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继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1998,(9)
目的:为探讨恶性肿瘤病人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因素。方法:对1995年1月~1996年12月住院的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经调查分析证实感染率为10.47%,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其次为伤口、胃肠道、口腔、泌尿道及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与原发疾病住院时间较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应用抗癌药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等因素有关。结论:对肿瘤住院病人要注意营养、精神和环境因素,对易感人群应加强预防措施,做好病房空气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细菌生态学检测,扩大防治,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2749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8899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医院28899例住院肿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749例,感染率为9.51%。胃癌和直肠癌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16.63%和15.24%,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1.80%。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和住院天数在50 d以上的患者感染率较高。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主要有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放和化疗,作导尿、引流、插管等操作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较多。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属于医院感染高发群体,机体免疫力低下、高龄、住院天数延长、使用免疫抑制剂、放、化疗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原发癌肿分类与医院感染率无关联。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于制定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682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2682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194例,感染率为7.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中上呼吸道占27.8%,下呼吸道为35.1%;对多个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高年龄化,反复放化疗,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激素以及各种侵袭性操作等因素与恶性肿瘤并发医院感染有关。结论尽可能减少易感因素,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是降低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我院骨科病人近两年来医院感染状况,笔者对我院骨科2003年3月2005年3月全部出院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其特点,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度本医院肿瘤科住院的全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肿瘤科全年共收治453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44例医院感染、45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71%、例次感染发生率为9.93%。在45例次医院感染病例中,60%为呼吸道感染;感染部位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胃肠道和泌尿道感染。住院时间长,实施放疗和化疗是诱发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住院时间、放化疗措施是重要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菌群分布、流行趋势及耐药现状,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202例我院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的调查,根据感染部位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结果:通过对202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痰、尿、血液等184例次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离出161例次菌株,阳性率87.5%,病原体主要为真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在202例患者中,感染了243例次,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高,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菌(败)血症、胸腹腔感染、胃肠道感染、皮下感染、血管相关感染等。从药敏结果发现,真菌感染率最高,并出现了耐药现象,大肠埃希氏菌与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万古霉素及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均较高。结论:应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感染现状,采取个性化的控制及干预措施,注重细节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医院感染管理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综合体现。恶性肿瘤病人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其医院感染率高达13.37%,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我院作为山西省惟一的一家肿瘤专科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易患因素及临床防控对策。方法 对我院肿瘤科恶性肿瘤患者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结果 通过质量控制及防控对策使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两者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恶性肿瘤患者必须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及探视陪护制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763例为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n=38)和非感染组(n=725)。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itic多元回归分析,总结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本组763例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3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98%。下呼吸道、胃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分别为31.58%、26.32%、21.05%。经单因素分析,年龄65岁、术前营养状况差、侵入性操作较多、术前未运用抗生素、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术前卡氏评分60分、医嘱执行情况差是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χ2=13.768、9.023、6.043、9.030、3.962、4.231、4.591、5.827,P0.05)。经Logisitic多元回归分析,术前卡氏评分、术前营养状况、侵入性操作、年龄、医嘱执行情况是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与多因素有关。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予以系统护理,以更好地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了解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布特点进行前瞻性调查与分析,提出有效防控措施。结果该医院2013年度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24 885例,发生医院感染139例,感染率为0.56%。感染发生部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呼吸道、手术切口和血液相关感染,构成比依次为46.04%、23.74%和14.39%。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肿瘤内外科和重症监护室(ICU)。感染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检出的病原菌居前3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该医院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内外科和ICU,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和加强各种插管留置中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是防控的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住院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住院死亡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方法 :对 12 6例住院死亡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2 6例患者中 ,医院感染发生率 4 6 .0 % (5 8/ 12 6 ) ,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病原学检查 2 4例 ,获阳性结果 2 2例。肿瘤位于肺部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 ,为 6 1.5 % (32 / 5 2 ) ,直接和间接因感染而加速死亡者占 5 8.6 % (34/ 5 8)。结论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患者 ,并直接或间接地加速患者死亡。提高医护质量、减少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可能降低肿瘤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筛选出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并分析结果。结果该院调查期间收治恶性肿瘤患者2 937例,发生医院感染269例,其中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44例,占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16.4%,所患肿瘤主要以肺癌为主,感染以肺炎为主,占43.2%;分离出多重耐药株6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2株,革兰阳性球菌19株,排在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葡菌。所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很高耐药性;由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的病死率达65.9%。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严峻,控制感染发生的关键在于加强高危人群的监控和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摘要 目的 研究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接受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住院恶性肿瘤患者112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40例,感染率为35.71%;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道和泌尿道。从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构成比分别为36.27%、20.59%和43.1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优势菌。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侵入性操作情况、住院天数等因素构成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 放疗后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以真菌占主导,提示应加强重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对2004年1~12月住院病人中416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住院日长、基础病重、相关性侵入性操作、滥用抗菌药物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占42.51%,肠道感染占21.85%,泌尿道感染占14.01%,其它感染占11.40%,大肠埃希菌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对医院高危部门进行目标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9.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435株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变化情况,为临床抗生素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科1995~2001年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真菌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从痰、支气管分泌物培养分离出435株病原菌,其中细菌374株,真菌61株;细菌感染中G-菌257株(68.7%),G+菌117株(31.3%),铜绿假单胞菌仍为主要致病菌,共83株(22.2%),其次为克雷伯杆菌56株(15.0%),金黄色葡萄球菌50株(13.4%),链球菌41株(11.1%),不动杆菌55株(9.4%);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有30株(49.2%).1995年与2001年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由23.1%降至8.3%(P<0.01),不动杆菌由1.8%升至20.8%(P<0.01),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克雷伯杆菌变化不大(P均>0.05);几种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普遍较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较低的有亚胺培南(16.0%)、氯霉素(40.0%),对克雷伯杆菌耐药率较低的有亚胺培南(16.1%)、环丙沙星(32.1%)、哌拉西林(35.7%),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低的有亚胺培南(22.9%)、环丙沙星(34.9%)、哌拉西林(14.5%)、阿米卡星(32.5%).结论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仍以G-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逐年下降趋势,不动杆菌有上升趋势,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选用抗生素特别是经验用药愈来愈困难. 相似文献
20.
医院多重感染的发生 ,严重影响着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健康 ,为了解医院多重感染及其有关因素 ,有的放矢地做好感染的监测和控制等管理工作 ,我们对 1993年至 1998年的 63 5 83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对我市某三级医院 1993年 1月至1998年 12月所有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 ,对病历的住院首页、病案记录、体温单、医嘱单、特护记录单、各种检查记录报告单等进行认真审查 ,并依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测中心修订的医院感染部位诊断标准进行判定。医院感染次数或部位≥ 2者 ,为医院多重感染。2 结 果2 1 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