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南药学》2015,(6):565-570
目的合成一系列新型异羟肟酸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剂,并对这些化合物做了活性评价。方法以硝基苯衍生物,对位有取代的苯甲酰氯,邻硝基苯丙酸为原料合成这一系列化合物。MTT法检测化合物对A549、BEL-7402、MGC-803的抑制作用,并通过HDACs抑制实验进一步验证化合物活性,对抑制活性好的化合物进一步用双染法检测化合物诱导细胞凋亡情况,并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测定化合物的毒性。结果化合物7d、7f、7h、7j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SAHA。通过对HDACs抑制实验,化合物7d、7f、7h、7j均具有较好的酶抑制作用,与MTT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此类新型异羟肟酸类HDACs抑制剂能有效抑制HDACs,并降低细胞毒性,有较为广阔的研究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南药学》2017,(10):1356-1360
目的为了降低传统异羟肟酸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和改善体内代谢快的缺点,本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具有新型锌离子螯合基团的一类化合物,并测定了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方法以取代苯甲酸、6-氨基己酸等作为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检测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并通过酶抑制实验进一步检测化合物的活性。结果化合物a1~a4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较SAHA弱(P<0.05),化合物a5~a6对A549细胞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SAHA相当,并且均具有较好的酶抑制作用,与MTT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此类具有新型锌离子螯合集团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和抑酶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南药学》2018,(4):484-487
目的合成一系列含5-氟尿嘧啶(5-FU)结构的衍生物并对此类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5-FU为起始原料,通过加成、缩合,与邻硝基苯氧乙酸类载体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并用1H-NMR和MS确证其结构。MTT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细胞A549、Hep G 2、He La和正常细胞WI-38的抑制作用。结果目标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是化合物9对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IC50=(3.04±0.48)μmol·L-1]明显优于阳性对照5-FU[IC50=(49.81±1.49)μmol·L-1],且对于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较小。结论该合成路线所需反应条件温和,便于操作,且目标化合物9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合成L-精氨酸衍生物类氨肽酶N(APN)抑制剂,并通过活性研究寻找先导化合物。方法以L-精氨酸为原料,经胍基保护、缩合、异羟肟酸化等步骤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体外抑酶实验和抗肿瘤细胞增殖实验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活性。结果合成了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L-精氨酸衍生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确证。其中,化合物5e、5h、11e、11g、11h的体外抑酶活性较好,化合物5f抗肿瘤细胞活性最好,能抑制4种高表达APN的肿瘤细胞HL-60、A549、ES-2、PLC的增殖。结论目标化合物有较好的APN抑制活性和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其中化合物5f可作为先导化合物展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是一类锌离子依赖性金属蛋白酶,广泛分布于各种真核细胞内并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HDAC抑制剂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非细胞毒抗肿瘤药物,其对各种实体瘤、淋巴癌和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成熟、转移和侵袭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大部分抑制剂是通过螯合酶催化活性中心的锌离子来发挥抑酶活性,而苯甲酰胺类HDAC抑制剂不同于传统的异羟肟酸类抑制剂,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独特的N-(2-氨基苯基)苯甲酰胺的药效团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口服生物活性和抗肿瘤活性。文中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该类抑制剂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糠酰异羟肟酸类有机锡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设计合成糠酰异羟肟酸类有机锡配合物,并进行抗癌活性测定.方法 首先合成糠酰异羟肟酸(FuHA),并以之为配体合成一系列二烃基锡配合物;运用MTT法进行糠酰异羟肟酸类有机锡配合物对血癌K562细胞和骨髓瘤细胞EP-20的体外抗癌活性筛选.结果合成了1个配体和5个配合物,用熔点、元素分析、FT-IR、1H-NMR和13C-NMR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R2Sn(L)2型化合物为六配位畸变八面体,而[R2Sn(L)]2O型化合物为五配位双核三角双锥结构.结论正丁基锡和苯基锡配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与唑类药物联用对唑类耐药念珠菌的体外协同的抗真菌活性.方法 根据棋盘稀释法,测试HDAC抑制剂和唑类药物联用对临床耐药株的协同抗真菌活性,通过时间-生长曲线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对化合物Rocilinostat的抑菌效果、毒性进行考察.结果 化合物Rocilinostat与唑类药...  相似文献   

8.
