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在于探讨精准序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预期效果.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80例本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精准序贯介入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3年内复发率分别为15%、22.5%、25%,对比对照组3年内复发率35%、45%、47.5%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3年内生存率分别为85%、77.5%、75%,较对照组3年内生存率65%、55%、52.5%明显提高(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复发率可通过精准序贯介入治疗显著降低,生存率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彩色多普勒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进行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监测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介入治疗后1周、1月、2月时肝脏及瘤体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均为高血供型,以肝固有动脉血流量增加为特点;介入治疗1周后表现为肝固有动脉血流明显减少而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增加。治疗1月后肝固有动脉血流进一步减少,而门静脉血流量亦明显减低。介入治疗超过两月后部份病例肿块周边又出现高速动脉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反映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瘤体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评价介入治疗的纳果及指导再次治疗时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对于各类肝癌特别是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己为国内外广大学者公认,我们近年来对原发性肝癌进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收到了较好的近期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63例肝癌的介入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63例中,男43例,女20例。年龄19~78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结合B超、CT及血常规、血小板计数、肝功能、AFP等检查诊断为肝癌,其中巨块型肝癌39例,结节型肝癌14例,弥漫型肝癌10例。……  相似文献   

5.
王祝  张新平 《大家健康》2015,(5):104-105
目的:评价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给予精准肝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局部复发转移率、2年存活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年,在局部复发转移率、2年存活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精准肝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把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治疗的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精准肝叶切除术,作为研究组;回顾性调查于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采用传统肝癌切除术治疗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的术后当日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3天后研究组的 AST、胆碱酯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准肝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28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入治疗前后瘤体内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以及声像改变情况.结果:14例巨块肝患者经过治疗,肿瘤大小平均为11 cm×8 cm,有明显的缩小,6例巨块型肝癌患者没有明显的变化.8例多节型肝癌患者中,有5例患者的肝癌治疗后缩小为5 cm×4 cm,3例多节型肝癌患者大小没有明显的变化.27例肝癌患者肿瘤周围的回声晕消失.1例肝癌患者肿块后半部分回声消失,周围有较强的回声包膜.治疗前后均进行AFP检测,治疗前为(725±31)mg/L,治疗后为(145±21)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640 6,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进行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疗效评价,能够明显的观察到病灶大小变化、碘油沉积分布、肿瘤内部供血状态等,方法简单,同时也没有创伤之痛,因而有着较高的评价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给予精准肝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局部复发转移率、2年存活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年,在局部复发转移率、2年存活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45例采用TACE方法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临床护理要点。结果经TACE治疗,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一年生存率提高到62.2%。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和心理疏导,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载药微球组和碘化油组,每组50例.载药微球组采用载药微球治疗,碘化油组采用碘化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肝...  相似文献   

11.
肠内免疫营养在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其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入我院行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免疫营养支持组和常规营养对照组,其他处理一致.检测入院时、术后第1 d和术后第7 d时免疫功能;随访5年,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肝切除术前肝癌患者CD3+、CD4+、CD8+和CD4+/CD8+含量两组间水平相当.术后第1 d,CD3+、CD4+、CD8+含量较术前明显下降;两组间没有差异.术后第7 d,CD3+、CD4+、CD8+含量较术后第1 d均有上升;而干预组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明显.干预组和对照组l、2、 3、 4、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70.2%、39.6%、22.6%、20.6%和74.6%、50.1%、25.4%、21.5%、19.5%.其术后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干预组优于对照组,而4、5年生存率两组则相当,而2组术后总体生存干预组优于对照组(X~2=3.547,P=0.025),多因素分析调整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对术后生存影响的OR值为0.649,95.0%CI为0.614~0.686.结论:肠内免疫营养支持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的免疫抑制,并能改善术后生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肝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9例行肝癌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围手术期给予地塞米松,每天10mg,连续应用3d。观察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P)、血清炎症因子(TNF α、CRP、IL 8、IL 6)及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 ①两组ALT、AST、TBIL、AL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37、5.842、4.376、4.496,均P<0.05);两组ALT、AST、TBIL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ALP呈先降低后升高(F=7.633、9.426、5.430、7.035,均P<0.05),且两组各指标变化趋势均存在显著差异(F=4.391、4.302、4.730、5.047,均P<0.05)。②两组TNF α、CRP及IL-8、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93、8.452、6.627、5.611,均P<0.05),TNF α、CRP及IL-8、IL 6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F=12.493、13.455、8.247、7.621,均P<0.05),且两组各指标变化趋势均存在显著差异(F=6.305、6.747、4.632、5.508,P<0.05)。③两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无明显不同(F=1.221、1.098、1.310、0.516,均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CD3+、CD4+、CD4+/CD8+水平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CD8+逐渐升高(F=4.082、3.956、4.225、4.316,均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变化幅度趋同F=1.314、1.450、1.107、0.737,均P>0.05)。