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异烟肼缓释胶囊的研制及药动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制备异烟肼缓释胶囊,评价人体内药动学、生物利用度及患者体内血药浓度。方法:乙基纤维素为载体,相分离 凝聚法制微囊,转篮法测释放特性;紫外光度法测10名志愿者单剂量po400mg异烟肼缓释胶囊与普通片后血药浓度,数据经MCP86药动学程序处理。结果:体外释药:普通片T50=0.032h;缓释胶囊:T50=1h,释药10h以上。普通片cmax=11.12μg·ml-1,tmax=1.41h,K:0.201h-1;36h血药浓度:0μg·ml-1。缓释胶囊:cmax=4.99μg·ml-1,tmax=1.80h,K=0.03·h-1,36h血药浓度:1.63μg·ml-1。配对与双侧检验结果表明:两者除tmax无显著性差异外,cmax及消除速率常数(k)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体内血药浓度:普通片与缓释胶囊分别为:1.5h时:(8.24±2.60)μg·ml-1,(3.69±0.51)μg·ml-1;36h:0μg·ml-1,2.09μg·ml-1。结论:该缓释胶囊处方合理、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可为结核患者临床防治提供一个新剂型。  相似文献   

2.
丹酚酸B及其磷脂复合物在SD大鼠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SD大鼠血浆中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方法,观察丹酚酸B磷脂化后生物药剂学性质的改变。方法 将随机分组的SD大鼠分别灌胃给丹酚酸B及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药液,剂量2 g·kg-1,HPLC测定不同时间间隔的血药浓度,运用DAS1.0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 丹酚酸B与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给SD大鼠口服后在大鼠体内均为单室开放模型,丹酚酸B口服的AUC、ρmaxtmax分别为(46.044±11.341)μg·h·mL-1,(11.35±2.078)μg·mL-1,(0.642±0.113)h,而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口服的AUC、ρmaxtmax分别为(74.959±17.493)μg·h·mL-1,(17.94±2.541)μg·mL-1,(0.887±0.176)h,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2.80%。结论 丹酚酸B磷脂化后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生物药剂学性质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血浆中普罗布考浓度的HPLC分析方法,并用此法研究普罗布考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选择胺碘酮为内标,血浆经异辛烷-异丙醇(8:2)提取,采用Nova-Pak C18(150 mm×3.9 am,4μm)色谱柱,以乙腈-水-10%正丁胺(94:6:0.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在紫外241 nm处检测。所得数据用3P87药动学程序处理,求出有关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普罗布考在0.05~10.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最低检测浓度为0.01μg·mL-1(S/N≥3)。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7.8%~103.3%,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普罗布考的血药浓度分析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肾衰患者进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简称CVVH)过程中万古霉素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特征,为万古霉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测定使用万古霉素第3天、第16天时,给药后不同时间血中药物浓度,以PKBP-N1药动学软件包对所测得的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并监测用药过程中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谷值及药效学指标。结果 进行CVVH时,万古霉素的体内药动学过程呈开放型二房室模型。其药动学参数为:使用万古霉素第3天时,t1/2α=0.41 h,t1/2β=5.75 h,Vc=21.92 L,cmax=22.81 μg·mL-1,cmin=5.82 μg·mL-1,CL=3.49 L·h-1,VSS=28.32 L。第16天时,t1/2α=0.61 h,t1/2β=33.23 h,Vc=12.92 L,cmax=38.70 μg·mL-1,cmin=16.50 μg·mL-1,CL=0.376 L·h-1,Vss=17.69 L。维持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谷值在5~10 μg·mL-1有效范围的情况下,其用药间隔由用药初期的q8 h逐渐延长为用药17 d后的q48 h。药效学指标提示,万古霉素从患者体内清除其敏感菌金葡球菌的时间为38 d。结论 进行CVVH治疗时,体内万古霉素的药动学过程是可变的。因此,必须加强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5.