楼炜  刘斌  宋宜 《医药导报》2009,28(5):553-554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药SAHA对p53敲低的细胞株HeLa E3以及其p53野生型的对照细胞HeLa的作用。方法体外加入不同浓度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药SAHA,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台盼蓝计数细胞死亡率。结果SAHA显著抑制HeLa和HeLa E3细胞的增殖,增殖抑制作用具时间、剂量相关性,且HeLa细胞比p53敲低的HeLa E3细胞对SAHA更为敏感。SAHA作用24 h后HeLa细胞出现G2/M阻滞和细胞死亡率的显著增高。结论肿瘤细胞中的p53状态影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药SAHA对其的杀伤及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约有1%~2%的人群受该病困扰。肿瘤坏死因子转化酶(TACE)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潜在的靶点,当前TACE抑制剂主要分为异羟肟酸类和非异羟肟酸类抑制剂两类。本文对近几年来出现的新型非异羟肟酸类TACE小分子抑制剂进行介绍,使读者对当前高活性、高选择性非异羟肟酸类TACE抑制剂的发展和设计研究现状有个总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利用化学物质的体外细胞毒性数据对体内急性毒性进行预测。方法:MTT比色法检测7种新化学实体对CHL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RC(Registry of Cytotox-icity)预测模型对急性毒性LD50值进行预测,并使用小鼠急性毒性上下法进行验证。结果:各化合物(1~7)细胞毒性IC50值分别为0.43、0.49、0.18、0.67、3.03、1.68、1.79mg/mL;根据RC预测模型,急性毒性LD50的预测值分别为2376.4、2478.3、1574.8、2087.6、4897.3、3331.8、3300.7mg/kg。经上下法检测,4号化合物的LD50值为1634.0mg/kg,其余6种化合物的LD50值均大于2000.0mg/kg。分别以预测值和实测值为依据对化合物毒性进行分级,二者相比,仅3号和4号化合物毒性分级略有差异,其它5种化合物的毒性分级基本一致。结论:体外细胞毒性数据可用来预测体内急性毒性,减少实验动物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取代苯基亚甲基环戊酮衍生物,对它们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筛选并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 使用化学方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合成,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利用CoMFA法讨论构效关系。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23个目标化合物,其中22个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和MS谱确认。体外抗肿瘤活性初筛结果显示,化合物Ⅰa和Ⅰb对Bel-7402、HCT-8、A-549 肿瘤细胞均表现出较高的细胞毒性,化合物Ⅱg对Bel-7402和HCT-8呈现选择性抑制,但对A-549无抑制作用,化合物 Ⅲa~Ⅲf 对3种肿瘤细胞均无明显抑制作用。CoMFA 结果显示,5位芳基胺甲基结构中,胺基的对位含有空间位阻较小和吸电子基团时将有助于提高化合物的活性,而胺基的邻位和间位连有空间位阻较大和供电子基团将会增强化合物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五环三萜化合物(齐墩果酸和山楂酸)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即抑制糖原磷酸化酶进行探讨。方法: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细胞中的糖原含量的变化证实化合物抑制了细胞中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结果:MTT法测得化合物对A549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同时,测得齐墩果酸和山楂酸对A549细胞的糖原磷酸化酶具有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是5.98和4.01μmol.L-1。进一步经化合物处理后的细胞内糖原含量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齐墩果酸和山楂酸具有抑制A549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内的糖原磷酸化酶活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1,4-二烯-3-酮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剂,并评价其对A549、Hep3B、PANC-1肿瘤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为后续设计合成高活性化合物提供参考。方法以临床在研药物MS-275为基础,通过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具有新型骨架结构的HDAC抑制剂,采用MTS法测定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HDACs抑制剂,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MS、~1H-NMR谱确证。肿瘤细胞实验表明,所有化合物对A549、Hep3B、PANC-1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抗增殖活性,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并合成含丙二酰胺结构片段的硫醇类HDAC抑制剂,评价其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活性。方法以丙二酸二乙酯和1,5(6)-二溴戊(己)烷为原料,经C-烷基化、水解、缩合、亲核取代、水解共5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以伏立诺他为阳性对照药,分别采用MTT法和台盼蓝染色法考察了目标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株的抗增殖活性;并测试了部分化合物在10μmol·L-1浓度下的抑酶活性。结果与结论共合成2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结构经1H-NMR、MS和IR确证;化合物Ⅲa-8、Ⅲa-11、Ⅲa-12、Ⅲa-13和Ⅲa-14的体外抗乳腺癌活性好于伏立诺他,其中Ⅲa-12的活性最强,IC50值为4.28μmol·L-1,化合物Ⅲa-8的体外抗白血病细胞活性最强,GI50值为6.85μmol·L-1;Ⅲa系列化合物在10μmol·L-1时的酶抑制率为59%~77%,而其相应的硫酯化合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酶抑制活性(抑制率<5%),说明硫酯类化合物不能直接与酶发生相互作用,而其水解产物具有一定的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中南药学》2015,(7):697-700
