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寒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78-78,9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喉切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70例喉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及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癌因性疲乏状况。结果入院第2天,两组患者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0天护理干预组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对性干预对肺癌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江西省肿瘤医院胸内一病区接收的肺癌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癌因性疲乏程度、心理状态、社会适应性、希望水平、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适应性量表的心理弹性、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控制倾向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希望水平、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可进一步疏解负面情绪,改善癌因性疲乏症状,并增强患者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希望水平,恢复良好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疲乏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接受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疲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2个月的癌性疲乏程度、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疲乏护理有助于缓解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癌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肺癌化疗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采用癌症患者疲乏量表对患者分别在干预前后行癌因性疲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疲乏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肺癌化疗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效避免经验性护理的直觉性和盲目性,有效改善了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求干预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的最佳护理策略。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72例入组肺癌患者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疲乏程度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自身干预前后对照其疲乏程度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运用中西医联合运动疗法对乳腺癌术后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  8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自我穴位按摩、腹式呼吸运动配以音乐对乳腺癌术后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癌因性疲乏状况、睡眠状况.结果 术后第1天即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Piper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即干预后,干预组癌因性疲乏Pipe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中医自我穴位按摩、腹式呼吸运动、音乐等中西医联合运动疗法可以缓解或消除乳腺癌术后癌因性疲乏,改善睡眠,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胡桂芳  杜丽梅 《海南医学》2014,(17):2645-2647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8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再实施与癌因性疲乏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评估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无缺乏与轻度缺乏患者例数显著增加,中度疲乏与重度疲乏例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可控性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或消除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在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晕杂悦蕴悦)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0例晚期晕杂悦蕴悦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肿瘤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针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字2越8.47,孕越0.04)。干预组患者情感状况、生理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家庭状况、与医生的关系、附加的关注情况及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孕均<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可改善晚期晕杂悦蕴悦化疗患者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代福兰  胡小莉 《中外医疗》2012,31(33):148+150-148,15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的原因以及护理干预对于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将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给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活动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疲乏组化疗例数、放疗例数以及VA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大于无疲乏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BFI评分和疲乏例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疼痛以及焦虑、抑郁情绪是肿瘤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重要原因,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有助于治疗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大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有癌因性疲乏的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应用简易疲乏量表及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病例的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病例在干预前、后疲乏的程度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例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例疲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大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级步行运动方案对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肺癌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化疗常规指导,干预组采用分级步行运动方案进行步行运动指导,共干预8周。比较2组步行运动量、CRF程度分布、癌因性疲乏量表(CFS)得分和6 min步行试验(6MWT)步行距离。结果干预组步行运动量为(8 295±912)步/天,对照组步行运动量为(31 02±1 113)步/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化疗前和干预4周CRF程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和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CRF程度分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化疗前和干预4周CF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和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CF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干预组CFS得分在干预后逐渐降低(P < 0.01),对照组CFS得分在干预后逐渐升高(P < 0.01)。2组化疗前和干预4周6MWT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和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6MWT步行距离均大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干预组化疗前至干预8周,6MWT步行距离变化不明显(P>0.05),但干预后3个月6MWT步行距离均高于干预前、干预4周和干预8周(P < 0.05)。对照组在干预过程中6MWT步行距离变化呈下降趋势(P < 0.01)。结论分级步行运动方案能减轻肺癌化疗病人CRF,有效提高干预后6MWT步行距离,干预8周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徐莹 《海南医学》2012,23(19):145-147
