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创伤性脑损伤后钙超载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都很高.颅脑损伤是严重而复杂的创伤,更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接踵而至,这些继发性损伤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致残、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继发创伤性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我科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35例并发PTCI患者纳入PTCI组,其余144例纳入对照组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GCS评分、血压、血糖、颅骨骨折、脑疝(中、晚期,意识昏迷伴有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创伤性蛛网下腔出血等一般情况以及临床因素的差异,分析引起PTCI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入院GCS评分、入院低收缩压、脑疝、tSAH与重度颅脑损伤后PTCI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tSAH,低收缩压,GCS 3-5分,合并脑疝(按OR值由高至低排序)是影响PT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SAH、低收缩压、GCS 3-5分、合并脑疝(按OR值由高至低排序)是影响PTC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合并上述因素的患者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到积极预防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讨论并分析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护理的成效。方法从本院在2010年3月。2012年9月入院治疗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样本,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并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生命体征、手术疗效以及护理质量。结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100例患者术后进行GOs评分,患者预后情况没有什么差错,其中恢复达到基本痊愈的80例,占80%,植物生存1例,占1%。轻度残疾14例,占9%,重度残疾4例,占4%,死亡l例,占1%。结论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有效并且全方位的护理方式能很大程度的增强患者的临床治愈成功的可能性,对患者预后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自噬是一种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细胞内机制,其主要作用为将细胞内异常的蛋白、细胞器降解,维持细胞稳定。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自噬在创伤性脑损伤后激活。但是自噬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脑损伤目前仍然是全世界死亡和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伤后的功能恢复仍是治疗面临的难题,神经干细胞移植为促进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病儿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颅脑创伤病儿130例,根据第二次CT检查结果(入院后24 h内)将病儿分为PHI组(32例)和无进展组(98例),收集病儿一般资料;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并计算FAR;采用ROC曲线分析FAR对颅脑损伤病儿发生PHI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颅脑损伤病儿发生PHI的危险因素。结果 PHI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颅脑创伤类型、赫尔辛基CT评分[(4.70±1.38)分比(2.55±0.72)分]、受伤时间[(1.39±0.42)h比(2.01±0.63)h]、受伤到首次复查CT时间[(3.75±1.04)h比(8.12±2.59)h]、入院时血小板计数[(175.33±56.29)×109/L比(201.45±62.07)×109/L]、入院时D-二聚体[(7.28±2.32)mg/L比(3.09±1.01)mg/L]及癫痫、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影响儿童创伤性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的相关因素,探讨和分析对其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一共收治了128例相关患者,回顾并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有效总结。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康复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中占据比例较大,比例为66%;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占42.19%;出现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主要是以偏瘫为多,占51.67%;患者在受伤后的1个月内,主要对患者进行高压氧和运动疗法加之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患者在住院后的苏醒率为81.48%;患者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后,可以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加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受伤患者的年龄越大,就应该越早的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效果也会更加的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与纤溶功能变化与进展性脑内出血(PIH )的关系.方法 根据头颅CT的表现 ,662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PIH组(151例)及非PIH组(511例) ,于伤后6 h内、24 h和7 d动态监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 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 T T )、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率(INR)和D-二聚体(D-D).并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50例) ,分析凝血纤溶变化与PIH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PT、Fib和INR在入院时 ,24 h及7 d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PIH组TT在入院时及24 h高于非PIH组及对照组(P<0 .05) , PIH组APTT在24 h上升高于其他两组(P<0 .01).在入院时及24 h ,PIH组D-D高于非PIH组及对照组(P<0 .01).结论 动态监测APTT、TT及D-D变化对预示颅脑外伤后PIH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血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如何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并及时治疗、提高疗效。