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TNF-α、IL-1β、LPS对心肌细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体外用TNF -α、IL - 1β、LPS刺激心肌细胞后 ,观察心肌细胞的变化。 方法 :体外培养心肌细胞 ,用不同浓度的TNF -α、IL - 1β、LPS等刺激心肌细胞后 ,分别于 8h、2 4h、4 8h观察心肌细胞有无发生肥大反应 ,于2 4h、4 8h、72h观察心肌细胞有无凋亡。结果 :在予TNF -α、IL - 1β、LPS刺激心肌细胞后 ,与对照组相比 ,10 μg/L、15μg/L的TNF -α、2 0 μg/L、10 0 μg/L的IL - 1β和 10mg/L、15mg/L、2 0mg/L的LPS均能明显促进心肌细胞肥大 ,以刺激后 2 4h明显。同时 2 0 μg/L的TNF -α、10 0 μg/L的IL - 1β和 3× 10 4g/L的LPS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以 72h为明显。结论 :TNF -α、IL - 1β、LPS可以引起心肌细胞的肥大和凋亡 ,炎症反应增高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在慢性肾病新分期2-4期患者中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肾内科的144例住院患者和54例健康体检者的尿NAG、β2微球蛋白和其他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分析,采用MDRD公式进行肾小球滤过率计算.结果 慢性肾病组尿NAG、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期慢性肾病患者中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结果呈明显升高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NAG、β2微球蛋白在3a和3b期中结果有明显差异,3a期尿NAG(35.3±12.4 mg/dL)、3b期尿NAG(45.4±11.5 mg/dL);3a期尿β2微球蛋白(0.45 ±-0.35 mg/dL)、3b期β2微球蛋白(1.20±0.88 mg/dL).相关分析显示,尿NAG、β2微球蛋白与肌酐呈显著正相关,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尿NAG、β2微球蛋白是用于评价慢性肾脏疾病肾功能较好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
郑莹莹 《医学信息》2019,(1):170-172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按照病程的长短划分为观察组A(病程<5年)和观察组B(病程≥5年),另选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Cys-C和β2-MG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的Cys-C阳性检出率为87.00%,β2-MG阳性检出率为83.00%,对照组中这两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为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中血清Cys-C水平为(1.19±0.24)mg/L和(1.45±0.34)mg/L,β2-MG水平分别为(0.39±0.09)mg/L和(0.79±0.17)mg/L;对照组中的血清Cys-C水平为(0.84±0.16)mg/L,β2-MG水平为(0.13±0.02)mg/L;观察组血清Cys-C和β2-M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B血清Cys-C和β2-MG水平高于观察组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中具有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尿液中p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肾损伤分子1(KIM-1)的水平,了解β2-MG、NAG及KIM-1在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中的改变及其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入49例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同时收入52例健康志愿者,以ELISA法分别检测其尿液中的β2-MG、NAG及KIM-1水平,分析其与患者肾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尿液中β2-MG、NAG、KIM-1分别为(594.62±87.93)mg/L、(24.52±4.64)U/L、(4.68±0.83)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β2-MG(108.16±10.55)mg/L,NAG(8.74±1.75)U/L,KIM-1(0.28±0.1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组的肌酐清除率Cer为(25.09±7.50)ml/min,低于健康对照组的(83.75±33.84)ml/min,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尿液中β2-MG、NAG及KIM-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反映了肾小管的损伤情况,可作为造影剂相关性肾病患者肾功能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杂色曲霉素对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分泌和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 mRNA表达及其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及ELISA方法,研究5种不同剂量ST(0.125mg/L,0.25mg/L,0.5mg/L,1mg/L,2mg/L)预处理对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 mRNA表达及其蛋白分泌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ST预处理2h均可引起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表达的改变,但不同剂量影响不同,小剂量ST处理组(0.125、0.25mg/L)在ST处理后2h,可诱导脾细胞IL-2及IFN-γmRNA的表达;而大剂量ST处理组(1mg/L、2mg/L)可明显抑制脾细胞IL-2及IFN-γmPuNA表达及其相应蛋白的分泌,尤以ST 1mg/L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ST可影响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表达和分泌的改变,较小剂量组(0.12.5、0.25mg/L)表现为诱导作用,而较大剂量组(1mg/L、2mg/L)则表现为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重组人β2微球蛋白表达体系,高效快速获取β2微球蛋白,为临床实验室检测参考物质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优化人β2微球蛋白序列,人工合成优化序列片段并与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分别克隆至pRSF-Duet载体以构建重组人β2微球蛋白表达质粒。