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国产和进口的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的血药浓度,计算两者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以AUC0→n,tmax,cmax,t1/2为指标,用双单侧t检验分析国产片与进口片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利福平:①受试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n为(77.92±14.36)μg·h·mL-1,tmax为(1.71±0.88)h,cmax为(12.07±2.63)μg·mL-1,t1/2为(2.81±0.30)h;②参比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n为(75.37±19.33)μg·h·mL-1,tmax为(2.13±0.93)h,cmax为(11.67±3.43)μg·mL-1,t1/2为(2.80±1.33)h;吡嗪酰胺:①受试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n为(416.24±77.00)μg·h·mL-1,tmax为(1.12±0.50)h,cmax为(32.74±4.08)μg·mL-1,t1/2为(10.23±0.94)h;②参比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n为(420.39±63.79)μg·h·mL-1,tmax为(1.27±0.59)h,cmax为(31.03±3.84)μg·mL-1,t0→n为(10.16±1.12)h;异烟肼:①受试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n为(21.17±13.48)μg·h·mL-1,tmax为(1.06±0.42)h,cmax为(7.44±2.01)μg·mL-1,t1/2为(3.71±1.22)h;②参比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n为(19.85±13.76)μg·h·mL-1/sup>,tmax为(1.04±0.38)h,cmax为(6.89±2.44)μg·mL-1,t1/2为(4.13±1.19)h。结论 国产与进口片为等效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利福平103.3%,吡嗪酰胺99.0%,异烟肼106.6%。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RP HPLC测定盐酸青藤碱灌胃和皮肤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体内血清浓度 ,计算出灌胃和皮肤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方法 采用RP HPLC以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四甲基二乙胺 (46∶54∶0.22)为流动相,磷酸调至pH6.9,C18ODS柱(4.6mm×25.0mm,5μm),紫外检测波长为26.3nm。 结果 盐酸青藤碱在 0.25~1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方法的平均回收率达98.5%,RSD=13%。计算出灌胃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Ke0.31h-1,AUC18.07μg·h·mL-1,t1/22.24h,cmax6.26μg·mL-1,tmax0.75h ;皮肤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Ke0.92h-1,AUC32.4μg·h·mL-1,t1/2 0.75h,cmax1.17μg·mL-1,tmax1h。结论 本法分离效果好 ,分析速度快 ,方法稳定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9-硝基喜树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及特点。方法SD大鼠单次灌胃9-硝基喜树碱后于不同时间点自眼眶后静脉丛取血,用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用DAS(1.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血药达峰浓度cmax随给药剂量的递增而递增(2 mg·kg-1组为653.02 ng·mL-1,3 mg·kg-1组为832.9 ng·mL-1,5 mg·kg-1 组为2 731.15 ng·mL-1),达峰时间tmax不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延长(2 mg·kg-1组为0.32 h,3 mg·kg-1组为0.45 h,5 mg·kg-1组为0.3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随剂量递增而增加(2 mg·kg-1组为856.49μg·h·L-1,3 mg·kg-1组为1 485.69μg·h·L-1, 5 mg·kg-1组为3 995.39μg·h·L-1)。结论3种剂量9-硝基喜树碱大鼠单次灌胃后的药动学参数显示其在大鼠体内转化或消除均较快,呈一房室模型,药物的体内过程表现为线性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车庆明  陈颖  杨琳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7):1340-1342
 目的研究口服阿莫西林对中药有效成分黄芩苷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用HPLC-ECD方法测定阿莫西林和黄芩苷合并给药组与黄芩苷单独给药组大鼠的血药浓度,比较两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阿莫西林和黄芩苷合并给药组大鼠ρmax(964.94±301.18)μg·L-1,AUC0~24h(8989.35±2610.28)μg·h·L-1;黄芩苷单独给药组大鼠ρmax(2645.62±601.42)μg·L-1,AUC0~24h(28952.90±5731.42)μg·h·L-1。结论两组药动学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口服阿莫西林严重影响黄芩苷的血药浓度,应提醒临床医生和患者注意。  相似文献   

9.
