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孕期及产后妇女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和阴道分娩后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产前检查并于分娩后6~8周复查的孕产妇788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212例、阴道顺产组534例、产钳助产组42例,将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孕产妇合计后统计尿失禁发生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各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其与分娩有关的产科因素对产后SUI发生的影响.并使用盆底肌电图检测各组孕产妇盆底肌强度,了解产后SUI发生与盆底肌肉强度的关系.结果 (1)尿失禁发生率:孕期尿失禁总的发生率为15.4%(121/788),其中阴道顺产组为15.9%(85/534),产钳助产组为11.9%(5/42),剖宫产组为14.6%(31/21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SUI总的发生率为17.1%(135/788),其中阴道顺产组为19.1%(102/534),产钳助产组为26.2%(11/42),剖宫产组为10.4%(22/212).阴道顺产组产后SUI发生率明显低于产钳助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组产后SUI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顺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SUI的影响: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孕产妇共发生尿失禁113例,未发生尿失禁463例,将尿失禁发生与否两类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和产科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了解其对产后SUI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孕期发生尿失禁是产后SUI的主要影响因素.剖宫产术可使产后SUI发病率降低(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孕期发生尿失禁可使产后SUI的发生风险加大.对阴道分娩组和产钳助产组孕产妇分析发现,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产钳助产、孕期发生尿失禁与产后SUI发病率升高有关(P均<0.01);而与分娩镇痛、产程时间、会阴侧切、产后哺乳、产后出血量、分娩孕周、引产与否、孕前体质量等无明显相关(P均>0.05).(3)盆底肌电图检测结果:剖宫产组孕产妇盆底肌活力值为(19.7±9.9)μv,做功值为(84.5±37.2)μv,峰值为(25.5±12.5)μv,均高于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两组均值为:活力值(14.8±8.4)μv、做功值(78.8±28.2)μv、峰值(19.7±11.8)μv].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中尿失禁孕产妇盆底肌放松值[均值为(1.7±1.8)μv]较非尿失禁孕产妇[均值为(3.0±3.9)μv]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失禁孕产妇放松值与活力值(r/a)比值为0.2±0.2,非尿失禁孕产妇r/a比值为0.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孕产妇r/a比值为0.2±3.5,虽高于剖宫产组(0.2±0.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钳助产及阴道顺产产妇的产后SUI发生率高于剖宫产.孕期发生尿失禁、产钳助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是产后SUI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女性产后粪失禁和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电话随访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共纳入2012例妇女,收集其产后6个月内粪失禁和尿失禁的症状.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分娩方式与尿失禁和粪失禁的关系.结果 (1)参与调查的2012例产后妇女,14例(0.70%)有粪失禁症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粪失禁与阴道产钳助产(OR=20.09,95% CI:3.64~110.90,P=0.000)和会阴侧切术分娩相关(OR=6.11,95% CI:1.29~28.80,P=0.024).(2)2012例妇女中产后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UUI)、混合性尿失禁(mixed urinary incontinence,MUI)的发病率分别为10.04%(202例)、8.15% (164例)、0.94%(19例)和0.94%(19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SUI相关的因素有:母亲年龄(OR=1.07,95% CI:1.04~1.11,P=0.000)、母亲分娩前体重(OR=1.04,95%CI:1.02~1.06,P=0.001)、新生儿头围(OR=1.20,95% CI:1.05~1.39,P=0.010)、会阴侧切术分娩(OR=4.96,95% CI:3.05~8.07,P=0.0005)、阴道自然分娩(OR=5.22,95% CI:2.53~10.76,P=0.000)和阴道产钳助产(OR=9.20,95% CI:4.07~20.79,P=0.000).与UUI相关的因素有:产妇分娩前体重(OR=1.51,95%CI:1.12~2.05,P=0.008).与MUI相关的因素有:产妇分娩前体重(OR=1.06,95% CI:1.00~1.11,P=0.049)、第二产程时限(OR=1.01,95% CI:1.00~1.03,P=0.010)、会阴侧切术分娩(OR=7.76,95% CI:1.42~42.52,P=0.017)和阴道产钳助产(OR=15.21,95% CI:1.61~143.44,P=0.018).(3)产后4d和产后42 d SUI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7.95%和9.10%.结论 (1)本院产后妇女粪失禁和尿失禁的发病率较先前报道的其他地区的发病率低.(2)阴道分娩是妇女产后粪失禁和尿失禁发生的高危因素,特别是阴道产钳助产和会阴侧切术分娩.(3)母亲的年龄、分娩前体重、新生儿出生时头围、阴道自然分娩、产钳助产、会阴侧切术是发生尿失禁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的影响,旨在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406例单胎初产妇产前及产后6~8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行POPQ评分,分析产科相关因素与PF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孕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生率为28.33%(115/406);产后SUI的发生率为18.47%(75/406),其中58例孕妇SUI症状由分娩前持续至分娩后,占产后SUI的77.33%(58/75);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率为49.51%(201/406)。