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痛经颗粒对动物子宫收缩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痛经颗粒对动物子宫收缩活动的影响,为痛经颗粒治疗痛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缩宫素腹腔注射诱发小鼠痛经反应,醋酸腹腔注射诱导小鼠疼痛反应,前列腺素F2α或缩宫素诱发大鼠体外子宫收缩.结果:痛经颗粒(6.5,13,26 g/kg)灌胃能显著减少缩宫素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动物数和扭体次数,减少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痛经颗粒(3.33,6.66,13.3 mg/ml)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体外子宫收缩,并能拮抗前列腺素F2α或缩宫素所致的大鼠体外子宫收缩活动的增强.结论:痛经颗粒能抑制缩宫素诱导的小鼠痛经反应,抑制体外大鼠子宫收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三阴交穴"得气"与"未得气"状态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收缩、微循环及扭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6只动情间期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对照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模型组)、得气组与未得气组,每组24只。采用全身冷冻加雌二醇注射方法制备类痛经大鼠模型。得气组与未得气组造模成功后对大鼠双侧三阴交穴进行针灸刺激,观察大鼠子宫张力不同时间段变化、微循环多时间窗变化及扭体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子宫活动度显著增加。得气组的子宫收缩波个数及子宫活动度比模型组显著减少。模型组与未得气组的子宫微血管、毛细血管管径比对照组明显收缩;与模型组相比,得气组在各时间段微血管均扩张,毛细血管管径在针刺后40、50、60 min明显扩张(P0.05)。与模型组相比,得气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扭体次数减少、扭体评分降低(P0.01)。结论针刺三阴交穴得气能缓解痛经模型大鼠子宫收缩,改善子宫微循环障碍,并具有一定的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的针刺刺激量施于关元穴对寒凝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收缩素受体( OTR)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MLCK)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动情间期3月龄的SD雌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类痛经模型组24只,造模成功后将寒凝类痛经模型组又分为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每组8只。除盐水组外,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均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盐水组和模型组不予针刺,刺激量A组予以粗针、深刺、行手法;刺激量B组予以细针、浅刺、不施手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缩宫素受体( OTR)的含量。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量大鼠子宫组织中MLCK的含量。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的子宫收缩波个数、波峰峰值、活动度及MLCK水平均升高( P﹤0.01);与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的子宫收缩波个数明显减少( P﹤0.05)、MLCK含量明显降低( P﹤0.01),刺激量B组的OTR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 P﹤0.05);与刺激量A组比较,刺激量B组收缩波个数增多( P﹤0.05)、OTR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 P﹤0.01)。结论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对寒凝类痛经模型大鼠的效应有所不同,粗针、深刺、行手法的效应较强于细针、浅刺、不行手法的针刺效应,提示针刺的刺激量也是决定针刺疗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5.
低强度超声对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低强度超声对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利用频率为0.8MHz,声强为2W/cm2的低强度超声辐照大鼠在体子宫10min.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情况.结果:低强度超声辐照下大鼠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张力及子宫活动力均明显高于辐照前(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可以诱导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 相似文献
6.
