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药方剂愈血煎结合化疗治疗初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减轻毒副作用探讨。方法;选用中药愈血煎方剂随证加减配合DA、HA方案化疗对初治3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21例达完全缓解(CR),CR率66.72%,总有效率84.75%,且造血系统及非造血系统的毒副作用明显减轻,未出现心、肝、肾重要脏器损害,合并严重感染者少。结论:电西医结合治疗初治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提高了抑制和杀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减轻了对重要脏器的毒副作用,提高了缓解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6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别给予DA、DAE方案化疗。结果发现:①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DA方案的CR率为64.3%,DAE方案的CR率为75.8%,两者CR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达CR时所需的疗程分别为:DA方案1.7疗程,DAE方案1.4疗程,说明DAE方案虽不能显著提高CR率,但可能加快CR过程,延长CR期,从而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MA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MA方案与传统的DA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的疗效。方法 :将 96例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随机分为MA方案治疗组和DA方案对照组 ,两组均化疗一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MA组完全缓解率 75 5 % ,部分缓解率 12 2 % ,总有效率 87 7% ;DA组完全缓解率 34% ,部分缓解率31 9% ,总有效率 6 5 9%。两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MA方案组明显高于DA方案组 ,MA方案组的骨髓抑制作用强于DA方案组 ,非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MA方案对ANLL的疗效显著高于DA方案 ,可作为治疗ANLL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11年急性白血病初治缓解率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总结初发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上海地区 2 5 18例初发急性白血病进行回顾性临床总结和分析。结果和结论 急性白血病总完全缓解 (CR)率为 6 0 .4%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的CR率为 5 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为 76 .7%。儿童ALL的CR率最高 ,达87 1% ,老年人AML的CR率最低 ,仅为 2 6 %。 1984~ 1994年除M3 的CR率有明显提高外 ,AML和ALL的CR率均无明显提高。诱导缓解方案对CR率有一定影响 ,维甲酸对M3 的疗效再次得到肯定。对ALL患者采用VDLP和VDP方案治疗的疗效优于VP方案。DA和HA方案治疗AML的CR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对初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1例初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3例,予TA方案化疗[吡柔比星(THP)联合阿糖胞苷(Ara-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予VTLP方案化疗[THP联合长春新碱(VCR)、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强的松(Pred)];对照组,53例初治的急性白血病中ANLL 36例,予DA方案化疗,ALL 17例,予VDLP方案化疗[两方案均以柔红霉素(DNR)代替THP].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疗程的完全缓解(CR)率(81.97%)明显高于对照组(50.94%)(P<0.05),但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可作为初治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王力  耿洁  吴霜  袁枚  魏庆芳 《临床荟萃》2003,18(15):857-857
我们从 1995年 12月至 1997年 12月 ,在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 (daunomycinandara C ,DA)方案基础上分别加用 6 巯基鸟嘌呤 (thioguanine ,6TG)与依托泊苷 (商品名 ,足叶乙甙 ,VP16 )组成的两种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方案 (DAT和DAE方案 ) ,随机对 4 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两种方案均达到了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及较好预后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共 4 5例 ,均为初治患者。DAT组 2 5例 ,年龄 18~ 4 8岁 ,平均 (30± 8)岁 ;男 14例 ,女 11例 ;M15例 ,M2 13例 ,M57例。DAE组 2 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老年急性白血病独特的生物学及临床特征,寻求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年间收治的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8例,采用DA与HA联合化疗,依据不同剂量,将其分为两组。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为62.5%。其中中等剂量组16例,6例(37.5%)CR,平均生存时间为262d。2例(12.5%)PR;小剂量组12例.3例(25%)CR,2例(16.7%)PR;结论:对老年白血病患者治疗应个体化,一般情况好者应在强有力支持治疗情况下采用中等剂量的化疗,相反宜小剂量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以毗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TA)的化疗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设吡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的TA方案为治疗组,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的DA方案为对照组,观察并评价1个或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CR)率、总体反应(RR)率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支持治疗过程中使用G-CSF次数高于对照组。红细胞、血小板平均输注量高于对照组。非造血系统毒副作用: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血系统毒副作用:仅粒缺持续时间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T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标准DA方案疗效相当,但TA方案对心脏毒性小于DA方案,可以作为DA方案替代方案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9.
苦参碱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强的松(VDP)方案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的疗效。方法将57例诊断明确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苦参碱联合VDP方案(34例)和单用VDP方案(23例)进行诱导化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苦参碱联合VDP方案与单用VDP方案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2.35%和52.17%,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9701,P〈0.05),而骨髓抑制方面差异无显著性(x^2=1.7210,P〉0.05)。结论苦参碱联合VDP方案能提高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诱导缓解率。  相似文献   

