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21岁.因"头晕,记忆力下降1个月"于2009年9月25日入院.查体:无神经系统受损的阳性体征.头颅CT示:右侧颞顶骨7.4cm×4.9cm大小混杂密度占位,右侧脑室受压,左侧脑室扩大,中线左偏;MRI示:右侧颞顶硬膜外类圆形高等低混杂信号影,约5.0cm×7.8cm×6.0cm大小,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表现,临近脑实质,脑室及中线结构向左偏移.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颅骨缺损多次修补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18岁。于出生时后枕部即有两处颅骨缺损(呈裂隙状,宽度约1cm),脑组织无膨出,此后裂隙逐渐增宽,于6岁时出现剧烈呕吐及患处压痛,行头颅CT:枕骨两处骨质缺损.大小分别为:3cm×4.5cm、2.5cm×2cm,骨缘轻度外翻,枕大池囊性扩大,四脑室略大(图1)。即行钛网修补术。此后随着患者年龄增长,颅骨缺损逐渐增大,修补物逐渐游离浮动,局部膨出。12岁时行头颅CT示:缺损较前明显扩大,分别为8cm×9cm及3cm×3cm,颅骨边缘外翻,右侧钛网游离,脑膜轻度膨出(图2)。于18岁时行头颅CT:枕部颅骨缺损约11cm×12cm及4cm×4cm,颅骨边缘外翻,两块钛网均游离。枕大池囊性扩大,并向外局限性膨出。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资料28岁男性,因发现头部包块15年入院。15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顶部一黄豆大小质软包块,活动度差,无压痛,未予特殊处理。近一年来,自觉包块较前增大,无压痛,活动度差,入院前1周在外院行头颅CT平扫检查示右侧颞顶叶占位、颅骨侵蚀明显。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右侧顶部可及大小约6 cm×6 cm肿物,质软,活动度差,无压痛。入院后检查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头面部CT平扫+重建示右顶部见大小约6 cm×7 cm团块状稍高密度影,其内见条状钙化影,右侧顶骨见多发骨质破坏,考虑恶性脑膜瘤可能,右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左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8岁。以头痛、呕吐2个月于1994年1月2日入院。头痛始为左顶部阵发性胀痛,继转为持续性,晨起重,呕吐后减轻。入院前1个月又出现耳鸣、视物不清。检查:双眼视力粗测1m远指数,视野正常,眼底视乳头水肿,无眼底出血。余神经系无异常。头颅CT平片(图)示:双侧脑室室间孔区小片状钙化灶,大小各0.6cm×0.5cm×0.5cm,左侧脑室明显扩大,中线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脑室脊索瘤样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三脑室脊索瘤样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和病理检查结果,并结合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入院时精神状态较差,白天睡眠次数增多。术前头颅MRI示鞍上三脑室区域团块状异常信号灶,约2.5 cm×2.5 cm×2.12 cm大小,T1W呈等低信号,T2W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见病灶均匀强化明显。考虑:①三脑室脑膜瘤;②淋巴瘤;③生殖细胞瘤。手术经纵裂胼胝体入路作肿瘤部分切除。病理检查为三脑室脊索瘤样脑膜瘤(WHOⅠ~Ⅱ级)。结论:成年人三脑室脊索瘤样脑膜瘤少见,确诊需病理证实,其生物学特征有待更细致和深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摘要(图1) 病例1:男,42岁,车祸伤.头颅CT示:胼胝体血肿,脑室铸形.入院后3d及19d脑内再出血,皆行左额开颅血肿清除.二次术后3周,DSA示左侧大脑前动脉远端胼周动脉瘤,大小2.3 mm×4.1 mm×5.2 mm.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病人长期植物生存状态.病例2:男,49岁,车祸伤.头颅CT示:胼胝体血肿并双侧脑室铸形.  相似文献   