目的对MTT法测定有色脂溶性化合物对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改进,并观察7种新型化合物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以SMMC-7721人肝癌细胞为目标,对MTT法测定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实验分析并改进;用改进后的方法测定7种新型化合物对该细胞系的抑制作用。结果药液的溶解、溶剂毒性、化合物的颜色及关键步骤的操作,对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MTT实验结果影响较大,应当合理进行实验设计,减弱或避免上述因素的不利影响;7种新型化合物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降低,抑制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MTT实验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合成两类共10个基于VEGF靶点的积雪草酸衍生物,并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对积雪草酸进行结构优化,以VEGF为靶点,筛选出与靶点结合能力较强的化合物。以积雪草酸为原料,在C-2位引入乙酰氧亚氨基,并将C-28位羧基烷基化或酰胺化形成衍生物。基于MTT法,选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肺癌细胞(A549)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与结论合成的10个目标化合物对SGC7901和A549细胞增殖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优于积雪草酸,其中化合物6d、6e、8c、8d、8e抑制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吉非替尼,且分子对接表明,6e和8c与VEGF有较强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执业药师》2014,(9):39-39
美国FDA于2014年7月3日批准Spectrum制药公司的Belinostat(商品名:Beleodaq)粉针剂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Belinostat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药。HDAC可促进组蛋白及某些非组蛋白的乙酰基从赖氨酸残基脱离。体外试验中,Belinostat可致乙酰化组蛋白及其他蛋白积聚,诱导细胞周期停滞或某些转化细胞凋亡。Belinostat对肿瘤细胞毒性作用强于正常细胞。Belinostat在纳摩尔浓度(〈250nM)时即可抑制HDAC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苄基上不同的取代基对1-取代苄氧基-3,6,7-三羟基-氧杂蒽酮类化合物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氧杂蒽酮类化合物8个,所有化合物均经过核磁确证,并进行了初步的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和结论所合成8个化合物属首次报道,其中6个化合物对NCI-H460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目标产物1b、1d、1e和1f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9.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中独具特色的一员。该酶具有两个去乙酰化功能区,可特异性催化非组蛋白底物,参与并调节众多生理或病理进程。目前已报道的选择性HDAC6抑制剂结构种类较多,有的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将对HDAC6的结构、功能及其选择性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2,2,3,3-四甲基环丙酰硫脲(TCCT)诱导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药物浓度与U251细胞共同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药物作用48 h后肿瘤细胞的增殖。药物作用24 h后,采用RT-PCR检测肿瘤细胞的p21WAF1/CIP1与Cyclin D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DAC3、HDAC4、Cyclin D1与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PI单染法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TCCT对U251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药物干预48 h时的IC50为(0.461±0.108)mmol·L-1,并呈现剂量依赖性。TCCT药物干预24 h后U251细胞p21WAF1/CIP1mRNA表达上调,Cyclin D1 mRNA下调;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表达下调,Cyc-lin D1蛋白表达弱下调,p21WAF1/CIP1蛋白表达上调;S期细胞比例明显提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TCCT对U25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引起肿瘤细胞S期阻滞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HDAC3、HDAC4表达,促进组蛋白乙酰化,而影响p21WAF1/CIP1和Cyclin D1的基因、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