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屈曲旋转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4,自引:2,他引:64  
为观察屈曲旋转快速牵引治疗的效果,用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6例。1次牵引的成功率为72.0%,总有效率为92.5%,优良率为80.6%。病程小于半年的有效率明显优于病程长者(χ^2=9.94,P〈0.01),中央型和侧后型突出的疗效明显优于外侧型和极外侧型突出者(χ^2=12.65,P〈0.01)。随访1年,复发26例。说明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可行的,且疗效高、无痛苦,中央型和侧后型  相似文献   

3.
腰神经通道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陈庆法 《现代康复》1999,3(8):944-94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目前保守治疗是本病首选疗法:治疗方法很多.其中牵引被认为是急性发作期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牵引力大小和作用时间长短.可将牵引分为快速牵引和慢速牵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旋转复位手法配合牵引与单纯牵引的疗效。方法:单纯牵引治疗组(21例)使用ATA-ⅡD型腰椎自动牵引床行间歇牵引,旋转复位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组(21例)针对棘突偏歪情况施行旋转复位手法后配合牵引,治疗6周及12周后评定疗效。结果:在6周后单纯牵引组总有效率为57.14%,旋转复位手法配合牵引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在12周后单纯牵引组总显效率为52.38%,旋转复位手法配  相似文献   

6.
旋转手法对颈椎髓核内压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比较临床上几种常用的颈部旋转手法地颈椎髓核内压力的影响。方法:用生物材料实验机地新鲜尸体颈椎标本进行定量旋转和牵引实验状态分为:A状态:先以不同重量的牵引,再旋转颈椎;B状态:先旋转颈椎,再以不同的重量牵引;C状态;牵经和旋转同时进行。结果:髓核内压力随着牵引力的增另而下降。旋转时有轻度升高;在复位过程中压力出现一过性地下降。在A状态以200N的力牵引时,髓核内压力下降最明显:B状态下旋转时  相似文献   

7.
快速牵引的旋转方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 1998年 5月至 1999年 9月用成角旋转快速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0 3例 ,分 3组进行不同旋转方向快速牵引疗效的对比观察。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与分组应用成角旋转快速牵引 (以下称“快牵”)治疗腰椎盘间突出症 10 3例 ,均经临床和CT检查确诊。男 6 5例 ,女 38例 ;年龄最大 6 6岁 ,最小 2 0岁 ,平均4 2岁 ,病程最短 2周 ,最长 18年。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C组。A组 :直向快牵 ,33例。B组 :向患侧旋转快牵 ,35例 ;C组 :向健侧旋转快牵 ,35例。此外还有一双向旋转快牵组 (称“双向组”) ,对象为A、B、C 3组中单向…  相似文献   

8.
牵引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分离牵引技术对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效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分离牵引技术对骨折后屈膝功能障碍的效用。方法 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120例,男70例,女50例。平均年龄(43.21&;#177;20.34)岁。对照组患者60例;分离牵引组6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传导热治疗、载荷牵引、主动练习及手法治疗;分离牵引组治疗项目与对照组相同,在屈膝载荷牵引及手法治疗的同时增加膝关节特别是胫股关节的分离技术。结果 治疗1及3个月后分离技术组较对照组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显著(t=6.31,t=6.42,P&;lt;0.01),治疗1及3个月后分离技术组较对照组有效步行距离改善显著(t=7.34,t=7.67,P&;lt;0.01),治疗1及3个月后分离技术组较对照组上下固定数目台阶所需时间缩短更为显著(t=7.56,t=7.73,P&;lt;0.01)。结论 分离牵引技术在骨折后屈膝功能受限康复过程中与载荷牵引及手法治疗的结合运用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臂丛神经的超声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超声研究臂丛神经解剖学特点,为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研究24例健康人臂丛神经在腋路和肌间沟的解剖分布特点.结果 24例健康人臂丛神经完全显示.臂丛神经在腋路主要沿腋动脉走行;在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分布于前、中斜角肌组成的肌间沟内.结论 超声能清晰显示臂丛神经各个主要分支.  相似文献   

11.
腰后关节紊乱症手法治疗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53例腰后关节紊乱症患者和临床分析,并根据产生腰痛的原因,将该症分为关节周围型和关节内型。通过对10具尸体的100支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显微解剖观察,证明后关节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后内侧支,该神经的行程及通道存在多处被挤压的因素,作者从神经解剖生理的角度探讨腰后关节紊乱的病机和手法治疗原理。  相似文献   

