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用新方法进行儿茶对308株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儿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通过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儿茶对308株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儿茶对金葡萄(112株),表皮葡萄球菌(112株)和肠球菌(28株)的MIC30,分别为0.59,1.19,1.19mg/ml,MIC90分别为1.19,2.38和1.19mg/ml,对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也很好,其MIC90均为1.19mg/ml,结论:儿茶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 很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七味红花殊胜丸的体外抑菌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研究七味红花殊胜丸对3种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沙门菌CMCC50319)及20株临床分离菌株的抑菌作用;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该药对敏感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七味红花殊胜丸对革兰阳性菌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但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人葡萄球菌的MIC为6.25~12.5 g/L。结论七味红花殊胜丸对革兰阳性临床菌株有显著的体外抑菌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红腺忍冬叶抑菌作用和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为红腺忍冬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对红腺忍冬叶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体外抑菌实验。②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结果:①在1000~62.5mg·ml-1浓度范围内,红腺忍冬叶水提液仅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MIC为250mg·ml-1;50%乙醇提取液对伤寒沙门菌等5种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痢疾志贺菌的MIC为62.5mg·ml-1,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500mg·ml-1,对伤寒沙门菌等3种菌的MIC为250mg·ml-1;90%乙醇提取液对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痢疾志贺菌的MIC为1000mg·ml-1,对伤寒沙门菌等2种菌的MIC为500mg·ml-1。绿原酸对伤寒沙门菌等5种菌的MIC均为5mg·ml-1。②红腺忍冬叶水提取液、50%乙醇提取液和90%乙醇提取液总黄酮含量分别为7.29、14.17、3.99mg·ml-1,绿原酸含量分别为3.95、5.18、2.30mg·ml-1。结论:红腺忍冬叶50%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最优,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均最高。红腺忍冬叶抑菌作用与总黄酮、绿原酸含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枝黄花煎剂及其总黄酮、总皂苷的利尿作用。方法:采用家兔输尿管法研究一枝黄花煎剂、总黄酮及总皂苷的利尿作用,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家兔尿中Na^+、K^+浓度,比较用药前后尿量与离子的变化。结果:一枝黄花煎剂和总皂可以显著提高家兔排尿量(P〈0.01),产生较强的利尿作用,作用维持时间在2h以上;一枝黄花总黄酮可以明显提高家兔排尿量(P〈0.05),产生明显利尿作用,作用时间在2h以内。一枝黄花煎剂、总黄酮、总皂苷均可使单位容积尿液中的尿Na^+、尿K^+排出量减少(P〈0.05),表现为排水大于排钠排钾。结论:一枝黄花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一枝黄花总黄酮和总皂苷是一枝黄花发挥利尿作用的有效成分,且两成分之间在利尿作用方面可能有协同作用。一枝黄花及其总黄酮、总皂苷均可作为保钾利尿药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玉容消痤颗粒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痤疮丙酸杆菌(P.acne)的抗菌作用。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各取1个菌苔,接种在2 ml MH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6 h;P.acne取1个菌苔,接种在2 ml 硫乙醇酸钠培养基中,厌氧培养48 h;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取10-5、10-6倍稀释度的菌液0.05 ml涂布平皿37℃培养24 h计活菌数,P.acne取10-5、10-6倍稀释度的菌液0.05 ml放入平皿与培养基混匀37℃厌氧培养48 h计活菌数。选30-300个菌落/皿的平板计算结果。以丹参酮为对照药分别测定玉容消痤颗粒和丹参酮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P.acne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玉容消痤组,各菌株的5.63-90 mg·ml-1药液的试管未见长菌,其MIC为5.63 mg·ml-1,丹参酮胶囊组,各菌株的45-90 mg·ml-1药液的试管未见长菌。其MIC为45 mg·ml-1;玉容消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P.acne的MBC均为11.25 mg·ml-1,丹参酮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P.acne的MBC均为90 mg·ml-1。结论:玉容消痤颗粒抗菌作用肯定,最低抑菌浓度及最低杀菌浓度均明显低于丹参酮胶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柔肤愈裂搓贴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的抑菌药理作用,为临床选择外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真菌培养实验进行体外抗茵效果和抑菌浓度试验。采用体外抑菌试验药基法观察柔肤愈裂搓贴抗皮肤癣菌等菌株感染的效果。