方法 对29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迟发性血肿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25例,其中恢复良好12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 手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有多种机理。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应想到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尤其首次CT提示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或小出血灶的病例,宜动态复查CT,早诊早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高渗盐水在创伤性脑损伤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早期应用高渗盐水(HTS),对继发性脑损害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损伤兔模型,于伤后早期(伤后3小时)按实验分组不同,经兔耳缘静脉给以不同剂量的7.5%高渗盐水及生理盐水.实验动物于伤后6小时处死,通过比较几组实验动物创伤区域白细胞计数,来说明高渗盐水对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结果:创伤区域白细胞计数:HTS组的创伤区域的白细胞数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4 ml/kg组与6 ml/k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二者均较2ml/kg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渗盐水具有抑制创伤区域白细胞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已成为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的关键时段。颅内动脉瘤(ICA)破裂后几分钟内即启动体内诸多病理生理反应,出现颅内压(ICP)增高导致颅内循环障碍,钙超载和钠、镁离子水平波动等脑细胞微环境中离子稳态失调,血脑屏障(BBB)破坏造成严重脑水肿,以及分子水平的改变都将加重SAH 患者的损伤。SAH 后EBI 是导致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其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必将为SAH 的临床救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ICP)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短期预后及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创伤性脑损伤患者351例,其中ICP监测患者101例,无ICP监测患者250例。回顾性观察2组患者短期预后改善、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长、急性肾损伤发生率、20%甘露醇使用总量和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中型(n=160)和重型TBI(n=189)患者中应用和未应用ICP监测的临床特征。结果 ICP监测组患者AKI发生率及20%甘露醇使用量、血红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低于无ICP监测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长于无ICP监测组(P<0.05);2组短期预后改善率及住院时间、球蛋白、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重型TBI亚组中,ICP监测组(n=55)AKI发生率显著低于无ICP监测组(n=134),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尿素氮水平高于无ICP监测组(P<0.05);在中型TBI亚组中,ICP监测组(n=44)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均长于无ICP监测组(n=116,P<0.05)。结论 ICP监测可减少患者AKI发生率及20%甘露醇使用量,有助于TBI患者出入量平衡得到更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分析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我院2007年3月~2009年10月收治的326例颅脑损伤病人(伴有复合伤除外)的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CT扫描结果确定有无TSAH,并分为有13AH组和无SAH组,探讨TSAH与不同年龄、性别、致伤原因、GCS评分、CT评分、合并原发性脑损伤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147例发生TSAH(45.09%).随着年龄的增加,TSAH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本组20岁以下和20~60岁的发生率分别为17%和66.6%;致伤原因中以车祸伤和高处坠落伤多见,分别为66.6%和14.2%.TSAH常合并的脑损伤是脑挫裂伤和硬膜下血肿(48.7%和42.9%);随着病情的加重,TSAH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预后越差.结论:TSAH在急性颅脑损伤中常见.伤情越重,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创伤(TBI)后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方法选取30例重度TBI患者(TBI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技术测定患者伤后1-2、4-5、7-8和10-11d共4个时间段血浆BNP浓度。结果 TBI患者伤后初始BNP浓度较对照组可升高7.3倍(P<0.01)。弥散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BNP浓度在伤后7-8d内较无或仅少量SAH患者增高,颅高压组BNP浓度高于颅内压正常患者(P<0.01)。结论血浆BNP浓度在伤后即迅速升高,且在广泛SAH或颅内压增高患者中可持续升高;血浆BNP浓度升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纳络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早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栋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33-3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纳络酮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纳络酮治疗组(n=67)和对照组(n=60),观察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络酮组患者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呼吸异常(27%)和心律异常(64%)明显减少(P〈0.05),脑水肿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纳络酮组治疗两周后GCS评分及伤后6个月GOS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运用纳络酮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损伤与情感认知和同理心缺失的关系。方法选取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20例、年龄性别相对应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参与者情感认知和同理心进行评估。结果颅脑损伤组面部表情判断和辅助语言判断评分分别为(14.28±3.87)分和(14.12±3.14)分,均低于对照组(t =-3.927、4.183,均P<0.01);颅脑损伤组移情关怀和观点采择评分分别为(19.58±4.87)分和(14.46±5.34)分,均低于对照组(t=-3.015、-3.935,均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情感认知和同理心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临床医生应注重患者痊愈后心理方面干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