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刺通里穴对健康青年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该穴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6名健康青年,男、女各8名,针刺左侧通里穴,运用TCD在针刺前10 min、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和出针后10 min分别观测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结果:在男性,双侧MCA的Vs、Vd、Vm在针刺后数个时间点与针刺前相比均显著变小,且左侧较右侧持续时间长;双侧MCA的PI和RI无显著变化.在女性,双侧MCA的Vs、Vd和Vm在各个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仅右侧MCA的PI和RI在进针时显著变小.结论:针刺左侧通里穴对男性双侧MCA的血流速度具有负性累计效应.针刺左侧通里穴对女性双侧MCA的血流速度无显著影响,仅对右侧MCA的血流阻力有负性累计效应.针刺左侧通里穴对MCA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程为平  刘钊  侯伯男 《山西中医》2014,(1):25-26,41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针刺健康青年左侧曲泽穴对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及搏动指数(PI)、阻抗指数(RI)的影响,为临床使用该穴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随机选取20名健康青年,男女各10名。针刺左侧曲泽穴,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探头于双侧颞窗位置探及MCA,分别在针刺前10 min、进针后、行针时(留针15 min)、出针时(留针30 min)、出针后10 min时检测并记录MC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的数据变化。结果:针刺左侧曲泽穴,右侧MCA出针时和出针后的Vs、Vd与Vm均增加,与进针前10 min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左侧曲泽穴在出针时和出针后两个时间点能增加右侧MCA的Vs、Vd与Vm的血流速度。提示针刺左曲泽穴具有留针效应和出针后的后遗效应,为左病右取或右病左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间针刺健康青年左侧丰隆穴观察双侧大脑前动脉(ACA)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使用该穴是否具有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6名健康成年人,针刺左侧丰隆穴,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在针刺前10 min、进针后(进针时,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留针15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出针时(留针30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出针后10 min时分别检测并记录大脑前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的变化.结果:针刺左侧丰隆穴左侧ACA的Vd、Vm出针10 min后的参数均较进针前10 min下降(P<0.05).结论:针刺左侧丰隆穴能降低出针10 min后同侧ACA的Vd、Vm,提示针刺该穴能降低脑动脉血管充盈度以及血流量,应注意针刺强度和留针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临床应用针刺少海穴提供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参考数据。方法:选20名健康青年,针刺左侧少海穴,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分别检测并记录进针前10 min、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及出针后10 min的双侧MC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所得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结果:针刺左侧少海穴行针时双侧MCA的Vm参数均较进针前10min下降(P<0.05);右侧MCA的Vs行针时参数较进针前10 min下降(P<0.05);左侧MCA的Vs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参数分别较进针前10 min下降(P<0.05)。结论:针刺左侧少海穴可降低双侧MCA血流速度,对双侧MCA血流动力学有负性影响,临床治疗脑缺血性疾病慎用少海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间针刺左侧公孙穴对健康青年人双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使用该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健康青年人志愿者16例,男女各8例,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探头于双侧颞窗探及大脑中动脉,针刺被测者的左侧公孙穴,在针刺前10 min、进针后、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10 min分别检测并记录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的变化。结果:针刺左侧公孙穴,出针时右侧MCA的Vd与针刺前10 min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左侧公孙在出针时使右侧大脑中动脉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减慢。提示针刺该穴对大脑中动脉有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针刺健康青年左侧劳宫穴,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观测5个不同时间点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应用该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男女各15名,针刺左侧劳宫穴,应用TCD检测并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在针刺进针前10 min、进针时(进针得气并以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5 s后)、留针时(留针15 min并行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5 s后)、出针时(留针30 min并以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5 s后)、出针后10 min的血流速度及PI和RI的变化。