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超敏肌钙蛋白T(hs-TnT)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ACS患者96例,另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血清hs-TnT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 ACS患者hs-TnT的表达水平为(31.57±5.29)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1.62)pg/mL(P〈0.01)。hs-TnT的表达在冠脉粥样斑块稳定组和不稳定组分别为(27.36±4.73)pg/mL和(36.14±5.81)pg/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hs-TnT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1.4%,显著低于高hs-TnT组的30.8%(P〈0.05)。结论 Hs-TnT表达的升高是ACS患者冠脉病变的一个危险因素,可用于冠脉病变的评估和短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监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倍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短期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临床疗效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观察组采用双倍负荷剂量,观察比较血清hs-CRP、冠状动脉血流、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等。结果:两组患者靶病变血管平均狭窄程度及狭窄长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d、术后7d、术后30d观察组血清hs-CR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较本组服药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TIMI心肌灌注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结论:双倍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可明显减轻ACS患者PCI术后炎症,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病变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急性冠脉综合征(4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2例)、稳定性心绞痛(22例)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健康者(18例)为对照,测定其hs-CRP水平。观察患者的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形成情况,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1支病变、2支病变、3支病变,分析血清hs-CRP水平与不稳定性斑块的关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冠心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斑块形成检出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有助于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检测和诊断;颈动脉IMT、斑块形成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与血清肌钙蛋白(cTnⅠ)水平的关系.方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手术患者125例,根据入院时即刻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cTnⅠ<0.02 ng/ml作为A组,cTnⅠ0.02~1 ng/ml作为B组,cTnⅠ>1 ng/ml作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PCI术后30 d冠脉狭窄程度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B组和C组患者的病变支数、最大病变程度与Gensini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其中C组最大病变程度与Gensini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的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6%和59.5%,明显高于A组的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程度越明显,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越高,其可能与血清肌钙蛋白水平较高加重冠脉狭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肖闯  沈洁 《当代医学》2021,27(15):52-55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血清肌钙蛋白T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临床疗效显著,且还可改善患者的血清肌钙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预注射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24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术前预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TMI分级、手术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肌肌钙蛋白峰值、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病变血管数量(单支、双支、三支)、病变部位(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平均支架植入数及反扩张压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无复流发生率为2.50%,较对照组的8.33%显著降低(P<0.05);术后两组患者TIMI分级均显著改善(P<0.05),但是术前、术后两组患者TIMI分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肌肌钙蛋白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67%、4.17%,较对照组的7.50%、12.50%显著降低(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预注射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能够有效预防无复流的发生,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观察心肌肌钙蛋白T( cTnT)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危险分层、心电图变化以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2-07~2013-07间入院治疗的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生化、心电图以及cTnT水平测试,在入院后第6 h、第24 h进行复查。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做冠状动脉造影,分析cTnT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心电图变化的关系。对患者进行随访1~2个月,记录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冠脉病变程度各组比较,cTnT值存在明显差别( P<0.001)。通过分析cTnT阳性组与阴性组,结果表明cTnT阳性组冠脉病变程度较cTnT阴性组重;cTnT阳性组较cTnT阴性组心电图变化明显;cTnT阳性组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明显高于cTnT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TnT对患者病情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及范围和评价短期预后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浆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3例,稳定性心绞痛62例,正常对照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进行分析,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与血清NT-pro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ACS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正常人(P<0.01);(2)三支病变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而双支病变组又高于单支病变组;(3)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0.796,P<0.01.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患者不同心肌标志物水平变化以及联合多种心肌志记物对ACS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ACS患者100例,对照组89例,分别检测血清中血脂常规生化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肌钙蛋白T(troponin T, TnT)、肌红蛋白(myoglobin, Myo)、超敏肌钙蛋白T(hypersensitive troponin, hs-TnT)、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炎症因子包括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 HMGB1)、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中BNP、CK-MB、TnT、Myo、hs-CRP、hs-TnT、以及HMGB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s-CRP、HMGB1联合Myo构建模型对ACS测试集数据进行诊断预测,阴性预测率为81.82%,阳性预测率为95.24%,AUC为0.9063;hs-CRP、HMGB1与CK-MB为ACS发生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95(95%CI: 1.32~2.55)、7.44(95%CI: 6.51~8.14)与3.51(95%CI: 2.33~4.59);Myo为ACS发生的保护因素,OR为0.17(95%CI: 0.10~0.35)。结论 血清hs-CRP、HMGB1与Myo构建预测模型有助于对ACS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入院即刻患者血清中人热休克蛋白60(HSP60)检测在反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情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与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89例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稳定性心绞痛组、无冠心病组。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病变程度;建立调查表收集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应用ELISA方法测定所有患者入院即刻血清中人HSP60的含量。