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2月收集的结肠癌患者57例,将CT影像学分期与病理学分期结果相比较,观察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T、N、M及TNM分期总的准确性分别为91.23%、84.21%、98.25%和70.17%。经一致性检验分析,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T、N及TNM分期的准确性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两者诊断一致性较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1例患者有远处转移,并于随诊中确诊。结论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术前定位和肿瘤侵犯范围的判定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淋巴结的转移可提供一定的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130-132+136
目的 探讨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应用64层螺旋CT(MSCT)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1月间我院接收经过手术病理确诊的4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CT影像中的肿瘤侵犯范围和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等情况,同时和手术及术后的病理结果对比,探讨MSCT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性。结果MSCT对T分期的敏感度为97.50%(39/40),阳性确诊率87.50%(35/40)。N分期的敏感度77.78%(14/18),阳性确诊率为66.67%(12/18)。M分期的确诊率为100.00%。结论 MSCT能更加准确对结肠癌患者开展术前分期评估,淋巴结转移评估属于N分期中的难点,需结合其大小、密度、形态和生物学行为等开展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结肠癌患者120例,分析CT影像在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方面的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同时比较MSCT和肠镜诊断结肠癌部位的差异,分析其肠梗阻和非肠梗阻对MSCT术前分期的影响。结果 MSCT对结肠癌T分期、N分期、M分期和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0.8%、64.6%、100%和70.8%。MSCT和肠镜诊断结肠癌部位的准确度为88.3%和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和非肠梗阻患者术前CT-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9.7%、86.7%和87.0%,三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能较为准确的诊断结肠癌解剖学部位和评估术前分期,但在评估淋巴结转移方面还有待提高,此外其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肠梗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联合64排容积CT低张充气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胃癌病例进行术前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探讨容积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胃癌病例40例。所有病例均行低张充气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及后处理重建(MPR、SSD、VR、MIP、RaySum、CTVE等)。由两位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同一病例分别评估癌灶部位、大小、范围、周围结构及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得出客观结果分别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判定结果采用国际抗癌联盟通用的TNM标准并参考日本胃癌规约。结果 64排容积CT对胃癌的肿瘤(T)分期准确率达87.5%,淋巴结转移(N)分期准确率达92.5%,远处转移(M)分期准确率达97.5%。本研究组中容积CT术前分期经与病理结果对照显示有较强的一致性。结论 64排容积CT对胃癌分期的准确率较高,对胃癌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超声内镜和螺旋CT对56例胃癌TMN分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56例经活检证实并术前经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的56例胃癌患者,确定肿瘤侵犯深度(T)、局部淋巴结转移(N)、周围及远处器官转移(M)等情况,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对T分期的准确率,内镜超声检查(EUS)为76.7%,螺旋CT检查为71.4%,两者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Tl、T2期胃癌,EUS与HCT的准确率分别为75.7%、48.4%。对N分期的准确率,P〈0.05(以第五版TNM分期标准),EUS与HCT分别为66.0%和67.8%,两者的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M分期两者的准确率分别为30%、80%,P〈0.05。结论 EUS和HCT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对胃壁较浅层受浸润深度的判断以EUS为优,对远处转移的判断以HCT为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作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4例胃癌患者,上述患者均接受了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对患者进行TNM分期诊断,并与病理TNM分期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判断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T1期准确率为50.00%,T2期准确率为63.64%,T3期准确率为73.68%,T4期准确率为90.00%,T期整体准确率为72.73%;N0期准确率为68.75%,N1期准确率为76.19%,N2期准确率为85.71%,N期整体准确率为75.00%;M0期准确率为96.67%,M1期的准确率为85.71%,M期整体准确率为93.18%;CT与病理诊断对比在T分期与N分期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M分期对比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可较准确地显示胃癌侵犯胃壁的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的转移情况,在胃癌M分期判断上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结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结肠肿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 (MSCT)扫描,将原始数据在AW4.5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图像(MPR)、表面遮盖显示(SSD)、仿真内窥镜技术(CTVE)重建处理,评价结肠肿瘤位置、大小和肠外表现,均经手术或结肠镜病理证实。结果 MPR、SSD和CTVE重建技术对结肠癌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高,更利于发现结肠癌的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结论 MPR、SSD、CTVE的结合不仅可以对结肠肿瘤病灶形态、范围进行明确直观的分析,发现结肠癌的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更有利于辨别病灶周围复杂结构关系,进而准确地进行术前分期,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103-10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对50例结肠癌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CT表现及对CT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CT结肠癌术前T分期及N分期与病理结果的对比。