结果:针刺左侧劳宫穴,在出针时和出针后10 min与针刺前相比左侧MC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降低,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升高,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降低(P0.05);其余各参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左侧劳宫穴,在出针时和出针后10 min可使同侧MCA的Vs下降,Vd和Vm升高,PI和RI均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使用经颅多普勒(TCD)连续观测针刺左侧飞扬穴不同时间点的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该穴对双侧MCA血流动力学是否存在负性影响,为临床治疗相关脑血管疾病是否选用该穴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15名健康青年,通过TCD观察针刺左侧飞扬穴针刺入前10 min、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10 min等5个不同时间点的左右两侧M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记录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阻抗指数(RI)共5项参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针刺左侧飞扬穴,在针刺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10 min将左右两侧MCA的Vs、Vd、Vm、PI、RI分别与针刺前10 min比较,左侧MCA的Vs在出针后10 min与进针前10 min相比P<0.01;左侧MCA的Ym在出针后10 min与进针前10 min相比P<0.05;右侧MCA的Vs在行针时与针刺前10 min相比P<0.05.结论:针刺左侧飞扬穴对双侧MCA的血流动力学有负性影响,可降低MCA的血流速度,提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时应慎用该穴,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则可以选用该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左侧侠溪穴对大脉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及PI、RI的影响,建立基本数据库,为临床安全使用该穴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30名健康青年,分为男、女两组进行实验,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记录针刺左侧侠溪穴时双侧大脑中动脉在针刺前5 min,进针时,留针15 min,留针30 min,出针时,出针后5min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阻抗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针刺左侧侠溪穴,男性双侧MCA在进针时、留针15 min的Vs、Vd、Vm均较进针前5 min增高,且左侧较右侧变化明显,持续时间长。双侧PI、RI值无显著变化。女性双侧MCA的Vs、Vd、Vm在各个时间点均无显著改变,仅左侧参数较右侧略有升高。双侧PI、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左侠溪穴对男性双侧MCA的血流速度有增加作用。未引起女性双侧MCA血流速度的变化,且对血管的顺应性及弹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曲泽穴在不同时间对前动脉(AC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阻抗指数(RI)各指标的影响,为临床使用该穴治疗脑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30名。针刺左曲泽穴,分别在针刺前10 min、进针后、行针时(留针15 min)、出针时(留针30 min)、出针10 min后5个时间点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探头于志愿者双侧颞窗位置并探及大脑前动脉,检测并记录ACA的Vs、Vd、Vm、PI及RI。结果:针刺左曲泽穴,右侧ACA在出针时与出针后两个时间点的Vd、Vs、Vm数据较针刺前的数据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数据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刺左曲泽穴可以使右侧ACA的Vs、Vd与Vm在出针时与出针后两个时间点的血流速度增加。针刺曲泽穴具有明显的留针效应及出针后的延时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点针刺健康青年左侧然谷穴对大脑后动脉(PCA)血流动力学各参数的影响,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健康青年60例,其中男、女各30例,针刺其左侧然谷穴,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于针刺前5 min、进针时、行针1时、行针2时、出针时、出针后5 min,分别记录双侧PCA的Vs、Vd、Vm、RI及PI。结果:针刺左然谷穴,与针刺前5 min比较,左侧PCA的Vs在行针2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PCA的Vs在行针1时、行针2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左然谷穴可降低双侧PC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提示针刺该穴对双侧大脑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具有负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新药川天康胶囊对实验动物脑血流、脑缺血及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用MFV-1200型电磁流量计及RM-6000型四道生理记录仪分别测定给药组及对照组麻醉猫的血压、心电图、心率及脑血流变化;通过阻断大鼠及侧颈总动脉形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给药组及对照组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脑含水量的变化;以离体兔主动脉条实验法,观察给药组及对照组对离体兔主动脉螺旋条作用的不同影响。结果:川天康胶囊能使麻醉猫脑血流量明显增加,并使脑血管阻力及血压显著降低,而对心电图、心率无明显影响;能使实验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脑含水量明显降低;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致血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结论:实验结果提示,川天康胶囊能明显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促进脑供血,减轻脑血管通透性及脑水肿,对缺血性脑组织的病理变化有一定保护作用,并能明显改善血管舒张功能,为其临床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病、眩晕头痛等疾患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芍药苷对沙土鼠不全性脑缺血后能量代谢、NO和NOS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芍药苷抗不全性脑缺血后脑组织能量代谢、NO和NOS的关系。