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临床肿瘤个体化诊疗及国际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飞速发展,基因转化医学领域在肿瘤治疗方面显示出明确的疗效并对临床病理学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美、英、法分别于2006年依托临床病理平台启动了癌症基因组(TCGA)计划,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大会(ASCO)连续两年把基因转化医学作为临床肿瘤治疗的会议主题。在国内肿瘤的靶向治疗广泛应用之时,肿瘤学科迫切需要病理科将疾病相关的标志物在蛋白水平和(或)基因水平改变的信息整合到最终的病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报告中,特别是来自肿瘤细胞的体细胞基因信息,是医疗机构中惟一由病理科常规应用的生物资源,也是国际上分子病理证书(MPG)制度要求病理科向临床提供个体化诊断报告的法定检材。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Rb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癌Rb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李建民徐树明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基因)是人体第一个肿瘤抑制基因,迄今研究发现在正常人体组织中Rb基因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且其突变或异常表达也被发现在许多人体肿瘤组织中。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食管癌Rb基因蛋...  相似文献   

3.
应用基因组消减杂交分离缺失基因侯萍,王志华,王秀琴,吴旻分离恶性肿瘤中特异缺失基因和重排基因是当前肿瘤研究中一大热点。常用的定位克隆(positionalcloning)策略在人力、物力和时间上要求均高,不是普通实验室所能承担的。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57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年龄、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残余瘤大小及化疗疗程数问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结果:57例中,年龄〉40岁组40例、≤40岁组17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42.5%和47.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上皮性癌45例,非上皮性癌12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44.44%和41.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化程度(高和中-低)、手术病理分期(Ⅰ-Ⅱ和Ⅲ-Ⅳ期)、残余肿瘤直径(≤2cm和〉2cm)、化疗疗程数(t〉6和〈6个)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3.33%和33.33%、72.41%和14.29%、53.19%和0、53.85%和22.2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病理类型与卵巢癌预后无关,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残余肿瘤直径、化疗疗程数是卵巢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努力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做到早期治疗,术后及时辅以正规、足疗程化疗是提高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组织中AT丰富结合域1A(ARID1A)基因、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45例EAOC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突变组和未突变组。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EAO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5例EAOC患者ARID1A、PTEN基因突变率分别为57.78%和22.22%。ARID1A、PTEN基因突变均与临床分期、月经失调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有关,且分别与肿瘤大小、绝经有关。EAOC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国际妇产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残余病灶、血清CA125、ARID1A及PTEN基因突变。结论 EAOC患者ARID1A基因突变率高于PTEN基因。ARID1A、PTEN基因突变均与患者临床分期、月经失调和血清CA125有关,且分别与肿瘤大小、绝经有关。两种基因发生突变均会促进EM的恶化及EAOC的发生发展,不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美国病理学医师学院(CAP)于2006年12月11日发布了“HER2检测临床实践指南”,目的在于改善HER2检测的准确性,以使接受HER2基因靶向治疗的患者获益,也使其他患者免受该靶向治疗药物潜在的毒性作用之害及承受不必要的经济负担。“HER2检测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布是乳腺癌患者的福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KRAS、PIK3CA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乳腺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5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乳腺癌组织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分别对PIK3CA基因和KRAS基因突变热点区域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探讨PIK3CA基因和KRAS基因突变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患者随访10个月,依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47)和未复发组(n=209),探究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PIK3CA基因和KRAS基因不同突变情况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256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共检测出77例PIK3CA基因突变和58例KRAS基因突变,突变率分别为30.08%和22.66%。PIK3CA基因突变与ER、PR以及HER-2的阳性表达率、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RAS基因突变与ECOG评分有关(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患者ECOG评分较高、肿瘤直径较大、ER和P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肿瘤(adrenocortical oncocytic tumors,ACOT)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Lin-Weiss-Bisceglia(LWB)评分及赫尔辛基评分两种评分标准的病理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8年3月至2019年7月诊断的44例AC...