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为调整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监测某医院ICU住院患者2 641例,共发生导管相关感染568例,感染率21.51%。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感染率为16.47%;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为3.9%,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1.14%。从该医院ICU住院感染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共分离到病原菌1 6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86.73%,居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结论 该医院ICU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高,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监测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分析连续3年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调整优化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要求,对2012-2014年入住ICU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 128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20例、124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0.64%、例次感染率为10.99%、日感染率为13.34‰,例次日感染率为13.7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10.39‰,泌尿道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病率为0.81‰,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1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90.32%,其次为泌尿道、皮肤、手术切口和血液。结论ICU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医院感染高风险性因素,应加强目标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b>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科学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b>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患者中疑似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BSI)者送检标本病原菌检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b> 102例疑似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确诊CRBSI 44例,感染率为43.1%;股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率最高,占52.3%。44例CRBSI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8株(含混合感染4例),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构成比依次为54.17%、29.17%和16.67%。26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均敏感;革兰阴性菌仅对丁胺卡那和替加环素全部敏感。结论 <\b> CRBSI病原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普遍,仅对少部分抗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研究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脐静脉置管(UVC)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和病原菌构成,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 582例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 37例,其中PICC组32例,感染率8.1%,为2.79‰导管日;UVC组5例,感染率2.7%,为3.9‰导管日。PICC组的主要致病菌为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UVC组的主要致病菌为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中心静脉置管并发CRBSI的危险因素为胎龄、出生体重、置管时间和多种侵入性操作。结论 胎龄小、出生体质量轻,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及进行多种侵入性操作可造成CRBSI感染率升高。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JP3〗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和评价控制效果,为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住某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发病率为2.92%,例次感染发病率为3.52%;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10.60‰,患者日例次感染发病率为 12.77‰;千日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为25.23‰,千日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为 1.54‰,千日血导管插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0.4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4.25%;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9.22%。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高,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应继续加强目标性监测,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措施和管理理念。〖HT〗〖JP〗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患者CRBSI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 445例,其中发生CRBSI患者205例,感染率为8.38%。从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2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9.15%。分离的病原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置管前发热、置管时间、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是中心静脉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中心静脉CRBS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较严重,应针对独立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感染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内蒙古某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ICU住院患者3 000例,查出医院感染患者49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40%。在医院感染患者中,导管相关感染患者267例,导管相关日感染率为8.55‰。从该医院ICU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 41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93%,革兰阳性菌占22.18%。革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对呋喃妥因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和头孢呋辛较敏感。结论 该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菌株比例较高,应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监测。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b>研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者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NICU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b>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丽水市中心医院NICU住院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b>共监测该医院NICU住院患儿868例,确诊医院感染患儿16例、19例次,感染率为1.84%、例次感染率为2.18%。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和胃肠道,构成比分别为31.25%和25.00%。呼吸机的使用、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长构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从19例次感染患儿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株、革兰阳性球菌11株、真菌1株。结论 <\b>该医院NICU患儿医院感染率较低,主要发生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提示应重点加强肺部感染防控。  相似文献   

9.
张银凤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4):356-357,360
摘要 目的 <\b>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病率与病原菌分布特点,为加强重症病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b>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综合ICU住院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及其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b>共监测ICU住院患者1 321例,发生医院感染110例,医院感染发病率8.33%。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发生VAP患者63例,发病率为15.44‰。从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居前5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b>该医院ICU住院患者呼吸机使用率较高,VAP发病率与国内报道接近,严格控制呼吸机使用率和无菌操作是控制VAP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b> 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防控医院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b> 通过横断面调查方式,对某教学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结果 <\b> 调查当日实查住院患者1 682例,发生医院感染80例、97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76%、感染例次率为5.77%。以中心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率最高,达到53.33%。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和手术切口,感染率构成比依次为40.21%、22.68%和10.31%。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3.68%,居前三位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 <\b> 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我国其他三甲医院,提示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导管相关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法,对某医院NICU住院所有新生儿导管相关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结果 2014-2018年共监测NICU住院新生儿2 135例,住院总共日数28 756 d,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84例,医院感染率为13.30%,日感染率10.64‰。