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人核仁磷酸蛋白1(NPM1)、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突变的发生频率,并探讨基因突变伴随的临床特征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94例初治的正常核型AML病人(M3除外),行NPM1、FLT3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94例正常核型AML病人,NPM1基因突变阳性率为40.43%;FLT3内部串联重复突变(FLT3-ITD)阳性率为28.72%;NPM1并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率为14.89%;FLT3点突变(FLT3-TKD)阳性率为7.45%。与无突变组相比,NPM1+/FLT3-组发病年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均较高,差异有显著性(t=2.048~2.072,P<0.05)。NPM1-/FLT3-ITD+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均较无突变组高(t=2.549、2.784,P<0.05)。NPM1+/FLT3-组1疗程化疗诱导完全缓解率为87.50%,高于无突变组的63.89%(χ2=4.205,P<0.05);NPM1-/FLT3-ITD+组完全缓解率为53.85%,与无突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M1、FLT3基因突变是正常核型AML病人中常见的分子学异常,此两种基因突变检测对AML病人的个体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及核仁磷酸蛋白(NPM1)基因突变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CR结合DNA测序技术分析65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FLT3及NPM1基因突变发生情况.结果 在5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检测到FLT3-ITD突变阳性10例(16.9%),NPM1突变阳性15例(25.4%),其中3例同时存在FLT3-ITD突变及NPM1基因突变;而在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均未检测到FLT3-ITD突变或NPM1基因突变.两种突变均与初诊时中位WBC数、染色体正常核型比例及伴有特异性融合基因患者比例有相关关系(P<0.05).FLT3-ITD+AML患者初诊时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P<0.05),单纯NPM1+AML患者初诊时表现为BPC较高(P<0.05)、免疫表型CD34阳性患者比例低(P<0.05);FLT3-ITD突变阳性者化疗后有低缓解率趋势.结论 FLT3-ITD突变和NPM1基因突变是AML患者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对初诊时高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不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CD34阴性表型和正常核型的AML患者检测FLT3-ITD突变和NPM1突变,有利于临床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讨论FLT3-ITD 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 分析2015 年6 月—2017 年6 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FLT3-ITD+ 及FLT3-ITD- AML 组患者的 免疫表型、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化疗后临床结局及生存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FLT3-ITD+ AML 组患者 CD56、CD33、CD11b 及CD7 表达高于FLT3-ITD- AML 组(P <0.05),而CD34、CD117 表达低于FLT3- ITD- AML 组(P <0.05)。与FLT3-ITD- AML 组患者比较,FLT3-ITD+ AML 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 髓原始细胞比例升高(P <0.05),而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FLT-ITD- AML 组患者总反应率高于FLT3-ITD+ AML 组(P <0.05);FLT3-ITD- AML 组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高于FLT3-ITD+ AML 组(P <0.05)。FLT3-ITD+ AML 组患者完全缓解患者CD56、CD34、CD11b、CD7、 CD33 及CD117 的表达水平低于未缓解患者(P <0.05)。结论 FLT3-ITD+ AML 患者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 紊乱,外周血白细胞及骨髓原始细胞高,完全缓解率低,预后差,是AML 预后不良因素。AML 患者早期检测 FLT3-ITD 突变及免疫分型对于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43例白血病(AML)患者FLT3基因和NPM1基因突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43例成人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初诊时收集其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基因组DNA-PCR方法分别扩增其FLT3和NPM1基因,并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分析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FLT3基因突变,观察患者基因突变特征并随访1 a了解其预后。结果 43例患者初诊AML患者中共检出FLT3+AML 30例(69.77%),其中正常核型AML 22例(81.48%)显著高于异常核型AML 8例(50.00%)(P<0.05);共检出NPM1+AML 28例(65.12%),其中正常核型AML 21例(77.78%)显著高于异常核型AML 7例(43.75%)(P<0.05)。FLT3+AML患者完全缓解率与无复发率显著高于FLT3-AML患者(P<0.05);NPM1+AML患者完全缓解率与总生存率显著高于NPM1-AML患者(P<0.05)。