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氟醚对伤害性刺激诱发脊髓NADPH-d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机气体小分子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神经信息物质,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信号转导任务。NO极易通过细胞膜以弥散方式作用于邻近的细胞,通过改变突触前神经末梢的递质释放,参与突触传递、可塑性、神经毒性、痛觉调制过程。大量研究表明[1,2]:NO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增强或抑制伤害信息的传递。异氟醚有一定的镇痛和抗伤害作用,NO是否参与了异氟醚抗伤害作用仍  相似文献   

2.
背景 中枢神经突触膜相关鸟苷酸激酶(membrane-associated guanylate kinase,MAGUK)蛋白家族包含4种突触相关蛋白:PSD-93、PSD-95、SAP-102、SAP-97,它们参与调节谷氨酸突触信号传递,与学习记忆和疼痛等有关. 目的综述神经突触MAGUK锚定蛋白与疼痛相关受体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疼痛信号调节及传递中的作用. 内容 神经突触MAGUK锚定蛋白可通过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使君子酸(α-amino-3-hydroxy-5-methy-4-isoxazole propionate,AMPA)受体以及突触细胞黏附分子(synaptic cell-adhesion molecules,Syn CAM)等相互作用参与调节疼痛信号在突触的传递,影响突触传递强度. 趋向 干扰神经突触MAGUK锚定蛋白与疼痛相关受体和重要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影响疼痛信号在突触的传递,是疼痛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在大鼠中枢炎性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脂多糖组(LPS组)和MK-801组。MK-801组于鞘内注射LPS前2 h,腹腔注射MK-801 0.3 mg/kg,LPS组和C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LPS组和MK-801组鞘内注射LPS 0.1 mg,C组鞘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鞘内注射LPS前即刻、鞘内注射LPS后1、3、6、12、24 h时,测定热伤害性刺激痛阈和机械性触痛痛阈。鞘内注射LPS后24 h取腰段脊髓,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鞘内注射LPS后,与C组比较,LPS组热伤害性刺激痛阈降低、机械性触痛痛阈升高,MK-801组热伤害性刺激痛阈升高、机械性触痛痛阈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MK-801组热伤害性刺激痛阈升高、机械性触痛痛阈降低(P〈0.01)。鞘内注射LPS后,与C组比较,LPS组NO含量、NOS和iNOS活性均升高,MK-801组NO含量降低,NOS活性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MK-801组NO含量、NOS和iNOS活性均降低(P〈0.05)。结论NMDA受体的激活通过升高脊髓NO含量、NOS和iNOS活性,参与了鞘内注射LPS诱导的大鼠中枢炎性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外周敏化和脊髓后角的中枢敏化是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机制。多种伤害性刺激能使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后角中特异性激活和表达增多,这种现象能被MEK特异性抑制剂所明显阻断,并能使明显减弱伤害性刺激所导致的痛觉过敏和异常痛觉,可见,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在疼痛敏化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ERK激活(P—ERK)后可调控一些基因表达和磷酸化一系列底物,参与疼痛敏化凋控,并且可能是通过长时程增强方式来改变突触可塑性来实现。随着研究深入,有望为疼痛治疗提供新的靶位。  相似文献   

5.
术后硬膜外阿片类镇痛药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硬膜外注入阿片类(和/或局麻)药物不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而且可以改善病人术后的结局。 1 硬膜外阿片类药的作用机理 末梢伤害性刺激经C纤维传导至脊髓背角,使突触前膜释放出神经肽和谷氨酸。神经肽通过三磷酸鸟苷酶的作用与突触后膜上NK_1、NK_2受体结合,谷氨酸与后膜上的AMPA受体和NMDA受体结合,引起后膜去极化并改变第二信使。后膜的去极化移走了封闭NMDA受体离子通道的Mg~(2+)而使通道开放,Ca~(2+)和Na~+内流引起进一步去极化。阿片类药物在突  相似文献   

6.
