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进行N-甲基乙基糖苷的高效合成。方法 以单糖为原料,首先制备苯甲酰化的三氯乙酰亚胺酯糖基供体,然后与苄氧基羰基(Cbz)保护的2-N-甲氨基乙醇进行糖苷化反应,最后依次脱除苯甲酰基和苄氧羰基保护基团,得到N-甲基乙基糖苷目标化合物。结果 基于此策略合成了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岩藻糖和阿拉伯糖的N-甲基乙基糖苷,6步总收率为60%~74%;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结论 本文建立的合成N-甲基乙基糖苷的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立体选择性好和适用性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LC-MS/MS用于兔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测定,并进行万古霉素的药动学研究。方法 观察兔分别单独静脉注射万古霉素以及先灌胃给予冰片再静脉注射给予万古霉素后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浓度变化。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获得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浓度,并采用DAS药动学软件拟合主要动力学参数AUC、CmaxT1/2等。结果 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批间精密度为4.7%~6.1%,批内精密度为1.4%~7.1%,准确度为93.6%~106.0%。万古霉素的线性范围为50~5 000 ng·mL-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合用冰片组兔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AUC和Cmax值明显高于单用万古霉素组。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万古霉素在兔脑脊液中的药动学研究。冰片可以提高万古霉素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为国产糖肽类抗生素,主要含N-去甲基万古霉素,也含少量万古霉素,其效价0.4 g相当于0.5 g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抗菌谱似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产酶株和耐甲氧西林株)、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艰难梭菌等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阴性杆菌、分枝杆菌、真菌等感染无效.  相似文献   

4.
万古霉素谷浓度预测重症肺炎疗效及肾毒性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的目标谷浓度,研究目标谷浓度对临床疗效和肾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单中心、观察性对照研究。根据微生物学检查或临床情况推断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分析比较110例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有效组和无效组、肾毒性组和正常组之间,万古霉素的谷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谷浓度是决定万古霉素临床疗效和肾毒性的唯一独立变量。临床疗效和肾毒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和0.8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7.9 μg·mL-1(灵敏度88%,特定性62%)和21.1 μg·mL-1(灵敏度73%,特异性86%)。结论 万古霉素谷浓度对临床疗效和肾毒性具有较强的预测价值,通过监测血药浓度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可提高治愈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HPLC测定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关节液中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方法 以替硝唑为内标,采用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12 5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3.2)(10:90),流速1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36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关节液中万古霉素浓度在0.906 8~90.681 8 μg·mL-1线性良好。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15%,准确度85.89%~103.51%。结论 本法易于操作,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适用于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关节液中的万古霉素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适用于分离万古霉素等大分子抗生素的离子交换葡聚糖凝胶梯度柱层析法,用此方法分析国内外万古霉素样品,发现国产“万古霉素”与国外样品的保留时间不同,相差148分,故两者不是同一物质。现经试验证明,国产“万古霉素”确非万古霉素,而是N-去甲基万古霉素。用此法并配合结晶的方法精制N-去甲基万古霉素精制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纯度为99.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中N-甲基哌嗪和哌嗪的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HP CAM 毛细管色谱柱(30.0 m×0.25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为230 ℃;FID检测器温度为280 ℃;柱温:程序升温,70 ℃保持3 min,然后以40 ℃·min-1的速率升温至180 ℃,保持2 min;以氮气为载气,流速为2.0 mL·min-1;直接进样,进样量为0.2 μL;以水为溶解介质,以吡啶为内标,测定了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中N-甲基哌嗪和哌嗪的残留量。结果 N-甲基哌嗪、哌嗪与内标均能良好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10.09~201.88 μg·mL-1(r=0.999 6),10.08~201.60 μg·mL-1(r=0.999 5)。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回收率符合规定,适用于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中N-甲基哌嗪和哌嗪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刘玉芬  周玉  凌大奎 《药学学报》1985,20(12):931-932
在制备万古霉素国家标准品时,发现国产万古霉素(以下简称Ⅰ)的效价比万古霉素国际标准品高,超出理论值约10%。为此对其组分进行了分离,分析,并对其主要组分的化学结构进行了测定,证明其分子结构为N-去甲基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9.
