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前路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前路三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2007-01治疗的1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82例,女68例;年龄40~75岁,平均53岁;单节段病变65例,双节段病变85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45例(A组)、前路减压+cage融合术30例(B组)、前路减压+钛网内植骨+钢板内固定术75例(C组)。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采用日本骨科学会制定的JOA评分系统评定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改善,单纯植骨融合组的JOA评分改善率为72.8%,椎间融合器组为85.6%,钛网内植骨并钢板内固定组为80.6%,椎间融合器组和钛网内植骨并钢板内固定组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间融合器组和钛网内植骨并钢板内固定组与单纯植骨融合组JOA评分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单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并发症多;减压加椎间融合器植入术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术后恢复好等优点;钛网内植骨加钢板固定牢固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三种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将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1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前路减压单纯髂骨植骨术式治疗,其中双节段32例,3节段18例;B组采用植骨融合并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式治疗,其中双节段33例,3节段19例;C组采用钛网并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式治疗,其中双节段36例,3节段22例。术后定期随访及拍摄X线片,观察疗效、椎间高度、颈椎前弯曲度和融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2年,经过随访,A组植骨融合率为83.1%,B组植骨融合率为96.7%,C组植骨融合率为96.4%。终访时,A组平均椎间高度和颈椎前弯曲度较术后2周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3.06,P<0.05),B组和C组之间差异则不具有显著性意义(F=2.42,P>0.05)。A组与B和C组之间远期疗效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F=3.15,P<0.05),B组和C组之间远期疗效之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F=2.32,P>0.05)。结论单纯髂骨植骨方法简单,但并发症较多。颈椎前路钢板植骨融合内固定和钛网并前路钢板内固定,固定牢固,符合颈椎生物力学特性,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3种颈椎前路融合术的疗效。方法:用3种融合方式对160例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行前路减压。其中,单纯髂骨植骨(A组)双节段32例,3节段18例;植骨融合并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B组)双节段33例,3节段19例;钛网并前路钢板内固定(C组)双节段36例,3节段22例。术后定期随访及拍摄X线片,观察疗效、椎间高度、颈椎前弯曲度和融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2年,经过随访,A组融合率为83.1%,B组融合率为96.7%,C组融合率为96.4%。终访时,A组平均椎间高度和颈椎前弯曲度较术后早期显著性降低(P〈0.051,B组和C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和C组之间远期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之间远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髂骨植骨方法简单,但并发症较多。颈椎前路钢板植骨融合内固定和钛网并前路钢板内固定,固定牢固,符合颈椎生物力学特性,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结合前路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118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根据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颈椎标准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及后缘高度(HPB)并评估植骨融合情况;JOA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情况。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9个月;3例出现钛网轻度沉陷,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末次随访骨融合率为100%;JOA评分,术前与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优良率为86.2%;术后Cobb角、HAB及HPB值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与术后即刻上述指标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有效的矫正了颈椎畸形并达到坚固骨融合、重建稳定的目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3种术式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技术特点. 方法 采用环锯法前路减压髂骨移植、问盘切除PEEK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重建3种术式.施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5例,所有病例用钛钢板内固定. 结果 JOA术前平均9.02分,术后改善率70.47%,优良率达84.45%. 结论 3种术式技术特点不同.适用于不同情况,只要使用得当,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并对其临床结果进行JOA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32例前路植骨于11-18周骨性愈合,术后无椎间高度丢失,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4分上升到14.2分。手术有效率为93.8%,优良率为78.1%。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是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前路钢板具有促进植骨融合,防止术后高度丢失等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杨军  张仁军 《甘肃医药》2010,(6):672-67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或颈椎椎间融合器(钛网或Cage)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5月至2.5年。结果:临床结果按JOA颈椎病疗效判定标准评定,优21例,良7例,有效5例,优良率为85%;NDI评分由术前42.3±2.7分降至26.4±3.5分;平均植骨融合时间为12周,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颈前路钢板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提高了植骨融合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前路两种不同的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的62例短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7例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取骨植骨加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25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加钛网植入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椎间高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植骨全部融合.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关键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两种方法均是治疗短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相邻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采取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对照组行手术治疗,治疗组术后结合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其近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24个月。术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按JOA评分术前及随访时改善率评定疗效,术后6月,治疗组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术后恢复理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吴伟  钟喜红  曾文  官蓉威   《中国医学工程》2015,(2):16-17,19
