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兴宁市1998~2003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为探讨兴宁市狂犬病发病趋势与流行规律,以制定更加有效的防制对策。方法: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兴市1998~2003年狂犬病发病疫情资料和个案凋查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共发病30例,发病率波动在0.09/10万~0.79/10万之间。1998年发病率0.54/10万,1999年发病率为0.79/10万,上升了46.3%;2000年发病率为0.54/10万,下降了31.6%;2001年发病率为0,2002年发病率为0.62/10万,2003年发病率为0.09/10万,下降了85.5%。1998、1999、2000、2002年发病率均超出省颁指标。结论:狂犬病的发生、流行与犬等动物传染源有关,通过免疫犬只,彻底净化疫区和被犬伤后及时处理伤口,使用狂犬疫苗、血清等综合措施,疫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怀柔区百日咳发病流行规律,为有效防控百日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对怀柔区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近年对百日咳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对百日咳的时间分布、疫苗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怀柔区自实施计划免疫以后,百日咳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年均发病率由20世纪60~70年代的430.16/10万降至目前的1/10万以下,但2009~2013年怀柔区百日咳发病率有所上升,春夏为高发季节,主要集中在5~8月份,7例病例均为1岁以下婴幼儿,男女比例为1∶6,百日咳疫苗接种0剂次的有6例。结论目前百日咳的预防仍然是公共卫生方面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监测和传染源的管理,完善接种程序,扩大接种范围是我国控制百日咳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35年来郑州市传染病发病趋势进行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市历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流行分析。结果1970~2004年全市传染病总报告发病率为455.12/10万;历年发病率波动在167.14/10万~3720.04/10万之间。20世纪80年代发病率呈直线下降趋势;90年代以来发病态势持续平稳。70年代以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发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2000年以来传染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成倍上升,构成比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0.65%。肝炎、痢疾、肺结核、淋病、麻疹年均发病率2000年以来居各种传染病前5位。结论郑州市传染病自90年代以来发病率呈平稳态势。传染病谱构成由肠道传染病为主转为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提示郑州市应进一步加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4.
百日咳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它遍及世界各地,尤以发展中国家为甚。据WHO报告,在实施EPI前每年大约300万儿童死于百日咳,实施EPI后发病有所减少,但仍约有60万儿童死亡。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发病显著下降,到1988年发病率降至3.06/10万。本市白实施计划免疫后,发病率也逐年下降。为进一步了解本市接DPT后的抗体水平,促进免疫合格率提高,对红塔区、华种宁县部分儿童进行百日咳血清抗体水平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应用疫苗免疫对控制百日咳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海南省50年百日咳疫情分析和2002年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调查,评价应用疫苗免疫儿童对控制百日咳的效果。方法 按计划免疫规定的免疫程序应用单价或三价百白破疫苗,对3~24月龄儿童进行3针基础免疫和1针加强免疫;收集1951年以来的疫情资料按疫苗免疫不同发展阶段分析历年发病率与百白破接种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发病情况结合人群抗体水平调查评价免疫效果。结果 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自然感染阶段、冷链运转阶段年均发病率分别为78.51,10万、0.43,10万,流行季节发生改变;接种率与发病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具有显著性意义;全程接种与未接种者百日咳抗体阳性率、GMT有显著差异。结论 使用百白破混合制剂能有效控制百日咳疫情,使儿童达到高的免疫水平,人群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胶南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胶南市1990~2006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06年胶南市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438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64/10万。男女性别发病之比为2.06:1。发病年龄组以0~9岁发病率最高(44.95/10万),其次为10~60岁年龄组(28.90/10万),6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最低(21.25/10万)。职业构成中以农民为主,占39.13%;其次为小学生,占24.10%;再次为工人,占10.06%;其他职业占26.71%。结论:胶南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男性农民和小学生为主。应进一步加强甲肝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不断提高人群免疫屏障,逐步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百日咳流行病学特点,为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1~2000年百日咳发病、免疫和监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最近10年百日咳年平均发病率0.30/10万,比实施计划免疫初期的1978 ~1987下降96%,发病有季节性高峰和流行周期,5岁以下病例约占3/4。百白破接种率90%以上,人群百日咳抗体阳性率95%,抗体保护率21%。