其中选择性剖宫产组SUI和POP的发生率为7.49%(27/227)和37.89%(86/227),阴道分娩组为32.40%(58/179)和64.25%(115/179),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后SUI的发生与妊娠期SUI、年龄、第二产程时间、会阴撕裂、产钳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分娩前BMI有关(P〈0.05)。结论孕期SUI的发病率高于产后;选择性剖宫产可能对盆底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与产后早期PFD的发生降低有关;产时及其他相关因素可使产后早期PFD发生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部分地区女性尿失禁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河北省部分地区女性不同类型尿失禁(UI)的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邢台3个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年龄在20周岁以上不同职业的女性2500人,通过面对面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数据录入和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合格问卷2448份,城市1485份,农村963份。河北省3个地区女性尿失禁患病率35.2%(862/2448)。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UI)、急迫性尿失禁(UUI)、混合性尿失禁(MUI)患病率分别是26.4%(647/2448)、1.9%(47/2448)和6.9%(168/2448),构成比分别是75.1%、5.4%和19.5%。年龄、便秘、盆腔器官脱垂、流产次数、剖宫产是SUI和MUI的共同影响因素;此外,SUI与体重指数、痛经、妇科炎症、胎儿体重、难产密切相关,MUI与居住地(城乡)、盆腔手术史、泌尿系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饮酒密切相关。UUI的影响因素只有初潮年龄和难产。结论:尿失禁是调查地区女性的高发病,SUI是主要的患病类型。该病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3种类型尿失禁的影响因素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MUI并非SUI和UUI影响因素的简单相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定期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并于产后6~14周复查的1 02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SUI组303例,无SUI者724例,统计分析妊娠及产后SUI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①1 027例产妇SUI的发生率为29.50%(303/1 027);②SUI高危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SUI的发生产生不同影响(χ2=31.757,P 0.001),阴道分娩者相对于选择性剖宫产者发生产后SUI的风险增加(OR=3.001,95%CI:1.964~4.585),阴道分娩转剖宫产者产后SUI的发生率与选择性剖宫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妇的母亲有SUI者相对于无家族史者发生SUI的风险增加(OR=15.563,95%CI:5.769~41.982)。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产钳助产、会阴侧切、手取胎盘、无痛分娩对产后SUI无明显影响(P0.05);③经阴道分娩组中,SUI者的平均年龄、产前体质指数较无SUI者升高(P 0.05),母亲有SUI的产妇相对于无家族史者发生SUI的风险增加(OR=15.251,95%CI:4.511~51.560)。经产妇相对于初产妇发生SUI的风险增加(OR=1.498,95%CI:1.051~2.136)。结论经阴道分娩、母亲患SUI、肥胖及高龄是产后SUI的高危因素;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产钳助产、会阴侧切、手取胎盘、无痛分娩等产科因素对SUI的发生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女性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 UI)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 UUI)及混合性尿失禁(mixed urinary incontinence, MUI)。UI虽非致死性疾病,但对生活质量影响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Moossdorff等[1]报道产后1年内UI的发生率为3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的36例初产妇临床资料(观察组),并与36例初产妇常规会阴侧切行低位产钳术助产作对照(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母婴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会阴黏膜擦伤、Ⅰ度裂伤、Ⅱ度裂伤发生率分别为30.56%、52.78%、16.67%,对照组Ⅱ度裂伤5.56%,与观察组Ⅱ度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严重疼痛与尿潴留发生率、产时与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与费用、产后42天会阴不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减少了母婴损伤及并发症,提高了阴道分娩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女性下泌尿道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多样,尿失禁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美国15-64岁妇女中,尿失禁的患病率为2%~46%[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女性尿失禁主要分为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UUI)、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混合性尿失禁(max urinary incontinence,MUI)和充溢性尿失禁(overflow urinary incontinence,OUI).  相似文献   

9.