痛经舒口服液对痛经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子宫组织PGF2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痛经舒口服液治疗痛经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缩宫素所致的大鼠类痛经模型,观察痛经舒口服液对痛经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观察痛经舒口服液对缩宫素所致的痉挛状态的子宫平滑肌中前列腺素F2a(PGF2a)含量。结果:痛经舒口服液可改善痛经大鼠血液流变性,降低全血粘度值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离体实验结果显示痛经舒口服液显著抵制了雌性大鼠子宫平滑肌的自发活动及缩宫素引起的痉挛收缩,使子宫平滑肌前列腺素F2a含量下降。结论:痛经舒口服液具有抗痛之功效,对大鼠原发性痛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科再造丸对正常及妊娠大鼠在体及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大鼠在体及离体子宫标本,通过BL-420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以子宫收缩的幅度、频率及收缩力作为评价指标,观察不同剂量的妇科再造丸对正常及妊娠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妇科再造丸高剂量组能抑制大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幅度、频率及收缩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妇科再造丸中、低剂量组也能不同程度抑制大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P<0.01,P<0.05).结论:妇科再造丸能显著抑制大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并随剂量加大抑制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三阴交穴区温度(双侧)的影响并探讨其与TXB_2/6-keto-PGF_(1a)有关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简称模型组)、针刺关元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注射法造模,用红外热成像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右两侧三阴交穴区0、5、10、20、30、40、50、60 min各时间点温度,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浆TXB_2和6-keto-PGF_(1a)含量。结果盐水组在基础温度、0~60 min各个时间点,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平衡(P0.05);模型组在5~60 min各个时间点,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失衡(P0.05,P0.01);针刺关元组在基础温度、0~30 min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失衡(P0.05),40~60 min逐渐趋近平衡(P0.05)。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TXB_2/6-keto-PGF_(1a)比值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关元组TXB_2/6-keto-PGF_(1a)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温度失衡;针刺关元穴能调节其失衡状态,且调节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在针刺结束后10~40 min作用显著,其内在机制与针刺调节体内血管舒缩物质TXB_2/6-ketoPGF_(1a)比值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5)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和子宫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针刺的量效关系。方法:将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刺激量A组(粗针进针深,针刺时间长)、刺激量B组(细针进针浅,针刺时间短)。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模型制备后,针刺治疗20 min,观察大鼠的扭体反应,并测定大鼠子宫组织内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扭体次数及扭体评分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扭体次数及扭体评分明显减少(P0.01);刺激量B组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1)、扭体评分明显减少(P0.05)。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GF2α含量、PGF2α/PGE2比值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PGF2α含量、PGF2α/PGE2比值明显降低(P0.01);刺激量B组PGF2α含量明显降低(P0.05),PGE2含量明显升高(P0.01),PGF2α/PGE2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针刺刺激量与镇痛效应具有相关性。针刺可明显减轻大鼠的类痛经反应,可能的机制是通过调节子宫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紊乱水平而缓解子宫痉挛性收缩。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5)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雷火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疗效、镇痛效应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筛选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患者,依据纳、排标准,最终入组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予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即时(治疗后30 min)、近期(治疗3个月后)和远期(随访6个月)的镇痛效应,观察两组患者疗程前后寒凝血瘀中医证候积分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即时、近期和远期时的痛经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在同一时刻点组间比较,两组即时痛经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和远期痛经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A/B值)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但在同一时刻点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近期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远期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7.62%、78.57%)(P0.05)。结论针刺联合雷火灸具有温经散寒、化瘀止痛、调畅气血之功效,与常规西药一样,具有良好的即时镇痛效应,但近期和远期镇痛效应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且针刺联合雷火灸可消除或减轻痛经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子宫血液循环,从根本上消除痛经患者寒凝血瘀的致病因素,显著提升远期疗效,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电针参数组合传统针刺助产处方合谷-三阴交穴对孕晚期大鼠子宫收缩的影响,筛选该处方最佳电针参数组合,为提高助产效果、增强可操作性以及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108只,分批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与妊娠组。