结果 CT表现为肠壁增厚,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38例,且伴有肠腔不规则、偏心性狭窄1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11例,其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6例,盆腔淋巴结肿大2例,腹腔淋巴结肿大3例。肝脏转移3例,肺部转移1例。术后CT检查显示乙状结肠癌15例,升结肠癌25例,降结肠癌10例,经病理证实,其中乙状结肠癌13例,升结肠癌27例,降结肠癌10例,CT诊断的符合率为92.0%(46/50)。CT结肠癌术前T分期、N分期与病理结果对比显示,采用非参数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用于结肠癌诊断的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且对明确术前分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结直肠癌性肠梗阻肿瘤TNM分期的价值,提高MSCT对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术前的诊断水平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的MSCT术前TNM分期与临床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SCT判断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准确率分别为92.54%(62/67)、88.05%(59/67)和100.00%(67/67),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高。结论MSCT对引起梗阻的结直肠癌的TNM分期判断准确性高,对评估肿瘤可切除性及对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MDCT)动态增强扫描对膀胱原发性移行细胞癌(TCC)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根据MDCT动态增强扫描肿瘤浸润范围及其强化CT值的动态变化,对42例病理证实为TCC的患者进行术前C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结果 MDCT动态增强扫描对TCC术前分期的总准确率为94.8%,对膀胱壁内癌灶(≤T2b期)分期的准确率为92.9%,对侵犯壁外结构肿瘤(≥T3)分期的准确率为97.6%;T1/T2期与T3/T4期癌灶CT强化均值比较:动脉期及延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显示肿瘤浸润范围及其强化CT值的动态变化,从而有助于提高TCC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林家威  黄顺荣 《医学综述》2011,17(14):2188-2191
胃癌术前准确的分期对选择治疗策略及评估预后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多排螺旋CT(MSCT)的出现,特别是64排螺旋CT的出现,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判断胃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得到明显的提高。根据胃壁厚度、强化及胃周脂肪间隙情况判断肿瘤浸润深度,结合各种后处理技术有助于判断周围器官是否被浸润;根据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强化程度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但在选择判断淋巴结转移标准上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术前CT、MRI对浸润性宫颈癌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CT、MRI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对照,比较CT、MRI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同时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比较CT、MRI对阴道浸润、淋巴结转移等相关征象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以术后病理分期为对照,术前CT对病变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为75.6%,而MRI诊断符合率为90.2%;术前MRI诊断I B1期及以下符合率85.7%,显著高于CT的50.0%(P0.05)。对照术后病理各征象结果,CT对阴道浸润诊断准确率68.3%,显著低于MRI的90.2%(P0.05);CT对子宫体侵犯诊断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0%、97.6%,显著高于MRI的87.1%、85.4%(P0.05);CT对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0%、92.7%,显著高于MRI的81.5%、70.7%(P0.05)。结论术前MRI对浸润性宫颈癌IIA以下分期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而对IIA以上病变诊断价值不如CT。MRI在阴道浸润诊断方面准确率更高,而CT在子宫体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方面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葛汉忠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1):890-893
目的评价螺旋CT(spiral CT,S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42例胃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进行TNM分期并与手术情况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42例胃癌病灶均明显增强,胃癌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69%、69%、71%。结论S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患者的术前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张结肠充气16层螺旋CT扫描方法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将47例临床术前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采用低张充气灌肠后用16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对原始容积数据进行拆薄重建,卷集核采用B10s very Smooth ,层厚2mm,层间距1-1.5mm,进行层厚5mm,层间距5mm的横断、冠状、矢状面的重建。以手术病理为标准,统计16层螺旋CT对结肠癌检出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进行16层螺旋CT影像T分期和手术病理T分期对照分析。结果47例患者顺利完成低张结肠充气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出所有结肠肿瘤病变,敏感性是100%,准确性100%。16层螺旋CT对47例结肠癌的分期分别是:T1期5例,占10.64%(5/47):T2期10例,占21.28%(1O/47):T3期14例,占29.79%(14/47):T4期18例,占38.30%(18/47)。与手术病理T分期对比的结果分别是:T1期、T2期达100%;T3期92.86%;T4期94.74%。结论低张结肠充气16层螺旋CT检查是结肠癌术前检查的好方法之一,它能对结肠癌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及术前分期的信息,是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判断肿瘤的侵犯程度非常实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作为结肠癌术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张占文  胡平  张杰  崔文民  陈春 《重庆医学》2011,40(8):778-780,835
目的 评价40层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G PET)/CT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直肠癌PET/CT表现,按解剖学定位统计直肠癌区域淋巴结的数目、大小、分布、代谢情况并与病理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同机40层CT以5、8、10 mm作为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