设柔肤愈裂搓贴组、复方土槿皮酊组,检测各组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柔肤愈裂搓贴对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菌株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各组对不同菌种的MIC90值范围为148—429μg/ml,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的MIC均值分别为:柔肤愈裂搓贴组0.0718mg/ml、0.1436mg/ml,2%复方土槿皮酊组0.0670mg/ml、0.0769mg/ml。柔肤愈裂搓贴抗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作用与复方土槿皮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柔肤愈裂搓贴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均有抑制作用,表明柔肤愈裂搓贴具有抗皮肤癣菌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0种中草药体外对耐青霉素淋球菌(PPNG)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平板打孔法、微量稀释法检测中草药对耐青霉素淋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生大蒜汁抗菌效能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625mg/ml;黄连、千里光、七叶一枝花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MIC为1.25mg/ml;苦参、一口钟、地榆、黄芩抑菌作用较好,其MIC为2.50mg/ml;金银花、马齿苋抑菌作用较低,其MIC为5.00~10.00mg/ml。对11株耐青霉素淋球菌(PPNG)和三株标准淋球菌作抑菌作用比较,发现中草药对淋球菌标准株与PPNG株的抑菌效能基本一致。结论:耐青霉素淋球菌(PPNG)株对敏感的中草药仍然有效果,中草药具有治疗淋球菌所致的感染,但需进行药物配剂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药骆驼刺提取物的抑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药骆驼刺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对维吾尔药骆驼刺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研究。结果:骆驼刺提取物对实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31.25mg/mL、125mg/mL和125mg/mL;MBC分别为62.5mg/mL、250mg/mL和250mg/mL。结论:骆驼刺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抗菌维吾尔药。  相似文献   

9.
维吾尔药龙葵果提取物的抑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药龙葵果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稀释法对维吾尔药龙葵果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研究。结果:龙葵果水提取物对供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31.3mg/ml、125mg/ml、62.5mg/ml和62.5mg/ml,MLC分别为62.5mg/ml、250mg/ml、125mg/ml和125mg/ml。结论:龙葵果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为龙葵果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锡类散的抗炎、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角叉菜(carragccnan)致大鼠右后肢足趾肿胀法致炎,采用在含有不同浓度药物的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接种多种实验细菌,培养后观察有无细菌生长来判断药物的抗菌谱和最低抑菌浓度(MICo结果:锡类散0.085g/kg,0.17g/kg和0.34g/kg剂量组均能减轻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程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小时即开始发挥作用,尤以锡类散中剂量组明显;锡类散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大肠杆菌44102)以及临床分离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产碱杆菌,变形杆菌,洋葱假单孢菌,表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MIC为3.125—50mg/ml之间。结论锡类散具有较强的抗炎、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红岩草中连苯三酚、氢醌和没食子酸甲酯等3种成分的体外抑菌作用,验证红岩草的抑菌活性,同时为其成分组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量稀释法,测定连苯三酚、氢醌、没食子酸甲酯对导致奶牛乳房炎5种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3种成分的最佳配比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连苯三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60 mg.L-1、80 mg.L-1、1 280 mg.L-1、640 mg.L-1和640 mg.L-1,氢醌对5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640 mg.L-1、80 mg.L-1、〉1 280 mg.L-1、80 mg.L-1和80 mg.L-1,没食子酸甲酯对5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 800 mg.L-1、〉1 280 mg.L-1、640 mg.L-1、〉1 280 mg.L-1和〉1 280 mg.L-1。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显示连苯三酚、氢醌、没食子酸甲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效果为连苯三酚〉氢醌〉没食子酸甲酯;对于停乳链球菌的抑菌效果为氢醌〉没食子酸甲酯〉连苯三酚。方差分析显示,3种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因素水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于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因素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氢醌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有较好的体外抑菌作用,3种成分的最佳组方为A3B3C2。  相似文献   

12.
