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代槐教授在治疗内科杂病方面经验丰富,尤其砷口疮、咳喘、脾胃病、瘿气等疾病的治疗有独道心得,他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衡,治疗宜寒热虚实并调。结合临床病例,介绍胡代槐教授治疗口疮、咳喘、脾胃病、瘿气等疾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叶景华主任医师是著名的中医内科专家,行医50余载,临床中运用治未病理论,用”冬病夏治”方法,创咳喘粉外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午雪峤老师为陕西省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内病外治、内外结合治疗小儿疾病为午老临床治疗一大特色。本文仅就午老推拿治疗小儿泄泻、咳喘、夜啼症的经验方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要介绍,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韩运才  王莺歌 《陕西中医》2005,26(8):808-809
咳喘病属于祖国医学咳嗽、痰饮、哮喘病范畴。临床以咳嗽、咯痰、喘息、胸闷、气短、遇寒则发为特征。是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一种难治疾患,咳嗽一旦形成慢性气管炎、哮喘等器质性病变,其治疗也就更为困难。但是采用内病外治、内外结合的方法治疗咳喘病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陆拯 《江苏中医》2000,21(7):1-3
病气相反,其治亦应相反。病在上者,取之于下,谓之上病下治。上病下这法常用于头痛、眩晕、口糜、喉痹、鼻衄、咳血咳喘等病症的治疗,只要辨证准确,疗效卓著但本法常用具有温热之性或峻下作用的药物,用之宜慎,一般不可久用。  相似文献   

6.
咳喘"冬病夏治"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琴 《光明中医》2006,21(5):F0003-F0003
"冬病夏治"法意即冬天易发作的病,在夏天(特指伏天)提前预防性治疗的一种特色疗法.寒性咳喘是我国北方冬季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院针灸科从1983年开始,每年伏天运用针药并用外敷治疗寒性咳喘的"冬病夏治"法,治愈数千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自拟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咳喘症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咳喘症老年性咳喘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症及多发症,它包括现代医学中慢性支气管,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多种疾病,属中医咳嗽,喘症,肺胀等范畴,治疗困难,笔者对1997年10月-2000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老年咳喘症病人,随机分成中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中医治疗均在益气补肾活血汤的基础上辨证加减治疗,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等,试图探讨治疗咳喘症的疗效,经过对比,中医治疗疗效好,总有效率达95%。  相似文献   

8.
汪慰寒教授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慰寒教授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从事内科临床工作4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中西优势互补治疗内科病,经过多年研究,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咳喘是儿科疾患中的一种常见的病症,祖国医学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我科近二十年来,采用“冬病夏治”背俞穴为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喘5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搏3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搏34例刘安慰(江西省吉水县人民医院内科331600)关键词早搏,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搏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大凡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临床以气阴两虚为多见。近年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今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病人生命。临床上具有反复发作性、慢性迁延性的病理特点,即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难治病,是历代医家均较重视研究的病之一,各家的见解多样而不一,临床资料丰富多彩,为此,我们对哮喘中重度急性治疗的中西医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益气活血法是由益气与活血2法组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气虚血瘀证。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病证,在治疗上通常是采用发汗、利尿、健脾、温肾等法治疗。笔者临床除用上述治疗方法外,每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兹介绍于下。例1.陈某某,男,52岁。有咳喘病史...  相似文献   

13.
葛红霞 《江苏中医》1996,17(7):41-42
外科名方阳和汤传统上用于外科阴疽证,而只要抓住阳寒凝痰滞的主要病机,亦可广泛用于内科病症的治疗。以阳和汤为主治疗冠心病(胸痹),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喘)、心动过缓(心悸)、慢性肠炎(泄泻)等,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由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肺气肿、肺心病,属中医学“咳喘”、“心悸”、“水肿”等范畴,大多经过长期反复发作而形成,且咳喘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由于病程一般较长,所以多正气日衰,邪气日盛,出现肺、脾、心、肾一系列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咳嗽、咳痰、心悸、胸闷、气喘,进而动则张口抬肩,全身浮肿等症状,从病机上看往往寒热错杂,虚实相间,表里同病,治疗颇难入手,即使奏效,疗效也往往难以巩固。 笔者近年来在治疗肺心病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小青龙汤进行化裁组成咳喘饮,临床疗效颇佳。 1 基本方药 生麻黄、桂技、白芍、干姜、附子、细辛、五…  相似文献   

15.
崔玉衡治疗咳喘哮证的临床经验曹大明,曹东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封475002)崔玉衡先生业医40载,尤精中医内科、妇科、温病之治疗,近年从事肺系病的研究,兹将崔老治疗咳、喘、哮证的临床经验介绍于次。崔老认为,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寒热错杂,虚实互见,...  相似文献   

16.
麻黄辛温,宣肺平喘,为治喘要药。然其发汗力较强,周之不当,既可伤阳,又会损阴,故治咳喘当酌情用之。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为痰饮咳喘所必用,且剂量较大。然其性燥,易伤阴液,阴虚咳喘者.不必过量,只宜少用,取其降逆之性,配伍于养阴方剂之中。干姜辛热,细辛辛温,均归肺经而具温肺散寒化饮之功。凡寒饮停肺所致咳喘者,多以之为主温肺化饮,且二者剂量均较大而相等,以使药能胜病。五味子酸温,归肺、肾、心经,功能敛肺止咳,生津益阴,多将其用于辛温、辛热之品为主药的温肺化饮方剂之中治疗寒饮咳喘。  相似文献   

17.
咳喘是小儿常见病,其病初发在肺,久则及于脾肾,笔者以宣肺健脾消导法观察治疗一些小儿咳喘患者,收到了较好效果,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外科名方阳和汤传统上用于外科阴疽证,而只要抓住阳虚寒凝疾滞的主要病机,亦可广泛用于内科病症的治疗。以阳和汤为主治疗冠心病(胸痹)、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喘)、必动过缓(心悸)、慢性肠炎(泄泻)等,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周利 《四川中医》2001,19(9):32-33
老年咳喘症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症及多发症,包括现代医学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多种疾病,属中医咳嗽,喘症,肺胀等范畴,治疗困难,笔者对80例老年咳喘症病人,随机分成中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中医治疗均在益补益活血汤的基础上辨证加减治疗,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等,经过对比,中医治疗疗效好,总有效率达95%。  相似文献   

20.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中医“憋喘”,但又有别于一般咳喘,多数病例病情进展快,有较高的病死率。现代医学病因尚不清楚,多认为与感染及免疫有关,临床治疗比较棘手,无特效药物。近十年来我们应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中药治疗本病,能较好地抑制病情进展,延长病人生命及存活质量。现就近十年来治疗该病13例的心得及辨证规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