妊娠组大鼠采用自由合笼托盘阴栓观察法制备妊娠模型,受孕后随机分为6个电针组(应用2×3析因设计,频率刺激方式为连续波、疏密波,频率选择15、30、50Hz)和妊娠模型组。电针组均先电针双侧合谷穴20min再加刺双侧三阴交穴5min,共针刺25min,电针的同一对电极一端连接穴位,另一端连接穴位旁开2~3mm近心端的非穴点,电流强度0.2~0.3mA。于大鼠子宫下段连接肌肉张力换能器及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收缩频率及收缩波时间。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电针组的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收缩频率及收缩波时间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6组的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6组子宫收缩频率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1、5、6组子宫收缩波时间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6组与各电针组比较,除电针1组外,电针6组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子宫收缩频率较其他电针组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6组与电针1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电针6组均值均大于电针1组;除电针1组和5组外,电针6组子宫收缩波时间较其他电针组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6组与电针1、5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电针6组均值均大于电针1组和5组。结论:2Hz和50Hz交替的疏密波(电针6组)的组合方式可显著增加孕晚期大鼠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收缩频率及收缩波时间,建议作为传统针刺助产处方的电针参数推荐组合方式,并建议在临床中对子宫收缩乏力者考虑使用该传统针刺助产处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缩宫止血片对正常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组,皮下注射己烯雌酚,第3 d用RM 6240多道生理信号处理系统记录子宫正常活动曲线后,各组分别给药,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段子宫平滑肌收缩的频率和振幅.结果 缩宫止血片能显著增强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幅度和频率,且以大剂量作用较为明显.结论 缩宫止血片可能通过增强产后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能力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雌激素水平降低对子宫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穴位激光照射肾俞穴对去卵巢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整作用.方法 选用3月龄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Nor),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穴位激光照射组(OVX+L)3组.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获得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mRNA的逆转录表达产物c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子宫内ER αmRNA的RT-PCR表达产物减少(P<0.05),ER βmRNA的RT-PCR表达产物增加(P<0.05);与去卵巢组相比,去卵巢穴位激光照射组大鼠子宫内ER αmRNA的RT-PCR产物升高(P<0.05),ER βmRNA的RT-PCR产物增加(P<0.05).结论 大鼠去卵巢后,子宫ER α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穴位激光照射对去势大鼠子宫ERmRNA的表达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能与穴位激光照射对去势大鼠生殖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针刺足三里穴对炎性大鼠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香草酸瞬时电位受体4(TRPV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4只清洁级的雄性SD大鼠驯化7 d后,进行基础痛阈筛选,然后按痛阈结果随机分组为造模组36只、空白组18只,造模组在右足足垫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0.1 mL,空白对照组注射0.1 mL生理盐水。造模成功的大鼠又按照基础痛阈随机分为模型组18只和针刺组18只,每组按照不同的处理时间又分为ZT8(15:00)、ZT16(23:00)2个时间亚组,每组9只。在2个时间点进行处理,针刺组在相应时间点手针针刺患侧足三里30 min,其间每5 min捻转1 min,频率为120次/min,模型组、空白组捆绑固定30 min,不做其他处理,1次/d,共治疗7 d。在第7天治理结束后检测相应时间点大鼠的痛阈,痛阈检测后取材,提取大鼠腰椎4~6的脊髓及背根神经节,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以及脊髓中TRPV4的表达。结果①在ZT8时间点:模型组大鼠与空白组相比,背根神经节中TRPV4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脊髓组织TRPV4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针刺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背根神经节TRPV4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脊髓组织TRPV4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②在ZT16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4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脊髓组织TRPV4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4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脊髓组织TRPV4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炎性痛能够诱发大鼠脊髓和背根局部神经节TRPV4蛋白表达的上调;针刺足三里穴能够调节炎性痛大鼠脊髓与背根神经节TRPV4的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手针与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表达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影响的差异,探讨手针与电针干预治疗抑郁症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手针组、电针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下丘脑CRH mR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ACTH、CORT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CRH mRN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手针组与电针组大鼠下丘脑CRH mRN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手针组与电针组大鼠血清CORT表达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针组与电针组大鼠血清ACTH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表现出HPA轴功能亢进,手针和电针均可以下调HPA轴功能,拮抗HPA轴功能亢进可能是手针和电针发挥抗抑郁治疗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头针抗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头针治疗脑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60只MCAO再灌注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头针组,再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24、48、72h)的不同,将模型组和头针组各随机分为3个亚组。