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没药为我国传统常用进口中药,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其功效独特、应用范围广,为国际上重要的药用植物品种。随着没药产业的发展及中药分析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对其质量研究的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对近年来没药的混伪品研究现状、质量分析方法及国内外药典中没药的质量标准进行总结分析,为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没药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没药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胡珊梅  徐雄华  李玲玲 《中草药》1999,30(10):733-734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l’phoramprrhaEngl.的油胶树脂或同属植物C.molmolEngl.产生的树脂。其挥发油成分已有报道[1,2]检出天然没药主成分为呋喃桉叶素二烯(1,3)和胶质没药主成分为红没药烯。笔者在药品检验中运用GC-MS分析了几种没药样品,结果发现其主成分及含量与文献报道的有较大差异。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及仪器1.1材料:没药药材由厦门市医药站(1#)(购自广东潮洲)和厦门中药厂(2#)提供。1.2仪器:美国惠普公司HPG1800型GCDSYSTEMG…  相似文献   

3.
没药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卫贤  袁铸人 《中药材》1989,12(6):34-36
用GC和GC-MS分离并分析了没药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共鉴定了其中十二个化合物,并计算了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主成分分析用于秦皮的质量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在获取秦皮HPLC指纹信息的基础上,选择9个共有峰的相对含量为指标,对不同产地的秦皮建立了综合主成分评价模型。结果:本文提出的综合主成分评价较全面的反映了秦皮样本的信息,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系统聚类法结果一致。结论:综合主成分分析可用于中药多指标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我国不同产地当归药材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辉  段金廒  钱大玮  宿树兰  宋秉生  何子清 《中草药》2009,40(12):1988-1992
目的 对我国当归不同产地的药材质量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 采集2008年我国各主产区传统采收期的25批次当归药材样品,采用HPLC法、UV法测定当归药材中总挥发油、藁本内酯、正丁烯基酰内酯、阿魏酸、总多糖的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当归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岷归、云归、川归、窑归的多指标成分比较分析与综合评价,以甘肃产岷归质量为优;主成分分析中藁本内酯的因子载荷量最大,说明其对当归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结论 基于我国不同产地当归药材质量的分析评价,建立了较为系统、客观的多成分类型多指标现代分析评价体系,为药材地道性科学内涵的揭示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伟红 《中药材》1990,13(11):32-33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molmo1 Engl.(C.myrrha Engl.)、爱伦堡没药树Balsamodendron ehrenbergianum Berg.或Commiphora spp.茎干渗出的树脂.主含树脂、树胶及挥发油.没药生用气味浓烈,对胃有一定刺激性,容易引起呕吐,多以炮制入药,历史上有多种炮制方法.唐·《经效产宝》有研;宋·《苏沈良方》有与童便、无灰酒熬;《传信适用方》有“酒浸少时研成膏”;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九分散为模型方,研究乳香、没药挥发油对方中所含生物碱类成分的经皮渗透行为,分析比较挥发油中促生物碱类经皮渗透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应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分析挥发油促生物碱类成分在小鼠皮肤内的经皮渗透性;采用GC-MS技术与主成分分析法比较乳香、没药挥发油中主要促渗作用的化学成分.结果:脂溶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基于热分析技术的优质没药鉴别的燃烧热解特征参数;并依据没药及其相关配比物的程序升温和恒温的热解特性、热解特性与炮制的相关性,探究没药文火炮制的火力和火候大小。方法 应用热重-微熵热重(TG-DTG)技术,依据没药的不同品质等级,建立没药品质鉴别热解特性参数,并对没药及其相关配比物进行程序升温及恒温的热解特性研究。结果 没药生品于286.20℃ ± 10.32℃及460.72℃ ± 11.09℃附近的强度为(3.13 ± 0.13)%·min-1及(4.68 ± 0.63)%·min-1的热解燃烧速率峰为品质鉴定没药燃烧热解特征峰,于412.9℃ ± 86.4℃处现热失重速率峰可能与所含杂质有关。根据没药燃烧热解特性,量化本品文火炮制(醋没药、清炒没药)的具体温度为145.17℃ ± 2.72℃;按照没药醋制品及挥发油醋配比物、总酸醋配比物燃烧热解特性可知,醋的加入以反比例降低挥发油热解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并以反比例缩短挥发油热解所需时长,致使挥发油加速热解,从而易于失去,而且以正比例减少总酸热解,致使总酸量得以保留,本品的具体炮制火力和火候分别为炮制温度达到145.17℃ ± 2.72℃后加热(5.67 ± 0.98)min。动力学研究可得没药及其醋配比物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没药R2范围为0.887 ± 0.051,醋配比物R2范围为0.929 ± 0.019,证明Page模型用于中药材文火炮制验证的可行性。结论 本研究运用热分析技术建立了用于鉴别优质没药的燃烧热解特征参数,为没药品质鉴别提供了科学性和合理性,并结合炮制辅料,推导、量化清炒、醋炙炮制工艺(起始及终点温度,加热时间),阐释没药清炒和醋炙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拟分析预测艾叶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首先,利用UPLC和GC-MS技术分析33份艾种质资源叶片中的12种非挥发性成分和8种挥发性成分含量,作为艾叶的候选质量标志物。随后,运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疗效”网络筛选出核心质量标志物,再用分子对接方法验证质量标志物的生物活性。最后,根据艾叶中的质量标志物含量对33份艾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18个候选成分、60个靶点和185个相互关系,作用于72条通路,与11种疾病的治疗有关,并发挥5种其他功效。