分娩方式对尿失禁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尿失禁发生及其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1000例,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提供的尿失禁问卷表对其进行电话访问,了解她们孕前、孕期、产后1年及近期排尿情况.根据病例记录的分娩方式及相关资料,共完成有效病例548例.通过SPSS软件包计算各分娩方式中发生尿失禁的比例和程度,及影响尿失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548例患者中有尿失禁症状者167例(30.5%).(2)对尿失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剖宫产及新生儿体重为产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以阴道顺产发生尿失禁的OR为 1.0计算,剖宫产的OR=0.326,新生儿体重的OR=1.633.在阴道顺产及产钳助产分娩中,仅新生儿体重为发生尿失禁的高危因素(P=0.013,OR=2.081).(3)阴道顺产、产钳助产和剖宫产3者中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38.6%(105/272)、43.8%(21/48)和18.0%(41/228),阴道顺产和产钳助产组间尿失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与剖宫产组尿失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4)阴道顺产组中混合性、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比例分别为 4.4%、33.8%和0.4%.产钳助产组中3种尿失禁的比例分别为 8.3%、35.4%和0.0%.剖宫产组中以上3种尿失禁的比例分别为3.1%、14.5%和0.4%.压力性尿失禁在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的发生率均高于剖宫产组(P<0.05),且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例数在阴道顺产组中高于剖宫产组(P<0.05).(5)尿失禁发生的时间167例患者中以产前即有、孕期出现并在产后1年内消失、产后1年内出现并在1年内消失、产后1年内出现并持续1年以上、产后1年以后或近期新出现等5种情况分类,其发生率分别为1.2%(2/167)、7.8%(13/167)、44.9%(75/167)、40.7% (68/167)和2.4%(4/167).结论 (1)与阴道顺产和产钳助产比较,剖宫产可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风险.(2)患者尿失禁的症状主要出现于产后1年内,其中部分患者症状可以持续1年以上.(3)新生儿体重增加使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0.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我国成年女性的主要尿失禁(UI)亚型,患病率为18.9%。压力性尿失禁(SUI)和压力性为主的混合性尿失禁(MUI)的治疗中,盆底肌肉锻炼(PFMT)一般推荐为首选。PFMT是目前最常用的产后UI治疗措施。PFMT对女性SUI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已被证实,采用规范的、强化的、监督式的PFMT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尿失禁对产后远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产后门诊42天健康检查且接受问卷调查并于产后3月、6月、1年盆底功能随访的女性426例,其中初产妇325例(妊娠期未发生尿失禁264例为对照组,妊娠期发生尿失禁61例为观察组),二次分娩的经产妇101例(妊娠期未发生尿失禁70例为对照组,妊娠期发生尿失禁31例为观察组)。比较再生育组和初产组的尿失禁发生率,观察妊娠期尿失禁患者的产后自然转归。结果:妊娠期和产后1年,再生育妇女的尿失禁发生率明显高于初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期、产后3月、产后6月,再生育妇女的尿失禁发生率与初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初产妇观察组产褥期和产后1年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31.1%和18.0%,再生育产妇观察组分别为32.2%和38.7%;观察组产后各个阶段尿失禁发生概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再生育产妇妊娠期和产后远期的尿失禁发生率明显高于初产妇,妊娠期发生尿失禁产妇较未发生尿失禁产妇产后远期发生尿失禁的概率高。妊娠期尿失禁是产后远期尿失禁发生的一个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经产妇产后早期(6~8周)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分娩及产后复查的141例经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尿失禁简表(ICIQ-UI)确诊SUI 81例,非SUI即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SUI组相比,经产妇产后早期SUI组的前次阴道分娩和末次阴道分娩比例明显升高(63.2%vs 36.8%,P=0.016;63.3%vs 36.7%,P=0.009)。前次阴道分娩合并会阴侧切和会阴裂伤经产妇发生产后早期SUI比例升高(66.1%vs 33.9%,P=0.014;76.2%vs 23.8%,P=0.009)。末次阴道分娩无会阴侧切或裂伤、合并会阴侧切、合并会阴裂伤三种情况的经产妇产后早期SUI是末次剖宫产分娩的1.6倍、2.0倍以及1.7倍(RR:1.594,P=0.095;RR:1.939,P=0.043;RR:1.723,P=0.014)。末次妊娠时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重增加、新生儿体重、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末次阴道分娩是经产妇产后早期SU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39 95%CI:1.232~7.009,P=0.015)。