结论 AML患者FLT3和NPM1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是较为常见的子学异常,且NPM1和FLT3基因突变与临床特点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和核仁磷酸蛋白1(NPM1)基因突变的发生频率,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4例临床初诊为AML的成人患者骨髓标本,通过基因组DNA-PCR技术对FLT3-ITD和NPM1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44例患者共检测到FLT3-ITD突变10例,检出率22.7%。FLT3-ITD突变阳性的10例患者和无突变者初诊WBC中位数分别为(98.5±22.5)×109/L和(42.9±12.4)×109/L,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4例患者共检测到NPM1突变14例,检出率31.8%。大部分突变患者,染色体核型正常。结论FLT3-ITD和NPM1基因突变是AML患者中常见的分子生物学异常,对患者的临床和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分化抗原CD133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9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6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30例,对所有的患者骨髓进行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分型及检测CD133的表达,同时采用高分辨溶解曲线技术(HRM)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检测AML患者的FLT3-ITD和NPM1基因突变,所有患者常规进行外周血WBC、Hb和PLT,以及骨髓象的检测,分析AML和ALL的临床特征以及常见的预后指标与CD133表达关系,以及AML患者CD133的表达与FLT3-ITD与NPM1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 AML患者CD133阳性率60%,ALL患者CD133阳性率为40%。CD133阳性表达者,肝脏、脾脏肿大的发生率两组急性白血病均高于阴性表达(P<0.05);而在AML患者,骨痛发生率阳性表达CD133者为77.8%,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在AML组患者中,CD133表达与WBC计数呈现正相关(P<0.01)。AML患者NPM1突变型占35%,FLT3-ITD突变型占30%,FLT3-ITD突变组CD133阳性表达率高于FLT3-ITD野生型组(P<0.05);而NPM1基因突变组与野生型组CD133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CD133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常见预后指标、以及FLT3-ITD突变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急性白血病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伴有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FLT3-ITD)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03例初诊AML患者(除外M3型),其中FLT3-ITD+患者24例(阳性组),FLT3-ITD-患者79例(阴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2组患者治疗总反应率(overall reaction,OR)、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  结果  阳性组患者CD33、CD7、CD56及CD38抗原表达率较阴性组明显升高(均P < 0.05),而CD13、CD34表达率则显著降低(均P < 0.05);阳性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合并NPM1(Nucleophosmin)突变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均P < 0.05);阴性组患者治疗总反应率为78.48%,明显优于阳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阳性组患者中位OS为9.5个月,中位PFS为9个月;阴性组患者中位OS为17个月,中位PFS为16个月,阴性组较阳性组明显延长(P < 0.05)。  结论  FLT3-ITD阳性AML患者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紊乱,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骨髓原始细胞高,易合并NPM1突变且治疗总反应率低,PFS和OS明显缩短,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FLT3-ITD基因突变与细胞遗传学关系.方法采用PCR-DHPLC方法检测60例初治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FLT3-ITD突变;应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60例初发AML中,FLT3-ITD突变阳性率为21.67%(13/60);10例对照组均未检测到该突变;不同预后核型组FLT3-ITD突变阳性率不同,预后中等核型组突变率较高40.0%(6/15),预后中等核型组FLT3-ITD突变阳性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高于预后好核型组及预后差核型组(P〈0.01).结论 FLT3-ITD突变在AML中多发生于预后中等核型组,而且与预后不良相关;预后中等核型组FLT3-ITD突变阳性者具有外周血高白细胞、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高的临床特点.FLT3-ITD突变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细胞遗传学的不足,有可能成为AML常规检测项目之一,有助于白血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王楠  冯砚平 《黑龙江医学》2021,45(13):1418-1420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前后FLT3-ITD基因突变与临床缓解的相关性,探讨FLT3-ITD基因动态改变对评估AML患者临床疗效的意义.