根据自由度结合成分特有性,共筛选出了异泽兰黄素、桉油精、β-石竹烯、高车前素、棕矢车菊素、氧化石竹烯等6种成分作为艾叶的潜在质量标志物。根据6个质量标志物的含量,通过聚类分析将33份艾种质分为3个类群,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综合品质最高的种质S14。该研究为挖掘艾叶的质量标志物、建立艾叶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研究其药效作用机制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药典中川芎药材阿魏酸的含量方法进行优化,同时对四川省不同地区的川芎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UV技术,以Agilent 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进行含量测定;同时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含量结果进行聚类分析(CA)和利用Smica-p 13.0分析软件同时对阿魏酸的含量、水分、浸出物、总灰分以及酸不溶性灰分等多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21批川芎药材中阿魏酸的含量均大于0.10%,其中,8批川芎药材水分超出12.0%,浸出物、总灰分以及酸不溶性灰分均符合规定。结论:优化后的方法可缩短样品分析时间,提高效率;主成分分析可用于综合、客观地评价川芎药材的质量,为川芎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碱地蒲公英T.borealisinense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根据生长栽培模式不同,蒲公英药材可分为野生品和栽培品2种。该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1批蒲公英野生品和9批蒲公英栽培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蒲公英药材的化学指纹图谱,共标定9个共有峰。各批蒲公英样品相似度均在0.960之上,所建立的蒲公英化学指纹图谱专属性良好,可用于蒲公英药材的质量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蒲公英野生品和栽培品中的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异绿原酸A、木犀草素6种化学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蒲公英野生品和栽培品药材进行区分与比较。结果表明蒲公英野生品和栽培品化学成分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异绿原酸A和木犀草素是蒲公英野生品和栽培品的差异化合物,可作为鉴别和区分二者的质量控制指标。通过以上研究,为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蒲公英野生品和栽培品的区分提供了分析方法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该文尝试将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和生物效价分析方法联合使用的模式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并以大黄配方颗粒为模式药进行了示范性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黄配方颗粒中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等10个蒽醌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在复方地芬诺酯片致小鼠便秘模型上,测定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致泻生物效价;在体外抗大鼠血小板聚集模型基础上,测定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活血生物效价;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的10个蒽醌类化学成分与致泻、活血生物效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多指标化学含量测定结果显示10个批次间大黄配方颗粒的化学表征差异较大,与此同时,致泻、活血生物效价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黄配方颗粒的致泻生物效价强弱和其含有的结合型蒽醌糖苷类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活血生物效价的强弱和其含有的游离型蒽醌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综上,采用多组分化学表征和生物效价检测联用的模式可以客观量化、更全面的反映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整体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主成分分析法是常用的对样本信息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之一,它通过结合现代分析技术对样品信息进行统计和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样本的原始信息并对样本做出整体性评价。文章从中药鉴别、中药质量优劣评价、中药优良种质筛选、中药药效等方面考察、评价了近十五年中主成分分析法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成分分析法在中药材质量控制及种质资源优选中的发展前景,并对现代中药质量评价体系和中药质量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评价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的质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对19批人工栽培和市售半枝莲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及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半枝莲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了半枝莲药材的共有模式指纹图谱,共标定16个共有峰,半枝莲药材的相似度为0.817~0.989,野黄芩苷、野黄芩素、木犀草素、芹菜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15%~0.850%、0.010%~0.180%、0.00034%~0.07400%、0.0019%~0.0690%;主成分分析结果筛选出累计贡献率达到96.268%的4个主成分(野黄芩苷;野黄芩素;木犀草素;芹菜素),以它们计算所有样本的综合得分,可对半枝莲药材质量进行排序。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相结合,应用主成分分析可全面综合评价半枝莲质量。此方法的建立为半枝莲药材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了了分析方法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曾秒  谢孟君  祝子喻  俞月婷  张梅 《中草药》2023,54(21):7193-7201
