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脉发生病变,临床上往往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理论上,肝与心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肝与心包同属厥阴经,心系病证的症状与肝经循行路线有关。心脉发生病变,往往由肝失疏泄引起,临床上可出现肝心二脏的证候表现。临证治疗中应以疏肝法为其治疗大法,注意各脏腑之间的联系,同时佐以调和气血、豁痰活血、健运脾胃、补肾固本等方法,标本兼顾,随证施治。 相似文献
2.
<正> 调理月经周期,是按照月经周期中四个时期的生理特点,把月经的期、量、长、质调整到正常的生理状态,以纠正其病理紊乱。祖国医学将其分为“经后期、真机期、经前期、行经期”,与现代医学的“增生期、排卵期、分泌期、月经期相互吻合。 相似文献
3.
疏肝 ,就是舒畅条达肝气为治疗肝气郁结的根本法则。即《内经·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之意 ,因肝为刚脏属春木而主风 ,喜条达而恶抑郁 ,其志为怒 ,在临床各科的多种病证的不同阶段 ,凡因精神情志刺激 ,都会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 ,而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不畅者 ,病变为痛为聚。若迁延日久 ,气滞血瘀 ,经脉痹塞者 ,则为痞为积。故疏肝法在临床上有着极其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然病证有新久之分 ,病性有寒热虚实之别 ,病势有缓急之异 ,因而所用方药亦不尽相同。必须详审病机 ,针对不同的病情 ,选用不同的方药施治 ,做到理法方药丝丝入扣 ,… 相似文献
5.
疏肝调气法治疗糖尿病的中医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 ,早在《内经》中就对消渴的症状、预后有较为详尽的记述 ,同时对消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主症有深入细致观察 ,还根据其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分别冠以消瘅、膈消、肺消、消中等名称。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消渴的专论已具“三消辨证”的雏形。至唐代 ,许多医籍对消渴病人尿甜的现象已有记载 ,还将尿甜消失与否作为判断消渴是否治愈的标准之一。元代《丹溪心法》则明确提出上、中、下三消分类法 ,并指出上消者肺 ,中消者胃 ,下消者肾 ,以脏腑分证论治 ,分别予以润肺燥、清胃热、滋肾阴等治法。这种…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名老中医单秋华教授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提出的疏肝调神针刺法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可治疗精神类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内科疾病,以及皮外伤、五官科病症、乳腺疾病等外科疾病,亦可治疗妇产科及儿科疾病;可通过调节痛觉传导改善患者偏头痛症状,还可改善创伤性应激... 相似文献
7.
疏肝调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疏肝调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认为肝气不能疏通畅达是脾胃升降失常的病机关键,临床以疏肝调气法治疗收效显著,为进一步探索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规范的中医疗法提供了启发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10.
胃脘痛为临床多发病,在临床治疗实践中笔者运用疏肝调气法为主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42例中,门诊30例,住院1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18岁;均由胃钡透、胃镜证实,其中浅表性胃炎18例,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 相似文献
11.
疏肝调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8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例,随机分成两组,53例中医治疗,以疏肝调胃法,30例服吗丁啉对照,并附治疗前后胃电图分析,结果表明,在自觉、他觉症状的改善,胃电图改善等方面均明显以中药组为优。本病病机为肝郁气滞,脾气健运,胃失和降。中医疏肝调胃炎中药有促进胃排空,抑制胆汁返流及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疏肝调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85%左右。在我国随生活方式变化,2型糖尿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如何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已成为临床医学的迫切课题。我们以疏肝调气为法,研制纯中药制剂胰岛生系列,观察治疗2型糖尿病1024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诊断标准 本组1024例,根据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 11.1mmol/L(除外胰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肝病及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疏肝和血法治疗高血压病13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 ,其中轻度和中度者占 80 %以上。中医治疗该病大多使用平肝降压法。近几年来 ,笔者运用疏肝和血法治疗高血压病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 ,符合美国高血压联合委员会 (JNCV)于 1993年制定的《高血压临床诊断和分级标准》。患者均经减肥、限钠、限酒、适量运动等非药物治疗 ,且轻度者治疗 3个月 ,中度者治疗 1个月 ,每周血压值仍大于 140 / 90mmHg(18 7/ 12kPa)者。同时做血脂、血糖、尿酸、肾功能、B超、胸片等检查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重度高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制伤科胶囊剂,观察其对跌打损伤、伤筋动骨、瘀血肿痛、骨折复位后使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建立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及采用直接干燥,粉碎成细粉等工艺制备胶囊.结果:伤科胶囊剂对治疗各种跌打损伤有明显疗效,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靠.结论:本药应用临床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18.
肝气郁结证是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所表现的最常见证候。多由情志长期抑郁或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发病 ,亦有因其它病邪的侵袭而诱发者。患病后由于气机失调、气郁气滞 ,又会影响到情志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肝气郁结证以气郁、气滞为特点 ,临床导致的病理病证较多 ,加之人体的禀赋有“偏寒、偏热、偏虚、偏实”的倾向和某一脏腑在发生病变后极易影响其它脏腑 ,甚至导致整个机体气血紊乱等病理变化。疏肝法具有调畅气机、疏理气血、开郁散结等功能。故临床以其为基础治疗肝气郁结 ,并因证而设“疏肝化瘀”、“疏肝散寒”、“疏肝散结”等多种治… 相似文献
19.
20.
疏肝利胆法指疏畅肝胆等脏腑之气机,疏通胆道,导泻胆中之留邪,达到平调阴阳、百病自灭的目的。疏肝利胆法的临床运用首见于《伤寒》、《金匮》,如其中的大小柴胡汤、茵陈蒿汤等就是很好的范例。从目前的观点来看,疏肝利胆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的流量,扩张胆管平滑肌、松弛胆道括的肌,对于肝胆、胃肠道、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某些代谢疾病及精神病等的多种病症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如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肝脓疡、急性胰腺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高脂血症妇女经带胎产病症、男性前列腺、精囊炎、血管神经性头痛、精神分裂症等。另外对中医的多种痛症也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