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38例住院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39±10a),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每日加用FDPS-10g,连用5~10天;另有相似29例(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37±9a)与常规治疗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加用FDP组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毒副作用。结论:FDP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安全、有效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是围产期新生儿缺氧引起的脑损伤,也是新生儿死亡和并发神经系统后遗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我科自2002年5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HIE中,运用1,6-二磷酸果糖(FOP)治疗HIE36例,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1,6—二磷酸果糖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书攀 《临床荟萃》1998,13(14):660-661
1,6二磷酸果糖(FDP)是一种细胞代谢的赋活剂.较长时期以来,临床上用于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缺血性心脏病治疗取得了明确疗效,但治疗心律失常的报道不多.我们对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加用FDP进行临床观察,旨在探讨心衰治疗过程中,FDP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而使心脏泵血功能降低,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过程。我科于2004年1~12月应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允血性心力衰竭(CHF)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1998—2003年,我院应用酚妥拉明、多巴胺、1,6一二磷酸果糖合用治疗48例难治性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均为住院患者,男29例,女19例,年龄36-78岁,平均67岁。慢性肺心病均符合1997年全国肺  相似文献   

6.
1,6二磷酸果糖与肝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1,6二磷酸果糖(FDP)与肝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50例难治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FDP或肝素静滴,疗程6日。结果:用药后3日,2组的疗效无显著差异(总有效率分别为60%与64%),用药4~6日FDP组的疗效继续上升(总有效率88%),而肝素组的疗效无明显进展(总有效率6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FDP组心脏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肝素组心脏功能各项指标,治疗3日有明显改善(P均<0.01),治疗6日无显著变化(P均>0.05)。FDP组治疗后心肌耗氧量显著减少(P均<0.01),而肝素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FPD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优于肝素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价值,降低婴幼儿重病肺炎的死亡率,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DP,获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肝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44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FDP组(n=22)和对照组(n=22)。FDP组使用FDP10g/天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40ml/天静脉点滴,其他治疗两组相同,疗程均为7天。于治疗前和治疗第8天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浆生化指标(AST、ALT、γ-GT)。结果 FDP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TNF-α、IL-6、AST、ALT、γ-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浆AST、ALT、γ-GT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FDP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FDP组TNF-α、IL-6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FDP对严重多发伤时肝功能损伤有良好保护功能,其机制与下调TNF-α、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1.6二磷酸果糖(FDP)细胞内的一种中间代谢供能物质,通过影响多种酶的活性,对许多代谢通路起到直接调节的作用,对缺氧状态下的器官功能有保护作用,静脉滴注(FDP)有益于于心力衰竭。现将我科2002年11月至2003年5月应用FDP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新药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洪  张天元 《临床荟萃》2000,15(24):1144-1145
80年代以前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主要治疗药物为洋地黄类和利尿剂。虽然这两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但无临床试验的证据表明它们可降低患者的总病死率 ,延长生存期 ,改善预后。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 ,CHF的治疗有了新药物的应用。1 正性肌力药正性肌力药物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 ,但治疗 2~ 3个月或更长一段时间后 ,其作用开始下降 ,患者心功能衰竭 ,最后可能死于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性猝死。到目前为止 ,已有十几项大规模研究比较了各种正性肌力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除地高辛不增加也不减少病死率外 ,包括…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MEDLINE、EMbase、万方、维普、CNKI、CBM,手工检索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995年3月-2011年1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应用Rev 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症状缓解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6(P<0.001),比值比(OR) =5.65,95%CI (3.10,10.3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31 (P =0.000 9),OR =3.81,95% CI(1.73,8.43)];肌酸激酶同工酶的降低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属差(WMD)=-9.27,95%CI(-78.17,-4.47),P=0.0002].漏斗图近似对称,发表偏倚不大.结论 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降低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1,6-二磷酸果糖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4例中度(Ⅰ组)和17例重度(Ⅱ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研究了,1,6-二磷酸果糖(FDP)对生命体征和呼气高峰流速(PEFR)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础值比较,静滴FDP后即刻、15,30和60分钟测定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明显减少,PEFR均明显增加(P均小于0.001)。虽然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动脉血压均数无明显变化,但其中2例血压降低者和5例血压升高者的血压用药后均恢复至正常范围。说明FDP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和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效应,可配合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注1,6-二磷酸果糖局部疼痛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琴  郜玉珍  靳青  张丽玉 《护理研究》2009,23(7):1911-191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静脉输注1,6-二磷酸果糖(FDP)的局部疼痛状况,评价采用5种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减轻病人静脉榆注FDP时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病人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A组、B组、C组、D组、组分别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50%乙醇湿敷、湿热敷、局部皮肤按摩、山莨菪碱液湿敷及局部皮肤按摩。在静脉输注FDP结束时用“长海痛尺”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比较各组病人输液结束时疼痛程度评分。[结果]对照组97%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输注FDP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轻度疼痛病人占34%,中度疼痛占47%,重度疼痛占16%。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护理干预下,静脉输注FDP结束时A组、B组、C组、D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AMI病人静脉输注FDP时局部疼痛的发生率比较高。A组、B组、C组、D组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病人静脉输注FDP的局部疼痛。D组的护理干预效果优于A组、B组、C组。  相似文献   

14.
小儿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病。在治疗心肌炎过程中,1—6二磷酸果糖是近年来被推荐的新型心肌代谢复合剂。但此药物在滴注过程中。对血管刺激性强.患儿疼痛难忍.有的婴幼儿.从开始输入到输完.一直哭闹挣扎.穿刺失败率很高.有的患儿重复多次输注才能将液体输完。部分家属因怕孩子痛  相似文献   

15.
就近年来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浆脑钠素(BNP)的影响。方法将7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A组(37例)和B组(38例),A组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DP10g静滴,1次/d,疗程14d。应用放射免疫法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B两组CHF患者抗心衰药物治疗后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并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DP能降低CHF病人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9.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阳  吴士尧  殷兆芳 《新医学》2002,33(3):153-154
目的:了解不同年代以心血管病因为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年龄、病因、预后等方面的变化。方法:对1980年、1990年和2000年我院以心血管病因为主的438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8例CHF患者中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要病因的1980年占60%(29/48),1990年占15%(8/54),2000年占5%(18/336),呈下降趋势;而以冠心病为主要病因的1980年为35%(17/48),1990年占87%(46/53),2000年占94%(316/336),呈明显增加趋势。CHF患者住院的平均年龄增加,1980年为(52±15)岁,1990年为(66±12)岁,2000年为(72±9)岁。CHF患者的病死率呈下降趋势,1980年为19%(9/48),1990年为22%(12/54),2000年为4.8%(16/336)。结论:随着年代的变化,CHF患者的住院年龄增加,CHF的病因、预后等方面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