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刺井疗法对实验性重症脑外伤大鼠运动功能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针药组,采用自由落体法致大鼠脑外伤,针刺组给予针刺十二井穴和涌泉穴,针药组在针刺基础上给予中药雅康灌胃,其他两组不予处理.分别于大鼠受伤后不同时间点进行斜板实验和Y迷宫实验.结果 斜板实验显示,脑外伤后48h、72h时针刺组和针药组与模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迷宫实验显示,48h、7d时针刺组和针药组大鼠正确次数与模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井疗法能促进重症脑外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以及有效改善脑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2.
3.
中风初起的急救措施——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郭义周智良周国平马岩王秀云胡利明徐汤苹张艳军(天津中医学院300193)图书分类号R246.6关键词中风/针刺疗法急症处理放血疗法天津市卫生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天津市教委重点学科基金资助项目从...  相似文献   

4.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血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是中医传统治疗中风的一项急救措施,对于减轻中风后遗症具有重要作用。其机理尚未明了,本文通过临床及动物实验的初步观察,旨在探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血流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观察 本组30例病人,其中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6.27岁。经临床CT确诊为脑梗塞或脑出血患者。使用西德EME公司生产的彩色三维多普勒诊断仪(3D-TCD),探头频率2MHz,采取平卧位经颞窗探测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采取右侧位经枕窗分别探测双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  相似文献   

6.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是中医传统的急救措施,可用于中风急救。多年来,我们对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急救中风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在确定其疗效的同时,对其作用的环节,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为了进一步从生化角度探明其作用机制,我们观察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H+浓度影响。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0周龄wister大鼠,体重200~250g,雌雄不拘,由国家药物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动物中心提供。购入后适应饲养观察1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  相似文献   

7.
8.
马岩Fan  郭义 《中国针灸》1997,17(9):562-564
本文阐述了用K^+、Na^+敏感性微电极监测凝结大脑中动脉的大鼠脑缺血模型大脑皮层缺血区组织K^+、Na^+浓度的变化及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其影响的动物实验,说明了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中重要生化改变的K^+、Na^+浓度有良性调整作用,可能缓解了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初期患者意识状态等的影响。方法:以中风发病后3d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病情分为损伤大面积、中面积、小面积3组,每组随机分为刺络组与对照组, 刺络组和对照组均进行正常治疗,仅刺络组增加井穴刺络放血。将意识状态进行量化,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血压、心率等的变化。结果: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使损伤面积小的患者意识状态好转;收缩期血压上升;可使各组患者的心率加快。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使损伤面积小的患者意识状态好转。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又名“卒中”,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又以中风名之。许多中风患者由于发病后急性期的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最终造成死亡或遗留严重后遗症。井穴作为五输穴之一,临床用于脑血管急症治疗,疗效肯定,其对急性中风病的临床实验研究较为深入。然而针刺十二井穴治疗中风何时介入较为合适,研究尚较少,现就其时效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手十二井穴放血对家兔脑血流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十二井穴放血可使正常家兔和急性实验性脑缺血家兔REG波幅显著升高。且时间持久,优于静脉注射酸组 ,表明手十二井穴放血有明显扩张脑血管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重度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重度脑外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及针刺组,每组2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及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儿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定,比较两组患儿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及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3个月后,两组患儿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S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2、3个月后两组比较,针刺组患儿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高于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后两组比较,针刺组患儿SSA评分低于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为75.00%,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5.00%,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重度脑外伤吞咽障碍患儿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300193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郭义,张艳军,王秀云,徐汤苹300065天津市第二医院任树生,任焕忠,王新主题词十二井穴,放血,中风/针刺疗法,血流动力学/针刺效应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是中风初起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放血疗法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即时降压效应。方法:选取10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应用手十二井穴放血疗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于干预前,干预后即时、10 min、30 min、60 min测量并记录患者血压值,评估干预前与干预后60 min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经手十二井穴放血疗法干预后,患者干预后即时、10 min、30 min、60 min的血压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医证候总积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手十二井穴放血疗法能即时降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改善患者肝阳上亢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点刺十二井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北京燕山区医院(102500)于淑凤,王国华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急性期过后遗留的半身不遂、语言蹇涩、痴呆、抽搐、癫证。常常难以治愈,甚则造成终身残疾。现临床多以体针为主,有时使用头针等。本文采用点刺十二井穴配合体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脑内c-fos蛋白表达的角度观察井穴放血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以凝结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急性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MCAO),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缺血区皮层脑组织c-fos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及施加手十二井穴放血法后对其的干预治疗作用。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损伤可快速诱导c-fos蛋白在皮层缺血区脑组织的表达,其表达有随缺血时间延长逐渐增多的趋势,而缺血后即刻施加井穴放血的干预治疗.在1h、3h、6h、24h各缺血时间段均可明显上调缺血区皮层脑组织c-f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c-fos蛋白表达既与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也反应神经元的应激反应能力,脑缺血能诱导c-fos蛋白的逐渐表达,提示脑的缺血性损伤可应激性地增强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和适应能力。而早期施加井穴刺络放血疗法能进一步增强c-fos蛋白表达,提高神经细胞的应激能力,从而提高缺血区脑组织的抗损伤修复能力,减缓神经细胞凋亡,抵抗缺血性脑损害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有效的脑保护作用,表明井穴放血法对中风早期有一定的急救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煤气中毒小鼠的促醒作用,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共5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8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分批在罐内静式吸入含一氧化碳(CO)浓度为4 300 ppm的空气60~70 min,正常组小鼠不给予CO气体,置于空罐中,时长同模型组。小鼠从罐中取出后,治疗组进行手十二井血刺络放血。观察染毒后即刻、1 h和4 h小鼠意识状态和静脉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昏迷时间明显缩短;染毒后1 h和4 h,治疗组小鼠静脉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CO中毒小鼠具有促醒作用,可以缩短昏迷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以降低小鼠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突发一侧肢体瘫痪或伴有失语的无意识障碍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脑缺血后即刻给予十二井穴放血治疗,出血量为每穴1滴。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1)。结论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