目的探讨居家有氧运动对乳腺癌门诊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存在癌因性疲乏症状的乳腺癌门诊化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的患者39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居家有氧运动治疗的患者39例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进行Piper疲乏量表(RPFS)评价,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者RPFS得分、行为及严重程度得分、情感得分、感觉得分、认知及情绪得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得分略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有氧运动对乳腺癌门诊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延缓患者随化疗进行而引起的癌因性疲乏的加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化疗的肺癌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肺癌化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后评估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PE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用于肺癌化疗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干预,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癌性疲乏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戚小青  梁卓琼  胡月珍 《西部医学》2014,26(10):1402-1404
目的 探讨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87例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体能调节训练及心理辅导教育,癌因性疲乏(CRF)程度使用简易疲乏量表(BFI)评估,焦虑及抑郁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生活质量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量表(OLD评估,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无疲乏及轻度疲乏患者均明显增加,而中度疲乏及重度疲乏患者明显减少,干预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活动能力、日常生活等OLI五个方面的得分及总分均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能够缓解患者的疲乏程度,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简易疲乏量表中国版(BFI-C)、肺癌症状分级量化表评价中医药治疗对肺癌化疗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67例符合课题纳入标准的肺癌将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按照既定化疗方案施行化疗,治疗组于化疗第1天开始服用健脾益气化痰自拟方加减治疗,对照组未给予其他干预措施。分别在化疗前、化疗第3天(化疗后)和化疗第14天(治疗后)采用BFI-C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的评价结果。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的综合疲乏程度、综合疲乏影响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1)。结论:①部分因化疗引起的癌性疲乏在一定程度上可自行缓解。②中医药治疗可降低肺癌化疗性疲乏的程度,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的影响及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纳入研究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化疗前后采用QLQ-C30、SAS、SDS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评价。结果化疗后整体生活质量和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较化疗前降低,认知功能评分较化疗前提高,化疗后恶心与呕吐、食欲丧失、便秘评分较化疗前升高,疼痛、气促、失眠、经济状况评分较化疗前降低(P均<0.01)。化疗后SAS、SDS评分和严重程度较化疗前升高(P均<0.01)。化疗前QLQC30量表仅疼痛和失眠与SA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疼痛、气促、失眠与SDS评分有显著相关,均呈正相关(P均<0.05)。化疗后QLQ-C30量表整体生活质量、情绪功能与SAS评分呈负相关,整体生活质量、情绪功能、认知功能SDS评分呈负相关,恶心与呕吐、食欲丧失、便秘、经济困难、SAS和SDS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文化程度、经济收入、SAS评分和SDS评分是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焦虑和抑郁症状加重,在癌症相关症状减轻的同时化疗不良反应及经济困难对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产生明显影响,应加强化疗患者不良反应预防、治疗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照护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化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护理过程中实行人性化照护,应用简易疲乏量表( BFI)和生活质量量表( QOL)评估、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结果实施人性照护后,研究组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护理前(P<0.05),照护后疲乏程度与护理前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无差异(P>0.05),癌因性疲乏程度加重(P<0.05)。结论人性化照护可减轻或消除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肺康复训练对肺癌化疗病人肺功能、癌因性疲乏(CRF)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手术治疗并接受化疗的120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院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康复训练干预,比较2组6 min行走距离(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CRF程度、癌症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病人6WMT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及PFS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P < 0.05~P < 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后,2组病人除经济困难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肺癌化疗病人给予肺康复训练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增强肺功能,改善CRF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地官兵高原驻训期间睡眠质量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疲劳症状自评量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对459名高原驻训官兵进行现场心理测评.结果 (1)高原驻训官兵总体睡眠质量均值为5.61±3.48,40.5%睡眠质量较好,25.3%睡眠质量较差,34.2%睡眠质量一般.(2)睡眠质量较差官兵的疲劳及心理应激得分显著高于睡眠质量好的官兵(t1=-10.70,t2=-9.68,P<0.01).(3)心理应激、疲劳程度、自评演习信心程度、自评健康状况与PSQ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517,0.488,0.259,0.352,P<0.01).(4)心理应激、疲劳程度、自评演习信心程度和自评健康状况进入PSQI总分回归方程,且预测变异量为36.1%.结论 高原条件下驻训官兵的心理应激状况、疲劳程度影响睡眠质量,官兵对演习的自信程度、健康状况的评估也对睡眠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益气中药联合化疗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首先,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等网页中检索2014年1月~2017年3月之间采用益气中药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治疗癌因性疲乏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对文献进行阅读筛选;其次,运用Rev Man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相关指标和基本信息的提取。结果:通过反复阅读文献摘要甚至全文,最终获得符合研究的文献共11篇,共提取研究对象共847例,其中治疗组439例(化疗+益气中药),对照组408例(单纯化疗)。Meta分析结果提示益气中药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在癌因性疲乏程度的总缓解率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OR=3.55,95%CI(2.60,4.84),P0.00001];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OR=2.42,95%CI(0.90,5.02),P0.0001];近期疗效方面:[OR=2.80,95%CI(1.58,4.96),P0.0001];不良反应方面:[OR=0.35,95%CI(0.26,0.49),P0.00001]。结论:益气中药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能显著改善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