结果:3组之间血清中人HSP60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870,P=0.001)。进一步发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中血清人HSP60的含量较稳定性心绞痛组及无冠心病组均增高(P<0.05)。与其他反映冠心病病情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血清人HSP60含量与入院即刻BNP、肌酸激酶同工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中发现,正在吸烟患者比从不吸烟者血清中人HSP60含量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人HSP60含量可作为反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情的一个重要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的改变及二者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选择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hs-CRP及尿酸水平并探讨二者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患者血清hs-CRP及尿酸水平显著增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及尿酸水平显著相关(r=0.387,P〈0.05)。结论 hs-CRP及尿酸可能通过炎症反应促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二者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轻度升高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研究入选679例健康成年人的hs-cTnT依据不同时的分布情况;入选拟诊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收治入院的老年患者(﹥65岁)共250例,所有入选患者到院即刻测定hs-cTnT和cTnT的基线水平,住院期间均完成常规生化检查、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CAG)等检查。应用ROC曲线图比较hs-cTnT、cTnT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讨论首次hs-cTnT轻度升高而cTnT阴性老年患者的诊断及冠脉病变情况,探讨hs-cTnT升高程度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健康成年人的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分布频度与年龄有关,本研究中健康汉族人群hs-cTnT的99百分位值与文献报道一致为14 ng/L,对于AMI的早期诊断,hs-cTnT与cTn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3、0.904,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hs-cTnT诊断AMI的敏感性为95.8%,特异性为69.5%,而cTnT分别为83.3%,88.1%。250例老年患者中有49例患者为入院首次检测cTnT〈100 ng/L而hs-cTnT〉14 ng/L;其中AMI为12例(24.49%)、UAP为30例(62.22%);hs-cTnT水平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的支数无关(P〉0.05),而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中,hs-cTnT轻度升高可帮助早期识别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TnT水平的高低可预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hs-TnT)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肺心病早期诊断以及预后临床价值。方法:选6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分别按肺动脉高压分成轻中重度各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NT-proBNP及hs-TnT,比较各组间两指标的差异及缓解期6个月的再入院率及死亡率。结果:在急性加重期,观察组患者hs-TnT及NT-proBNP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且其水平在轻、中、重度肺动脉高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使在缓解期观察组患者hs-TnT及NT-proBNP的含量仍高于对照组,其6个月的再入院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将hs-TnT及NT-proBNP作为CCP的早期临床诊断以及预后指标,可以明显提高CCP诊断的灵敏性,作为判断CCP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作为长期预后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探讨ACS患者血清FSTL1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S患者123例?稳定型心绞痛25例及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FSTL1水平,采用目测法及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法确定冠状动脉病变,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 ACS各组中血清FSTL1水平明显均高于NC组和SAP组(P < 0.01);②ACS患者血清FSTL1水平与冠脉病变范围呈相关趋势(P < 0.01),血清FSTL1水平(经自然对数转化,LnFSTL1)在单支病变组(2.38 ± 0.28)?双支病变组 (2.43 ± 0.26)?多支病变组(2.57±0.29)依次明显升高,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F = 5.25,P = 0.007)?结论:①ACS患者血清FSTL1水平明显升高;②冠脉病变范围越大,血清FSTL1水平升高越明显,测定血清FSTL1水平对于ACS患者病情评估?预后评判可能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2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7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完全闭塞者20例(CTO组),非梗死相关血管无慢性完全闭塞者150例(无CTO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介入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CTO组比较,CTO组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及心源性休克患者所占比例较多,分别为40.0%、15.0%、100.0%及35.0%;无CTO组患者院内死亡率为6.3%,明显低于CTO组的21.4%,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O组患者在6个月及一年时的心血管病变死亡发生率为28.5%、35.7%,明显高于无CTO组的5.5%、8.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左室射血分数<40%、心源性休克、梗死相关血管为左前降支以及年龄>75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可增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死亡率,而且患者预后多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外连素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7 年1 月—2017 年12 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 例作为心肌梗死组,同期该院健康者 体检的80 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测定血清外连素、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 及cTnI 水平高于 对照组(P <0.05)。心肌梗死组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和Gensimi 积 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度和重度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和Gensimi 积分高 于轻度患者(P <0.05),重度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和Gensimi 积分高于中度患者(P <0.05)。 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外连素与CK-MB、cTnI 及Gensimi 积分呈正相关(P <0.05)。心血管不良事件组血清 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及Gensimi 积分高于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P <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 者血清外连素水平升高,血清外连素水平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心血管不良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SA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94例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0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及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AMI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5)。结论i高尿酸血症与AMI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AMI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的应用对接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多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前来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多支病变患者作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分组,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进行救治.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统一对症护理.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11.11%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血清CRP、BNP、CK-MB、cTnT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CRP、BNP、CK-MB、cTn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手术效果,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并发症的控制有积极作用,推测其机制与血清CRP、BNP、CK-MB、cTnT水平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