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子宫内膜癌的主要临床病理特点、肿瘤的浸润和扩散,以期对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有所裨益。方法 对1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重新光镜观察人膜癌病理、浸润及扩散情况并进行病理分类、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结果 本组中有异常子宫出血124例(98.4%),子宫内膜样腺癌最多(86.5%),临床Ⅰ期占82.1%,G3淋巴结转移率(43.7%)明显高于G2(12.2%)和G1(2.7%),深肌层浸润的淋巴结转移率(43.7%)明显高于浅肌层浸润层(3.2%)。结论 子宫内膜癌最突出的症状是子宫出血,几乎绝大多数是腺癌。手术时要根据大体观察、术前诊断、术中冰冻等结果,对其组织亚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中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2011年有完整随访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的胃癌患者24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标记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PD-L1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结果(1)PD-L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在胃癌组织,肿瘤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5.9%(64/247),肿瘤浸润免疫细胞(IC)中PD-L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6.7%(66/247),两者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与分化程度和肿瘤直径有相关性(P〈0.05),免疫细胞中PD-L1表达与有无脉管癌栓有相关性(P〈0.05)。(2)PD-L1基因扩增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FISH检测PD-L1基因扩增率为19.0%(47/247)。PD-L1基因扩增与年龄、胃大/小弯、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3)IHC检测的肿瘤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与FISH检测的PD-L1基因扩增,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符合率为25.0%(16/64),阴性符合率为83.0%(152/183),总符合率为68.0%(168/247),IHC和FISH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P=0.157)。(4)单因素生存分析:肿瘤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与预后呈负相关关系,免疫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和PD-L1基因扩增与预后均没有明显相关性。脉管癌栓、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是胃癌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肿瘤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中PD-L1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一致性较差;PD-L1蛋白表达提示预后较差;PD-L1基因扩增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正>乳腺癌是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及基因改变上均具有异质性的一组肿瘤,其准确的组织病理诊断对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随着乳腺癌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患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组织病理诊断的精准化更应贴近临床,更有利于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疗效。本文就临床和病理医师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包括乳腺癌组织学分类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间质病变的病理诊断、小叶浸润癌和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诊断的进展等进行系统性阐述,以期提高病理医师对乳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和治疗相关性的认识,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膜假黏液瘤(PMP)的病理诊断、命名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40例PMP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分析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将40例分为腹膜弥漫性黏液腺瘤病(DPAM)、腹膜黏液腺癌病(PMCA)以及交界性腹膜弥漫性黏液腺癌病(PMCA-I/D)三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每组患者的生存率,并分析三组间生存期的差异。结果40例患者中,12例死亡。生存时间为2~34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7.5个月;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9.0%、69.4%和53.0%。诊断时平均年龄为50.3岁(22~76岁),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性别、手术次数及卵巢累及与患者生存期无相关性;而阑尾肿瘤、实质脏器受累、腹膜肿瘤细胞成分、结构、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与患者生存期关系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PAM、PMCA-I/D及PMCA三组比较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两两比较PMCA.I/D与PMC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将PMCA—I/D与PMCA组合并后重新与DPAM组进行两组间生存期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尽管病理形态呈良性或低度恶性改变,PMP10年生存率仍然比较低;腹膜肿瘤内上皮细胞成分越多、细胞异型性越大、核分裂象越多的腹膜肿瘤其生存期越短;伴有阑尾黏液腺癌的病理较黏液腺瘤的病例预后差;伴有实质脏器受累的病例预后更差。建议在病理诊断中采用DPAM、PMCA和PMCA-I/D来对PMP进行分类,应少用或不用PMP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13.
