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癌前病变,以往报道内镜下萎缩表现与病理诊断相关性差[1].为提高CAG内镜下肉眼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我们于2009年1月至10月间对胃窦红白相间不同表现的黏膜取材后进行了病理学检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电子胃镜录像与萎缩性胃炎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查电子胃镜录像诊断慢性胃炎200例,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53%(32/60),漏诊率为7%(10/140);检查记录的诊断符合率为63%(36/57),漏诊率为4%(6/143)。说明电子胃镜录像,有助于我们提高对萎缩性胃炎胃粘膜改变特征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3.
萎缩性胃炎胃镜表现与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萎缩性胃炎(CAG)因常伴随肠腺化生(IM)和不典型增生(AH)两个癌前病变而受重视。胃镜是诊断CAG最主要的检查手段之一,但其表现与病理学改变是否相关仍有争论。近期我们分析了CAG胃镜下的特征性表现与病理学改变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下形态与组织学改变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尤其伴有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 (IM)是胃癌前病变。在胃镜下可见黏膜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为探讨其镜下形态学改变与组织学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间的关系 ,我们对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9月间诊断为CAG的病例进行镜下所见与病理对比分析。一、材料与方法应用OlympusGIF XQ2 4 0、GIF Q2 4 0、FujinonEG4 5 0HR电子胃镜 ,对 16 7例符合CAG镜下特征表现的病例 ,于胃窦大弯、小弯、胃体大弯各取 2块黏膜组织 ,经病理确诊134例。其中男 78例 ,女 5 6例 ,年龄为 2 9~ 74岁 ,平…  相似文献   

5.
胃镜与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性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病变,尤其在伴有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时。因此萎缩性胃炎的准确诊断、定期随访,对监测胃癌的发生非常重要。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与病理一致性较差,为了更好地诊断萎缩性胃炎,了解其内镜下突出的特点,我们进行了如下调查。  相似文献   

6.
萎缩性胃炎(CAG)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此病与胃癌的发生率受到人们重视,伴异型增生被认为是胃癌重要的癌前病变,本文随访观察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转归问题,尤其是与胃癌的关系问题,是人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国内外都有不少的论著和研究。为了阐明馒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我科自1975年至1992年初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了随访。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窦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0—04/2000—10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窦炎72例,同时行病理学检查,现对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微量元素硒与萎缩性胃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关系,我们对42例胃癌,38例萎缩性胃炎和38例浅表性胃炎的血浆,尿液和胃液中Se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提示:(1)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密切,特别是重度萎缩性胃炎和伴肠化者与胃癌尤为密切,应严密观察和随访行病理检查,对胃部的早期发现有一定帮助。(2)随胃炎加重,Se含量炎加重,Se含量呈阶梯状变化,对临床治疗和防止胃炎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适量补硒在胃癌防治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AG定为癌前状态,患有CAG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本研究以热水为单一因素,通过对胃黏膜进行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证实热水可致黏膜损伤并形成CAG。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8岁,因“活动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结肠型肠上皮化生”长期在我院行胃镜随访。患者8年前因上腹部不适来我院行胃镜检查,胃角、胃窦活检病理提示活动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结肠型肠上皮化生;7年前活检病理显示中度慢性萎缩性炎伴结肠型肠上皮化生;6年前活检病理提示中一重度慢性萎缩性炎伴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及部分腺管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随后4年胃镜复查所见均为较典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图1),活检病理均提示中一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图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一种基于胃镜下黏膜表现的预测模型,用于预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方法 对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300例病人的13C检查和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3C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HP阴性组(n=200)和HP阳性组(n=100)。利用卡方检验分析了与HP感染相关的胃镜黏膜表现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确定了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randomForest和party程辑包绘制了HP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森林图;最后构建和验证了与HP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的列线图。结果 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的胃镜下黏膜表现,发现集合静脉形态、胃小凹形态、黏膜颜色、黏膜肿胀、黏膜损伤、鸡皮样黏膜、白浊黏液和溃疡表现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集合静脉形态、胃小凹形态、黏膜肿胀、白浊黏液和溃疡是HP感染独立危险表现因素,P<0.05,OR>1;根据HP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了森林图,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从高到低分别是黏膜肿胀、鸡皮样黏膜、白色黏液和溃疡。