另选10只大鼠行假手术作为假手术组。采用头针治疗,接穴位神经刺激仪,疏密波,频率2Hz/100Hz,强度2mA,每次30min,每天1次。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观察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头针治疗对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缺血脑组织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mRNA及蛋白含量的影响。
结果:头针组各时相的NSS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脑缺血再灌注72h后较明显。HE染色提示,头针组各时相脑组织白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减轻,以脑缺血再灌注72h后最为明显。头针治疗组COX-2和NF—κB含量在24、48、72h均低于模型组(P〈0.01,P〈0.05),而头针治疗组TGF—β1含量在24、48、72h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头针有利于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可减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损害,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损伤脑组织中COX-2和NF-κB的表达,增强TGF-β1的表达,从而减缓免疫炎症反应,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时程寒冷对大鼠心血管功能与骨骼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 取成年雄性SD大鼠,制备不同时程的寒冷动物模型,实验分(1)正常对照组、(2)寒冷12 h组、(3)寒冷24 h组、(4)寒冷48 h组;各寒冷组大鼠均置于4℃环境中,但可自由进食和饮水.经上述处理后,麻醉下迅速分离大鼠心脏、胸主动脉、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分别连实验灌流装置和数据记录系统;离体心脏采用Langendorff灌流,先记录冠脉流量(CF)、左心室平均收缩压(mLVSP)、平均舒张压(mLVDP)、左心室平均压(mLVP)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与下降速率(±dP/dt max)等心功能指标,再进行心脏缺血-再灌注,并记录上述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用器官浴槽法检测主动脉环收缩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用电刺激法分别检测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的单次和强直收缩的最大张力.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寒冷24~48 h明显降低大鼠CF[(9.0±1.7) ml/g和(9.8±1.3)ml/g vs(11.6±1.2)ml/g,P<0.05],寒冷48 h还增加mLVSP(P<0.01)和mLVP(P<0.05);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寒冷12~ 48 h均可缩短大鼠心脏复跳时间(均P <0.01),但寒冷24 ~48 h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后mLVDP和mLVP(均P<0.01);在血管环实验中,寒冷24 ~48 h均可降低血管环对60 mmol/L氯化钾[(0.63±0.13)g和(0.79±0.11)g vs (1.28±0.17)g,P<0.01]和1μmol/L苯肾上腺素[(0.62±0.18)g和(0.68±0.13)g vs (1.25 ±0.18)g,P<0.01]诱导的血管收缩反应,但增加血管环对低浓度(3×10^-8 ~3×10^-7)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P<0.05);寒冷48 h还降低了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对电刺激诱导的强直收缩张力[(4.14±0.62) N/cm^2 vs (5.50±0.75) N/cm^2,P <0.05;(3.00±0.57)N/cm^2 vs (4.70±0.85) N/cm^2,P <0.01].结论 4℃寒冷24 ~ 48 h可降低冠脉血流量,可增强大鼠心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寒?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病理改变、滑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类胰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探讨肥大细胞功能与针刺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4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6)、模型组(n=15)和针刺组(n=15)。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通过足垫部注射0.1mL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针刺组隔天针刺双侧足三里、悬钟、肾俞穴,每次15min,共8次。治疗期间,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除不予针刺外,其余处理均同针刺组。设造模当天为实验第0天,之后每3天对大鼠的体质量和足跖体积进行测量并记录。治疗结束后,取所有大鼠右后踝关节滑膜组织,HE染色后根据滑膜病理5级评分法评价滑膜组织病理改变,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滑膜肥大细胞数量及其脱颗粒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类胰蛋白酶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治疗后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足跖体积明显减小(P〈0.01)。HE染色显示,针刺可显著减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的炎细胞浸润、滑膜细胞增生和滑膜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表现(P〈0.05);甲苯胺蓝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肥大细胞数量和脱颗粒率均明显增加(P〈0.01),而针刺组大鼠滑膜肥大细胞数量和脱颗粒率的上升得到有效抑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针刺可显著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上调的类胰蛋白酶表达(P〈0.01)。相关分析显示,滑膜肥大细胞数量及脱颗粒率均与滑膜组织病理改变总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针刺具有治疗大鼠早期佐剂性关节炎和调节滑膜肥大细胞功能的作用,由于两者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针刺可能通过抑制滑膜肥大细胞功能,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