结论 通过接种百白破可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应进一步提高百白破常规免疫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坚持监测,及时发现传染源防止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闸北区麻疹流行特征,探讨麻疹控制策略。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闸北区1999.2004.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闸北区人口麻疹年平均发病率0.62/10万,外来人口麻疹年平均发病率11.4/10万。麻疹发病呈散发和局部爆发,3—6月为高发季节。51.58%的病例发生在城乡结合部街道。闸北区人口发病以1岁以下儿童和20-39岁成人为主;外来人口发病以8月龄-9岁的儿童为主,其中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明的占89.36%。结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外来儿童中的麻疹发病,是现阶段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丹东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措施。方法根据丹东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数据对2006年麻疹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21.66/10万,达到了10年来麻疹发病率最高水平。发病呈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的流行特点,暴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27.8%。3-7月份为麻疹高发季节,0岁组和10-15岁组为高发年龄组。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32%,未免疫者8.19%,免疫史不详者占59.8%。结论2006年为丹东市麻诊流行年,导致流行的病原因是麻诊病苗免疫不落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牡丹江市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发病和防控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006年麻疹疫情回升,全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17例,报告发病率为8.15/10万,发病高峰在3—5月份,发病年龄以0-1岁组婴儿及15岁以上青壮年为主。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常规免疫,防控麻疹暴发;通过对高危人群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加强督导等措施,提高预防效果及时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全面了解肇庆市麻风病流行状况及评价防治效果。方法:对1995-1999年来肇庆市6,867例麻风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年均发病率,年均发现率,患病均率由50年代的34.48/10万,26.64/10万,0.95‰分别下降对90年代的0.17/10万,0.15/10万,0.018‰,呈大幅度下降;发病儿童由50年代1.49/10万降至90年代0.01/10万;型比(MB/PB)及畸残率呈“U”字型演变;平均确诊延迟期最高是70年代的5.28年,最低是90年代的2.35年;患病男女比例平均2.54:1;高要市是肇庆市唯一末达标地区,其麻风病流行情况是端州区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肇庆市麻风病流行呈明显下降趋势,全市六县(市)二区中只有高要市是唯一未达标的县(市)。  相似文献   

12.
张文钦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580-1580,1578
目的 分析1994~2005年濠江区甲型肝炎流行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肝炎的发生、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4~2005年濠江区甲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2年共发病31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72/10万,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4~9月份发病率偏高;20~59岁的青中年发病数较多,占总发病数的59.74%;职业以工人、学生、农民为主,占总发病数的84.35%;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数比例为1.87:1。结论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有计划开展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是降低甲型肝炎发病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龙岗区近十年来疟疾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龙岗区近10余年来疟疾流行病学特点,评价现行疟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993~2003年深圳龙岗疟疾流行、控制措施及防治效果等资料分析疟疾流行特点,评价疟防效果。蛄果龙岗区疟疾流行特点有:①疟疾发病率高低受流动人口多少的影响;②疟疾发病集中在每年4~10月份;③疟疾发病多数发生在中青年。经采用各项措施,疟疾发病率从1993年的158.43/10万下降至2003年的O.36/10万。蛄论深圳市龙岗区疟疾流行主要受流动人口的影响,目前采取防制蚊媒与管理传染源结合的综合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焦作市1950~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了解焦作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疫情动态,为削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②方法:对1950~2002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③结果:麻疹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分别比使用疫苗前降低99.22%和99.84%。自1986年以来,麻疹疫苗接种率一直保持在高水平,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发病年龄后移,5岁以下人群发病逐年减少,5~9岁发病增加,1周岁内儿童发病构成比占6.84%。实施计划免疫后以3~5月为高峰。④结论:焦作市麻疹控制取得了显成绩。目前麻疹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但2001、2002年麻疹发病率有所上升。因此,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应重视加强麻疹的免疫工作.