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跨国洪灾医学救援流动医院工作模式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回顾中国国际救援队分两批次赴巴基斯坦参加洪灾救援工作,分析洪灾救援任务特点与要求,按照流动医院医疗救援工作流程模式展开救援,合理筹建队伍、科学编组与指挥、准备工作内容与要求、完善组织与制度建设、科学设定工作时限、维护内外部关系、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及流程再造与完善。实践经验表明,中国流动医院洪灾救援工作模式设计科学、功能齐全、运转顺畅、效果良好,满足了救援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国际救援队伍分级测评,已经成为任何一支国际救援队实施国际救援任务的准入证明.在多次地震灾害救援中,国内已形成现场急救、方舱(帐蓬)医院、后方医院三级救治体系,伤病员救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国内医疗救援队伍建设还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尤其是灾害现场医疗救援队,在队伍注册、人员配置、专业设置、行动方案、装备配置和后勤保...  相似文献   

3.
2003午5月~2006年6月,我幽叫际医疗救援队先后5次参加了赴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业海啸及地震等灾区的国际氏疗救援任务。国际医疗队的人员、涉及的专业逐渐增多,人员装备以野外生存装备为主。医疗队早期在灾区的医疗活动完全依靠自身携带的药品及医疗设备。在联合国领导下建立救援信息网络,开展国际医疗合作。卫生防疫丁作得到重视。灾后帮助当地重建医疗体系。成功的国际医疗救援行动必备条件包括:①快速的应急反应机制,②训练有素的医疗急救人员,③充分的思想物质准备,④高效灵活的现场救灾方案,⑤有效的国际医疗救援合作,⑥畅通的救援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4.
2015年4月25日14:11,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参加了此次救援行动。是第一支到达灾区的国际重型救援队,是第一支营救出幸存者的救援队,是第一支真正实施多国联合搜救的救援队,是营救幸存者最多的救援队,是医疗救援与搜索营救结合最为紧密的救援队。笔者认为:①废墟现场的救援要把握医疗指导救援,医疗带动救援,高效合理科学施救的原则②适时开展形式多样、全方位、多角度的医疗巡诊③紧密结合当地气候和习俗特点,针对性的开展卫生防疫与宣教。这些经验对医疗队出国实施医疗救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999医疗救援队赶赴重灾区绵竹市展开医疗救援工作。因组队合理、科学指挥、专业技能强、后勤保障有力,中国红十字会999医疗救援队完成了这次救援任务。笔者认为,应组建具有一定规模、装备齐全、训练有素、业务精良的医疗救援队,在大型破坏性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到达一线,在当地卫生指挥部门统一的指挥下进行医疗救援。现代医疗救援队自身的建设应从队伍组建、装备建设、技术培训、日常管理及制度建设几个方面实施,并将医疗救援队纳入全国性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完成一线的医疗救援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探讨国际应急医疗队帐篷医院水系统供应保障解决方案。方法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和外军医疗队装备配备与建设经验,同时总结我医疗队实际建设经验。结果通过对《外国医疗队分类和最低标准》的分析研究,在分析现状、探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满足应急救援医疗队水系统建设应考虑的要点问题。结论应急救援医疗队水系统装备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有助于提高紧急医学救援能力,保障国际应急救援医疗队用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科协召开的以“灾害事件中和常态下的医学救援”为主题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李宗浩教授,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万立东主任医师,武警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长彭碧波博士等三位专家做客现场。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队长侯世科教授在会前与媒体见面,交流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0年8月26日,中国国际救援队接到跨国巴基斯坦首次执行抗洪救灾国际救援任务使命,第一批医疗分队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特达地区展开流动医院,实施医疗救援预计20余天.为此,中国国际救援队为确保救援期间全体队员身心健康平安回国,带队首席医疗官根据异国灾情、疫情、需求,借鉴中国国际救援队多次参加国内外地震救援实战经验,在救援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以及医疗救援预案中,加强了救援队内部保障力量,其中,建立生活保障小组(8人)、卫生防疫小组(6人),医疗保建小组(2人),共三组16人,在历时21 d的跨国巴基斯坦首次执行抗洪救灾任务期间,确保了易感人群无发生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无消化道传染病,未发生非战斗减员.  相似文献   

9.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中国政府派遣中国国际救援队于4月26日飞赴尼泊尔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医疗分队主要任务是伤员救治、队内保障、常见病的诊治及卫生防疫。在为期13天医疗工作日中,共开展医疗巡诊9763人次,诊治5603例。影响此次救援的因素有灾区因素、风俗因素、语言因素。对策:密切与搜救人员协作、加强与其他国家救援队的协作、联系当地医护人员、依托志愿者协同服务。  相似文献   