使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对重组质粒进行诱导表达,TEV蛋白酶切除MBP,全自动生化仪测定β2微球蛋白浓度。对重组蛋白在4℃和–20℃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对β2微球蛋白纯品与校准品的互通性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重组人β2微球蛋白表达质粒,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成功诱导重组蛋白表达,MBP-β2微球蛋白(MBP-β2-MG)浓度可达100 mg/L,β2微球蛋白浓度可达185 mg/L。在4℃和–20℃储存条件下监测64周,β2微球蛋白稳定存在。β2微球蛋白纯品与RANDOX生化校准品互通性良好。结论通过密码子优化,成功构建了重组β2微球蛋白的高效表达系统,β2微球蛋白可溶性高,稳定性好,与国际通用校准品互通性好,可充分满足该产品诊断试剂制备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山莨菪碱(654—2)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验证山莨菪碱(654-2)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治疗疗效、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5-30岁,其中14岁以下14例.均为广西籍.临床上有肝脾肿大及明显贫血。红细胞平均2.687×10(12)/L,血红蛋白平均55.9g/L,网织红细胞平均0.11,抗碱血红蛋白平均0.42。654-2片剂开始剂量为0.2-1.0mg/kg·d,逐渐增加至1.5-3.0mg/kg·d,分3次内服,连续用药3个月为1疗程,治疗后红细胞增加15例,(0.02-1.37)×10(12)/L,平均增加0.47×10(12)/L。血红蛋白增加15例.2-19g/L,平均增加13.2g/L,网织红细胞增加16例0.01-0.1,平均0.04.抗碱血红蛋白增加14例.平均增加0.053。  相似文献   

8.
李静 《医学信息》2019,(16):138-140
目的 探讨氯沙坦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高血压肾损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血肌酐变化情况、β微球蛋白以及24h尿蛋白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30.67±5.49)mmHg vs(138.16±7.13)mmHg]、[(81.19±2.12)mmHg vs(87.49±2.84)mmHg]、[(137.15±6.49)μmol/L vs(158.67±8.6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β微球蛋白、24h尿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β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0.54±0.42)μg/ml vs(0.86±0.69)μg/ml]、[(0.52±0.29)g/24h vs(0.89±0.35)g/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丹参酮注射液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血肌酐水平、β微球蛋白、24h尿蛋白,优于单一氯沙坦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血/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尿清蛋白排泄率分为A、B、C三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胱抑素C,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对检测结果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作对比分析。结果各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1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血/尿β2-微球蛋白呈正相关(r为0.428,0.366;P<0.01,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血/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协助临床做好2型糖尿病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方面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检测正常胎儿和发育异常胎儿脐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脐带穿刺取得胎儿血,应用免疫比浊法对107例产前诊断结果正常的胎儿以及77例宫内感染、胎儿发育迟缓(SGR)并羊水少和泌尿系畸形等发育异常的胎儿血清β2-MG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妊娠18~34周正常胎儿血清β2-MG含量为(4.57±0.56)mg/L,与孕周变化无相关;妊娠34周后β2-MG含量下降,妊娠35~38周胎儿血清β2-MG含量为(3.58±0.69)mg/L,与妊娠18~34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感染、SGR并羊水少和泌尿系畸形等胎儿β2-MG含量与正常胎儿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胎儿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可为宫内感染、SGR并羊水少和泌尿系畸形等发育异常胎儿诊断与评估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