提高免疫质量和保持高接种率水平;在麻疹发病率较低情况下,如何避免小月龄儿童发病,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市从1990~1995年间,共发生计免相应传染病364例,其中麻疹187例,百日咳116例,白喉61例。做以简要流行病学分析。1历年发病情况我市1990~1995年共发生麻疹187冽,平均发病率为70.4/10万.百日咳116例,平均发病率为4.36/10万,白喉61例,平均发病率为2.29/10万。见表12发病地区分布构成见表2表2北安市1990~1995年麻疹、百日咳、日任发病地区分布及百分比构成3月别发病情况见表34年龄别发病分布情况见表4从年龄发病构成来看、SO岁以上百年龄组均有发病。麻疹、百日咳、从学龄前儿童最高.白喉已成年人发病较高、散居儿童发病不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南海区200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麻疹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运用Excel200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南海区2000—2005年共报告麻疹4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73/10万;流动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6.37/10万;常住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1.70/10万。发病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人口发病占总发病的74.83%。年龄分布以学龄前儿童和成人为主,同时〈8月龄婴儿发病为8.98%。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11.01%,无免疫史者占30.11%,免疫史不详者占58.88%。麻疹发病季节以3.7月为发病高峰期,其中5月发病最高。结论人口的频繁流动使麻疹控制工作难度日趋加大,免疫空白及免疫失败人群的自然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高覆盖率的常规免疫结合加强免疫和有效的疾病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蓬莱市1956-199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蓬莱市1956-199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情动态分布,为有效控制流脑流行、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蓬莱市1956-1995年流脑发病报告资料和流脑防治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56年以来,蓬莱市流脑共报告6705例,死亡3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39/10万,死亡率为1.95/10万,病死率为5.09%。第一个阶段从1956-1977年,为自然感染的计划免疫前期阶段,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期间共出现4次大的流行高峰,年平均发病率为65.54/10万,死亡率为3.47/10万,病死率为5.29%。第二个阶段为1978-1995年计划免疫时期,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态势,年平均发病率为10.71/10万,死亡率为0.4/10万,分别比计划免疫前期下降了83.66%、88.47%。全市12个乡镇均有发病,局部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爆发或散发。1982年开始大规模流脑菌苗预防接种,使流脑的发病率逐年稳步下降至1995年的0.41/10万。但是流脑的发病季节没有明显改变,2-4月份占全年发病的84.15%。结论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蓬莱市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提示加强疫情监测和预测预报,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流脑疫苗的接种率和覆盖率,推广接种A+c群流脑疫苗,提高人群C群流脑的抗体,对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了解宁夏近年来百日咳的流行特征。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百日咳病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宁夏百日咳报告发病率波动在0.10/10万-0.68/10万之间,维持在1/10万的控制目标以下;该病多发于春夏季节,7年发病均为15岁以下儿童,0岁组儿童累计占57.69%,7年平均发病率为9.42/10万;山区县7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30/10万,高于川区县;7年中无百日咳暴发疫情,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宁夏百日咳处于低流行水平,0-岁组儿童是高发人群,发病以山区为主,提高百白破疫苗接种是预防百日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株洲市董家塅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方法:根据43年结核病防治工作归口管理不同阶段的防治内容、特点、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卡介苗接种率逐年上升为97%以上;儿童结核感染率849/10万,成人结核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由430/10万、1170/10万逐年下降到85/10万、104/10万;20年来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为零;肺结核死亡率在20世纪80年代为2/10万,90年代为0.5/10万;儿童早期原发型结核治愈率100%;成人初治肺结核短程化疗规律服药率99.5%,3个月痰菌阴转率98.8%,初治治愈率99.3%,二年复发率0.86%,远期疗效满意率99.5%。结论:结核病归口管理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深圳宝安区1984~2003年病毒性肝炎调查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病毒性肝炎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宝安区1984-2003疫情汇编和统计局历年人口年鉴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作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分析。结果在20年中病毒性肝炎发病病例数9283例,平均发病率为74.25/10万。其中乙型肝炎占82.49%,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39岁。结论1984—2003年宝安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对重点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工作,提高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