彭康王萍  夏宁伟 《中国药师》2016,(12):2302-2306
摘 要 目的:调查评价某院万古霉素临床使用情况,为促进万古霉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某院2015年9月~2016年2月使用万古霉素的100例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对药品的使用情况、病原学检查及血药浓度监测等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并根据按有关指南制定的“万古霉素应用合理性评价标准”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估,对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使用万古霉素住院患者,男性61%,女性39%,平均年龄(55.69±19.88)岁;治疗有效率为81%;发生不良反应1例(1%);药物利用指数DUI为0.66;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为69.4%,根据药敏结果选用万古霉素23例;进行血药浓度监测15例(占15%),对其中6例血药浓度>20μg·mL-1者进行剂量调整;给药方案基本合理,但有疗程不合理者11例;不合理使用万古霉素20例(占20%)。结论:该院万古霉素使用基本合理,不存在过度使用现象。但仍存在某些不适宜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以N-[1-(对-溴苯甲酰甲基)-3-甲基-4-哌啶基]-N-丙酰苯胺(Ⅲ)为前体,以PdO/BaSO4作催化剂,用氚气进行卤—氚置换,氚化还原羰基的反应。反应产物经硅胶纸层析纯化后,用甲基橙比色法定量测定,得到N-{1-[β-羟基-β-氚-β-(对-氚苯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丙酰苯胺(Ⅳ,[3H]F-7302),其比放射性为59 Ci/mM,放化纯度为98%。[3H]F-7302与小鼠脑内阿片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在浓度为4.5×10-9M时达到饱和,解离常数Kd=1.25×10-9M,最大结合量Bmax=93.08×1012M/g蛋白,其特异性结合与非特异性结合比值达10~1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万古霉素谷浓度与临床疗效和肾毒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ICU且使用万古霉素患者的基本信息,用决策分析法寻求万古霉素谷浓度与疗效和肾毒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谷浓度在5~20mg/L范围内疗效的似然比(LR)为1.19~2.38,事后概率P(D/SDC)为66.67%~80%,而浓度>20mg/L时疗效的LR为0.52,P(D/SDC)为46.67%,出现明显下降。谷浓度在5~25mg/L范围内ADR的LR为0.5~0.82,P(D/SDC)为0.02%~0.04%。浓度>25mg/L时ADR的LR为4.68,P(D/SDC)为0.19%,出现明显上升。万古霉素谷浓度在10~20mg/L时临床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谷浓度<25mg/L时肾毒性轻。结论 ICU患者中万古霉素谷浓度可控制在10~20mg/L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探讨优化ICU患者万古霉素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东莞市人民医院ICU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使用并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出院患者。统计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布情况,根据肌酐清除率(CrCl)将患者分为CrCl>90mL/min、CrCl 50~90mL/min、CrCl 10~50mL/min及CrCl<10mL/min 4组,分析不同肌酐清除率组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水平和达标率的影响以及比较指南推荐剂量与实际剂量的差别,并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99例ICU患者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共230例次,45例次(19.57%)达到目标浓度(15~20mg/L),72例次(31.30%)未达标(<15mg/L),113例次(49.13%)超标(>20mg/L)。 CrCl 50~90mL/min和CrCl 10~50mL/min组平均血药浓度[(20.16±7.51)mg/L, (23.12±9.37)mg/L]、血药浓度超标比例(45.45%,62.79%)显著高于CrCl>90mL/min组[(14.65±9.07)mg/L, 19.15%]。CrCl>90mL/min、CrCl 50~90mL/min组实际剂量显著低于推荐剂量,而CrCl 10~50mL/min、CrCl<10mL/min组实际剂量显著高于推荐剂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给药剂量(B=11.631,95%CI=7.030~16.232,P<0.001)、肌酐清除率(B=-0.064,95%CI=-0.097~-0.032,P<0.001)、白蛋白水平(B=-0.334,95%CI= -0.634~-0.035,P=0.029)是影响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率较低,在优化ICU患者万古霉素给药方案时应考虑给药剂量、肌酐清除率和白蛋白水平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药独活活性成分香豆素及其甙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独活为伞形科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Shan et Yuan)的根及根茎,为常用中药,有祛风通络,活血舒筋,宜通百脉的作用。