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217名医院乙型肝炎高危工作人员作了德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性试验,通过测定抗-HBs效价来探讨两种免疫程序、不同年龄和性别对免疫原性的影响。受种者平均年龄34岁(20~61岁)。接种前,血清中各项乙型肝炎指标及抗-HBs和抗-HBc均为阴性。受种者分为A、B两组,接种3针疫苗(疫苗是将提纯的22nm HBsAg颗粒吸附于氢氧化铝佐剂制成)。头两针间隔1个月,于第1针后5个月接种第3针。A组每次接种42μgHBsAg;B组第1次接种84μg,第2和第3次各接种21μg。3针后抗-HBs效价低于50IU  相似文献   

2.
作者将497名乙型肝炎指标均为阴性、从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志愿者随机分为5组,分别接种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5μg/剂)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2、5、10和20μg/剂).于左上臂接种,每月接种1针,共3针,分别于接种前及接种后1、2、3和4个月采血,检测抗-HBs和抗-前S2.以第3针免  相似文献   

3.
643名居住在新西兰卡韦劳市的儿童,年龄为1~14岁,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前8个月对他们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表明,HBsAg、抗-HBs和抗-HBc均为阴性。对这些儿童肌肉接种3针Merck药厂的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每针2μg,间隔1个月。接种第1针后12个月,用被动血凝试验(PHA)、酶免疫试验(EIA)和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标本中乙型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违禁药品使用者聚集的地区挑选出38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阴性的易感儿童,按0、1、6月免疫方案,肌肉接种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每剂20μg.于接种前及接种后1、2、6、7和12个月采血,检测抗-HBs.结果表明:第1针接种后1个月,血清阳转率为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27mIU/ml;第2针接种后1个月,血清阳转率为80%,抗体GMT为75mIU/ml;第3  相似文献   

5.
C群脑膜炎球菌 ( Men C)结合疫苗已于1 999年 1 1月纳入英国婴儿免疫接种程序 ,为研究婴儿接种 Men C结合疫苗后的抗体持续性及 4岁时初免或加强免疫 Men C结合疫苗后的免疫应答 ,作者选择了 95名 1 995年4月 1日~ 1 1月 30日出生、曾接种过 Men C结合疫苗的儿童 ,分成 4组 ,第 1组儿童在2、3、4和 1 2月龄接种过 4针 Men C疫苗 ;第2组儿童在 2、3、4月龄接种过 3针 Men C疫苗 ,1 2月龄接种过 1针 A/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 MPS) ;第 3组儿童在 2、3、4月龄接种过 3针乙型肝炎疫苗 ( HBV) ,1 2月龄接种过 1针 Men C疫苗 ;第 4…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评价乙型肝炎疫苗初免后未产生抗体的HIV感染儿童对加强免疫的应答及初免后产生抗体者中保护性免疫力的持续时间。 24例HIV感染儿童接种第3剂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7.
接种乙型肝炎 ( HB)疫苗后 ,仍有 1 %~4 %的健康儿童不能产生抗体 ,或者产生的抗体滴度 <1 0 m IU/ml,关于最佳再免疫策略的报道很少。本研究观察了免疫 3针 HB疫苗无应答和低应答的健康儿童再接种 1针HB疫苗后的免疫应答情况。  在 1 995~ 1 997年对 2 2 55名 8~ 1 0岁儿童 ,于 0、1、6月各接种 1针 1 0 μg Engerix- B或 2 .5μg Recombivax- HB。 1个月后有 2 1名儿童不能产生抗体 ,或者产生的抗体滴度 <1 0 m IU/ml。这些儿童在个人特征和疫苗使用方面和其他儿童无任何差别。对其中 1 8名儿童各再接种 1针和原先 3针相同类型…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纯化的鼠脑灭活疫苗免疫儿童,1~3岁儿童每次0.5ml,较大儿童每次1.0ml。免疫前血清中和抗体均为阴性。将免疫后血清分为3组。第Ⅰ组20名2~5岁儿童于免疫2针后1~3个月采血。第Ⅱ组12名1~8岁儿童于前一年已接种2针疫苗,然后对此12名儿童加强注射1针后1~3个月采血为第Ⅲ组血清。用快速灶减少中和试验测定抗体水平,以50%灶减少单位计算中和抗体滴度,中和试验用的9株病毒株为:中山、JaGAr01、Mie44-1、JaOH0566、E-50、57-47、北京Chiang Mai和P-19Br株。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在塞内加尔乙型肝炎流行区对两组儿童分别接种2剂和3剂乙型肝炎疫苗,比较其免疫效果。实验分为两组:第1组72名儿童(平均年龄13.3个月)接受两剂乙型肝炎疫苗,间隔两个月;第2组111名儿童(平均年龄14.1个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道了在塞内加尔某乙型肝炎高发区的婴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抗体水平持续时间的观察。所有疫苗以甲醛灭活,氢氧化铝为佐剂,含等量ad和ay亚型的纯化HBsAg(5μg/ml);第2次加强免疫用巴斯德疫苗。共接种了156名婴儿(男64人,女92人),平均年龄为11.6月龄。有15人接种前已感染,其中8人HBsAg阳性,7人抗-HBc持续阳性。免疫程序为连续接种3针,间隔时间为1个月,第1针后12个月作第1次加强免疫。于加强免疫时及第2、3、4、5和6年分别采血。56人在5~6年后接受第2次加强免疫,2~3个月后采血。11名婴儿未接受加强免疫,于第1针后7年采血。  相似文献   