苦参提取物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苦参总生物碱、总黄酮提取物及其混合物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分析苦参总生物碱、苦参总黄酮提取物及其混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乙型副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柠檬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苦参总生物碱对以上菌株的MIC分别为:9.00、3.38、8.25、9.00、4.50、13.50、6.75、7.13mg.mL-1,MBC分别为:13.50、14.25、8.25、9.00、14.25、14.25、13.13、14.25mg.mL-1;苦参总黄酮对以上菌株的MIC分别为3.00、2.63、3.56、3.38、1.50、2.44、3.56、2.35mg.mL-1,MBC分别为14.25、12.75、7.13、13.50、13.50、12.75、12.75、13.13mg.mL-1;苦参总生物碱与总黄酮混合物对以上菌株的MIC分别为:2.25、2.07、3.28、3.94、1.22、2.44、2.07、1.97mg.mL-1,MBC分别为9.00、13.13、6.75、6.38、13.88、7.50、6.38、7.13mg.mL-1。结论:苦参总生物碱和总黄酮提取物对上述菌株存在体外抑菌和杀菌活性,混合物呈现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抗Hp的作用.方法:运用琼脂扩散法、液体稀释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Hp的抗菌作用 结果:在琼脂扩散法中,半夏泻心汤组对Hp抗菌作用优于辛温组和甘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夏泻心汤组略优于苦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液体稀释法中,半夏泻心汤对H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均为15.63mg/mL;辛温组和苦寒组对H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均分别为62.50 mg/mL、31.25mg/mL.均在实验检测的浓度范围内(1.95 mg/mL ~ 250.00 mg/mL).结论:半夏泻心汤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其中起优势作用的药物以苦寒药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一枝黄花的化学光谱特征。方法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分别对一枝黄花进行光谱分析。结果一枝黄花的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峰分别在665,606,535和504 nm处,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为674 nm。结论此法可快捷、准确地鉴定一枝黄花。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且所得图谱具有指纹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一枝黄花全草提供新的直接鉴别方法。方法利用FT-IR光谱法分析了一枝黄花全草的红外光谱,对红外光谱的峰形进行了归属分析。结果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均能达到分类鉴别、种类认定的目的。结论该方法具简便、快速、不需对样品分离提取等特点,为鉴别一枝黄花全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肖斐  陈贺  芦源  刘禾  张慧颖 《中医药学刊》2010,(7):1487-1490
探讨消疮饮治疗痤疮的药理作用,从抑菌、抗炎、免疫调节方面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抑菌试验、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试验,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琼脂所致大鼠肉芽肿的影响试验,观察消疮饮的抑菌、抗炎作用。通过消疮饮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及对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试验,观察消疮饮免疫调节的作用。结果: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消疮饮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MIC19.45~155.63mg生药/mL,厌氧菌痤疮丙酸杆菌MIC155.63 mg生药/mL,体内抑菌实验表明,消疮饮有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率的作用,表明本品有抑菌作用。消疮饮有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作用,能抑制琼脂所致大鼠肉芽肿的作用,表明本品有抗炎作用。消疮饮能促进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的生成并且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指数明显增大。对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表明本品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结论:消疮饮具有抑菌、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黑面神枝叶水提物的抑菌有效部位。方法:运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将黑面神枝叶水提物分为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及剩余水层部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进行4个不同极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用以筛选抑菌作用的有效部位,并测定对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乙酸乙酯部位对3种菌种的抑菌作用最强,其MIC均为62.5 mg/m L,MBC均为250 mg/m L;其次为水饱和的正丁醇部位和剩余水层部位,其对试验菌种的MIC分别为125 mg/m L和62.5 mg/m L,正丁醇部位的MBC分别为500 mg/m L、500 mg/m L、250 mg/m L;氯仿部位对试验菌种均无抑菌作用。结论:黑面神枝叶水提物抑菌有效成分主要集中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火解毒法内服方和外用熏蒸方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方法:体外抑菌实验采用增菌培养和二倍稀释法,体内抑菌实验采用清洁级ICR小鼠腹腔注射乙型链球菌培养原液0.5ml/只,连续给药2天,观察死亡率和存活天数。结果:受试药对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MIC为16.5~156mg/ml;清火解毒法内服方高、中剂量组对乙型链球菌感染小鼠均可降低其死亡率,延长存活天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清火解毒法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体内外均有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平糖浆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清热饮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球菌的MIC(最低抑菌浓度)与MBC(最低杀菌浓度)。结果:清平糖浆对四种菌株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