7.
后颅窝肿瘤术后继发幕上硬膜外血肿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性,23岁。头颅CT示:小脑蚓部肿瘤,脑室中度扩大。开颅前行脑室外引流,手术全切阻脂瘤。术后3天拨除脑室引流管,1周内病人恢复顺利。术后第12天,患者病情恶化。头颅CT示:左颞顶硬膜外血肿。急诊手术,清除血肿50ml。痊愈出院。例2:女性,29岁。头颅CT示:右小脑肿瘤,脑室扩大。开颅前行脑室外引流,全切胶质瘤。术后第18天患者出现高颅压症状,头颅CT示:右颞顶硬膜外血肿,手术清除血肿45ml,痊愈出院。例3:女性,39岁。头颅CT示:右桥小脑角肿瘤,脑室扩大。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男,62岁,因“头痛伴行走不稳半年”收入院。入院行头颅CT示交通性脑积水(重度),排除颅内继发病变。查体:神清,GCS评分15分,颈抗二指,四肢肌力稍高,共济失调明显。完善术前检查,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压管)。术后症状改善,1周后头颅CT复查脑积水消失,出院。1月后病人因发现腹部切口处皮下包块,约6cm×6cm大小,无肿痛,彩超示皮下积液,腹腔管脱出腹腔于皮下,考虑系腹腔管脱出,再次沿原腹部切口进入,见皮下约50ml水样物,系脑脊液。分流管腹腔端完全脱出腹腔外位于皮下,于原腹膜切口处重新置入腹腔管,同时于置入处适当固定分流管,并将…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8岁.因"发作性头晕3 d加重半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无外伤病史.头颅CT示右顶骨占位,骨质局限性稀疏,内见栅栏状改变,呈"日光放射征",膨胀性生长(图1).头颅MRI示顶骨条状异常信号,约5.4 cm × 1.3 cm×2.6 cm大小,T1WI 及T2WI 均呈高信号,其内信号欠均匀,呈不均匀强化.头颅MRA示未见颅内血管明显异常.诊断:右顶骨海绵状血管瘤.术中见顶骨局部呈紫色改变(图2a),沿病灶周边铣开骨瓣约6 cm×8 cm大小,并向周边咬除硬化颅骨至正常骨结构,病灶位于骨瓣中央,呈暗红色蜂窝状,内板受累明显,外板未见明显侵蚀(图2b),硬膜未见明显受累.同期以钛板做颅骨修补.术后CT示病变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性,7岁。因头顶部无痛性肿物进行性增大1个月入院。1个月前家属发现患儿顶部一大小约2cm×2cm肿物,当地医院CT检查示:骨性肿瘤,1个月来肿物进行性增大,既往体健。查体:顶枕部正中偏左6cm×6cm,局部骨性隆起,无红肿压痛,余未见阳性体征。头颅X线平片(图  相似文献   

11.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有效方法。本文总结2例2例重度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硬膜下血肿的处理经验。1病例资料病例1,男,25岁,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6 h于2011年9月14日入院。头颅CT及MRI检查示慢性脑积水。体格检查:头围64 cm,明显大于正常成人,未发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患者幼儿、儿童时期头颅明显大于正常儿童头围。给予甘露醇250 ml+地塞米松5 mg,2次/d,治疗7 d,效果好。2011  相似文献   

12.
报道患者,男,45岁。1996年5月11日入院。患者右后枕部包块40余年,缓慢增大,无其他部位神经纤维瘤或牛奶咖啡斑。入院前1天肿块迅速增大,当地医院头颅CT示右枕骨缺损,先天性脑膜脑膨出。检查:神清,右侧枕后至右耳廓后壁见一巨大肿块,约8cm×10cm×15cm,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张力偏高,质软,无压痛。右耳明显下垂畸形。MRI示右侧枕后部及颈部见巨大肿块,约89cm×15.8cm,其内容物呈脑实质信号,前面见脑脊液;右侧小脑部呈片状长T2信号,中线结构未移位;右枕骨部分缺损,脑室形态不大。提示:骨部分缺损伴右小脑脑膜脑膨出。全…  相似文献   

13.
1资料 男,31岁,因头痛、头晕、性格改变5年于2000年11月28日入院。查体未见异常体征。头颅CT平扫示左额顶部8 cm×9 cm低密度灶,内见钙化点。MRI示左额顶部病灶边界清晰,T1WI呈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无强化,肿块有占位效应,双侧脑室前角消失,中线右移。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5.7×109/L,嗜中性粒细胞62.8%,乙肝表面抗原、核心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IgM均阳性,谷丙转氨酶163 U/L,其他化验正常。术前诊断颅内皮样  相似文献   