11.
作者将180名12~16周龄的健康儿童随机分成3组,分别于3、4.5、6月龄时接种疫苗,第1组接种百日咳无细胞菌苗DTP-乙型肝炎(DTaP-HBV)结合疫苗;第2组同针接种DTaP和HBV疫苗的临时混合物(各0.5m1);第3组分开接种DTaP和HBV疫苗。分别于接种前和第3剂接种后1个月采血,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样中抗-HBs滴度,用ELISA测定抗-百日咳毒素(PT)、抗-丝状血凝素(FHA)、抗-69kDa蛋  相似文献   

12.
抗体亲合力已被用作机体产生免疫记忆的替代标志 ,并用于各种结合疫苗的研究 (如A群和 C群脑膜炎球菌、b型流感杆菌和肺炎球菌 )。但迄今为止 ,尚无有关将亲合力指数用作 B群脑膜炎球菌外膜囊 ( OMV)疫苗免疫后诱生免疫记忆的替代标志的评估资料。  受试者于 2~ 4月龄免疫 3针重组六价脑膜炎球菌 Por A OMV ( RIVM OMV)疫苗 ,并在 1 2~ 1 8月龄接种第 4针 ,而与其年龄匹配的对照儿童仅在 1 2~ 1 8月龄接种单针 OMV疫苗。所有儿童均于 32~ 4 2月龄接种 1针 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 ,并于此针接种前及接种后 1个月采血 ,以进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1例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后2年出现严重急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病例.该病例26岁,男性,出现黄疸2天.检查时发现有重度黄疸,伴肝肿大.该患者为同性恋者,但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阴性.2年前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三角肌注射1ml,6周后接种第2针,6个月后接种第3针.接种前血清学检查无HBV感染的证据.实验室检查发现,肝功能严重受损,血清胆红素170μmol/L,碱性磷酸酶169IU/L,丙氨酸转氨酶4421IU/L,天冬氨酸转氨酶1825IU/L,γ谷氨酰转肽酶275IU/L.病毒学检测表明,  相似文献   

