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胃气的作用 首先,胃气在生理上有其重要作用。如《内经》云:“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可见,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其次,胃气在病理上的作用。李东垣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又谓“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由此看出,胃气的盛衰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再次,是胃气的治疗作用。调理脾胃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和胃法,是通过辨证施治,达到胃气和、脾胃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脾胃病,是消化系统疾病的统称。胃为人体营养物质之源,与脾合称后天之本,故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古之为医,皆以胃为要。笔据东垣之论,结合实践体会:“胃和则五脏六腑皆安,胃不和则百病由生。”故采用“和胃十法”治疗脾胃病,获满意疗效,现将其拙见述之,与同仁商磋。  相似文献   

3.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灌溉五脏六腑,五腑六腑中皆有胃气,凡脏腑、声色、脉舌、形体无不皆有胃气,故<内经>有"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得强则生,失强则死"之说.临证重视后天之本,对"人以胃气为本"的理论应深刻领会.历代医家治病能得心应手,调护胃气是其重要经验之一.对于脾胃病证的治疗,更有丰富的经验.脾胃代表了脾、胃、大小肠的功能,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运化之枢,一则宜降,一则宜升,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可助脾胃之升降,肺的宣发肃降对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也有影响,同时,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故临证时可以从纳化、升降、燥湿几方面的病理变化参以寒热虚实来辨别脾胃病的证候.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胃肠的生理核心为升清和降浊,病理变化则有胃气不和、胃气上逆和胃气虚弱导致的纳少、嗳气、呃逆、呕吐、以及脾的运化失键、代谢障碍、积液内停、传导失常导致的浮肿、胀满、泄泻或便秘等.笔者推崇吴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说,指出脾胃的升降、润燥、寒温等均须平衡协调,强调脾胃强则诸脏强,脾胃弱则诸脏弱,所以无论养生或治病,都应重视脾胃.  相似文献   

5.
<正> 脾胃生理特性与功能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以气机升降而言,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根据阴阳二气性质,阳气主升阴气主降,但脾胃之气升降与此相反。因为人体脏腑之气属阴者主升,属阳者主降,阴阳之气相互交感,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故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从功能而论,胃主受纳水谷,纳则贵下行故胃  相似文献   

6.
《内经》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以“胃气为本”之论述,《伤寒论》结合临床实践,使之进一步发挥、完善。论中反复 (10余次 )提及胃气,并以脾胃所派生出的营卫之盛衰作为疾病发生与否的内在根据,以能食与否 (胃气的弱 )作为疾病发展 (传变 )和转归 (预后 )的辨证依据,提出了“无犯胃气”、“令胃气和则愈”的治疗原则。保胃气之秘旨贯穿通篇。试从疾病的发生、传变、预后、治疗等方面粗浅地探讨《伤寒论》重脾胃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气机升降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气机升降,各脏皆有,然而气机升降的枢纽则在脾胃.脾气主升,升则运化;胃气主降,降则受纳,是以同主水谷行"仓廪"之官职.因此,中焦脾胃的升降运动就是脾胃主"仓廪"的机制.故叶天士[1]说:"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张景岳[2]亦说:"脾主运化,胃主受纳,通主水谷,故皆为仓廪之官,五味入胃,由脾布散,故曰五味出焉."  相似文献   

8.
二、和脾胃、益气血脾胃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人之一身所需供给的营养物质,大都要依靠脾胃运化输布,不断补充。脾胃的运化功能强,则气血旺盛,精力充沛。如果脾胃虚弱,运化不良,则营养缺乏,气血不足,精神疲乏,易于衰老。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以升为常,胃气以降为顺;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这是脾胃的正常生理现象。如果脾胃失和,上逆则为呕吐、恶心;下陷则为泄泻、脱肛。长期脾胃气虚,营血生成不足,或者统摄功能失常,出血不止,可见血虚之证。又有情志抑郁,也会影响脾胃气血不和者。遇有这些情况,当以和脾胃、益气血为主要治疗方…  相似文献   

9.
本证多因素体胃热盛,饮食劳倦,损伤脾气,或恣食肥甘.常见到胃纳如常或食欲旺盛,而大便不化,或溏薄泄泻,脾运化弱,胃纳强,常辨证为胃强脾弱证,清·叶天士评述<脾胃论>日: "盖东恒之法,不过详于论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人宗其意,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胃强脾弱证,就反映了脾胃分治的必要性.叶士认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相似文献   

10.
脾约证别论     
<正> 《伤寒论》246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对于本证病机的认识,后世看法不一。成无己的注释对后世影响较大。云:“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此后注家在此基础上颇多阐发和引伸。如汪苓友云:按成注以胃强脾弱为脾约作解,推其意以胃中之邪热盛为阳强,故见脉浮,脾家之津液少为脾弱,故  相似文献   

