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脑动脉瘤神经介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21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14例接受神经介入手术治疗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囊性未破裂脑动脉瘤患者为神经系统并发症组,另选取同期入院行神经介入手术治疗但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121例囊性未破裂脑动脉瘤患者为非神经系统并发症组。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患者神经介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病史(OR=3.505,95%CI:1.852~6.633)、心血管合并症(OR=3.7294,95%CI:1.527~7.106)、动脉瘤最大直径(OR=3.572,95%CI:1.870~6.823)、宽颈动脉瘤(OR=2.883,95%CI:1.510~5.504)、不规则形态或存在子囊(OR=2.194,95%CI:1.140~4.222)是脑动脉瘤患者神经介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动脉瘤患者神经介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众多,包括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病史、心血管合并症、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同期住院的2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的调查,将发生急性应激障碍(ASD)的144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将未发生ASD的1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由专业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SASR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尺(VAS)和一般资料的调查。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对ASD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关系、出血量、出血次数、出血诱因、疼痛程度、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睡眠质量、是否恐惧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ASD的重要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435,95%CI:0.202~0.938)、文化程度(OR=0.573,95%CI:0.419~0.784)、出血诱因(OR=0.014,95%CI:0.000~0.410)、疼痛程度(OR=0.442,95%CI:0.221~0.886)、睡眠质量(OR=0.531,95%CI:0.379~0.744)为ASD的保护因素,年龄(OR=1.861,95%CI:1.119~3.095)、主要照顾者(OR=1.871,95%CI:1.172~2.987)、是否伴有其他症状(OR=33.219,95%CI:6.069~81.383)是ASD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主要照顾者关系、是否伴有其他症状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ASD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医辨证论治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失代偿累积发病率,并探究失代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4个分中心共计45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分为中西医结合队列(中医辨证论治联合抗病毒治疗组)和西医队列(单纯抗病毒治疗组)(226例 vs 227例)。观察两队列间肝硬化失代偿的累积发病率,并探究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第3、5年,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4.42% vs 18.5%和5.31% vs 21.59%,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论治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可以减少肝硬化失代偿的发生率7.63%以上。两队列腹水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87% vs 17.62%和0.44% vs 5.29%,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的相关影响因素可能有:年龄大于50岁(OR=2.744,95%CI=1.521-4.950)、有过敏史(OR=2.148,95%CI=1.016-4.543)、家族史(OR=1.833,95%CI=1.108-3.035)、基线HBsAg数值大于1000(OR=2.294,95%CI=1.307-4.027)、发生影像学改善(OR=0.077,95%CI=0.011-0.557)等。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接受中医辩证论治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肝硬化失代偿的累积发病率。发生影像学改善可能是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保护因素,年龄大于50岁、有过敏史、家族史、基线HBsAg数值大于1000可能是发生肝硬化失代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石磊  何英  廖贞亮  王长胜  陈淼  陈涛 《重庆医学》2022,51(6):969-972