Ravipati等对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自从1989年高选择性的5型磷酸二酯酶(PDE-5)受体抑制剂西地那非被研发以来,另有两种PDE-5抑制剂上市,他达拉非和伐地那非,这两种抑制剂均能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PDE家族中的酶成员可以催化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解,这两种信号分子又是一氧化氮(NO)的第二信使和平滑肌舒张、血管扩张的一个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7.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作为哺乳动物应激反应的重要激素,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对痛觉调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RH结合并激活其受体,通过减少外周伤害性刺激向中枢的传入、调节中枢神经元电活动的可塑性或者调节脊髓后角伤害性刺激等参与机体痛觉的调控.但是其作用机制尚需深入研究.此文综述CRH在外周、脊髓、中枢各水平的疼痛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神经损伤诱发脊髓WDR神经元功能活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坐骨神经损伤的大鼠病理模型上,研究神经损伤诱发脊髓背角与痛觉传递相关的广动力学性(Wide-dynamic-range,WDR)神经元电活动的改变。实验结果显示,神经损伤后,损伤区远心端的电刺激诱发WDR神经元的早成分电活动的放电数目显著低于近心端和动物健侧(P<0.01),而晚成分放电反应无减弱。提示WDR神经元通过它对外周神经元传入反应的编码特性而参与对伤害性刺激的定位和定性。  相似文献   

9.
五羟色胺(5-HT)在脊髓水平感觉信息,尤其是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是下行抑制系统中参与镇痛作用的主要神经活性物质。乌拉地尔是5-HT1A受体激活剂,鞘内注射可激活脊髓的5-HT1A受体,可有效降低脊髓背角接受电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的幅度,延长动作电位的时程。恩丹西酮是5-HT3受体阻滞剂,5-HT3受体在疼痛中的作用尚未定论,本研究拟观察乌拉地尔和恩丹西酮对电刺激大鼠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5-HT1A受体和5-HT3受体在脊髓水平的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腺苷作为一种内源性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参与机体睡眠、镇静、痛阈调节和抗伤害作用。有研究表明,脑和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中存在大量的腺苷受体,尤以A1受体为主。腺苷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作用于细胞膜表面的G蛋白,激活ATP敏感型K^+通道,使神经细胞膜产生超极化,抑制神经元电兴奋的传导,从而产生镇痛作用。但是电压依赖型K^+通道的激活是否参与腺苷脑和脊髓水平麻醉和镇痛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P2X3受体在背根感觉神经节特异表达,参与疼痛的信号传递.大鼠足底注射ATP等P2X3受体激动剂可诱发急性伤害性反应[1].研究表明,疼痛的发生和维持不仅与神经元有关,脊髓胶质细胞在某些因素诱导下,也参与了疼痛产生的过程[2],而其是否参与了由P2X3受体介导的急性疼痛信号传导,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评价P2X3受体介导急性痛反应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内P物质受体NK-1和谷氨酸受体NMDA1表达的变化,以探讨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在急性痛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极易透过生物膜,是细胞间、细胞内的信使分子,其扩散速度快、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强、本身不稳定.由于其合成易于调节,作为高级生物体调节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可有效地调节细胞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在循环、呼吸、消化及内分泌代谢等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证实,NO与骨组织细胞功能关系密切.多种细胞因子、机械应激和激素等因素均可影响NO的生成.NO通过调节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活性、调节骨代谢、影响骨组织血运、接受应力刺激、维持骨形态、参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在下尿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尿路中NO的合成主要由神经元型NOS(nNOS)调节 ,其分布以膀胱颈和尿道为主。尿道平滑肌细胞和膀胱间质细胞可能是NO主要的靶细胞。除参与尿道、膀胱颈平滑肌的松弛调节外 ,NO还参与脊髓感觉、运动信号的传递 ,或通过调节cGMP间接发挥作用。NO也能作为损伤因子、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参与人和动物下尿路的多种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全身麻醉的确切机制尚无定论,大多认为是麻醉药作用于细胞结构和分子水平,包括受体、离子通路和第二信使系统等。从中枢神经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元来看,发现全麻药主要是影响其突触传递功能。