12.
肺段矢状断面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给矢状断层影像在肺段水平上进行肺部疾病的准确定位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28例肺剥离标本,2例肺铸型标本和12例新鲜成年尸肺连续矢状断层标本,研究了肺的矢状断层解剖。结果:确定左右肺在矢状断面上典型层面的标志,并在典型层面上观察左右肺肺段的划分。结论:结果可为肺段在矢状断层影像上的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成角旋转快速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成角旋转快速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疗效,将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分为A组126例,运用成角旋转快速牵引配合常规综合疗法治疗;B组126例,运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后对比分析,A组疗效优于B组,痊愈天数较B组短,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不同年龄及病程的患者,2组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但对A组的影响更明确(A组P〈0.01,B组P〈0.05)。〉55岁或病程〉1年的患者2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和内脏最小神经的发生率、起源及配布形式,为内脏神经切除治疗顽固性腹痛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998-01/2003-01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收集尸体标本20具(40侧)。在立体显微镜下对40侧常规防腐固定成年尸体的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和内脏最小神经的来源及配布形式作解剖、观测,计算其发生率。结果:两侧内脏神经的起源不对称。内脏大神经发生率为100%(40/40),内脏小神经为93%(37/40),内脏最小神经为53%(2l/40)。内脏大神经有14种起源形式,最常起自第5~9胸神经节(28%,11/40),有2~10个根,最宽起自第3~11胸神经节,最窄起白第5~7胸神经节,有9例(23%,9/40)起自第5~10以外的胸神经节。内脏小神经有7种起源形式,最多起自第10~11胸神经节(35%,13/37),有l~3个根,有9例起自第10~11以外的胸神经节(24%,9/37)。内脏最小神经有4种来源形式,最多起自第12胸神经节(57%,12/21),有1~2个根,有9例起自第12以外的胸神经节(43%,9/21)。40%(16/40)的标本内脏神经间有交通。结论:内脏大神经普遍存在,大多数标本有内脏小神经和内脏最小神经,3条内脏神经起源形式多变,行内脏神经切除术时应特别注意起源于经典解剖学描述范围以外的神经根,内脏神经间的交通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屈曲或背伸位快速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应用成角快速腰椎牵引床将腰椎处于屈曲或背伸的状态下牵引 , 对 L4~ 5和 L5~ 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法进行临床研究 . 方法将 80例 L4~ 5和 L5~ S1椎间盘突出者分为 4组 即 L4~ 5椎间盘突出 40例随机分为 A、 B两组 . L5~ S1椎间盘突出 40例随机分为 C、 D两组 . 其中 A和 C组为前屈牵引组 , B和 D组为背伸牵引组 . 结果 A组和 B组比较 , 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3.0 T磁共振3D-DESS与3D-SPACE在腰骶丛神经(sacral plexus,SP)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正常志愿者组:采用男女各5名健康志愿者行3D-DESS与3D-SPACE在骶丛神经根成像,选取L5神经评价影像图像,并采用2名医师采用5分法分别主观评价两序列图像质量,测量L5神经最大长度和L5神经节长径大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同一序列下左右侧SP是否存在差异,其次比较两序列是否存在差异。(2)病例组:前瞻性纳入98例SP占位患者,并利用两序列行SP成像;采用与志愿者相同方法分析病灶特征和正常神经解剖结构特征评价两序列的优劣并独立评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序列在显示SP病变特征差异,设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名志愿者年龄范围为20~27岁;3D-DESS序列与3D-SPACE序列在左右侧L5神经节大小配对t检验中均无统计学差异;3D-DESS能显示粗大的神经根,3D-SPACE对神经长度的显示优于3D-DESS,且具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5.45和9.481, P=0.000),但两序列比较双侧L5神经节的大小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79, P=0.70);98例患者18~74岁,平均(62.8±7.52)岁;3D-DESS与3D-SPACE对正常神经解剖评分中,3D-SPACE[(4.41±0.67)分]明显高于DESS[(3.75±0.75)分],DESS显示神经根细节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对于神经根病变的评价,DESS[(4.07±0.83)分]较SPACE[(3.57±0.65)分]高,且无统计学差异(P=0.099)。结论3D-SPACE与3D-DESS联合应用能清晰显示SP病灶细节,3D-DESS在神经泌尿学方面相对更实用、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最常的一种,占颈椎病大约65%,患者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还有颈神经刺激症状,向上臂前臂或手指放射与脊神经根分部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障碍。常见上肢疼痛或手指麻木有触电感,时有上肢握力减弱,持物有失落感。因颈部屈伸旋转而上述症状加重。2008--2009年我院采取优值角度牵引法配合转手法复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8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放大10倍的解剖显微镜在30具成人尸体(60侧)上观察枕大神经的行径、分段、分布、易卡压的部位及与枕血管的毗邻关系.用游标卡尺测量枕大神经易卡压部位与枕外隆凸、乳突尖、上项线等相关结构的距离,并标出易卡压部位的体表投影.结果 皮下段与浅筋膜连接紧密,较易形成卡压,枕大神经最易卡压部位在其浅出部位,且有枕血管伴行.此部位枕大神经在枕动脉的内侧、枕外隆凸外(27.60±5.20)mm、上项线下方(18.46±5.12)mm处,其体表投影为枕外隆凸与乳突尖连线的中上1/3交点部位.结论 闭合性手术治疗枕大神经综合征的最佳进针(刀)部位在枕外隆凸与乳突尖连线的中上1/3交点下方的稍内侧;术中不但要分离、松解枕大神经主干的卡压,同时也要分离、松解其皮下分支的卡压.  相似文献   