目的 探讨急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9年该院接受急诊手术的9 104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324例)和非脓毒症组(8 780例)。收集两组术前临床特征、术前实验室检查、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并进行多因素分析以评估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脓毒症发生率为3.6%,脓毒症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17.9%vs. 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OR=1.02,95%CI:1.01~1.02)、男性(OR=1.22,95%CI:1.15~1.42)、ASA分级>3级(OR=1.98,95%CI:1.46~2.35)、合并病态肥胖(OR=1.03,95%CI:1.01~1.27)、COPD(OR=2.11,95%CI:1.95~2.85)和糖尿病(OR=1.28,95%CI:1.17~1.44)、术后急性肾衰或透析(OR=4.56,95%CI:2.53~7.42)、术区感染(OR=4.21,95%CI:2.77~9.05)是术后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P<0.05)。胆道、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intracranial infection,IC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术后发生ICI患者的临床资料,另以年龄和性别为匹配因素按1∶2选取同期神经外科术后未感染者160例为对照组,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CI危险因素。结果:急诊手术(OR=2.255,95%CI:1.087~4.674)、手术时间长(OR=1.385,95%CI:1.016~1.888)、切口为污染切口(OR=3.037,95%CI:2.060~4.478)、手术室人数多(OR=1.293,95%CI:1.114~1.501)和术后引流时间长(OR=1.697,95%CI:1.012~2.847)是神经外科术后发生I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发生ICI危险因素包括急诊手术、手术时间、污染切口、手术室人数以及引流时间,针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ICI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建平 《黑龙江医学》2008,32(6):425-426
目的评估以肝硬化为背景的慢性肝病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为病例组,肝硬化未合并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可能与肝硬化合并肝癌有关的因素为:年龄、性别、乙型肝炎(均为P〈0.01)、饮酒、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sAg、抗-HBe、抗-HBc(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肝硬化合并肝癌与年龄、性别、乙型肝炎有关(均为P〈0.01),OR分别为1.099(1.059-1.141)、10.478(4.380-25.062)、5.313(2.350-12.011);乙型肝炎和饮酒之间有交互作用P〈0.01,OR为9.358(3.473-25.215)。结论①年龄、男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患者合并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②饮酒及肝功能状态也与肝硬化并发肝癌有关;③乙型肝炎标志物HBsAg、抗-HBe、抗-HBc同时阳性的患者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有饮酒史者,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早期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20年1月中山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早期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 肿瘤大小(OR=3.747, 95%CI:1.368~10.262)、肿瘤结节数(OR=8.191,95%CI:2.378~28.212)、血管癌栓(OR=2.782, 95%CI:1.105~7.002)、血管侵犯(OR=2.710, 95%CI:0.994~7.393)、肝硬化(OR=5.479, 95%CI:1.681~17.866)是早期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5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行Bootstrap法(1 000次重复抽样法)内部验证,实际值比较接近于预测值,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71 (95%CI:0.845~0.896),表明列线图模型具备较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 肿瘤大小、肿瘤结节数、血管癌栓、血管侵犯、肝硬化是早期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建立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肠内营养置管并发症影响因素,针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预防维护。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10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肠内营养置管干预,根据置管过程中是否伴有并发症分为发生组(18例)和非发生组(32例)。查阅2组病例资料,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完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于已经发生肠内营养置管并发症患者,尽早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结果 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行肠内营养支持干预,18例患者发生肠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营养输入过量(β=1.213,OR=3.582,95%CI=2.482~6.313)、输入速度过快(β=1.563,OR=6.413,95%CI=5.682~8.452)、管饲温度过低(β=1.454,OR=4.083,95%CI=3.235~4.572)、昏迷(β=2.934,OR=1.034,95%CI=0.283~4.394)、感染(β=1.336,OR=1.246,95%CI=0.987~1.583)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肠...  相似文献   

9.
