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葛根素注射剂致急性血管内溶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葛根素注射液致急性血管内溶血并引起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该药的安全性在2002年被报道后,2003年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又再次发出关于葛根素注射液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的警示;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生产厂家尽快修改该药品的说明书,以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注意用药安全。据报道,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收到上千例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其中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发生的不良反应为1006例,自2005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为243例。1006例中严重反应30例(11例死亡),其中急性血管内溶血为18例,死亡8例(占死亡病…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静脉滴注致急性血管内溶血死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男,75岁。因“阵发性头晕半月”于2005年4月11日到北京某医院门诊部就诊。既往有冠心病、脑梗死病史,遗留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查体:BP130/80mmHg,神清,语利,心肺(-),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致急性血管内溶血肾衰1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患者男 ,78岁 ,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 3年 ,间断头晕 1年 ,加重 1周 ,于 2 0 0 1年元月 16日入院。诊断为 :1.冠心病 ,心绞痛 ,心律失常 ,心脏扩大 ,心功能 3级。 2 .2级高血压 ,极高危。 3.颈椎病。 4.慢性支气管炎等。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住院期间 ,间断使用过复方丹参注射液 ,川芎嗪 ,胞磷胆碱 ,地芬尼多 ,氟桂利嗪 ,阿司匹林等 ,长期服用硝酸异山梨酯。 9月 13日开始静滴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 ,加葛根素 2 0 0mg ,qd。 9月 2 1日上午 (用药第 9天 ) ,输液结束时 ,患者感双侧大腿肌肉疼痛 ,体检未发现异常 ,给予肌注安痛定 2mL后 ,疼痛…  相似文献   

4.
葛根素致急性血管内溶血伴肝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蔚  征勤 《药学实践杂志》2008,26(5):342-342,39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6岁.因阵发性心慌,胸闷于2006年5月10日到我院.既往有冠心病史、右肾癌切除史.医嘱给予葛根素注射液4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共14 d.输液至第8 d(5月17日)出现全身发冷、发热,未经任何治疗后自行缓解,第9 d(5月18日)10时25分患者输液约50 min再次出现全身发冷、出汗,主诉全身不适,即刻停止输液.查体:体温36.4 ℃,神清,巩膜黄染,呼吸20次/min,BP 109/65 mmHg(1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HP 92次/min,腹软,无压痛,四肢冰冷,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斑,未见出血点,双下肢不肿.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注射液致免疫性溶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瑞  丁选胜 《安徽医药》2010,14(6):639-641
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溶血发生原因和相关机制。方法家兔耳缘静脉给予葛根素注射液(20mg·kg^-1),每天1次,连续给药10天。分别于给药第1、4、8、10天颈总动脉采血,分离红细胞,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血发生率;加入小鼠抗兔IgM球蛋白试剂,观察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给药第8天,家兔溶血率最高;给药第8、10天,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引起的溶血与给药时间有关,其机制可能与免疫性溶血有关。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致严重溶血反应2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例1男,41岁。因腰痛,腹胀伴酱油色尿1d,于2001年8月9日由急诊室收入院。患者在2000年12月间,因小脑萎缩间断使用葛根素、醒脑静、脑复康、血塞通静滴治疗。2001年5月先后静滴葛根素共3个疗程(100mg·d-1,10d为1个疗程),其中前两个疗程无不适反应。在第3个疗程的第6天时,双手、上肢、小腿及足部出现红色米粒大小的丘疹,同时伴有憋气、心慌感,经抗过敏治疗约1h后症状完全缓解。2001年7月因病情未见好转,来我院门诊治疗。给予葛根素100mg·d-1静滴治疗。7月26日第1次用药后即出现尿色变深,因无其他不适未向医生反映。继续用药,尿色逐日加深,似…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静滴致溶血反应2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葛根素(Puerarin,Pue,普乐林),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不良反应主要有致过敏、发热、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等;最近我院出现2例致溶血反应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葛根素注射剂致溶血反应4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德才  吴从平 《中国药房》2009,(12):943-945