治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本研究证明独活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能为独活善行血分,活血舒筋,宜通百脉的作用机制之一。我们将湖北资丘产独活以CH_2Cl_2,C_2H_5OH及H_2O提取,各提取部位分别按Bor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寻影响万古霉素谷浓度的主要因素,为万古霉素精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到2019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在住院期间使用了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并监测了稳态谷浓度的患者的资料。分析影响万古霉素谷浓度的主要因素,探讨肾功能亢进(augmented renal clearance,ARC)和低蛋白血症对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影响。结果 最终78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万古霉素谷浓度<10mg/L者50例,10~15mg/L者13例,15~20mg/L者5例,>20mg/L者1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低浓度组的年龄较小、矫正肌酐清除率较高,而白蛋白在不同浓度组存在差异。一般线性模型分析表明,矫正肌酐清除率与万古霉素谷浓度负相关,是其浓度不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8)。ARC组万古霉素谷浓度为(7.5±7.5)mg/L,达标率为11.1%,显著低于非ARC组(56.7%)。低蛋白组万古霉素谷浓度为(8.7±7.8)mg/L,达标率为12.5%,显著低于正常蛋白组(41.9%)。ARC+低蛋白血症组,万古霉素谷浓度为(6.0±1.2)mg/L,达标率为0。结论 肾功能亢进和低蛋血症是降低万古霉素谷浓度的重要因素。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时,应及时识别该两种因素,做好药物浓度监测,优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药“男宝”药理作用的研究(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理实验证明,男宝能增加雄性小白鼠的前列腺和睾丸的重量。同位素掺入法表明,口服男宝具有提高小白鼠淋巴细胞转化的能力,并对血清蛋白的合成亦有促进作用。生长期小白鼠口服(15%)0.5ml/20g男宝水溶液两周,利用~3H-TdR掺入10小时,给药组睾丸DNA合成率高于对照组(P<0.01)。对成熟期小白鼠进行一次性给药,结果对睾丸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药厚朴及其类似品中的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及木兰箭毒碱分别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双波长扫描法测定;对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了气-质联用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17.
马尾连的原植物与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调查采集到的商品及民间代黄连用的马尾连共20种,作了植物分类鉴定、生药形态组织观察,对其中10种作了生物碱的薄层鉴别及小檗碱含量分析等研究;结果证明20种马尾连均系唐松草属植物,其生药形态组织鉴别特征比较明显,有四种(金丝、昭通、高原、多叶)马尾连的小檗碱含量在1%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寻找新的抗万古霉素耐药菌活性化合物。方法 首次采用固相法合成了分别用生物素(Biotin)和^125I标记的D-Ala-D-Lactate和D-Ala-D-Ala探针化合物以及18个结构限定性的多肽和多肽衍生物化学库,并建立了“一珠一化合物”组合正交筛选实验方法。结果 发现了一个新的体外抑制低水平万古霉素耐药菌的化合物(Enterococcus faecalis,ATCC 51299,MIC值为17.5mg/L)。该化合物对万古霉素敏感菌菌株的抑制活性为MIC6.25mg/L(Staphylococcus aurreus,ATCC 25923)。结论 “一珠一化合物”组合正交筛选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母婴乐”挂面催乳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母婴乐”的催乳效果,选择30例产后无乳或少乳,婴儿每日需加喂牛乳量超过生理需要量1/’2的产妇为“母婴乐”实验组。另取30例为阳性对照组。实验组产妇每日食用“母婴乐”挂面125gg,分3次;对照组自行选食民间催乳食品,以相同的方法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