14.
三价冷适应流感活疫苗 ( CAIV- T)可能列为每年接种的疫苗。有关对重复接种CAIV- T免疫应答的报道较少 ,为了确定反复接种 CAIV- T疫苗的免疫应答 ,并与接种第 1针疫苗后的抗体应答进行比较。作者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方法 ,对2 0 3名健康儿童中 1 36名儿童 ,连续 4年鼻内接种 CAIV- T,然后在第 1、2、4年采血。第4年对以前未免疫过的 1 56名同龄儿童 ,免疫 1针 CAIV- T。用血凝抑制法检测 3种流感病毒株抗体。  结果显示 :接种后 1年 99%的人产生甲型流感 ( H3N2 )病毒抗体 ,98%产生乙型流感病毒抗体 ,75%产生甲…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在较短时间内接种甲、乙型肝炎(甲、乙肝)疫苗,提高部队官兵应急条件下机体免疫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方法Ⅰ组先接种甲肝疫苗,33 d后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Ⅱ组先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45 d后,接种甲肝疫苗。收集血清,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疫苗接种前、后不同时期血清IgG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Ⅰ、Ⅱ组官兵疫苗接种前甲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19%、81.25%,接种疫苗后4个月,抗体阳性率Ⅰ、Ⅱ组分别为99.01%、98.75%,18个月后仍保持高的抗体水平。Ⅰ、Ⅱ组维和官兵在接种乙肝疫苗前抗体阳性率为60.40%,56.25%,接种疫苗后4个月后,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09%、93.75%,比接种疫苗前血清抗体水平有显著提高(P<0.01)。第三次血清抗体阳性率Ⅰ组阳性率89.11%,Ⅱ组阳性率为87.50%。结论间隔适合的时间,接种甲肝、乙肝疫苗,疫苗的预防效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非糖基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接种对象为105名22~40岁的男子,经放射免疫测定或酶免疫试验证明没有任何乙型肝炎感染的血清学标志。接种者分为3组(每组35人),分别接种5、10和20μg的铝吸附乙型肝炎重组疫苗。每个接种者于0、1和6月接种3针。于第1针后1、2、3、6、8及12月采血测定抗-HBs,并在接种前及接种后4小时及1、2和3天的早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方法选择门诊部763例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的有效血清730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开展检测,对疫苗注射效果进行观察,并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标化阳性率为65.23%;5~7岁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表现出降低趋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标化阳性率为0.43%;3~7岁儿童中5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呈现为阳性。在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1个月后, 375例儿童再次接受加强接种。加强接种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71.20%高于未接受加强接种儿童的4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会使儿童机体免疫力提升,提高其机体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避免儿童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无应答、应答低下(抗-HBs滴度<10IU/l)及以后随访中抗体滴度降至10IU/l以下者进行了再接种。 212名受试者曾接种过3针乙型肝炎疫苗,包括5μg、10μg 20μg血源疫苗及10μg酵母重组疫苗。均于第0、1和6个月行三角肌注射。接种后情况如下:(1)33人无应答;(2)12人抗体应答低下;(3)167人在随访中抗体滴度<10 IU/l。以前接种血源疫苗者均再接种1剂20μg血源疫苗;22名以前接种酵母重组疫苗者均再接种1剂10μg重组疫苗。结果表明,再接种后,有18%的无应答者及96%的最初有应答者的抗-HBs>10IU  相似文献   

19.
作者于1985年1~11月对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的35名男性同性恋者作了研究。对所有受试者测定了抗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抗体。在首次接种前采集的血清标本中,HBsAg、抗-HBs和抗-HBc均阴性。受试者分别于第0、1和6个月在臀部肌注20μg乙型肝炎疫苗。并分别于每次接种前和未次接种后3个月采血10ml,检测HBsAg、抗-HBc、抗-HBs和抗-HIV,并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结果发现,18人的抗-HIV持续阴性,17人阳性。第3次接种后3个月,35名受试者的HBsAg和抗-HBc均为阴性。18名抗-HIV阴性者中仅1人未检出抗-HBs,而17名抗-HIV阳性者中有8人未检出抗-HBs,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抗-HIV阳性人群中,  相似文献   

20.
作者参照M?rieux研究所的疫苗说明书,对14名健康医学生于三角肌处皮内接种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0.1ml,另对14名实验室人员皮下接种1.0ml该疫苗.30天后分别接种第2针,1年后加强1针.以ELISA、混合血吸附试验(MHT)和间接荧光试验(IFT)检测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2个月、1年和1年零1个月的血清抗体应答并观察临床反应.抗体测定结果:皮下法第1针后,3种检测法均可测到抗体应答,第2针后,ELISA法平均滴度为12.2EU/ml,比第1针的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