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全组6例,年龄27~57岁.房间隔缺损(ASD)直径22~40 mm.均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胸骨旁2~3 cm小切口进胸,在心脏彩超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伞.结果:5例手术成功;1例封堵伞脱落,改行体外循环下完成ASD修补.成功5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5天出院;经3~15个月随访,无残余漏发生,右房、室缩小,肺动脉压明显降低,心功能改善.结论: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ASD安全、有效、微创,其临床应用中的适应证及远期效果待进一步观察、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闭合伞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护理经验。方法:对采用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12例患者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2例行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均获得成功,具有术后无并发症,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无需输血的优点。患者出院后3~6个月后随访,无闭合伞脱落或残余分流。结论: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围术期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经胸小切口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新方法,不需要正中开胸或侧开胸,也不需要体外循环,无辐射,只需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开一个3cm左右的小切口,在超声的引导下经胸送入一个封堵器,将房间隔缺损封堵住即可。我院于2006年7月在辽宁省首次开展并成功完成了2例经胸小切口微创房缺封堵术,2名小患者均于手术后第5天康复出院。此手术术后并发症极少,易于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闭合伞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护理经验。方法:对采用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12例患者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2例行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均获得成功,具有术后无并发症,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无需输血的优点。患者出院后3~6个月后随访,无闭合伞脱落或残余分流。结论: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围术期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房间隔缺损的微创外科封堵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萧明第 《上海医学》2004,27(10):705-706
由于手术器械、内窥镜和导管介入技术的改进以及手术机器人的发明和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科技术逐渐进入徽创时代。以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的修补手术为例,除了传统的标准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外,还逐渐演变出胸骨正中、胸骨旁和右侧腋下小切口等手术方式;并且导管介入封堵和非体外循环的外科手术封堵技术也得到明显的改进和提高,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可靠性和安全性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我院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外科经验。方法:29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全麻后行右第四前肋间小切口,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行右心房封堵房间隔缺损。结果:28例封堵成功,术后复查未见分流,1例封堵失败改体外偱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结论: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可靠,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总结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患者术后均在ICU行心肺功能监测和护理,密切观察封堵伞脱落或移位征象,并观测术后间隔血栓形成的可能.结果:41例患者,封堵成功39例,2例封堵不成功,经对症治疗及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精心护理可尽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1-4],其在一定范围内替代了心脏直视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内许多医院又相继开展了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微创继发孔ASD封堵术[5-6]。我院自2001年开展了经导管继发孔ASD封堵术,并于  相似文献   

9.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420例ASD封堵患者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420例患者均一次封堵成功。结论:认为规范程序护理是防止和降低ASD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微创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是最近应用于临床的一项崭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等优点。2004年9~12月,我们连续对9例ASD病儿采用心血管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微创ASD介入封堵,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例ASD病儿中  相似文献   

11.
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初步经验。方法:全组8例,年龄6-59岁,手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直径平均为17-35mm,所有病例均在TEE指引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伞,1例ASD为双孔型,置入2个封堵伞,术后分别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心电图,X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经4-7个月随访,TTE示无残余漏发生,X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右心房,室缩小,结论: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ASD具有安全,高效,微创的优点,适合各年龄组继发孔型ASD,其临床应用的中远期疗效和手术适应证有待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12.
总结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认为准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障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房间隔缺损微创外科封堵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我院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经验。方法6例房间隔缺损在全麻及超声引导下行第四肋间小切口,经心房封堵房间隔缺损。结果6例全部封堵成功,术后复查未见分流。结论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可靠,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0 引言 目前临床治疗心脏房间隔缺损主要经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缺损 ,或采用封堵器心导管封堵缺损两种方法 .外科手术效果好 ,但创伤大 ,恢复时间长 ;心导管封堵技术创伤小 ,但操作复杂 ,出现意外情况处理困难 .我们于 2 0 0 0 0 5 /2 0 0 2 0 4采用微创非体外循环封堵房间隔缺损的新术式治疗房间隔缺损 15 3例 ,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西京医院 2 0 0 0 0 5 / 2 0 0 2 0 4房间隔缺损患者 15 3(男 6 8,女 85 )例 ;年龄 2~ 6 4岁 ,体质量 12 .5~ 72 .0 (平均35 .6± 16 .2 )kg.房间隔缺损直径 5 .0~ 39.5mm ,其中下…  相似文献   

15.
樊洪  郑美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584-1585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 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封堵手术,无并发症发生,5 d后痊愈出院。结论经导管封堵术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成功率高。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开胸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1974年King等首先应用介入技术治疗闭合继发孔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获得成功[1].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经导管法封堵房间隔缺损已成为一种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它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微创性治疗心脏病的非外科手术疗法.2003年我院心脏内科为3例房间隔缺损病人采用介入治疗取得了成功,现将对患者的观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疗效.方法 全组17例患者,年龄7~56岁.ASD直径14~36 mm.均在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隙胸骨旁2~3 cm小切口进胸,在经食管心脏彩超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闭合ASD.结果 17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4.3±16.3)min,术中失血量(33.6±9.5)mL,全组无死亡.术后3~6 d恢复后出院.随诊3~16个月,B超示封堵伞没有残余漏,没有移位,心功能较术前改善显著,肺动脉压下降明显.结论 经胸壁微创非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简单、难度小、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房间隔缺损 (ASD)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 8%~ 13%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 ,但存在创伤大 ,疤痕形成和手术意外等问题。我院采用ASD封堵术治疗 ,与外科方法比较具有方法简单 ,创伤小 ,恢复快 ,患者痛苦轻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2 0 0 1年 12月~ 2 0 0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的疗效.方法:全组63例,年龄(32.47±17.66)岁,ASD最大径(26.22±9.75) mm,心功能(纽约心脏协会分级)Ⅰ级23例、Ⅱ级32例、Ⅲ级8例,重度肺动脉高压9例.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胸骨旁小切口,经胸超声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结果:成功封堵61例,术后(6.09±2.58)d出院,封堵器型号(33.88±10.51) mm,比ASD最大径大(7.97±2.27) mm.随访3~51个月,无残余漏,心功能改善,无栓塞.因封堵不成功,1例中转体外循环下修补,1例中止手术.结论:经胸AS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