基因组印记与肿瘤易感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是一种遗传后的基因调控方式,导致单亲的等位基因表达,参与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基因组印记与癌变和肿瘤易感性密切相关。本就基因组印记在癌变和肿瘤易感性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PCMT)的发病学特点、病理组织类型及形态学基础。方法:应用HE染色,组化及免疫组化标记对9例PCMT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对其临床资料作了分析。结果:根据形态学发现和免疫组化结果,9例PCMI可分为心脏恶性间皮瘤(3例)、血管肉瘤(2例)、B细胞淋巴瘤(2例)、心包胸腺瘤(1例)及交界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结论:PCMT和见,多于中年男性,好发于心房,多数恶性肿瘤预后差,肿瘤类型多,形态结构复杂,免疫组化标记对确定肿瘤起源很有帮助,早期发现、准确诊断与局部肿瘤全切除,对肿瘤的治疗和预后分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喉癌中5TK15基因扩增、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差异PCR方法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对照组织5TK15基因扩增的情况;应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同批标本STK15mRNA表达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TK15蛋白表达。结果肿瘤组织中5TK15基因扩增率为35%(14/40);STK15 mRNA表达增高占67.5%(27/40);STK15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72.5%(29/40);将扩增与表达的结果与喉癌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5TK15基因扩增、STK15mRNA表达增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STK15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结论喉癌中5TK15基因扩增、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导致中心体复制异常、染色体不稳定。可能在喉癌的发生及恶性进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和分级探讨--4 373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的临床应用。方法 根据4年来学习和应用WHO分类和分级的情况,结合4373例的病理分析,研究具体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1)2000分类 采用WHO和ICD-O(国际疾病分类肿瘤部分)的双重标准,其中的对应关系十分混乱。(2)对脑膜上皮的脑膜肿瘤细分为15种类型;存在分歧。(3)良性,非典型和间变性脑膜瘤的界定有困难。(4)间变性胶质瘤的诊断标准含混,(5)实际上,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混合性胶质瘤。(6)对特殊类型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认识不够,结论 建议制定更适合临床应用的分类和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MutT同源蛋白1(MTH1)基因状态与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进行免疫治疗的128例TN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TH1基因状态分为MTH1突变组(46例)和Non-MTH1突变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情况;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MTH1基因状态与TNBC患者及采用不同方案治疗TNBC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TNBC患者预后的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MTH1突变组与Non-MTH1突变组患者的肿瘤长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脉管或神经浸润、淋巴结转移、治疗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1突变组患者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Non-MTH1突变组(P<0.05);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抗血管生成方案治疗的患者中,MTH1突变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Non-MTH1突变组(P<0.05);多因素Cox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生存素基因(Survivin)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和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表达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RT-PCR及ELISA等检测50例肺癌患者BALF生存素基因、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和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并与病理组织学、刷检细胞学和痰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确诊肺癌患者BALF生存素基因、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和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的病理分型、分级、部位及转移情况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肺癌患者BALF检测联合痰细胞学检查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90%(45/50),高于单独痰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P均〈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联检肿瘤标志物可提高肺癌无创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AM-1和TMIGD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随机收集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结肠癌患者病理组织(经手术切除或病理检测)及接受结肠良性切除者(健康结肠组织)78例,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癌及健康结肠组织中ICAM-1和TMIGD阳性表达,观察ICAM-1和TMIGD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呈现黄色或棕黄色,结肠癌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高于健康结肠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中TMIGD1阳性表达低于健康结肠组织(P<0.05);ICAM-1、TMIGD1与远处转移、结肠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结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体积无关(P>0.05);结肠癌组织中ICAM-1与TMIGD1呈负相关(P<0.05);ICAM-1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ICAM-1阴性患者(P<0.05);TMIGD1阳性患者生存率高于TMIGD1阴性患者(P<0.05);ICAM-1、TMIGD1及联合诊断均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erine/threonine kinase15,STK15)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TK15在67例手术切除结肠癌的肿瘤组织及邻近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TK15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0.29%(27/67),显著高于邻近的非癌组织8.95%(6/67,P〈0.01),STK15基因过表达与结肠癌分化以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与其它临床病理指标无关。结论STK15基因可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相应作用,其过表达程度可作为一新的结肠癌某些生物学行为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