近来认为是一氧化氮-环鸟苷酸(NO-cGMP)信号在细胞间广泛且重要的传导,许多全麻药是通过干扰此通路来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中鞘内(IT)新斯的明(NEO)对脊髓一氧化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产量和环鸟苷酸(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 雄性64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组I0、术前30minIT0.9%氯化钠20μl组(组Ⅱ)、术后30minITNEO10μg组(组Ⅲ)和术前30minITNEO10μg组(组Ⅳ)。按Brennan法制成切口疼痛模型,以累积疼痛评分确定疼痛行为。在术后2h断头取腰段脊髓,以分光光度法测定NOS活性、NO产量;放射免疫法测定cGMP含量/结果 组Ⅲ和组Ⅳ大鼠的累积评分均明显低于组Ⅱ(P<0.01)。组Ⅱ的脊髓NOS活性、NO产量和cGMP含量均较组Ⅰ明显升高(P<0.01)。组Ⅳ的脊髓NOS活性、NO产量和cGMP含量均较组Ⅰ明显升高(P<0.01)。组Ⅳ的脊髓NOS活性、NO产量和cGMP含量均较组Ⅱ明显降低(P<0.05或0.01)。而两用药组上述指标比较以及用药组与组I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在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中,术前IT NEO的抗伤害作用可能与NO/cGMP信号转导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幻肢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和突触数量的变化.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11只,雄雌不拘,体重290~300 g,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组,n=5)和单侧坐骨神经横断组(P组,n=6).术后持续观察P组大鼠自噬情况,并进行自噬评分.术后28 d时,取L3~6节段脊髓组织,分别进行尼氏染色(显示神经元)和突触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突触数量),计数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脊髓背角神经元和突触的数量.结果 P组自术后2 d开始陆续发生自噬,自噬评分9~11分.与S组比较,P组各节段双侧脊髓背角神经元数量及L3.6节段脊髓背角突触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侧L4.5节段脊髓背角突触数量增加(P<0.05).结论 幻肢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数量增加,神经元数量未发生变化;突触数量增加可诱发幻肢痛.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与脑缺血缺氧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NO)激活脑血管平滑肌中的鸟苷酸环化酶(GC),cGMP合成增加,引起脑血管舒张。NO参与基础条件下和高碳酸血症等的脑血流的调节。脑缺血期脑组织中NO增加,缺血后脑皮质亚硝酸盐和cGMP增加,缺血后NO合成酶活性明显增加,提示L-Arg:NO通路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NO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的作用及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氯胺酮(Ket)是目前常用的静脉全麻药。其机理除了和非竞争性地拮抗NMDA受体有关以外,可能还和促进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有关;在体实验证实,脑内GABAA受体参与了Ket的催眠作用。增强脊髓GABAA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传递是麻醉药产生抗伤害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但脊髓GABAA受体和Ket抗伤害作用是否有关,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9.
近年发现内皮衍生舒张因子(EDRF)是一氧化氮(NO),而内皮细胞可通过NO合酶从L-精氨酸合成NO,后者弥散至邻近平滑肌,或与血小板接触,激活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而形成cGMP,抑制血小板活性。在内皮细胞中NO的合成引起cGMP的升高,其中高浓度瓜氨酸增强NO的合成。NO的作用与持续血管舒张的张力有关,后者是调节血流的重要因素,这里存在L-精氨酸:NO通路,硝基血管舒张剂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用以释放NO,在临床上已应用近150年。至于L-精氨酸:NO通路调节血小板功能方面,NO激活血小板中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酸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胶原、二磷酸腺甙和凝血酶等聚集剂可增高血小板细胞内Ca~(++),后者也可激活血小板内NO合酶。不论来自血小板本身或内皮的NO均表示控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的强大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新型的信使分子,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NO与脊髓水平的伤害性信息调控密切相关,许多证据表明NO在脊髓内促进痛觉过敏的形成和发展,抑制NO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抗伤害作用,但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