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传福  于立新 《肝脏》2006,11(2):128-129
肝脏经移植后不但自身能抵抗排斥反应,对同时移植的其他脏器也有广泛的抗免疫损伤作用,因此肝脏与其他器官联合移植的患者可减少抗排斥药物用量并使移植物更少出现排斥反应及得到更长期的存活,移植肝这种免疫关闭功能,称为肝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
胰岛移植中排斥反应和移植后复发自身免疫性β细胞破坏降低了移植的成功率,诱导免疫耐受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手段。目前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主要有胸腺内注射供体抗原、诱导混合嵌合状态、阻断T细胞共刺激途径以及对抗原呈递细胞的修饰等。这些方法在同种、异种胰岛移植的啮齿类动物、大动物及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模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大鼠肝移植自发免疫耐受模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为“免疫不应答”的现象,免疫耐受具有免疫特异性,可以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一些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目前,临床肝移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移植排斥反应,能在移植后患者身上实现针对移植器官的免疫耐受是临床工作者最大的愿望。肝移植排斥反应是受者和供者间抗原不一致所导致的,在这一应答反应中,T淋巴细胞是核心因素,因此,研究T淋巴细胞在免疫耐受发生中的变化将有助于揭示这种特殊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4.
保庭毅 《心功能杂志》1999,11(3):175-178
本研究试图建立供体特异性的免疫耐受动物模型,并探索胰岛移植与免疫耐受的关系,探讨移植区生理与胰岛存活和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1)从免疫应答和皮肤,胰移植物存活 经胸腺或门脉植入细胞抗原,是建立免疫耐受的有效途径;植入细胞抗原和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可诱导免疫耐受;(2)在建立免疫耐受模型基础上,发现脾内或肝胰岛移植物有功能存活期明显延长,且渡过了急性排斥期;  相似文献   

5.
微嵌合体状态与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种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是控制移植后排斥反应 ,提高移植物存活率的关键。自 1992年Starzl等在同种异体肾或肝脏移植存活 30年以上的患者血、皮肤、淋巴结中发现微量的供体白细胞以来 ,移植后供受体间细胞双向性迁移而产生的微嵌合体状态 ,被认为可能是移植免疫耐受诱导和维持的机制之一[1] 。本文对移植受体内微嵌合体状态的形成和维持 ,微嵌合体状态与移植免疫耐受关系两方面作一综述。1 移植受体内微嵌合体状态的形成和维持微嵌合体状态 (microchimerism) [2 ,3] 是指受体内存在移植供体的多能干细胞 ,这些细…  相似文献   

