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麻疹的临床特征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0年7月杭州市六医院的住院麻疹患儿794例作为病例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分布特征,同时采集285例麻疹患儿外周血,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麻疹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794例麻疹患儿以农村及流动人口为主(占83.9%),临床均有发热、咳嗽和特征性皮疹,热峰均高于39.0℃(肛温),大部分患儿可见柯氏斑(占68.4%),19.5%并发支气管肺炎。麻疹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CD3+T淋巴细胞百分率、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麻疹流行原因与患儿未按时接种疫苗、复种不及时及人员流动性较强有关。柯氏斑诊断特异性仍较高。并发症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麻疹患儿的细胞免疫中以CD8细胞和NK细胞增加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科2003年3月20日至2003年5月18日收治的20例确诊的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结果:成人麻疹并不少见,出疹时间长短不一,60%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他血清酶包括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胺酸转肽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升高比例分别为85%,25%,50%,30%,60%和50%。结论:成人麻疹常见,临床表现不典型,肝功能损害及多种血清酶的升高是较突出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
4.
成人麻疹是否并麻疹性“肝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61例成人麻疹血清酶AST、LDH分别78.26%、65.22%升高,而ALT、γ-GT正常,血清酶升高与肝脾大无关,而与麻疹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结合文献资料,认为成人麻疹不并发麻疹性肝炎。  相似文献   

5.
麻疹患儿急性期机体的免疫状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64例麻疹患儿急性期的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患儿的成熟T细胞,辅助/诱导T细胞明显降低,杀伤/抑制性T细胞增高;红细胞免疫中,患儿的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增高,C3b受体花环率降低;免疫球帽白水平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34例麻疹血清酶谱及心电图改变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34例麻疹患者高热出疹期血清酶谱及心电图改变,结果:血清酶谱CK、AST、LDH三者均增高者16例,占47%。心电图出现ST-T改变者28例,占82%。提示:麻疹并发心肌损害不容忽视,部分病例临床符合麻疹并发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分析161例成人麻疹血清酶AST、LDH分别78.26%、65.22%升高,而ALT、γ-GT正常,血清醇升高与肝脾大无关,而与麻疹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结合文献资料,认为成人麻疹不并发麻疹性肝炎。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了64例麻疹患儿急性期的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患儿的成熟T细胞(CD_3~+)、辅助/诱导T细胞(CD_4~+)明显降低,杀伤/抑制性T细胞(CD_8~+)增高;红细胞免疫中,患儿的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增高,C3b受体花环率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分析发现,麻疹患儿急性期免疫功能的降低以细胞免疫为主。64例患儿中12例有麻疹疫苗接种史,其临床表现较轻,但与无麻疹疫苗接种史的患儿比较,所测免疫学指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麻疹为出疹性疾病,传染性极强,病情重者易出现并发症,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年龄提升,成年人发病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对麻疹疑似病例作出科学诊断。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 1992年以来收集到的187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IgM抗体阳性率为45.5%,其中2~6岁阳性率最高(52.6%),19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20.1%,说明麻疹疑似病例中有相当部分为风疹病例。阳性病例中无免疫史的占21.2%。结论 麻疹疑似病例不能单以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应通过实验室检测IgM抗体才能准确诊断。进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是防止病例发生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小儿细胞免疫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分类方法,测定小儿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CD_4~ )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CD_8~ )的比值(CD_4~ /CD_8~ ),检测小儿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长期反复患感冒发热、抵抗力低下的患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的患儿,其CD_4~ /CD_~ 的比值明显下降或倒置。测定免疫球蛋白均为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3年8月~2015年7月在笔者医院儿科住院的83例ITP初治患儿及31例同期在笔者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同龄儿纳入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FN-γ及IL-4浓度。结果 治疗前病例组CD3 60.07%±11.85%、CD4 34.18%±11.72%、CD4/CD8 1.76%±0.94%及IL-4 11.24±8.42pg/m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0.96%±7.26%、45.05%±6.53%,2.26%±0.66%及21.26±9.34pg/ml,IFN-γ水平5.88±4.0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12±1.09pg/ml;治疗后8周后,CD3 65.76%±10.87%、CD4 38.71%±11.81%及IL-4 14.59±11.59pg/m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IFN-γ 3.65±3.15pg/m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P < 0.05)。