目的分析前路混合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3年6月,本院对3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6例合并颈椎不稳,行颈前路混合减压(即椎体次全切除+邻近间隙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时JOA评分;观察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34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平均15个月)的完整随访。症状均明显缓解和消失,JOA评分由术前6~10分(平均8.2分)恢复至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时13~16分(平均14.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植骨融合时间12周,植骨融合率100%;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1例患者出现钛网下沉。结论前路混合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有效解除脊髓前方所受的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即刻重建颈椎稳定性,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无传统术式取自体髂骨块植骨相关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2008年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1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经8~24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颈椎活动无明显受限。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5.2%,其中优31例,占50.8%;良21例,占34.4%;中8例,占13.1%;差1例,占1.6%。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能直接解除脊髓受压、重建颈椎稳定性,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同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3例,均给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改善率略低于末次随访时(P〈0.05);颈椎弧度D值方面,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问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术前(P〈0.01)。本组患者术后总优良率为86.0%。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肯定,椎管减压充分,神经症状缓解满意,植骨融合率高,可达到迅速而持久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颈椎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病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2例,手术开门减压节段均为C3-C7,术中将预弯成"Z"形的6孔微型钛板两端分别固定于开门后的椎板和门轴侧侧块上,用以取代传统的丝线悬吊固定法。通过影像学及临床表现观察所有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据均未出现术中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内固定牢固,未见钛板及钛钉脱落、移位、椎板折弯塌陷及再关门现象。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前平均为8.9(7~11)分,术后平均为13.2(8~16)分;患者在接受手术后JOA平均改善率为53.72%(14.9%-81.6%);手术后6个月的JOA平均改善率为54.25%(17.94%~84.75%)。术后颈椎轴性症状(AS)的评价;术后6个月AS平均改善率65.4%(24.8%~86.0%)。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恢复及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节段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间隙者34例,4个椎间隙者4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 术中硬膜撕裂2例,术后咽痛6例。38例随访平均22.5个月,植骨于术后12~28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螺钉松动、钢板翘起3例。无钢板、螺钉折断等并发症。JOA评分平均提高8.4分,手术有效率为94.7%,优良率为78.9%。结论 多节段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实现彻底减压,对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术式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比较前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对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前路2个(或2个以上)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21例)及颈后路脊髓受压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加侧块螺钉内固定术(15例)治疗,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组病例的改善率、植骨融合率及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前路手术组平均改善率70%,优良率为81%,后路手术组平均改善率62%,优良率78%,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1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95%,后路手术组3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80%,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两种术式疗效相近,但前路多个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植骨融合率高、术时短、出血少,较之后路术式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30例获随访,平均28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手术有效率为100%(30/30),优良率为93.3%(28/30)。JOA评分平均由术前的平均8分升至16.5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应用价值,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杜志勇 《中国医疗前沿》2011,(10):40+14-40,14
目的探讨不同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28例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组),27例行前路减压钛网内植骨钛板内固定术(B组),25例行前路减压加PEEK-cage内植骨融合术(C组)。按JOA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分析不同术式的融合率。结果三组神经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2.14%,88.89%,88.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率分别为75.00%,77.78%,96.00%,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方式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是PEEK-cage内植骨融合术早期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提高融合率。  相似文献   

18.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的初步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显明  邓少林  黄欣  权毅  屈波 《四川医学》2009,30(5):691-693
目的观察在甲基强的松龙保护下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前路间隙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开槽减压钛网植入与cage植入钢板内固定术,2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结果采用JOA评分评定临床效果,JOA评分13~16分,平均13.2分,其中优24例,良4例。椎间植膏、在3~5个月内融合,无骨不连及假关节形成。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在术中与术后能够很好地保护脊髓功能;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陈哲  吴建民  曹根洪  王临 《浙江医学》2010,32(6):804-806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对56例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其中1个节段20例、2个节段19例、3个节段17例),分别采用经前路椎间隙扩大式潜行减压术或椎体次全切除加扩大式开槽减压术,两侧潜行减压的宽度标准为20mm(或该椎弓根间距80%以上),直视下彻底切除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和两侧钩椎关节后外缘骨赘、椎体上下缘骨赘等,同时松解颈髓和两侧神经根袖部。37例取自体髂骨植骨,12例采用椎间融合器,7例采用钛网植骨。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前路钛板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得到平均18个月随访,植骨在13~17周内融合,无骨不连、假关节发生;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钛板、螺钉等内固定物松动或损坏。神经功能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42±2.64)分上升到术后1个月时平均(1387±242)分(P〈0.01)。结论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两侧潜行减压的宽度达到20mm(或该椎弓根间距的80%以上),同时松解硬膜囊和两侧神经根袖部,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