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后48 h取前脑皮质测定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乳酸、NO和NOS水平。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后48 h脑组织Na+-K+-ATP酶、Ca2+-ATP酶及Mg2+-ATP酶活性均降低,NO含量和NOS活性降低,而乳酸含量无明显变化。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芍药苷高、中、低剂量均可不同程度地防止缺血再灌注48 h后Na+-K+-ATP酶活性的降低,增加Ca2+-ATP酶和Mg2+-ATP酶活性,增加NO含量,提高NOS活性。结论:芍药苷通过调节脑内能量代谢和NO的生成而发挥抗脑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Hachimi-jio-gan (HJ) against cerebral anoxia was investigated with various experimental models in mice. Minimal effective dose of HJ which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 survival time was 0.5 g/kg, p.o. for normobaric hypoxia and 0.5 g/kg, p.o. for KCN- (4 mg/kg, i.v.) induced anoxia. HJ reduced the duration of coma induced by a sublethal dose of KCN (1.8 mg/kg, i.v.)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Furthermore HJ potentiated the anti-anoxic effect of physostigmine and the effect of HJ was diminished by the treatment with atropine.  相似文献   

14.
脑梗塞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逐年上升,而脑梗塞治疗技术也不断发展,临床发现中药治疗是当前最常用的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脑钠肽前体(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发作关系密切.祖国传统医学治疗脑梗死,主张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注重个体差异达到精准治疗疗效.本文就ACI患者与其血清proBNP、hs-CRP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以及对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型加以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清D-二聚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和淀粉样蛋白A(SAA)在急性脑梗死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根据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分为轻度组32例、中度组18例和重度组37例,根据CT显示病灶最大直径大小分为小面积组29例、中面积组22例和大面积组36例。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D-二聚体、IGF-1、IGFBP-3和SAA水平,分析急性脑梗死组上述各指标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面积的关系,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血清D-二聚体和SA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且随着神经损伤程度和脑梗死面积增加而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后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SA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并随着神经损伤程度和脑梗死面积的增加而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急性脑梗死组患者IGF-1和IGFBP-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D-二聚体、IGF-1、IGFBP-3和SAA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对于判断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脑梗死面积的大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MDA、SOD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葛根素处理组(P组),每组8只。利用"六血管"模型阻断动脉30 min,恢复血流再灌注4 h。P组于缺血前10 min静注葛根素5 mg/kg,继之以微泵150μg/(kg.min)输注至实验结束,B组不用药。观察缺血前15 min和再灌注4 h家兔血浆MDA及SOD浓度的变化。结果B组MDA较A组显著升高,SOD显著低于A组(P<0.01);与B组比较,P组SOD回升,而MDA显著降低(P<0.01)。结论葛根素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期家兔血浆MDA的含量,提高SOD的活力,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9.
扎冲十三味丸治疗脑梗死40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种,主要以脑动脉血栓形成,栓子、炎症、损伤等导致局部脑组织急性缺血而发生的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灶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常见类型有动脉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等〔1〕。脑梗死在蒙医称之为萨病、白脉病;扎冲十三味丸主要功能为祛风通窍、舒筋活血、镇静安神、杀黏、除黄水等作用,为动脉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类疾病的首选用药。1一般资料我们共收集2000年1月~2004年12月符合诊断标准〔2〕的脑梗死患者800例,蒙医诊断符合脑梗死病诊断标准〔3〕,全部病例均为我科同期住院患者,进行随…  相似文献   

20.
为了做好儿童脑性瘫痪的早防早治,了解儿童脑性瘫痪的病因.将诊治的235例脑性瘫痪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