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主,日感染率为14.38‰。NICU医院感染患儿送检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4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6株,占64.25%|革兰阳性菌103株,占24.88%|真菌45株,占10.87%。4种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仅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葡萄球菌属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达到75%以上,只对替考拉林和万古霉素敏感|未发现真菌的耐药菌株。结论 该NICU住院患儿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监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分析2013-2015年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目标性监测资料,评估发展趋势,为提高ICU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目标性监测要求,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研究期间所有入住ICU>48 h患者进行监测,计算导管使用率及相关性感染发病率。结果 共纳入2 057例患者,ICU住院总日数为30 195 d,发生医院感染354例,感染率为17.21%;呼吸机平均使用率为53.46%,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总发病率为8.80‰;中心静脉导管平均使用率为65.7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CRBSI)的总发病率为3.58‰;导尿管平均使用率为76.85%,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总发病率为2.24‰;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5.0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各占18.75%、16.96%和15.18%;常用抗菌药物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替考拉林和舒普深,分别占15.24%、11.52%、10.97%和10.97%;联合用药以一联为主,占39.75%。结论 呼吸机平均使用率及VAP的总发病率、导尿管平均使用率及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总发病率、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及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总发病率仍较高,说明3种导管感染预防与控制还有一定空间,仍为ICU干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标本多重耐药菌(MDROs)分离结果及其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接受机械通气患者997例,发生VAP患者120例,VAP的发病率为12.04%,千日感染率为11.14‰。从120例VAP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20株,含MDROs78株,构成比为65.00%。MDROs中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居前3位。经分析发现,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以及GCS评分等因素对患者感染MDROs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该医院ICU患者VAP病原菌中有65%为MDROs菌株,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和使用呼吸机是导致患者感染MDRO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现状,为加强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连续3年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及其病原菌的监测数据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97 038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96例,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3.05‰。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率为6.06‰,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感染率为3.66‰,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感染率为0.53‰。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有重症监护室、内科和外科。共分离到病原菌241株,居前3位的病菌体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结论〓该医院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低,以VAP为主,革兰阴性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了解某教学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为更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与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教学医院近年3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次共调查住院患者11 928例,发生医院感染324例、34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72%、例次感染率2.87%;2010、2012、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11%、2.78%和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次调查医院感染率最高的科室是综合ICU,为42.3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55.56%。各年度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5.30%、45.35%和37.39%,呈递减趋势。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3.46%;革兰阳性菌检出率为第二位,占22.97%;真菌感染占13.40%。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持续降低;做好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预防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仍是现阶段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明确烧伤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在某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烧伤患者297例为研究对象,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烧伤科297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的患者中,共有47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15.82%。47例感染的患者共培养出61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为主,分别占总数的44.26%和40.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股静脉置管、烧伤面积≥50%、血清白蛋白<30 g/L、导管留置时间≥10 d以及合并吸入性损伤是导致烧伤科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烧伤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与患者的年龄、置管部位、烧伤面积、血清白蛋白数值、导管留置时间和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等有关,我们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患者器械相关性医院感染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连续5年该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总发病率为3.93%,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99‰。在医院感染病例中,VAP、CRBSI、CAUTI的千日发病率分别为6.31‰、1.18‰、1.11‰。结论 该医院ICU 住院患者器械相关医院感染连续5年无明显规律性变化,某些年度之间存在差别原因很多,提示有必要坚持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医院泌尿系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住院接受尿道插管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分析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共发现876例尿道插管住院患者中发现532例相关尿路感染患者例,感染发生率为60.73%。从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532株,其中包括革兰阴性杆菌351株、革兰阳性球菌116株和真菌65株,构成比分别为65.98%、21.81%和12.22%。居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屎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喹诺酮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头孢派酮/舒巴坦耐等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普遍较高,真菌耐药率均比较低。结论 接受尿管插管住院患者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谱广,应加强耐药菌监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感染防控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医院收治的留置导尿管患者315例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315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中发生感染92例,感染率为29.21%。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9%。年龄、住院天数、留置尿管、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基础疾病、意识状况是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应尽量减少非必要的插管操作,缩短留置尿管及住院时间,严格熟练执行插管操作从而避免机械性损伤,加强尿道口及导管的消毒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b>研究医院外科骨关节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以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方法 <\b>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综合医院外科住院实施骨关节手术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b>该医院连续监测骨关节手术患者621 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4例,感染率为0.64%。Ⅰ类切口感染率0.66%,关节置换(深部组织)手术切口感染率1.16%。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06%,Ⅰ类切口预防性用药率57.62%。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结论 <\b>该医院骨关节手术切口感染率较低,关节置换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手术切口感染防控应实施手术全程质量管理,对危险指数高的手术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