14.
囊性脑膜瘤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病历资料女,40岁,因间断性头痛、头晕6年,加重2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双侧视乳头水肿,右鼻唇沟变浅.头颅CT示左额颞叶近皮质区4cm×4cm×5cm等密度占位,伴囊性变,周围水肿明显.MRI示病灶呈稍长T1、T2信号,显著强化,周围囊变,见片状水肿信号,占位效应明显(图1).入院诊断:左额颞叶胶质瘤.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9岁。因头痛、恶心、呕吐1周入院。入院查体:眼底检查提示视乳头轻度水肿,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深、浅感觉轻度减退,右侧正常。头颅MRI检查发现:右额叶可见一类圆形囊性占位,大小约5.0cm×4.5cm×4.0cm,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右侧脑室明显受压,中线向左明显移位,增强扫描为囊壁明显增强。手术取左额顶马蹄形切口,术中见肿瘤约5.0cm×4.0cm,质软,灰白色,沿肿瘤外缘完整切除肿瘤,并与右侧脑室前角穿通。术后病理诊断为:右额叶多形性胶质细胞瘤Ⅲ级。患者术后1年复查头颅MRI提示双侧侧脑室、四脑…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们收治1例罕见肺癌脑室内孤立转移灶的患者,经显微外科手术全切肿瘤,术后恢复良好。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患者,女,58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7个月,头痛伴头晕6个月,加重1周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眼底视乳头水肿,左侧肢体肌力级,左下肢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部CT检查:右侧脑室体部稍高密度类圆形占位性病变,CT值55~65Hu,周边部明显强化,左侧脑室受压移位(见图1)。头部MRI示:右侧脑室体部可见3.0cm×3.5cm×4.0cm等T1、稍长T2类圆形占位性病变,T2像信号不均匀,边界欠清,脑室系统扩张,中线结构略向左侧移位。病灶周边明显强…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7岁。因发现头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伴疼痛1 w于2012年8月28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顶枕部正中头皮隆起,扪及一大小约3 cm×4.5 cm质韧包块,活动差,有压痛,皮温不高。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体型消瘦。血常规示:淋巴细胞正常。头颅CT示:顶枕部大范围骨质破坏吸收,其周围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图1)。胸部CT示:纵隔内淋巴结肿大。腹部B超:未见异常。头颅MRI示:顶枕部靠左侧颅骨内板处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大小约2.4 cm×4.3 cm,T1加权  相似文献   

18.
一、病例 :患者 ,男 ,5 1岁 ,于 2 0 0 1年 12月 10日入院。该患者于 1996年因经常头痛、头晕而就诊 ,经头颅 CT检查 ,CM线 5 0~ 6 0 mm层面 ,胼胝体体部见条状、边缘光滑的低密度灶 ,大小 4.5 cm× 1.0 cm× 1.2 cm,余脑组织密度未见异常 ,MRI示 T1 加权图像上和 T2 加权图像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19岁.因头痛、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于2006年8 月3日入院.查体:右眼颞侧视野变窄,视力下降,余无特殊.外院头颅MRI示垂体腺瘤,大小约1.5cm×1.5 cm×1.0 cm.  相似文献   

20.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中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极少见,现报告2例。 例1 女性,19岁,患者出生后头颅渐进性增大,未作任何治疗。4年前因头昏、头痛、视力减退1年而来就诊。入院时检查:头围69cm,落日征阳性,四肢肌张力增高,头颅CT检查示脑室系统普遍性扩张,脑皮质最薄处仅0.5cm,诊断为重度先天性脑积水(静止型)而在本院行脑室-腹腔分流,使用低压阀分流管,术后病人症状改善出院。本次入院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呕吐,头颅CT检查为左额巨大硬膜外血肿,经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但症状未能改善而转来我院,头颅CT复查证实术后硬膜外血肿并无明显减少,再次手术治疗,术中先夹闭脑-腹分流管,左额硬膜外血肿清除后置负压引流管,术后一周复查示左额血肿清除,但右额出现新的硬膜外血肿,行右额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经脑室端注入生理盐水以促使脑组织复位,术后留置血肿腔负压引流,并采取头低位、止血药等治疗,病人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