100%VS85.4%,P=0.025),其诊断ASD的敏感度、特异度高于1TrE检查,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3D—TEE检查可获得高质量的三维图像,清楚显示ASD的形状、结构和毗邻关系,可评估缺损边缘组织情况,提高了诊断的特异度,为ASD提供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法洛四联症矫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完成52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的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在手术前、心脏复跳后、以及停机后经食管超声(TEE)检查,作为术前评估、以及观察手术矫治情况。结果:手术矫治前TEE检查,与术前经胸彩色多普勒(TTE)检查以及手术探查矫治后诊断符合率为100%,术后2例室缺残余漏,均〈2mm,未予处理;3例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2例三尖瓣重度返流,分别再次转机,予以矫治。50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法洛四联症矫治术中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术前评估,补充和修正诊断,有无室间隔缺损修补后残余漏、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情况以及肺动脉瓣、三尖瓣状况,并可在手术中及时矫正,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微创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9月黄冈市某医院收治的65例PDA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TEE引导下微创封堵术联合体外循环辅助下心内直视矫治术治疗。记录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同时比较患儿在术前麻醉状态下、术中心脏复跳后、术后6个月3个时间点的二尖瓣口反流面积、三尖瓣口反流面积、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65例PDA患儿中63例动脉导管封堵成功,2例患儿由于动脉导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改用补片法治疗。63例动脉导管封堵成功患儿首次心脏复跳后的TEE检查结果显示,原PDA处封堵器无脱落、无移位、无残余分流,但其中6例患儿发生了心室水平残余分流,立即给予手术处理,再次心脏复跳后心室水平残余分流均消失。44例合并中度及以上房室瓣反流患儿在术前麻醉状态下、术中心脏复跳后、术后6个月3个时间点的二尖瓣口反流面积、三尖瓣口反流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在术前麻醉状态下的二尖瓣口反流面积、三尖瓣口反流面积明显大于术中心脏复跳后、术后6个月,且术中心脏复跳后的二尖瓣口反流面积、三尖瓣口反流面积明显大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在术前麻醉状态下、术中心脏复跳后、术后6个月3个时间点的肺动脉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在术前麻醉状态下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术中心脏复跳后、术后6个月,且术中心脏复跳后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2个月的随访,63例动脉导管封堵成功患儿均未发生封堵器脱落、移位及溶血等封堵器相关并发症。结论 TEE引导下微创封堵术治疗PDA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静  董向阳  谢定雄 《职业与健康》2007,23(15):1355-1356
目的探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中的特点和经验,并进行多方面综合疗效评价。方法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选择适合封堵术的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37例,术前常规检测心电图(ECG),胸部X线等,PDA合并降主动脉狭窄1例。在TTE及X线引导下行介入封堵术,术后通过胸片、心电图和TTE进行动态的随访观察。结果37例病人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7.3%,1例手术失败,改为开胸矫正畸形。术后2例病人有少量残余分流。PDA术前TTE测量值与术中X线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1例(86.1%)病人接受了3~6个月随访,17例(47.2%)病人接受了12个月随访,X线及TTE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右心房、右心室缩小,心电图提示无明显心律失常发生。结论经导管行PDA封堵术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介入封堵术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TTE和X线可以准确地应用于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us,PD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50例PDA患者,PDA最窄处直径为2.3~14.6mm,平均(5.8±2.6)mm。术后随访3~48个月,平均(15.6±11.2)个月,心脏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phy,UCG)评价治疗效果以及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5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采用心导管术和UCG评价患者肺动脉平均收缩压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5min造影显示,无残余分流45例(90%),微量分流3例,少量分流2例(10%);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随访期间增大的左心室及心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近中期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成本效益比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胎儿期及产后婴儿期单纯室间隔缺损(IVSD)自然愈合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1例诊断有胎儿单纯性室缺但不愿终止妊娠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对胎儿进行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形态、大小、自然闭合的时间和闭合率,出生后存活的婴儿监测室间隔缺损(VSD)上述指标至1岁,计算宫内及产后1年的闭合率及总的闭合率、不同位置室缺的闭合率,并对不同大小室缺的闭合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61例中,22例(36.1%)宫内自然闭合,9例(14.8%)在产后1年内闭合,30例(49.2%)仍未闭合。室间隔缺损的大小以及缺损的位置与愈合率有关,室间隔缺小于3.0mm的闭合率明显高于室缺为3.1~5.0mm的闭合率(P=0.005)和5mm以上室缺的闭合率(P=0.002),但室缺为3.1~5.0mm的闭合率与大于5mm的室缺的闭合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39)。膜部和肌部缺损的闭合率明显高于干下型室缺的闭合率(P≤0.01),肌部缺损的闭合率高于膜部缺损的闭合率,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65)。结论单纯室间隔缺损有较高的宫内自然闭合率并且在产后婴儿期仍能自然闭合,这种自然愈合的过程与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和大小显著相关。肌部和膜部缺损最容易愈合,干下型不易闭合;小缺损具较高的闭合率,较大的缺损不易闭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左腋下直切口施行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的效果.方法 采用左腋下直切口PDA结扎术治疗97例患者,其中管状型76例,漏斗型21例;经胸腔入路65例,经胸膜外入路32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出血量30~80ml,平均(50±6)ml,均未输血,1例PDA残余分流,术后60d复查消失,其余病例心脏杂音术后即刻消失.全组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3~10d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5年,无声音嘶哑,均恢复良好.结论 左腋下直切口施行管状型和漏斗型PDA结扎术是安全、可靠、适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