目的:了解葛根素注射剂致溶血反应的发生规律、相关因素和预后情况。方法:对国内1994年以来有关葛根素注射剂致溶血反应的病例报道26篇44例进行分析。结果:44例中男性31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7.5±9.6)a;葛根素注射液和注射用葛根素均有溶血反应发生,平均用药剂量(445.2±123.8)mg,平均输液浓度(1.55±0.52)mg·mL~(-1);溶血反应多发生于连续用药1周以上,平均时间为(7.96±3.84)d,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血液免疫学检查可见葛根素特异性抗体。死亡1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72.1±5.7)a。结论:葛根素注射剂致溶血反应的发生和转归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日发布了第10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再次发出警告——葛根素注射剂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严重不良反应问题依然突出,并有导致死亡的报告,临床医师在用药中应密切关注,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06,4(4):315-315
葛根素注射剂主要成份为葛根素,其化学名称为: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葛根素系从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的一种黄酮苷,为血管扩张药,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临床上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与临床上常用的2种输液配伍后对其溶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孵育1,3,6 h时,葛根素不同浓度、不同输液配伍时的溶血率;测定溶液pH值、渗透压值,明确pH、渗透压、Na+、Cl-和葡萄糖分子在溶血中的作用。结果:葛根素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时,相同孵育时间、相同浓度的溶血率存在显著差异,组间pH值存在显著变化,而渗透压无显著变化,Na+、Cl-、葡萄糖分子能显著影响溶血率变化。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后的溶血存在显著差异,pH值、渗透压不是引起溶血差异的因素;葛根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输液配伍时,红细胞对溶质成分Na+、Cl-、葡萄糖分子的膜通透性不同可能是引起溶血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唐文婧  丁选胜 《安徽医药》2013,17(7):1093-1094
目的考察两种不同剂型的葛根素注射剂体外致家兔红细胞溶血差异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体外试管法评价葛根素注射液及注射用葛根素对家兔红细胞的溶血作用。结果葛根素终浓度相等时,葛根素注射液致家兔红细胞体外溶血程度显著高于注射用葛根素,葛根素注射剂两种剂型体外均可引起家兔红细胞形态改变。结论不同剂型的葛根素注射剂,其体外溶血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引起新西兰兔急性血管内溶血的剂量及出现溶血的时间。方法:200,160,80,40,20,0mg.kg-1各组动物分别耳缘静脉注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4mL.kg-1,并于给药前、给药后5,20min,1,2,8,24,48,72h耳缘静脉采血,进行血清胆红素,血浆血红蛋白,血液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的测定。结果:80,160,200mg.kg-1组家兔的游离血浆血红蛋白、血清胆红素给药后5min至8h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葛根素注射液可引起新西兰兔急性血管内溶血。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注射液引起急性溶血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引起急性溶血的机制。方法:用Beagle犬和豚鼠进行葛根素注射液的体内外溶血试验如下:制剂的溶媒丙二醇和pH值对体外Beagle犬红细胞的溶血作用;静脉注射葛根素对豚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致敏豚鼠红细胞溶血率的影响;葛根素对Beagle犬和豚鼠红细胞的体外溶血作用和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葛根素注射液最大浓度时(10g/L)的pH值为4.48,可致Beagle犬红细胞溶血;而同pH值的0.9%氯化钠注射液未见引起Beagle犬红细胞溶血。含5%和10%丙二醇的葛根素注射液可引起Beagle犬红细胞溶血;单纯5%和10%丙二醇溶液未见引起Beagle犬红细胞溶血。豚鼠静脉注射葛根素注射液组与0.9%氯化钠组比较,红细胞膜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未见引起氧化性溶血。葛根素注射液致敏豚鼠后与致敏前比较,未见红细胞溶血率升高,未见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豚鼠静脉注射葛根素注射液能引起红细胞皱缩甚至破裂。体外非免疫性溶血试验显示葛根素注射液能直接致Beagle犬和豚鼠红细胞溶血,且与剂量相关。