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胃镜表现。方法:264例肝炎病人中肝硬变173例,慢性肝炎61例,急性肝炎30例,分别观察其胃镜下胃粘膜改变的特征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道溃疡及糜烂性胃炎、浅表性胃炎、Hp阳性等均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常见胃镜表现。门脉高压性胃病多发性在胃底、胃体;溃疡多发生于胃窦及球部。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胃粘膜糜烂的范围和程度与食道静脉曲张程度相关。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清晰放大胃镜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胃粘膜的特点,观察Hp感染根除治疗后胃粘膜的变化。方法:使用Fujinon EG485ZH85万像素高清晰放大电子胃镜,对50例门诊病例经常规胃镜检查后转换高清晰放大功能,详细观察胃体和胃窦粘膜的微细结构,判断Hp感染情况。结果:50例中Hp阳性26例,普通胃镜判断Hp感染的敏感性为34.62%,准确性为58.00%,阳性拟然比为2.08,阴性拟然比为0.78;高清晰放大胃镜判断Hp感染的敏感性为69.23%,准确性为78.00%,阳性拟然比为5.54,阴性拟然比为0.35。两种胃镜检查的Kappa值分别为0.176和0.563。结论:Hp相关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主要是胃小凹不均匀发红,小凹变粗、变宽,集合静脉的模糊、混乱或消失。高清晰放大胃镜判断Hp感染的准确性明显高于普通胃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及CAG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分布,探讨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为CAG及CAG癌前病变的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牛兴东教授专家门诊收治的27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探讨发病情况及证型分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及病理表现的相关性。结果:271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弱型、肝胃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肝胃郁热型、胃阴不足型。在证型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中,肝胃气滞型以食管反流偏多,脾胃湿热型伴发糜烂者居多,胃络瘀阻型则多伴发异型增生,余证型与胃镜下表现及病理改变未见相关性。结论:CAG中医证型主要为脾胃虚弱型、肝胃气滞型等,其中肝胃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与胃镜下表现及病理表现存在相关性,可为中医辨证提供参考。临床中可通过中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进行准确辨证,注重“调气活血解毒”,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截断病势、延缓恶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萎缩性胃炎、肠化、黏膜上皮内瘤变和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青  施尧 《临床内科杂志》2009,26(11):734-736
萎缩性胃炎、肠化和上皮内瘤变广义上都被称为胃癌的癌前病变㈡,是胃癌的危险因子,临床提高对其认识,进行随访监视可以检出早期癌变,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埘这些病变因观点和体会不同,临床实际操作上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唾液酸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别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健康人群30,30,80例进行血清唾液酸的测定.具体方法为:首先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1mL于普通试管中,然后加入成都军区总医院研制的F-8836TSA专用试剂4mL后,放在沸水中水浴20min.再经3000r/min离心5min,以上清液560nm比色.以空白调零测定及记录OD值,计算血清TSA含量(mmol/L)=样品OD值/标准品OD值×1.62.正常参考值:1.42mmol/L-2.11mmol/L,血清TSA值超过2.11mmol/L者定为阳性.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健康人群三组血清唾液酸阳性率分别为50%,10%,5%,经卡方检验几组结果阳性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萎缩性胃炎与浅表性胃炎比较x2=0.01,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而且,在一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TSA保持较高的水平,且有6例病理已确诊为伴肠化,提示应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定期进行唾液酸检测,从而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发展情况,指导治疗.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唾液酸存在一定的关系,应对该类患者进行唾液酸的定期检测,以便早期发现胃癌患者,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癌前变疾病,而人体唾液酸(Total Sialic Acid,TSA)持续性升高,被认为是肿瘤早期筛选指标之一。本就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唾液酸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通过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胃镜下黏膜表现,建立预测Hp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价其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3月因上消化道症状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行胃镜及碳13呼气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Hp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预测Hp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C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Calibration校正曲线评价列线图的预测性能。结果:胃小凹形态(线状、稀疏而粗大的线状、斑块状)、集合静脉形态(不规则型、消失型)、黏膜颜色(点状发红、弥漫性发红)、黏膜肿胀、鸡皮样黏膜、黏膜损伤(隆起性、凹陷性)、白浊黏液是预测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的AUC为0.986(95%CI:0.979~0.993),Calibration校正曲线拟合良好(C指数为0.986),通过约登指数计算出列线图的最佳临界值为250.7分,临界值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3%、95.1%。结论:基于胃镜下黏膜表现构建的Hp感染风险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可为直观、个体化地反映Hp感染风险,甄别高风险人群,为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