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对急诊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急诊护士及基层卫生院到本院进修的急诊护士共80名为研究对象,依据对护士有无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培训进行分组,未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培训的分为培训前组;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培训的分为培训后组。分别对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培训前后护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急反应总能力、急救操作能力进行评分,对比进行培训前后的评分情况。结果培训后组应急反应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操作能力及理论知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培训后组预见性思维能力及实施抢救的时效性明显高于培训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演练对急诊护士应急能力培训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升急诊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经济投入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猝死是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在应对此类突发事件时,只有每名护士掌握流程,熟知抢救人员各自的职责,才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有报道院内患者发生猝死时,大部分是护士首先发现,因此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为了提高护士对猝死应急处置能力和配合的应对能力.我院护理部教学培训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采用示教视频情景模式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猝死应急预案演练,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演练及考核中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案例演练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科常见的危重急症设计成案例,进行情景模拟演练。观察演练前后该科室护理人员急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护士急救能力的自我评价。结果急诊科护士急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演练后成绩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的综合急救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情景急救模拟演练能提升急诊护理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护士岗前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至2012年新入急诊科的12名护士做为研究对象,除传统的入科培训外,增加不同的情景模拟演练培训,并与2006年至2009年之间入科的12名护士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岗前情景模拟演练,使新入科护士处理急诊患者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情景模拟演练能弥补传统岗前培训中的不足,为新入科护士胜任急诊护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6.
许丽旋 《北方药学》2014,(8):161-162
提高抢救产后出血的应急能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模拟现场情景,角色分配,制订方案,效果评价分析。目的:通过情景演练,助产士能及时观察产后出血情况,提高预防和抢救产后出血的能力,特别是年轻助产士的应变能力,及时调动各科室及医护人员配合。结论:通过情景演练,助产士能更好地掌握产后出血的应急预案,完成抢救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7,(12):118-120
目的在临床医护人员中展开沟通情景演练,以提升医生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方法按照医生、护士及患者的在临床工作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设计标准沟通情景,指导护士进行演练,演练并拍成视频资料,并对演练前后护理服务质量得分、医生与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演练后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均高于演练前,演练后医生与患者护理满意度也高于演练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沟通情景演练有助于提升医生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这种演练方法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护理应急预案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应用实景演练的形式对重症医学科50名护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结果通过培训降低了重症医学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有效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降低了重症医学科的护理风险。结论实景演练的培训方法能有效提高重症医学科应急预案培训效果,缩短护士培训周期,提高重症医学科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新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新入院的护士23名作为实验组,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新入院的护士20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即老师讲新护士听的教学法培训,实验组采用拟定的临床可能出现的急诊表现及应急情景进行模拟培训。于培训结束后考核新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单项技术操纵和综合操作(如应急流程),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护士综合操作较规范熟练,理论考试和单项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情景模拟教学法更能激发新护士的学习兴趣,安全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和应急能力提高。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并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相结合,是提高新护士综合应急能力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
摘 要模拟演练是基于某种特定场景下的应对处置实践,它是基于“情景模拟教学法”创新实践的产物。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快速提升食药监管领导干部沟通、决策、指挥等能力,本文介绍了模拟演练的概念与理论基础、模拟演练的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丛模拟演练的设计、模拟演练的准备、模拟演练的组织与控制以及模拟演练的总结评估与考核等方面探讨了模拟演练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实施,并提出了模拟演练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应用的关键控制点。结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安全应急演练中心)开展多次演练式教学,食药系统人员结构特点,讨论如何更有效将模拟演练运用于干部教育培训当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情景式模拟教学在急诊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科实习医师8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实习医师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并对试验组实习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实习医师的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习医师技能操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习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超过90%的实习医师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较好。结论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情景模拟教学更有利于实习医师掌握急诊医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赖氨匹林对小儿高热的退热效果。方法:选择200例高热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赖氨匹林组和安痛定组,分别用赖氨匹林和安痛定肌注退热,观察体温变化,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用药30min及1h后观察体温变化,赖氨匹林组显效率分别为84.7%和98.0%,安痛定组显效率分别为40.0%和86.0%,赖氨匹林组退热效果优于安痛定组,且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赖氨匹林起效快,效果好,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是治疗小儿高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诊标准化服务流程再造(SOP)在提升急诊患者就医体验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SOP干预前后分别随机选取急诊患者320例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服务流程,试验组引入人文关怀构架,完成SOP,评估运用前后2组干预效果,比较患者就医体验需求及满意度,比较2组护士理论考核、现场模拟考核成绩及护士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成功调查急诊就诊患者320例。