克拉霉素片人体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克拉霉素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8名志愿者单剂量po500mg不同厂家产克拉霉素片后的血药浓度变化情况,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以AUC0→∞tmaxcmax为指标,配对t检验法分析两厂产克拉霉素片的生物等效性。结果:二者药-时曲线可用二室模型拟合,其:t1/2(β)分别是3.04h和3.91h,tmax分别是1.94h和1.92h,cmax分别是2.34μg·ml-1和2.27μg·ml-1,AUC0→∞分别是13.66μg·h·ml-1和14.44μg·h·ml-1。配对检验结果表明,两厂产品的AUC0→∞cmaxtmax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两厂家产克拉霉素片为生物等效制剂,A药对B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3%。  相似文献   

10.
天麻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天麻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胆管结扎术和颈静脉插管术,同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天麻素浓度的变化,应用3P87药动学程序对血药浓度数据进行拟合。结果天麻素在25~800 μg·mL-1浓度范围内样品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0.995。提取平均回收率83.6%,日内、日间RSD<15%。大鼠静脉注射天麻素后体内药动学符合开放性双隔室模型,而灌胃给药符合开放性单隔室一级吸收模型,其绝对生物利用度为86.1%。大鼠结扎胆管前后AUC0~180分别为(18±9),(15±13) mg·min·mL-1,经方差分析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天麻素在大鼠体内不存在肠肝循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石菖蒲挥发油中β-细辛醚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β-细辛醚的血药浓度,色谱柱:HP-35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30℃,6℃·min-1升至220℃,保持5 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20℃;进样量:2.0μL;无分流进样;溶剂:甲醇;载气:氦气;柱头压:5.5×104 Pa;内标物:α-萘酚。结果 β-细辛醚与内标物的峰面积之比(y)与浓度(c)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18 89c+1.755×10-3(n=6,r=0.999 9)。线性范围:0.04~40.0μg·mL-1。小鼠全血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4μg·mL<-1。结论 小鼠灌胃石菖蒲挥发油后,β-细辛醚在体内的药-时过程为线性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t1/2(α)为6.5min,t1/2(β)为93.6 min。  相似文献   

12.
HPLC测定四方蒿中总木犀草素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方蒿提取浸膏中主要黄酮苷(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ODS C18柱为分析柱,PH 2.0磷酸缓冲液-四氢呋喃-异丙醇(70:3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结果该黄酮水解后的苷元——木犀草素线性关系良好,在高、中、低浓度的日内精密度分别是2.82%,3 41%,5.17%;日间精密度分别是2.56%,5.46%,6.87%; 标准曲线线性0.999 9;检测限为50ng·mL-1,定量限为(2.40±0.13)μg·mL-1,方法回收率为高、中、低分别是101.28%, 105.58%,95.56%。结论木犀草素苷含量为(3.12±0.15)% 此法操作简便,准确率、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丹参水溶液提取物总丹酚酸和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选用培养的10~20代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于实验研究。细胞用H2O22(100μmol·L-1)处理1h造成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MTT方法观察总丹酚酸和EGb761对H2O2损伤细胞生存率的影响,同时以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3种物质变化作为指标,观察了总丹酚酸和EGb761对H2O2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总丹酚酸100,10 μg·mL-1能显著提高细胞的存活率,而总丹酚酸1μg·mL-1和EGb761 100,10,1μg·mL-1对细胞的存活率没有明显的升高作用;总丹酚酸100 μg·mL-1,EGb761 100,10,1 μg·mL-1均能显著降低H2O2损伤细胞上清液中LDH 的量,总丹酚酸10,1 μg·mL-1作用不显著;EGb761 100,10 μg·mL-1能明显降低细胞上清中MDA的量,EGb761 1 μg·mL-1及总丹酚酸100,10,1μg·mL-1作用不明显;总丹酚酸100,10,1 μg·mL-1和EGb761 100,10 μg·mL-1明显降低H2O2损伤引起NO的释放。结论总丹酚酸和EGb761对H2O2损伤的血管平滑肌有保护作用,但作用机制似乎有所不同,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大鼠皮下组织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评价其透皮释药特性。