④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74、9.063,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短期、适量应用于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能起到确切的保肝、抗炎作用,有助于术后恢复,且不明显增加免疫抑制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分析1960年1月至1996年9月原发性肝癌3932例行手术切除治疗后手术死亡率和生存率。结果 比较1960 ̄1977年(n=181)、1978 ̄1989年(n=921)、1990 ̄1996年(n=2830)三阶段,术后死亡率分别为8.84%、0.43%、0.35%,而5年生存率分别为16.0%、30.6%、48.6%。比较局部肝切除术(n=90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准肝脏切除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13年5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肝脏切除病例,23例行精准肝切除,31例采用传统Pringle法肝门阻断的肝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恢复、住院时间等多方面做对比。结果:精准肝切除组与Pringle法肝切除组比较,手术时间延长,[(325.3±41.8)vs(264±31.1)]min,P<0.05;术中出血量减少[(357±91.4)vs(577±75.2)]mL,P<0.05;术后肝脏功能恢复加快,ALT:[(343.5±114.4)vs(704.3±142.8)]U/L、AST:[(430.7±140.0)vs(704.3±142.8)]U/L、TBIL:[(35.5±12.1)vs(62.8±18.1)]μmol/L,P均<0.05;住院时间缩短[(17.6±3.2)vs(25.8±2.1)]d,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术相比传统肝脏切除术,术中出血少,肝脏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4-7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3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7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介入治疗)36例、对照组(常规药物联合介入治疗)35例,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引起的肝功能损伤,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缘、术后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前肝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较手术前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手术创伤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8年11月的14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39例开腹手术作对比。比较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进食时间相近。腹腔镜组术后无并发症,开腹组有9例并发症。短期疗效:腹腔镜组住院天数、拔管时间及镇痛药使用情况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中期疗效:复发、转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近期疗效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分别行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与开腹常规肝切除治疗的差异。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住院准备行手术治疗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开腹常规肝切除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肝功能等基本情况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输血及肝门阻断患者的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肝功能相关指标(AST、ALT、ALB、TBIL)无明显差异,术后肝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分别为12.8%对23.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携带胃管时间、携带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观察组患者住院花费更高(P<0.05)。 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更早,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深究。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ment of post-hepatectomy liver dysfunctio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PLC)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and chronic hepatiti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3 PLC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and chronic hepatitis, of which 16 patients developed liver dysfunction (persistent ascites or pleural effusion or occurrence of liver-related potentially fatal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hepatectomy, was performed. Afte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recorded, preoperative liver function parameters and surgery-related parameters in these patients were assessed. Seventeen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post-hepatectomy liver dysfunction were identifi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s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and post-hepatectomy liver dysfunction then was analyzed.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liver cirrhosi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reoperative total bilirubin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st-hepatectomy liver dysfunction.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factorsrevealed that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600 mL and cirrhosis were two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ost-hepatectomy liver dysfunction in PLC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and chronic hepatitis. Conclusion: Keeping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below 600 mL can help avoid the development of post-hepatectomy liver dysfunction in liver cancer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and chronic hepatitis. For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liver cirrhosis, every effort should be made to minimize potential liver function impairment induced by other adverse factors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血清恶性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精准肝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不规则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肝癌活力指标、免疫分子含量以及信号通路分子含量.结果:(1)肝癌活力指标: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胸苷激酶(TK1)、Polo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 1,Plk1)、Bcl-2、Livin、Xiap、HIF-1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2)免疫分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D44、CD90、CD133、CD14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3)信号通路分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HH、Notch1、Jagged1、JAK、STAT1、STAT3、STAT5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避免肝癌活力分子、免疫分子以及恶性生物学信号分子释放入血,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