11.
张庆祥教授认为,"胃痛"的发生和发展主要由于"内"和"外"两方面因素,胃失和降或胃气郁滞则发为"胃痛"。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仓廪之官",且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故胃气郁滞不畅,脾胃气机不调则"不通则痛"。"百病生于气也",运用"调理气机法",通过纠正脏腑气机升降的不及、太过和反作,达到治疗胃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虚实夹杂、病情复杂、迁延难愈等特点。笔者受《内经》"肾为胃之关"理论的影响,认为诊治脾胃病应注重培补先天之气,壮后天脾胃,应用该理论指导临床,收到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1理论渊源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水谷精微才能输送全身,以滋养五脏。如果饮食、七情、劳倦等因素损害了胃气,使脾胃损伤,则影  相似文献   

13.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经云:“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素问、平人气象论),汉代医家张仲景说:“四季脾王(旺)不受邪”。金元医家李东垣进一步发展了脾胃学说,他在《脾胃论》中说:“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又说:“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这就是说人身脾胃健旺,元气充足,抗病  相似文献   

14.
人以"胃气"为本,历代医家无不重视"胃气",究其理论渊源,主要来自《黄帝内经》。《内经》很重视胃气,全文共出现23次,在五脏六腑之气中排第二。推究"胃气"的内涵,主要包括4个方面:脾胃功能在脉象的反映,胃中的水谷精微,胃主通降的生理特性,胃受纳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同时对"胃气"文献进行归纳分析,阐述了"胃气"在生理、病理、治疗、预后、养生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胃强脾弱证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中,常见到胃纳如常或食欲旺盛,而大便不化,或溏薄泄泻,脾运化弱,胃纳强,常辨证为胃强脾弱证.清·叶天士评述《脾胃论》曰:“盖东恒之法,不过详于论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人宗其意,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胃强脾弱证,就反映了脾胃分治的必要性。叶士认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如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叶氏的见解,对胃强脾弱证的辨证指明了大法,在临床中颇具有指导意义。1症状特点1.1胃旺苔黄腻,脾弱舌胖嫩舌苔辨证尤如一面镜子,常表现苔黄而腻,但非全苔满布,而…  相似文献   

16.
脾约证始见于张仲景《伤寒论》阳明病篇,凡两出。第179条云:“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第247条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这两条互为补充,前者言脾约证的来路和成因,后者谈脾约证的主证和治疗。另外,《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亦有脾约证治一条,乃是《伤寒论》247条重出之文。 对脾约证的认识,历来注家见仁见智,各张其说。举其有代表性者,约有以下几种: 其一,认为是胃强脾弱,代表医家如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说:“跌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知胃气强;涩为阴,知脾为约,约者,俭约之约,又约束之约……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 其二,认为是脾阴虚,代表医家如程郊倩。其《伤寒论后条辨》注云:“脾约者,脾阴外渗,无液以滋,脾家先自干槁,  相似文献   

17.
李氏继承《内经》相关理论,对于脾胃关系强调"胃为主,脾为从",即李氏于脾胃二者之间对胃的重视程度相对更高,不同于传统的"脾为主,胃为从"的认知.本文梳理李东垣脾胃论主要代表著作中阐述的脾、胃功能及关系,并以此为前提和依据分析李氏"人以胃气为本"的提出依据及"胃气"一词的根本含义,以及治疗时强调"固护胃气"的用药和防护缘...  相似文献   

18.
正《内经》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1]《景岳全书》曰:"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五虑。"[2]《临证指南医案》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故诸病若能食  相似文献   

19.
“胃不和”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发病有密切相关性,肺胃二脏生理功能方面表现为经络相通,五行相生,气机相合;肺以宣肃为顺,胃以通降为和,此乃肺胃相和之理.胃之气机不和,胃气失于通降或胃之气 阴不足,均可病及于肺,胃不和而致胃之气阴耗伤,胃津不能上输养肺,土不生金,可致肺燥津枯,肺失濡养,肺燥阴竭,日见枯萎.“胃不和”是IPF发病原因的重要部分.阴虚者宜补胃津以润燥,使胃津能上输以养肺;气虚者宜补脾胃之气以温养肺体,使精气上承;胃气上逆者,治宜理气和胃降逆.胃气和顺,则气血充足,肺得濡养.和胃之法有利于改善IPF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恢复.从胃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对其多脏腑辨证论治的有效补充,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浅谈“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气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后世医家对胃气的内涵论述颇多,有的单指胃的功能与特性,有的指元气、卫气、一身之气等,如李东垣:“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之气,此六者,……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但多数医家倾向于胃气泛指脾胃共同的生理功能,如《医述&#183;卷一&#183;医学溯源&#183;脏腑》:“胃无消磨健运则不化,故言胃气,内已概括及脾气矣”。笔者认为胃气指胃的受纳、腐熟与脾的运化功能的综合。泛指胃肠为主的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