方法大鼠腹部脱毛,覆盖黑色聚乙烯薄膜经皮给予吴茱萸提取物,应用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皮下组织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结果透析液中吴茱萸碱最大药物浓度(ρmax)为(417.24±43.44)μg·m L-1,达峰时间(tmax)为(4.210±0.630)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0)为(3 189.31±789.97)μg·h·m L-1;吴茱萸次碱最大药物浓度(ρmax)为(287.13±26.78)μg·m L-1,达峰时间(tmax)为(3.980±0.580)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6)为(1 327.97±245.87)μg·h·m L-1。结论在体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透皮释药特性的评价,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具有缓慢透皮、渗透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DNA残留量定量测定用国家标准品。方法 使用QIAGEN Genomic-tip 500/G以及基因组DNA纯化试剂制备了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基因组DNA作为标准品原料,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电泳进行纯度和含量测定后分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我国第一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DNA国家标准品进行协作标定,并评价其稳定性和适用性。结果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DNA国家标准品经检测,A260/A280均在1.7~1.9之间,电泳图谱只有单一条带,符合规定。该标准品经6家实验室协作标定共90次,几何平均含量为93.63 μg·mL-1,平均含量的95%可信区间为92.86~94.40 μg·mL-1,单次测定的95%参考值范围为86.51~100.89 μg·mL-1,平均可信限率为0.81%。加速热稳定实验表明,该标准品在-20、4、25、37 ℃条件下放置4个月,DNA含量无明显改变,但37 ℃条件下A260/A280有下降趋势;-20、4、25 ℃条件下电泳结果为单一条带,37 ℃条件下DNA有降解条带。-20 ℃贮存1年的长期稳定性结果显示,标准品DNA浓度及A260/A280无显著性差异,电泳条带单一,因此-20 ℃条件下长期保存标准品稳定性较好。在标准品适用性研究中,利用该标准品进行荧光染色法测定,标准曲线r值为0.999 0以上,在0.781~100 ng·mL-1之间线性良好,各稀释度RSD均小于10%;利用该标准品进行定量PCR法测定,标准曲线r值为0.990 0以上,在10-2~103 pg之间线性良好,熔解曲线可见单一峰出现。结论 该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DNA国家标准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作为国家标准品用于荧光染色法和定量PCR检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DNA残留量,含量定为93.63 μg·mL-1,批号为270026-201101。  相似文献   

16.
金锐  王珍  韩毓博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11):852-853
 目的 研究两种尼扎替丁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2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 po 300 mg尼扎替丁国产或进口胶囊剂后的药动学数据。结果 po 国产与进口制剂后AUC0~12均值分别为(6.66±1.54)和(6.79±1.56)μg·h·mL-1,实测cmax均值分别为(2.10±0.64)和(2.06±0.74)μg·mL-1,实测tmax均值分别为(1.32±0.59)和(1.67±1.04)h,国产尼扎替丁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40±10.50)%。结论 经统计学分析,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他克莫司在中国肾移植患者的体内药动学。方法 12例肾移植患者口服他克莫司达稳态后,用ELISA法测定全血中他克莫司浓度。用3P97程序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口服他克莫司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全血浓度达峰时间为(1.54±0.58)h,峰浓度为(32.98±26.58)μg·L-1,消除t1/2为(13.3±3.9)h,AUC0~12为(154.60±89.13)μg·h·L-1。12 h谷浓度与AUC0~12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他克莫司个体间药动学差异大,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黄芩苷的药动学参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电化学检测测定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黄芩苷在大鼠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其药动学参数是Vd=2.53L,Ke=4.17h-1K12=5.25h-1K21=0.63h--1t1/2=0.16h,α=10.29ng·ml-1·h-1β=0.29ng·ml-1·h-1AUC=1.93μg·h·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