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病例:患者,男性,25岁,农民。主因持续性心动过速18小时入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入院前一天夜10点无明确诱因出现心悸、头晕,伴恶心、呕吐及大汗、当时心率200次,分,未作处理,遂来本院急诊,即给予心律平140mg分次静注、异搏定5mg静注,心率下降至106次,分左右,为宽QRS波心律失常。入科检查:面色苍白,脉率最快210次,分,血压90mmHg/75mmHg,  相似文献   

2.
例1,男,42岁。阵发性心悸、气短伴脉快半年,心前区疼痛8小时入院。既往常因体位突然变动、情绪激动及劳累后发作,每次发作10分至半小时,休息后未经任何治疗症状可以缓解。本次发作无明确诱因,外院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给予心律平、胺碘酮静脉注射无效。查体:BP 12/8 kPa,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无罗音,心界不大,心率为186次/分,律齐,心音稍  相似文献   

3.
4.
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VT) ,易蜕变为心颤动 ,极易猝死 ,是临床上最危险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 ,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是指常规临床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特殊类型的 VT,在临床上约占持续发作 VT的 1 0 %左右 ,射频消融可做首选的治疗方法 [1]。我们对 1例持续发作的 IVT行射频消融获成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女性 ,35岁 ,反复发作心动过速 5年。主诉有头晕、心悸 ,胸闷、胸痛 ,每次发作均在当地医院就治 ,静脉推注心律平 70 mg后心动过速可终止。于 2年前到我院作 χ线胸片 ,超声心…  相似文献   

5.
6.
报道射频消融治疗2例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结果。心动过速形态均表现为右束支阻滞伴电轴左偏。心内标测显示心动过速起源于左室间隔的后下部和后中部。以心动过速的最早激动部位为消融靶点,分别放电7次和9次后心动过速不再诱发。有效消融靶点除室波明显超前QRS波外.其室波前均有一高频低幅锐波,该波的性质尚不明确,可能代表“病变心肌”的激动波。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10岁。反复心悸病史5年,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与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交替出现。心动过速时心电图示心室率150次/min,心电轴右偏,Ⅰ、aVL导联QS型,Ⅱ、Ⅲ、aVF导联R型,V1导联Rs型,V2导联RS型,V3、V4导联Rs型,V5、V6导联R型(图1)。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未发现异常。 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术前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常规消毒,穿刺并放置电极导管于冠状静脉窦、右心室及希氏束部位;因患者短阵室速与窦性心律交替出现,无需进行程序刺激诱…  相似文献   

8.
持续性左室特发性室速心肌病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1,女性,20岁。因持续性心悸、胸闷6年,伴下肢水肿1个月,于 2000-01- 20入院。患者于1994年1月无诱因突发心悸、胸闷、头晕、四肢乏力,无抽搐及意识障碍,当地医院做食道心电图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频率150/min。应用心律平静推后终止,但很快再发,口服心律平室率降至130/min,超声心动图、胸片示心脏大小正常。此后症状逐渐加重,胺碘酮治疗无效并伴有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入院后查体:体温36.8℃,呼吸20/min,脉搏150/min,血压24. 0/16.0kPa,颜面…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室速的电生理与射频消融治疗现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功率为15~40W,消融有效指标为在放电过程中室速终止或室早减少至消失,部分病人在放电时室速可出现一过性加速现象或室早增多现象,然后再减慢或减少到停止。在放电有效部位可持续放电60秒,再巩固放电30~60秒。RVOT在射频消融过程中,有发生心肌穿孔、...  相似文献   