结论 IT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hl/Th2平衡失调可能与ITP的发病机制和疾病的活动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西药吸入型激素治疗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控制哮喘患儿的复发率,及改善细胞的免疫功能。方法54例哮喘息儿随机分为单纯吸入型激素组,以及在西药吸入型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夏季穴位贴敷治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西药吸人型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夏季穴位贴敷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方面优于单纯吸入型激素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激素吸人能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机体免疫力、降低气道高反应、控制哮喘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于海鹏 《医学综述》2010,16(15):2271-2273
微创治疗已经成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生存率低仍然是治疗的瓶颈。HCC与机体细胞免疫密切相关。HC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为CD4+降低,CD8+升高,CD4+/CD8+倒置、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调节性T淋巴细胞升高。如何保护、提高HC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应是微创治疗中的重要方面。测定HC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可了解HCC患者的机体免疫状况,评估肝癌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功能以及预后,有利于HCC微创治疗方案的选择。细胞免疫状态将是微创物理性治疗的重要内容和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养神口服液的保健功能。方法:对其进行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养神口服液可以显著增加小鼠的足跖肿胀度,明显提高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而脾脏和胸腺的脏器系数无明显差异。结论:该养神口服液可以显著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化,以期能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急性期MPP患儿196例(MPP组),其中轻型152例,重型44例,选取同期外科择期手术7岁以下儿童50例为对照组,检测IgA、IgG、IgM水平及CD3^+、CD4^+。结果:MPP组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轻型患儿X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重型患儿IgM水平高于轻型患儿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CD3^+、CD4^+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轻型患儿CD4^+低于对照组,重型患儿CD4^+低于对照组,CD3^+低于对照组及轻型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感染患儿存在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及T淋巴细胞低下,重型肺炎患儿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年来儿童麻疹的流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以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麻疹。方法:对汕头潮南民生医院自2006年2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52例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2例住院儿童麻疹中,男162例,女90例,男孩显著多于女孩,年龄3月-14岁,以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高,1岁以内主要集中在5-9月龄;以农村人口及流动人口为主,占79.37%;有免疫接种史者仅34例,占15.08%,无免疫接种史者206例,占81.75%;有明确麻疹接触史者212例,占84.13%,反复到医院就诊而先后被确诊为麻疹者76例,占30.16%;临床以典型麻疹为主,并发症以麻疹肺炎最常见。结论:切实搞好计划免疫,消除免疫空白,保证免疫接种有效率,及时进行复种,在流行前期强化应急接种,加强隔离管理,是控制麻疹暴发流行、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2006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实施结果进行分析,为迅速降低麻疹发病率和开展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供对策依据。方法:分析强化免疫期间的现场调查、评估报告和强化免疫后的麻疹监测系统和传染病报告系统的疫情资料。结果:本次强化免疫实际接种1 100 315人,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95%;接种后麻疹发病数明显减少,近1/3为风疹;2006年7月—12月麻疹监测系统数据显示,目前88%的麻疹病例发生在8月龄~14岁,病例32%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高质量MV强化免疫能够迅速降低麻疹发病;目标人群的确定必须结合当地流行病学监测资料;尽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开展,以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保证>95%接种率是活动的前提目标;必须针对可能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充分准备;在提高常规免疫服务质量的情况下,每(3~4)年仍需开展后续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热习服干预对沙漠军训官兵血浆胃肠激素和细胞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 140名在沙漠军训官兵随机均分为热习服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热习服组70名官兵进行热习服干预12d,均执行2个月的夏训任务;放射免疫法检测军训前后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in,SS)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热习服干预组官兵军训前后血浆MTL、VIP和SS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沙漠军训后血清MTL较军训前明显增高,VIP和SS水平显著降低(P〈0.05);军训后热干预组官兵CD3+、CD4+、CD4+/CD8+及NK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热习服干预能有效提高军训官兵胃肠功能稳定性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