麦强才  罗婷  颜幸杰  孟南南 《海南医学》2014,(10):1423-1426
目的:探究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脂状况与其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48例,HBsAg阳性的肝细胞癌患者1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血脂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HBV DNA。取145例患者的HBV DNA均值即5.877 lg copies/ml为界值,将患者分为高HBV DNA组和低HBV DNA组,比较两组的病例组成、性别、年龄、肝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单纯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HBsAg阳性的肝细胞癌三组患者的年龄、ALT、Alb、TG、CHO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和HBsAg阳性的肝细胞癌组的年龄、ALT比慢性乙型肝炎组高, Alb、TG、CHO比慢性乙型肝炎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高HBV DNA组和低HBV DNA组比较,只有AL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性别(P=0.048,OR=7.673)、年龄(P=0.007,OR=1.099)、ALT (P=0.013,OR=8.343)、Alb (P〈0.001,OR=12.431)、TG (P〈0.001,OR=4.212)、CHO (P=0.001,OR=3.332)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TG、CHO水平降低,乙型肝炎进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程度加大,临床上对低水平的TG、CHO患者要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并发症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LC术后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普外科实施LC的患者869例,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31例)和非并发症组(838例)。分析LC术后并发症的分布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影响LC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经验(OR=2.054,95%CI 1.390~2.719)、胆囊壁厚度(OR=2.591,95%CI 1.591~3.590)、Calot三角粘连(OR=5.028,95%CI 3.380~6.676)、胆囊与周围粘连(OR=3.967,95%CI 2.738~5.196)、合并症(OR=4.043,95%CI 2.404~5.682),而放置引流(OR=0.354,95%CI 0.060~0.648)为保护因素。结论 LC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50-5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PHC)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早期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316例PHC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随机选取316例未发生肝癌的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学历、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经常吃油炸食品、肝癌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脂肪肝、未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载量、e抗原、经常情绪暴躁等因素差异性;再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乙肝患者发生PHC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间的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经常吃油炸食品、肝癌家族史、糖尿病、肝硬化、脂肪肝、未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载量、e抗原、经常情绪暴躁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乙肝患者发生PHC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饮酒史(OR=4.166)、肝癌家族史(OR=3.114)、肝硬化(OR=5.436)、脂肪肝(OR=3.699)、未抗病毒治疗(OR=4.455)、乙肝病毒载量(OR=3.518)、经常情绪暴躁(OR=2.527)等。结论 影响乙肝患者发生PHC的高危因素较多,应尽早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控制,减少肝硬化和PHC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NPSLE)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等数据库,搜集研究NPSLE(包括中枢神经性狼疮或狼疮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利用Stata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14篇,其中病例组即NPSLE组1 028例,对照组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2 101例。本研究共探讨了26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如下:白球比(A/G下降或A/G倒置)(OR=2.491,95%CI=1.635~3.784)、血红细胞下降(OR=2.086,95%CI=1.043~4.168)、血小板下降(OR=1.51,95%CI=1.037~2.203)、血沉(ESR)升高(OR=2.415,95%CI=1.665~3.503)、谷丙转氨酶(ALT)升高(OR=3.536,95%CI=2.246~5.566)、谷草转氨酶(AST)升高(OR=5.587,95%CI=3.582~8.713)、尿红细胞升高(OR=2.906,95%CI=2.079~4.064)、肌酐升高(OR=4.6053,95%CI=1.872~11.326)、尿素氮或尿素升高(OR=3.451,95%CI=2.372~5.022)、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OR=4.779,95%CI=3.053~7.48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因素除血小板下降(OR=1.305,95%CI=0.808~2.108)外,蝶形红斑(OR=1.634,95%CI=1.110~2.406),血管炎(OR=1.810,95%CI=1.224~2.678),抗史密斯(Sm)抗体阳性(OR=1.638, 95%CI=1.202~2.232)均是中国人群NPSLE的危险因素。结论 NPSLE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中国人群该病的危险因素与国外人群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由于纳入的研究有限,结论仍需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住院治疗资料完整的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随机从同时期在心内科接受治疗的其他非心房颤动患者中选取同等数量作为对照组进行非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效调查556例患者,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78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037,95%CI:1.022~1.052)、高血压(OR=2.395,95%CI:1.361~4.214)、糖尿病(OR=2.374,95%CI:1.301~4.333)、冠心病(OR=2.620,95%CI:1.480~4.638)、心脏病(OR=3.468,95%CI:1.834~6.560)、心力衰竭(OR=3.050,95%CI:1.741~5.345)、尿酸增加(OR=1.011,95%CI:1.005~1.016)、左房内径增加(OR=1.201,95%CI:1.130~1.276)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女性(OR=0.518,95%CI:0.321~0.837)、左室射血分数(OR=0.097,95%CI:0.021~0.449)、三酰甘油(OR=0.418,95%CI:0.252~0.693)、高密度脂蛋白(OR=0.381,95%CI:0.213~0.683)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OR=0.230,95%CI:0.127~0.417)是房颤的保护因素。