结论末次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的经产妇发生产后早期SUI风险明显增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必要的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产妇产后早期(6~8周)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分娩及产后复查的141例经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尿失禁简表(ICIQ-UI)确诊SUI 81例,非SUI即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SUI组相比,经产妇产后早期SUI组的前次阴道分娩和末次阴道分娩比例明显升高(63.2%vs 36.8%,P=0.016;63.3%vs 36.7%,P=0.009)。前次阴道分娩合并会阴侧切和会阴裂伤经产妇发生产后早期SUI比例升高(66.1%vs 33.9%,P=0.014;76.2%vs 23.8%,P=0.009)。末次阴道分娩无会阴侧切或裂伤、合并会阴侧切、合并会阴裂伤三种情况的经产妇产后早期SUI是末次剖宫产分娩的1.6倍、2.0倍以及1.7倍(RR:1.594,P=0.095;RR:1.939,P=0.043;RR:1.723,P=0.014)。末次妊娠时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重增加、新生儿体重、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末次阴道分娩是经产妇产后早期SU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39 95%CI:1.232~7.009,P=0.015)。结论末次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的经产妇发生产后早期SUI风险明显增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必要的干预。  相似文献   

14.
女性尿失禁治疗的循证医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尿失禁是育龄妇女和绝经后妇女常见的问题之一,女性尿失禁以压力性尿失禁(SUI)、急迫性尿失禁(UUI)和混合性尿失禁(MUI)3类最常见,治疗包括手术、药物和盆底肌肉锻炼等保守性治疗,前者包括开放式耻骨后悬吊术(Burch,MMK)、腹腔镜下阴道悬吊术、阴道前壁修补术(Keely,Pacey)、尿道下悬吊术(包括传统尿道下悬吊和微创吊带手术)、针悬吊术(Pereyra,Stamey)、尿道旁注射术和人工括约肌;后者包括盆底肌肉锻炼、电刺激等.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UUI,常用药物有雌激素、抗胆碱药物等.尽管治疗女性尿失禁的方法丰富多样,通过对各种常用治疗方法的近远期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循证医学评价,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评估疗效和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过不同盆底康复训练的干预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结合盆底生物反馈评估和修改的会阴肌肉测试法,对产后3天、6周初产妇按标准进行调查和评估.将175例产妇,配对分为Kegel训练、盆底生物反馈、阴道锥体训练组和对照组进行训练,每疗程8周,训练前后均进行评估,并评价训练效果.结果:各组产后6用SUI发生率较孕期明显降低(P<0.05);Kegel训练组、盆底生物反馈组、阴道锥体训练组训练后产后SUI发生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P<0.01);各训练组训练后产后SUI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训练组训练后盆底肌电收缩强度和盆底肌力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盆底生物反馈组与其他3组比较亦明显增强(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阴道锥体和Kegel训练对产后SUI发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6.02~2018.03年间妇产科收治的180例产后SU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康复训练+肌电生物反馈,n=90)与对照组(康复训练,n=90),观察两组治疗治疗效果并随访1个月,观察其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肌电活动值更大(P 0.05),且ALPP、MUCP与Qmax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78.89%(P 0.05);观察组性功能量表得分更高(P 0.05);随访1个月,观察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提高产后SUI患者盆底肌功能、缓解尿失禁现象,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成年女性尿失禁(UI)的患病率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2012年1月至9月采用UI调查问卷对上海市城区和农村成年女性进行横断面调查,同时调查UI相关流行病学因素,调查采用一对一问答方式。共完成调查问卷7884份,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UI高危因素。结果:上海市成年女性的UI患病率为28.7%,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UI)患病率最高,为23.5%,混合性尿失禁(MUI)为2.5%,急迫性尿失禁(UUI)为2.1%,UI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高而逐渐增加。