6.
同种肝脏移植免疫特惠器官现象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移植免疫特惠现象的发现及机制:肝移植免疫特惠现象又叫“天然免疫耐受现象”、“自发性免疫耐受现象”、“移植肝免疫特惠现象”、“剑桥免疫耐受现象”等,由60年代英国剑桥大学Calne等发现。其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主要有:(1)巨质量学说:肝脏本身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移植后可能诱导高剂量免疫耐受。(2)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Ⅰ类抗原在外周循环血中持续存在可能诱导和维持一种低排异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7.
胰岛移植中排斥反应和移植后复发自身免疫性β细胞破坏降低了移植的成功率,诱导免疫耐受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手段。目前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主要有胸腺内注射供体抗原、诱导混合嵌合状态、阻断T细胞共刺激途径以及对抗原呈递细胞的修饰等。这些方法在同种、异种胰岛移植的啮齿类动物、大动物及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模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器官移植最大的问题是移植排异反应。为了防止移植排异反应,受者经常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但现用免疫抑制药物为非特异免疫抑制,均有广泛的毒性和不良反应,长期应用会使受者处于免疫低下状态而发生感染、肿瘤和其他并发症。因此,诱导一种持久稳定且无需药物的免疫耐受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曦  宁光  李宏为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6(2):105-109,I0010,I0011
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为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治愈疾病的希望,临床应用的成功显示了胰岛移植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移植后患者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使胰岛移植仅适合用药物难以控制的糖尿病或需进行肾移植的患者。显然,诱导免疫耐受无疑将大大扩展胰岛移植的指征,更多的1型糖尿病患者将从中得益,避免糖尿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诱导免疫耐受、延长同种异体移植胰岛存活的最新实验进展,包括外周和中央型耐受的诱导。对一些细胞表面分子,如共刺激分子、黏附素及细胞因子受体等进行干预,均可延长移植于非自身免疫疾病背景小鼠的同种异体胰岛存活时间。去除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诱导供体特异的调节性T细胞是建立外周耐受的重要途径,甚至对有抵抗耐受倾向的自身免疫性非肥胖糖尿病小鼠也有效。通过骨髓移植,结合无须清除原始粒细胞的方案,能获得造血细胞嵌合,使胰岛成功移植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受体中,并尽可能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免疫排斥反应是影响器官移植术后存活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应用免疫抑制剂具有很多的不良反应,诱导免疫耐受是解决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最佳方法。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在移植耐受中起重要作用,Th1向Th2偏离是移植耐受的机制之一。现对Th1与Th2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移植免疫、免疫耐受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细胞凋亡是机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和病理现象,在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不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衰老及变性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器官移植领域,尤其是与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密切相关.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可能是肝移植免疫耐受的重要原因.本文就细胞凋亡的现象、类型、作用与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形成的发生机制以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成功产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首例骨髓干细胞移植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临床研究,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器官移植临床研究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肝脏移植耐受及其抗原递呈细胞相关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免疫排斥反应是移植器官组织最终能否成活的最大障碍.解决此问题最理想的方法是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肝脏除了有代谢消化功能外,还能够处理外来抗原并诱导机体对其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反应,尤其是在移植耐受中表现出了独特作用.目前相关机制研究发现,除了特殊的微环境外,肝脏还拥有大量的驻留和非驻留型抗原提呈细胞参与内部免疫反应.肝脏抗原递呈细胞在移植耐受诱导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获得移植物特异性的免疫耐受是同种异型移植的最终目标。调节性细胞的主动免疫抑制作用是诱导外周耐受的主要机制之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作为一种调节性T细胞亚类,它所介导的免疫抑制在移植耐受的诱导和维持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就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耐受中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Th_1/Th_2细胞与移植免疫耐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器官移植手术的开展,如何诱导宿主对移植器官的特异性免疫耐受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一些“免疫特惠器官”的研究,逐渐提出了如免疫偏离、克隆清除、克隆不应答、免疫抑制等诱导免疫耐受的途径。但人们发现诸如克隆不应答、克隆清除并不能完全解释自身免疫耐受及移植免疫耐受的机制,然而免疫抑制的理论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承认,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现在免疫学的研究进展不仅证实了外周免疫抑制性T淋巴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家犬肾脏移植模型,探讨门静脉注射供体脾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应用供体家犬脾细胞行门静脉注射,1w后行肾脏移植,ELISA法测定对照组、门静脉注射组、环孢素组肾移植后生存时间、血肌酐、移植肾病理改变。结果在肾移植后门静脉注射组、环孢素组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血肌酐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而门静脉注射组与环孢素组之间无差异。移植肾病理改变好于对照组。结论供体家犬脾细胞行门静脉注射可诱导受体家犬产生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试图建立供体特异性的免疫耐受动物模型,并探索胰岛移植与免疫耐受的关系,探讨移植区生理与胰岛存活和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①从免疫应答和皮肤、胰岛移植物存活等结果,证实了经胸腺或门脉植入细胞(脾细胞和骨髓细胞或肝细胞)抗原,是建立免疫耐受的有效途径;植入细胞抗原和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抗大鼠淋巴细胞血清加环磷酰胺)可诱导免疫耐受;②在建立免疫耐受模型基础上,发现脾内或肝(门脉内)胰岛移植物有功能存活期明显延长,且渡过了急性排斥期;胰岛在脾内或肝内生长良好;均能逆转受者的高血糖状态,提示脾内与门脉内一样是胰岛移植的适宜场所。③肝细胞能抑制胰腺细胞介导的受体淋巴细胞增殖,提示肝细胞具有抑制胰腺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作用。④在肝细胞- 胰岛细胞共培养条件下,胰岛分泌胰岛素大幅度减少,其机制可能是肝细胞或来源于肝脏的某种因子具有抑制胰岛分泌胰岛素作用。⑤脾脏分布α1,α2 受体,且α1 受体亚型介导的收缩效应并不依赖细胞外 Ca2+ 的存在。门静脉分布以 α1 受体为主,且 α1 受体亚型的缩血管效应依赖于细胞外 Ca2+ 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L02细胞人鼠嵌合肝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正常人L02肝细胞移植到具有正常免疫活性的大鼠肝内的存活情况,建立稳定的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方法 SD大鼠出生前宫内腹腔注射L02肝细胞,诱导胎鼠对人L02肝细胞产生免疫耐受,出生2周后经脾移植DiI染色后的人L02肝细胞,建立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DiI荧光示踪等方法,在不同时相分别检测人白蛋白和特异性人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L02肝细胞在鼠肝内的分布。结果 于移植后1、2、4、6、8、10周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人L02肝细胞在鼠肝内的动态分布,移植后2、4、6、8周大鼠均检测出人白蛋白,移植后2、4、6周检测出特异性人增殖细胞核抗原。结论 移植的人L02肝细胞在具有正常免疫活性的免疫耐受鼠体内能够存活、增殖,并产生人白蛋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大鼠移植心脏存活的长期变化 ,为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供体脾细胞 (SPC)和环磷酰胺 (CP)预处理移植受体 ,然后行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术 ,根据实验分组进行术后观察。结果 :SPC和CP预处理后 ,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在术后 7~ 10天移植心脏增大 ,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律变慢 ,15天以后移植心脏功能逐渐好转。结论 :SPC和CP治疗可以诱导受体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 ,只要受体存活 ,移植心脏不需要每日视诊或触诊检查  相似文献   

20.
白介素7及其受体的生理功能与免疫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基因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BMT/HSCT,统称BMT)已作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诱导移植器官免疫耐受的重要手段。但受者在移植前通常需要接受毒性较大的预处理治疗,这些预处理措施将严重损害受体的免疫系统。因此伴随着BMT,出现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机会性感染、肿瘤发病机会增加等诸多导致移植失败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