目的 对不同产地批次赤芝Ganoderma lucidum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为灵芝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及优质赤芝原料药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5批次各GAP基地的灵芝药材,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及行业通用方法,考察其水分、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分别采用比色法、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PMP-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多糖含量并进行比较;采用比色法测定三萜甾醇含量,HPLC法进行灵芝酸A一测多评;同时对15批赤芝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差异比较。结果 15批赤芝药材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质量标准要求,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山东聊城产赤芝能明显区别于其他批次样品。结论 15批赤芝药材均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说明国内赤芝GAP基地种植质量良好;同时山东聊城产赤芝能显著区别于其他产地批次赤芝样品,主要体现在三萜甾醇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多糖组分干法制粒前馈控制模型,用于指导关键工艺参数(CPPs)在设计空间内的调整优化,以减少原料性质波动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黄芪浸膏粉为模型药,通过Box-Behnken设计确定干法制粒CPPs的设计空间,采用混料设计制备具有不同粉体性质的黄芪混合粉,运用方差膨胀因子(VIF)对粉体性质进行多重共线性诊...  相似文献   

17.
曹瑞  窦志华  倪丽丽  周云中  罗琳  戴莹  陶金华 《中草药》2019,50(5):1100-1110
目的建立更全面的大黄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HPLC法建立35批大黄饮片指纹图谱,并生成对照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Q-TOF/MS对共有峰进行鉴定,对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的13个蒽醌类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大黄饮片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45个,包括蒽醌类成分17个(其中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酸-8-O-葡萄糖苷、大黄素-1-O-葡萄糖苷、大黄酚-1-O-葡萄糖苷、大黄酚-8-O-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3-羟甲基-O-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8个结合型蒽醌及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5个游离型蒽醌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蒽酮类成分2个(番泻苷B和番泻苷A,均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鞣质类成分17个(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二苯乙烯类成分2个[白藜芦醇4′-O-葡萄糖苷和白藜芦醇4′-O-β-D-(6″-O-没食子酰)-葡萄糖苷,均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苯丁酮类成分4个[其中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2″-O-没食子酰-6″-O-对羟基桂皮酰)-葡萄糖苷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色原酮类成分2个、萘类成分1个;35批大黄饮片中13个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差异较大。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大黄饮片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建立HPLC双波长条件下炒甘草饮片的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Thermo AcclaimTM 120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7,360 nm;柱温30℃.15批炒甘草饮片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9.
侯嘉  郭鸿儒  杨扶德  邵士俊 《中草药》2019,50(16):3923-3929
目的选取甘肃代表性区域(河西、陇中、陇东地区)野生和栽培甘草进行多指标成分测定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综合分析甘肃产甘草质量,为评价适宜生产区域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了多波长检测HPLC测定甘草样品中7种三萜类和黄酮类成分(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芹糖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含量的方法,结合因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甘肃代表性区域产甘草样品的质量。结果因子分析中,第1公因子与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有较强的相关性,第2公因子与甘草素、异甘草素有较强的相关性,2个公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4.28%,能较全面地反映甘草的质量;聚类分析结果将25批不同区域甘草质量分为3类:I类甘草质量最好,主要是野生甘草及产自内蒙古杭锦旗的甘草;II类甘草质量较好,主要产自甘肃河西地区及甘肃陇西;III类甘草质量较差,主要产自甘肃陇中地区(白银)。结论甘肃河西地区及陇西较适宜大力发展甘草产业。通过多指标成分结合化学计量法可用于进一步评价甘草质量,判别适宜甘草生产的产地区划。  相似文献   

20.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中药葛根及同属植物的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泽  顾勤兰  王志祥 《中草药》2005,36(10):1580-1582
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权值和学习进行优化,从而克服了BP神经网络训练速度慢、易陷入局域极小和全局搜索能力弱等缺点。以中药葛根同属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数据为考察对象,用该模型对中药葛根及同属植物进行质量评价,通过验证,识别成功率达100%,为葛根类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