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引起的溶血属于药物非免疫性溶血,可能与葛根素注射液直接作用于红细胞,引起红细胞稳定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微乳灌胃后大鼠血浆中葛根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葛根素,用于葛根素微乳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取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分离,4-羟基苯甲醛为内标,乙腈-0.1%醋酸溶液(23∶77)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葛根素的线性范围为0.10~10.00μg·mL-1(r=0.999 6),定量下限为0.10μg.mL-1,提取回收率〉79%,方法回收率〉92%,日内、日间精密度RSD〈6%。结论本方法灵敏度好、准确性高,可用于大鼠血浆中葛根素浓度的测定以及葛根素微乳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检测葛根素注射液溶血反应的改良溶血检查法进行评价。方法:取Beagle犬24只(体重6~8kg,雌雄各半),制备50%和2%新鲜Beagle犬红细胞悬液。应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记载的标准溶血检查法和本实验室建立的改良溶血检查法(其特点为增加葛根素浓度和延长孵育时间),观察Beagle犬红细胞在体外经不同浓度葛根素注射液和(或)丙二醇作用后的溶血反应,分别以生理盐水和蒸馏水为阴性和阳性对照计算溶血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药典标准方法,丙二醇浓度为3.3~16.7ml/L、葛根素浓度为0.33~1.67mg/ml,观察3h,Beagle犬红细胞未出现溶血;而采用改良方法,丙二醇浓度为100ml/L时发现4只犬红细胞溶血,溶血发生率为16.6%,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二醇浓度为100ml/L、葛根素浓度为10mg/ml时,16只犬红细胞出现溶血,溶血发生率为66.7%,与阴性对照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溶血发生率与丙二醇浓度不存在相关性(r=0.571,P>0.05);与葛根素浓度存在显著相关性(r=0.952,P<0.01)。结论:改良溶血检查法似比常规溶血检查法能更有效地检测葛根素注射液所致的溶血反应。  相似文献   

17.
葛根素注射剂致急性溶血性贫血合并肝、肾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68 岁。因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右股-股动 脉人工血 管架桥术 后 4 个月复 查,于 2004 年2月12日入院。查体:T 36.4℃,BP 130/80 mmHg (1mmHg = 0.133 kPa),心 肺( )。 既 往 无 药 物 过 敏史 。 实 验 室 检 查 :RBC 4.53 ×1012/L,ALT 16 U/L ,AST 25 U/L ,BUN 7.0 mmol/L ,Cr 100 μmol/L。给予葛根 素注射剂 (麦普 宁)500 mg溶于 0.9% 氯 化钠注射液 250 mL 中 ,于每日 10:00 开始静点 ,1 次 /d;同 时给 予 血塞 通( 三七 总 皂苷 )0.5 g,1 次 /d;前 列地尔(凯时 )10 μg,1 次 …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引起急性溶血和肾功能衰竭的致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索葛根素引起急性溶血和肾功能衰竭 (肾衰 )的病理机制。方法 :作血液免疫学体外药物模拟抗球蛋白试验 (AGT)。以病人d 1,d 8及8mo的血样为标本 ,作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DAT)检测病人红细胞 (Pc)上的免疫复合物 ,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IAT)检测O型供者红细胞 (Dc)与病人血清(Ps)、葛根素、补体孵育后在盐水介质及抗球蛋白血清 (AGS)中有否凝集或溶血。结果 :PcDAT阳性 ;IAT———孵育后的Dc在盐水介质中凝集 ,在IAT洗涤过程中部分溶血 ;在AGS中 ,Dc与抗 广谱AGS、抗 C3的凝集强于抗 IgG。单纯药物孵育的Dc不凝集 ,不加葛根素的Ps及加入葛根素的AB型供者体血清红细胞 (Ds)不凝集 ;8mo后重复Pc和Ps试验 ,凝集全部消失。结论 :Ps中含有可活化补体的IgM类抗葛根素抗体 ,此为急性血管内溶血、肾衰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Iodine tincture poisoning is uncommon regardless of its widespread use as an antiseptic in daily practice. Previously reported effects of iodine-containing antiseptic poisoning included topical irritation, corrosive effects, allergic response, and hepatic or renal injury, which mainly resulted from complications of topical use during surgical procedures. We herein reported an unusual case of severe hemolysis and acute renal failure following intentional ingestion of iodine tincture containing 60 mg/ml iodine and 40 mg/ml potassium iodide in 70% v/v ethanol. The patient completely recovered 8 weeks later after receiving supportive treatment, plasma exchange, and temporary hemodi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