19.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背景:有关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血管分布特点缺少具体可操作性的研究。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端蒂的血管分布规律,为临床足部损伤修复的术式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解放军第九十七医院骨科。对象:32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由解放军南京军区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提供)。方法:解剖观测远端蒂部的血管来源和小隐静脉深交通支。主要观察指标:①远端蒂腓肠神经的营养血管。②远端蒂小隐静脉的营养血管。③远端蒂小隐静脉的浅深交通支。结果:远端蒂部的营养血管有2~5支:来自跟外侧动脉穿支、腓动脉终末穿支外径分别为(0.6&;#177;0.2),(0.8&;#177;0.2)mm,距外踝尖上分别为(1.0&;#177;1.3),(2.8&;#177;1.0)cm;腓动脉肌间隔穿支0~3支,出现率依次为96.7%,66.7%和20.0%,外径分别为(0.9&;#177;0.3).(1.0&;#177;0.2)和(0.8&;#177;0.4)mm,距外踝尖上分别为(5.3&;#177;2.1).(6.8&;#177;2.8)和(7.0&;#177;4.0)cm。远端蒂中的小隐静脉营养血管来源有两种类型,①神经-静脉营养血管;②静脉-神经营养血管。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距外踝尖上(3.4&;#177;0.9)cm,外径(1.7&;#177;0.5)mm.汇入腓静脉。结论:跟外侧动脉穿支、腓动脉终末穿支及腓动脉肌间隔穿支发出深筋膜支、皮支、神经及静脉营养支,形成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血管链.深、浅筋膜血管网。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汇入腓静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和内脏最小神经的发生率、起源及配布形式,为内脏神经切除治疗顽固性腹痛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998-01/2003-01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收集尸体标本20具(40侧)。在立体显微镜下对40侧常规防腐固定成年尸体的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和内脏最小神经的来源及配布形式作解剖、观测,计算其发生率。结果:两侧内脏神经的起源不对称。内脏大神经发生率为100%(40/40),内脏小神经为93%(37/40),内脏最小神经为53%(21/40)。内脏大神经有14种起源形式,最常起自第5~9胸神经节(28%,11/40),有2~10个根,最宽起自第3~11胸神经节,最窄起自第5~7胸神经节,有9例(23%,9/40)起自第5~10以外的胸神经节。内脏小神经有7种起源形式,最多起自第10~11胸神经节(35%,13/37),有1~3个根,有9例起自第10~11以外的胸神经节(24%,9/37)。内脏最小神经有4种来源形式,最多起自第12胸神经节(57%,12/21),有1~2个根,有9例起自第12以外的胸神经节(43%,9/21)。40%(16/40)的标本内脏神经间有交通。结论:内脏大神经普遍存在,大多数标本有内脏小神经和内脏最小神经,3条内脏神经起源形式多变,行内脏神经切除术时应特别注意起源于经典解剖学描述范围以外的神经根,内脏神经间的交通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