绝经(OR=1.10)、阴道分娩次数≥2次(OR=1.49)、妊娠超过20周次数≥2次(OR=1.34)、首次阴道分娩年龄20岁(OR=1.58)、盆腔手术史(OR=1.38)、最大新生儿出生体重4000g(OR=2.66)、低教育程度(OR=1.14)、器械助产(OR=2.75)、体重指数(BMI)≥30kg/m2(OR=2.37)、高血压(OR=1.33)及糖尿病(OR=1.14)均为高危因素。结论:上海市成年女性UI患病率较高,以SUI为主,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产科因素为UI发病主要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和产后早期女性盆底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7-10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产前检查的晚期妊娠孕妇46例,分别在妊娠晚期及产后6~8周及产后12~14周对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以及产后不同时期会阴B超检查膀胱颈移动度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单纯国际尿失禁问卷和护垫实验联合国际尿失禁问卷两种方法评价SUI的发生率分别为:妊娠晚期组47.83%,39.13%;产后6~8周组21.74%,15.22%;产后12~14周组17.24%、13.79%.产后6~8周组SUI发生率均较妊娠晚期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14周组SUI发生率均较产后6~8周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14周组膀胱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较产后6-8周组明显减小[(88.11 ±13.36)°vs(82.17±10.28)°;(21.67±10.64)°vs(16.79 ±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产后盆底功能有一定的康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产妇足月阴道分娩后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后6~8周复诊的经阴道足月分娩的初产妇1 216例。同时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按评分结果分为POP组(644例)和对照组(57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产科因素与产后早期发生POP的相关性。结果:在1 216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中,POP的发生率为52.96%(644/1 216);POP组的年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以及产钳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产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加量、产时BMI、第二产程时间、是否会阴裂伤和是否会阴侧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年龄28岁的产妇相比,年龄≥36岁的产妇产后早期POP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OR=2.352,P=0.010,95%CI:1.222~4.526);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 000 g的产妇相比,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 500~3 999 g和≥4 000g的产妇产后POP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OR=2.039,P=0.000,95%CI:1.385~3.003;OR=2.676,P=0.007,95%CI:1.303~5.495);与自然分娩的产妇相比,行产钳助产的产妇产后POP发生风险显著升高(OR=1.760,P=0.019,95%CI:1.097~2.823)。结论: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POP的发生与年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以及产钳助产有关。阴道分娩产后POP发生率高,应加强产妇盆底疾病的预防及重视产后康复训练,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产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体重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产科行阴道分娩,并于产后6~8周来院检查盆底功能的200例孕足月初产妇,其中新生儿出生体重3500~<4000g者100例(研究组),2500g~<3500g者10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及盆腔脏器脱垂(POP)发生情况,POP-Q评分系统中的9项指标测试结果,盆底肌电评估结果及盆底超声结果。结果:研究组的孕前BMI、第二产程时间、会阴撕裂率、会阴侧切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Q评分系统测定结果显示,研究组的pb、Aa点、Ba点、C点、D点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后阴道前壁脱垂、子宫脱垂、SUI发生率(53%、9%、33%),均高于对照组(33%、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电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前静息值、后静息值、快肌收缩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