结论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心房颤动的发生,相关部门应该从多方面制定综合的心房颤动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腰痛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间盘单纯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手术的103例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结合的方法筛选影响因素。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腰痛发生率为20.4%。年龄越大(OR=1.51,95%CI:1.17~1.83),BMI指数越高(OR=2.17,95%CI:1.92~2.47),吸烟(OR=1.72,95%CI:1.55~2.04),合并心血管疾病(OR=2.78,95%CI:2.13~4.32)等因素可明显增大下腰痛的发生率。结论:年龄大、肥胖、吸烟和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可增大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腰痛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LTH)结合圆韧带悬吊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LTH治疗,其中观察组联合圆韧带悬吊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FD的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FD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并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术后并发PFD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共有38例患者发生PFD,其中观察组尿频尿急、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PFIQ-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2.208,95%CI:1.457~3.345)、孕产次(OR=1.592,95%CI:1.059~2.393)、子宫肌瘤直径(OR=2.545,95%CI:1.076 ~6.016)以及年龄(OR=2.358,95%CI:1.275~4.364)是术后发生PFD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糖尿病、孕产次、子宫肌瘤直径以及年龄型是子宫肌瘤患者LTH术后发生PFD的危险因素,LTH术结合圆韧带悬吊术可降低术后PFD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产科并发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并计算相对危险度和95%的可信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期并发症(OR=4.63,95%CI=1.27-20.66)、生产并发症(OR=3.29,95%CI=1.06-11.29)达到统计学意义。特别分层分析,男性生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孕期营养差、孕期并发症与精神分裂症有密切的关系,OR(95%CI)分别为3.98(1.13-14.07),4.93(1.44-16.86)。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孕期、生产期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孕期、生产期损伤者为精神分裂症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替莫唑胺同步放疗可以显著提高术后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探索影响术后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风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从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回顾性收集175倒手术切除后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辅助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收集患者资料及治疗情况病例记录,后期随访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商品名水林佳)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择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水林佳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退黄、降酶、抗纤维化、支持及对症处理。疗程6~67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病毒水平、肝功能、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HBVDNA阴转、HBeAg转换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6~12个月、13~24个月、25~36个月、37~67个月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率分别为11.4%、22.7%、34.1%、38.6%。治疗后治疗组未发生YMDD变异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水平及Child—Pugh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水林佳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可抑制病毒复制,降低YMDD位点累计变异率,改善肝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唐惠英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2):1472-1476
目的 了解佛山市三水区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的影响因素,为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人群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方法 对辖区幼儿园4岁年龄组(限在±半岁年龄)共608名儿童采取检测乙肝标记物,查阅免疫接种资料及电话询问等方式,筛查出符合条件的病例组,并按1:2配对方法抽查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与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关系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父亲乙肝病毒HBsAg阳性相对于父亲各项感染指标全阴时,婴儿出现免疫无应答的OR=1.645(95%CI 1.1120~ 2.4340),父亲乙肝病毒HBsAb阳性相对于父亲各项感染指标全阴,婴儿出现免疫无应答的OR=0.7070(95%CI 0.5180~ 0.9630),父亲有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史,婴儿出现免疫无应答的OR=1.49(95%CI 1.108~ 2.005),第三次接种疫苗剂量,OR=2.574(95%CI 1.110~5.964),婴儿用餐具消毒效果OR=1.2510(95%CI 1.009~ 1.5520)经以上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父亲乙肝病毒HBsAg阳性”、“父亲有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史”、“第三次接种疫苗剂量”、婴儿用餐具消毒效果为新生儿乙肝免疫无应答的危险因素,而“父亲HBsAb阳性”是新生儿乙肝免疫无应答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