实施前后调查护理人员18人次。试验组急诊护理人员理论成绩及现场模拟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存在人方面需求和急诊科方便快捷正确的服务流程的需求,例数和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从53.12%提高到9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6,P<0.05)。试验组护士满意度为94.44%较对照组的55.56%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3,P<0.05),近两年同期比较服务沟通类引发纠纷隐患事件例数呈逐年降低趋势,发生率也逐年下降,由干预前的90.00%降至干预后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00,P<0.05)。结论采用SOP能规范护士行为,提升主动服务意识、服务效率和质量,能更加方便快捷地为患者服务,有效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减少医患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院前及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急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394例院前及急诊内科死亡患者的年龄、性别、死亡年度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急诊室急诊内科患者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冬季高发;男、女比例为2.28:1,且多发生于19~70岁年龄段;入院1h病死率最高(32.7%);死亡原因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神经系统疾病(25.9%)、中毒(19.3%)、心血管疾病(18.8%)、呼吸系统疾病(9.4%)。结论医院应重视急诊科建设,加强对大众健康知识的普及;急诊科应加强人员的培训,拟定危重患者的急救流程,同时加强与其他各科室的协作,为患者提供快速、全面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院急诊处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急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12月12000张急诊处方,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处方4309张,使用率为35.90%,符合要求,但仍存在注射剂使用比例高、个别品种滥用、用药不适宜等情况。结论对于急诊科存在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医院要进一步加强对急诊科的监管力度,增加急诊科抗菌药处方专项点评,强化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这样才能提高抗菌药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确诊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00例患者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急诊内镜检查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择期内镜检查治疗,对比两组止血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8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降低再出血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对于治疗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Diuretics,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digoxin have become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for many patients with chronic cardiac failure. Flosequinan increases exercise duration and improves symptoms when added to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Despite intensive study, the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flosequinan remains uncertain. Setting: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of Wales, a Regional Cardiac Centre. Patients: Twenty fou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who remained symptomatic despite standard therapy including ACE inhibitors Methods: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arallel group study of 100 mg daily of flosequinan. We measured changes in exercise duration using cardiorespiratory exercise testing and changes in large artery distensibility using Doppler ultrasound. Results: Exercise duration after 8 weeks flosequinan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following placebo treatment. The flosequinan-related increase in exercise duration (+14%)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VE/VCO2 slope (−16%). Brachial-radial pulse wave velocities were unaltered by flosequinan treatment. Conclusions: Our results confirm that flosequinan improves exercise dur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ey suggest that this observed beneficial effect is independent of any change in large artery distensibility and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ACE inhibitors, this improvement may be independent of any vasodilating action of flosequinan. Although this study confirms the beneficial symptommatic effects of flosequinan in chronic cardiac failure, clinical trials have subsequently demonstrated an overall increase in mortality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100 mg flosequinan daily. This has resulted in the withdrawl of flosequinan from routine clinical use. Received: 7 December 1995/Accepted in revised form: 28 March 1996  相似文献   

18.
紧急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紧急气管插管的技术特点及在临床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提高急救水平及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番禺区榄核医院在2003-2007年需要作紧急气管插管抢救危重病6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完成插管所需时间、次数、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及气管插管的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对适应插管患者越早插管成功率越高,插管所需时间越短成功率越高。结论临床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并及时施行经口气管插管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在急诊科早期进行镇痛治疗时不同镇痛药物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九八医院急诊科严重多发伤患者123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盐酸哌替啶组40例、地佐辛组41例、酮咯酸氨丁三醇组42例.3组入院时分别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注射液75 mg、地佐辛注射液7.5 mg、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60 mg.观察比较3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3组镇痛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4.6% (6/41),9.5% (4/42)]明显低于盐酸哌替啶组(75.0%,30/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多发伤患者在急诊科早期进行镇痛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在镇痛药选择上应首选镇痛作用强、不良反应低的地佐辛,其次是酮咯酸氨丁三醇,应减少盐酸哌替啶等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