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挑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针挑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疗效,针挑整脊治疗LIDP的神经功能学与形态变学的机理。方法:CT或MR确诊的LIDP1596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治疗前后对照,选取骶丛神经刺激点、L4旁点双和显痛点(阿是穴)等,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施以特色手法治疗。结果:针挑整脊治疗LIDP的总有效率达95.98%,与牵引、针灸两组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挑治痛之急,整脊治病之本,合之治疗LIDP,有纠正错位(错缝)的棘突小关节及突出的椎间盘,使之逐渐回纳,调整,恢复神经功能,解除神经根痛损;改善局部血流(微循环),以促进炎症吸收,消除或减轻对病变椎体周围的神经、血管的刺激而发挥作用,起标本同治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背部针挑法治疗麦粒肿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300例中,男180例,女120例,共308只眼。随机分为针挑组共200只眼,药物组共108只眼。针挑组年龄最大60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9岁,男148只眼,女52只眼;药物组年龄最大61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38岁...  相似文献   

3.
一般资料 11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14岁者109例,余1例38岁;病程1~5天。 多数患者无前驱症状而以耳下部肿大为最早病象;少数病例先有发热、食欲不振,结膜炎、咽炎等。腮腺肿大时多伴有体温上升。肿大多为两侧性,一般先见于一侧,1~2日后对侧亦肿大,但两侧同时肿胀者亦不少见。肿胀于2~3  相似文献   

4.
针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治疗方法是以中医针灸经络理论为依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才90例随机分为针挑治疗组(A组)45例,药物治疗组(B组)45例,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结果表明,A组疗效较B组优,提示本疗法治疗方法简便,收效快捷,疗效满意,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挑针治疗癫痫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癫痫是大脑皮层兴奋性过高,某些神经元突然、过度的高频放电引起的脑功能短暂异常.中医学称为癞疾、痫证等.1986~1999年,我们用挑针疗法治疗癫痫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及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的综合症。笔者就运用针挑疗法对30例颈椎病患者颈部功能改善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挑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LIDP)的临床疗效 ,研究针挑整脊治疗 LIDP的神经功能学与形态变学的机理。方法 :CT或 MR确诊的 LIDP1 596例 ,随机分为 3组 ,进行治疗前后对照。选取骶丛神经刺激点、L4 旁点双和显痛点 (阿是穴 )等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 ,施以特色手法治疗。结果 :针挑整脊治疗 LIDP的总有效率达 95.98% ,与牵引、针灸两组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结论 :针挑治痛之急 ,整脊治病之本 ,合之治疗 LIDP,有纠正错位 (错缝 )的棘突小关节及突出的椎间盘 ,使之逐渐回纳 ,调整、恢复神经功能 ,解除神经根痛损 ;改善局部血流 (微循环 ) ,以促进炎症吸收 ,消除或减轻对病变椎体周围的神经、血管的刺激而发挥作用 ,起标本同治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近3年来,我们应用针挑法治疗麦粒肿24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纤维肌痛综合征(FS)是一种非关节性的软组织疼痛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广泛的疼痛与发僵,在特殊部位有敏感的压痛点,并伴有疲劳、焦虑、睡眠障碍等。属于中医“肌痹病”范畴。本文就运用手法结合针挑治疗本症26例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针挑结合拔火罐治疗痔疮26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痔疮是肛肠科常见病,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针挑结合拔火罐法治疗264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64例患者中男性198例,女性66例;年龄14~82岁。其中内痔72例,外痔89例,混合痔79例,肛裂19例,脱肛6例。治疗方法患者暴露背...  相似文献   

11.
刘春辉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461-146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若针药配合可以提高疗效。方法:53例(53只眼)患者在治疗前,均经眼科明确诊断,并根据不同的麻痹分为6型,选择与其相关的穴位,且分别观察效果。结果:治愈30例,占56.6%,总有效率为96.2%。结论:明确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基础,准确选择与麻痹肌相关的穴位是治疗本病,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2例用中药、针灸、心理干预综合治疗,对照组68例用多潘立酮及奥美拉唑治疗,疗程4周.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8%、对照组73.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治疗F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挑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5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挑针治疗组 56例,采用挑针疗法治疗;局麻对照组47例,采用利多卡因皮下注射治疗;针刺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针 刺治疗。结果:挑针治疗组与局麻对照组、针刺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对照 组与局麻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证属气滞血瘀型疗效挑针治疗组与局麻对照组、 针刺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疼痛指数(PRI)评分变化挑针治疗组与局麻 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挑针疗法治疗颈椎病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壮医浅刺刺痧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分别采取壮医浅刺刺痧疗法和西药常规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5.
针刺配合刺络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善栋 《中医药研究》2014,(9):1055-105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疗法对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刺络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脑中风后呃逆改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针刺配合刺络疗法治疗脑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选择了 4 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 ,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 2组 ,中药组 2 9例 ,对照组 1 4例 ,分别服用木香顺气散与莫沙比利。治疗 4周 ,通过症状评分 ,计算疗效指数。结果显示中药组的总疗效指数为 89.2 3± 1 7.6 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 .51± 1 8.51 ( p<0 .0 0 1 ) ,各症状的疗效指数亦高于对照组。中药组治愈率 1 0 .34% ,显效率 82 .76 % ,总有效率 96 .5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FD患者随机分为辨证针刺组32例和普通针刺组32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患者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由受试者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包括症状指数NDSI和生活质量指数NDLQI),两组均每日针刺一次,每次30min,以6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一个月后回访患者NDI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较前明显升高(P〈0.05),NDSI较前下降(P〈0.01),NDLQI较前升高(P〈0.01);治疗后一个月,NDSI与NDLQI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辨证针刺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辨证治疗与普通针刺治疗FD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辨证针刺具有更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2002年3月-2004年3月,我们用自拟中药胃肠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36例,并与用贝络纳(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的36例作对照,同时观察了两组患者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指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点刺放血法联合银蓝化斑汤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门诊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点刺放血法联合银蓝化斑汤治疗玫瑰糠疹和点刺放血法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不良反应率3%。对照组有效率52%,不良反应率23%。两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点刺放血法联合银蓝化斑汤治疗玫瑰糠疹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刺血加穴位注射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痤疮患者11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6例采用刺血加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4 m L/次,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56例口服罗红霉素150 mg,2次/d,服用2周,维生素B6片20 mg/次,3次/d,外用维A酸乳膏,每晚1次,4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症状评分治疗组为(8.6±2.1)分,对照组为(14.4±3.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刺血加穴位注射治疗痤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