10.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当晚22时30分,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武警总医院立即由9名医生、1名护士)组成的医疗队,由医务部主任刘海峰担任首席医疗官兼医疗队长,赴尼泊尔执行灾害应急救援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学救援的进程与实践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中国面临各种灾害的威胁。中国的急救、灾害医学专家于1985年参加世界急救、灾害医学协会的活动,多次参加世界急救、灾害医学大会。2001年成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同年成立“中国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为“中国国际救援队”)。2003年成立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2006年《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创刊。2007年武警医学院建立中国第一个急救医学本科专业。2007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9年确定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大批专家、医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长期从事医学救援工作。北京急救中心建立起一支装备齐全、精壮强干的应急救援队伍。2003年至今,中国国际救援队参加了7次国外大型地震灾害的救援活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中许多急救人员投入救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模块化的理论广泛适用于军事卫勤以及灾害医疗救援领域。本文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以30人组成为例,对中国国际救匮队(CISAR)划分了11个漠块,包括指挥,现场稳激,巡诊,门诊,内科治疗,外科手术,重症监护,留观后送,卫生防疫,医技保障和后勤保障,并在不同的灾害类型和救援阶段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国国际救援中护理人员的合理调配对救援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在2010年9月14日~10月3日巴基斯坦洪水灾害救援过程中,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进行合理调配,包括在流动医院建立不同的护理岗位,根据每位队员的专业能力部署人力、安排其任务。队员均为女性,年龄为(29.6±5.42)(26—45)岁,工作年限为(7.3±6.89)(3~28)年,运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测评救援前、后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救援前、救援后及常模之间SCL-90各因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即通过对救援护理人员进行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无一例出现心理障碍,圆满完成了救援行动。结论救援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合理调配能有效减轻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从而提高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14.
2010年8月26日至9月16日,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批医疗队共36人,开赴巴基斯坦洪灾区信德省Thatta市展开灾害救援。带去了价值一千余万元人民币的医疗物资。婴幼儿的营养和卫生用品也在流动医院适当发放。流动医院救治了11243名患者,一半以上是妇女和儿童。皮肤病是最主要的常见病。这次医疗实践的成功经验包括先进的管理理念,严格的组织管理,良好的沟通合作,紧急情况的及时处理,专业的医疗水平,完善的组织体系,充足的医疗救援物资。  相似文献   

15.
自2010年8月26日到10月4日,中国国际搜救队(CISAR)分两批次派出来自20多个专业、共计78人次的医疗救援队,到巴基斯坦遭受洪灾地区建寺流动医院。我们通过疫情日报系统严格记录临床患者信息;通过实施访谈和流行病学调查来评估治疗效果与传染病防治工作。评估发现,CISAR携带的医疗设备基本满足当地人群需求;专业人员配备能满足必须要求;一些药品,尤其是皮肤病药品和催产素不足。通过早期流行病学评估,我们建立了受灾地区最大的流动医院,准备了大量的药品,并且第一次派出了专业药剂师。但是,早期流行病学评估和卫生评估并非完美,事先未能预计灾区皮肤病的高发病率,对灾区提供安全饮用水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灾区事先未能提出解决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措施。事先应做好翻译工作以解决语言障碍。对救援队员的心理健康评估工作缺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地震后不同时间段的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其变化规律的研究,为救援药品的贮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国内外地震救援救治的震后伤病员疾病种类为主要依据,运用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法,分析震后不同时间段疾病发生的聚集程度.结果 在震后1~7 d,疾病种类以损伤和中毒类疾病为主,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  相似文献   

17.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地震和海啸,包括中国在内的18支国际救援队到达灾区,18支救援队按〈联合国国际搜救行动指南〉配置人员与装备,在联合国现场协调中心的统一调度下开展以搜救为主要任务的救援行动.18支队伍中,1支(5%)于灾后第1 d到达,9支(50%)于灾后第2 d到达;4支(22%)于灾后第3 d到达,1支(5%)于灾后第4 d到达,平均在灾后3 d到达灾区,在灾区平均工作的时间是7 d.中国国际救援队15人,其中医疗队员1人,于震后第2 d飞抵日本.3月15日,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灾区遭遇降雪天气,搜救工作困难增加.多国救援队未能救出幸存者,各队也无人员伤亡.联合国倡导的融合搜索、营救与医疗三项主体行动于一体的现代城市搜救队建队模式已为众多国家,尤其是正迈向城市化的国家(包括中国)所接受.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发生后10h,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一行187人,包括22名医务人员,奔赴到四川灾区,开展现场急救、医疗巡诊、卫生防疫、心理疏导、队内医疗保障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救援工作。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科学决策、组织严密、训练有素、科学施救是医疗救援取得成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在不到9h到达地震灾害现场开展搜救、营救、医疗救治工作,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成员22名,开设指挥组、检伤分类组、抗休克组、分类后送组、外科手术组、卫生防疫组、健康宣教组、心理疏导组和医疗保障组9个医疗救治组,开展了快速伤情评估、检伤分类、给予对症急救处理、补充营养水分、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急救工作,搜救现场成功营救出49名幸存者。通过此次救援行动我们总结出一些加强巡诊工作,做好健康宣教,加强卫生防疫,进行心理疏导,利用远程会诊,加强医疗队员专业培训的急救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灾害应急医疗救援队救援能力水平,根据前瞻性、实用性、易行性、标准化、一体化的原则,针对反映救援队建设的救援队基础指标、医院支撑性指标、救援队建设与训练指标、桌面推演或现场模拟这四项指标,设计了“灾害应急医疗救援队救援能力考评系统”,以实现对单个救援队的自身分析、历史分析,多救援队的横向比较分析,区域分析和救援队筛选功能,达到提高救援队建设效率,规范建设标准,促进灾害应急救援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