10.
国产安吖啶治疗急性白血病Ⅲ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观察国产安吖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国产安吖啶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初、复治病例291例。结果和结论:总完全缓解(CR)率47.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43.3%,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为49.0%。一线治疗无效和复发病例的CR率在ALL和ANLL为28.9%和34.4%。国产安吖啶联合方案的不良反应与其它化疗方案相似。安吖啶的药代参数C12h/C6h、K21与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发病及临床特点,寻求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初治的老年急性白血病42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60~69岁33例,70岁以上9例,男32例,女1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31例(不包括M3型),采用TA、AH、NA、NEA方案对其化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采用VDP、VDAP、NOAP方案对其化疗。结果完全缓解(CR)14例,其中第1个疗程达CR者6例,经过2个疗程达CR者8例,CR率为43.7%。结论老年白血病临床上有其特殊性,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最常见,化疗对老年白血病有效,但化疗风险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钙粘蛋白(N-cadherin)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cadherin在11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N-cadherin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存在差异,表达水平波动在0%-99.7%;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cadherin~+组CD34~+率较N-cadherin~-组显著升高(67.39%vs 33.33%)(P=0.013),两组间1疗程CR率、总CR率及复发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N-cadherin~+组白细胞数(21.31±7.07 vs 51.10±23.69)(P=0.008)和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43.22±5.75)%vs(66.45±5.65)%(P=0.015)〕显著低于N-cadherin~-组,1疗程CR率和总CR率低于N-cadherin-组,复发率高于N-cadheri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N-cadherin~+组CD33~+率较N-cadherin-组显著增高(47.62%vs 0%)(P=0.012),两组间1疗程CR率和总CR率无显著差异。N-cadherin~+组复发率高于N-cadherin~-组(30.00%vs 0%)(P=0.115)。成人AML、非M3-AML、ALL和儿童ALL患者N-cadherin~-组中位生存时间、3年总生存(OS)率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均好于N-cadherin~+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cadherin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部分临床特征有关,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TAE方案对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1例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TAE方案治疗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应用其他方案化疗的难治性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化疗后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E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明确的疗效,是治疗急性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5岁。于2004年11月在本院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5b),采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治疗2个疗程后获完全缓解,然后给予DA、MA(米托葸醌、阿糖胞苷)以及AAE(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足叶乙甙)方案各1个疗程,骨髓一直处于缓解状态。2005年8月4日至11日再次给予AAE方案化疗。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患者突起寒战、发热,体温在39℃以上。  相似文献   

15.
HOA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5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76年以来,以HOAP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其中资料较完整,治疗在两疗程以上者50例,包括初治者42例,完全缓解(CR)后复发者1例,经其它化疗方案治疗一疗程以上无效改用HOAP方案治疗者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慢粒急粒变)1例。所有  相似文献   

16.
MEA方案联合G-CSF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MEA(米托蒽醌、足叶乙甙、阿糖胞苷)方案是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有效方案之一,完全缓解(CR)率达70%左右,已成为初治ANLL诱导缓解的一线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提高MEA方案的疗效,我们观察了MEA方案联合G-CSF治疗初诊ANLL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化疗前后白血病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例 1,男, 36岁, 4年前因面黄、乏力伴发热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4Eo),用HA方案化疗后达完全缓解 (CR),后间断应用HA、DA、MA等方案交替巩固化疗,病情稳定,呈持续CR状态。1周前复查时发现:外周血WBC2. 4×109 /L,Hb及BPC大致正常范围。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 11%,原始单核细胞 15%,嗜酸细胞 4. 5%,外周血未发现幼稚细胞。拟诊急性白血病复发,予吡喃阿霉素(THP)10mg静脉滴注第 1~5天,阿糖胞苷 (Ara c)静脉滴注 200mg第 1 ~5天, 1疗程结束,下一次化疗前复查骨髓,病人再次获得CR。例 2,男, 18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非系列特异性抗原表达程度与化疗疗效关系。方法。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试剂对根据FAB法形态学诊断的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用Facscalibur获取。cellquest分析。结果:在可供分析的101例急性白血病中,其中FAB法分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6例,急性悦性细胞白血病53例,混合性白血病2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13,CD33阳性率分别为26.1%,21.7%;急性悦性细胞白血病中CD3,CD5,CD7,CD19,CD20,CD22阳性率分别为30.2%,15.1%,3.8%,22.6%,1.9%,0%;2例混合性白血病中,均有T系及髓系抗原的表达。其中经不同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未能缓解的16例病人中,1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异系抗原表达,特别是7例未缓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有6例髓系抗原的表达超过50%,2例混合性白血病也未能缓解,在部分缓解和3个以上疗程缓解的病例中,异系抗原表达也较其它患者高。结论:急性白血病非系列特异性抗原表达的高低与对化疗的敏感性和缓解的时间成反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有所提高,完全缓解率(CR)及生存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延长。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CR可达90%以上,5年无病生存达50%以上。成人ALL的CR亦可超过80%。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疗效较差,CR为60—85%。本文综述1983年以来,有关ANLL化疗的进展。诱导缓解一、细胞分化诱导治疗 1978年以来,有人指出白血病细胞可分化成熟,白血病为幼稚细胞成熟受阻,积聚而发病:阿糖胞苷、维生素甲酸、丁酸等在体外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1979年开始有应用小剂量阿糖胞苷(LD Ara-C)治疗急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合理治疗与预后。方法总结38例老年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2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3例。淋巴肉瘤白血病4例,浆细胞白血病2例,按个体差异采用化疗和姑息治疗33例。结果18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CR)7例,CR率38.9%,15例慢性及特殊类型白血病CR6例,CR率40%。化疗组的CR率和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始息治疗组。小剂量化疗的生存时间高于标准剂量组。80岁以上、CD34阳性、5q^-和7^-无1例CR。4例继发AML CR 1例。23例高LDHCR 5例,CR率低于正常LDH组。2例浆细胞白血病和4例淋巴肉瘤白血病治疗无效。结论老年白血病的治疗应个体化治疗,根据老年病人的年龄、体质和重要脏器功能情况,骨髓增生情况,血清LDH值,生物学依据,进行综合治疗,总体来说对化疗耐受差,生存期短,缓解率低,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