10.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LVT)是临床上常见的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ILVT的成功率约85%~90%,成功率低于其他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近年来,随着三维标测系统的应用,消融靶点更加精确。我院在Carto-3系统指导下对28例ILVT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 ,2 2岁 ,因阵发性心动过速 7个月入院。无其它心脏病史 ,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正常。心动过速 12导联心电图RR间期规则 ,频率 16 7次 /分 ,QRS波时限 12 0ms ,呈右束支阻滞 (RBBB)图形伴电轴左偏 ,V2 、V4、V5、V6呈RS形 ,R波起点至S波最低点 (RS间期 )≤ 80ms,V6导联R/S <1;V1、Ⅲ、aVF导联R波后见直立P-波 ,aVL导联R波后似见倒置P-波 ,RP-<P-R(图 1)。食管心电图见心动过速R波与P-呈 1∶1固定关系 ,RP-间期 =10 0ms(图 2 )。静注异搏定心动过速终止后窦性心律 12导联心电图QRS波…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03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不同起源部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成功经验。103例IVT行RFCA治疗,左室特发性VT(ILVT)起自间隔部者以最早的P电位处为靶点,右室特发性VT(IRVT)和其他部位的IVT均以起搏与VT发作时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态完全相同处或最早心室激动处为靶点。结果:RFCA治疗IVT的成功率为96.12%,ILVT为92.9%,IRVT为98.4%,复发率为2.9%。IVT起源部位分别位于左室后间隔部32例,左室游离壁1例,左室流出道9例,右室流出道60例、流入道1例。结论:IVTRFCA的关键是消融靶点的标测和确定,可根据VT发作时的心电图表现估计其起源位置。IVT的RFCA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VT)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起源部位和心电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虽临床转归较好,但易反复发作,导管射频消融为这类心律失常提供了根治性方法.本文对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10例IVT患者的射频消融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室速的发病状况、心电图的特点、消融靶点的确定及消融结果.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状况、心电图特点、消融靶点的确定及消融结果。方法:对68 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和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在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后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成功率和复发率以及它们和消融靶点的关系。结果:本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右室室性心动过速较左室室性心动过速多见。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则多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消融靶点的确定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采用起搏标测法,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右室流出道室速组在起搏标测时起搏ECG和VT时ECG的12导联QRS波完全相同处消融成功率较高。结论: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可初步估计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12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病人,7例为左室室速,5例为右室空速,采用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方法,左室室速在室间隔中下部,右室室速在右室流出道寻找消融靶点。结果7例左室室速成功6例,局部激动V波较体表。C电图QRS波提前25~50ms。右室室速5例全部消融成功,V波提前20~40ms。消融术程1~4小时,X线曝光时间30±24分钟。无1例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经导管射频消融对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可达到根治效果,随着三维标测系统的应用和经验的积累,射频消融治疗的成功率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在扩大。本文就近年来IVT射频消融治疗的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导管射频消融对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可达到根治效果,随着三维标测系统的应用和经验的积累,射频消融治疗的成功率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在扩大.本文就近年来IVT射频消融治疗的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VA)是指不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性早搏(室早),约占所有室性心律失常的10%左右。本文系统分析925例IVA病例,探讨IVA的临床、电生理和射频消融的特点。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从1994年3月至2009年2月,925例IVA患者的临床特点,射频消融治疗的过程和结果。925例病人,男性500例,女性425例,平均年龄(36.65±14.81)岁。临床证实为IVA患者,并且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在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后,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特发性右心室室性心律失常(IRVA)516例,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律失常(ILVA)409例,IRVA多发生于女性,发病的平均年龄40岁,大多数表现为频发室早伴有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出现黑喙症状为14.3%;ILVA多发生于男性,发病的平均年龄33岁,多表现为持续性室速,出现黑矇症状为5.9%。IRVA有486例(94.2%)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而在右心室流出道起源的室速/室早里,又以起源于间隔面的多见,占78%左右,起源于游离壁的占10%左右,其余的12%起源于二者之间的部位。射频消融多采用寻找心内膜最早激动点结合起搏标测来寻找合适的靶点。ILVA最多见的类型是左心室特发室速(ILVT),有272例(66.5%),ILVT主要起源于左后分支区域,也可以起源于左前分支区域和临近希氏束部位。主要用激动顺序标测结合浦肯野电位的方法确定消融靶点。IRVA的516例患者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为89.3%。ILVA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为93.7%。结论IVA患者虽然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是伴有多种临床症状,少部分病人甚至出现黑矇、晕厥,应积极行射频消融治疗,预防出现心室颤动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状况、心电图特点、消融靶点的确定及消融结果。方法对32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和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在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后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成功率和复发率,以及它们和消融靶点的关系。结果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则多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消融靶点的确定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采用起搏标测法,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右室流出道室速组在起搏标测起搏ECG和VT时ECG的12导联QRS波完全相同处消融成功率较高。结论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可初步估计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