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AML患者178例(除M3型),通过PCR扩增联合一代测序的方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FLT3-ITD突变情况,比较FLT3-ITD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临床特征和缓解率的差异.结果:AML初诊患者中FLT3-ITD阳性患者(33例)的中位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血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高于FLT3-ITD阴性患者(145例)(P<0.05);AML初诊FLT3-ITD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相比,具有更低的完全缓解率(42.4%vs58.6%,P<0.05);而在FLT3-ITD初诊阳性患者(33例)中,化疗后持续阳性患者(5例)的完全缓解率显著低于化疗后阴性的患者(28例)(0.0%vs 50.0%,P<0.05).结论:AML初诊FLT3-ITD阳性患者化疗效果欠佳,化疗后FLT3-ITD持续阳性与AML难以缓解相关,提示连续监测FLT3-ITD突变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评估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NPM1?CEBPA?FLT3-ITD及c-kit基因突变在正常染色体核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N-AML)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2例初诊AML患者骨髓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提取DNA?采用改良的热处理姬姆萨R显带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运用基因组PCR及测序进行NPM1?CEBPA?FLT3-ITD及c-kit基因突变检测?分析4种突变在CN-AML中的发生率,比较突变型与野生型患者临床特征?生存期及累积复发率的差异?Cox回归分析研究CN-AML患者各项临床特征及突变状态等因素在总生存期(OS)中的预后意义?结果:112例CN-AML患者中NPM1?CEBPA?FLT3-ITD及c-kit的突变率分别为21.4%?21.4%?13.4%和5.4%?NPM1突变型患者的白细胞(WBC)显著高于野生型患者;FLT3-ITD及c-kit突变型患者的血小板(PLT)明显低于野生型患者,而外周血(PB)及骨髓(BM)的原始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排除放弃治疗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后,孤立的NPM1突变患者的OS较野生型患者明显延长;孤立的CEBPA突变型患者的OS及无病生存期(DFS)均较野生型患者明显延长;孤立的CEBPA突变患者的累积复发率明显低于野生型患者?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BM原始细胞比例高是OS独立的预后指标,CEBPA突变状态与OS相关?结论:在CN-AML中存在一定比例的NPM1?CEBPA?FLT3-ITD及c-kit突变,其中NPM1与CEBPA突变率较高?FLT3-ITD及c-kit突变患者具有较低的PLT及较高的原始细胞比例?孤立的NPM1与CEBPA突变与良好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初诊的AML病例中通过平均荧光强度(MFI)和抗体结合能力(ABC)研究CD33的量化水平与NPM1和FLT3基因突变的存在或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常规检查诊断出的64名AML患者,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筛选出的AM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64名患者白细胞的CD33表达量集中在69%(范围12%-91%).存在NPM1突变的病例和不存在的相比,CD33的MFI和ABC值有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28名NPM1突变的患者MFI中心值为436(范围16~1830),而36名不存在NPM1突变的患者的MFI中心值为215(范围32~986),差异显著(P<0.05).选择27个病例研究CD33的ABC值,结果显示,10个存在NPM1突变病例的ABC值集中在12 236(范围2 580~18 356),剩余17个没突变病例的ABC值集中在4 205(范围366~16 720)(P<0.05).此外,在存在NPM1突变的患者中白血病患者的CD33的MFI值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增高(P<0.05).相反,不存在NPM1突变的白血病患者与正常人的MFI值之间没有发现差异(P>0.5).通过对NPM1 +/FLT3+和NPM1+/FLT3-两个患者组的检测发现,两个组的CD33的MFI值(平均456.3 vs536.2,P>0.5)和ABC值(平均9243.6 vs.10150.2,P>0.5)无显著差异.结论 携带NPM1突变的AML患者显示出较高的CD33表达强度,这可为AML的一个更好的相关治疗方案提供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旭辉  王云贵  金洁 《浙江医学》2007,29(3):201-204
目的研究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nternal tandemduplication,ITD)突变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组PCR及RT-PCR方法检测126例AML患者的FLT3/ITD突变。结果106例初治AML患者检出FLT3/ITD突变者18名,突变率17.0%,在20例完全缓解期患者及对照组中均未检测到FLT3/ITD突变,基因组PCR及RT-PCR两种方法检测FLT3/ITD突变的结果一致,对其中3例特征性突变测序结果显示,ITD主要位于外显子14,亦可累及内含子14和外显子15,长度为21~42bp,均为框内突变。FLT3/ITD阳性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P<0.01),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高(P=0.039),早期病死率高(P=0.036)。在M3患者中,FLT3/ITD阳性者完全缓解率低(P=0.015)。在非M3患者中,FLT3/ITD阳性者的完全缓解率与阴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T3/ITD阳性患者完全缓解后检测FLT3/ITD转阴性。结论FLT3/ITD阳性AML患者早期死亡率高,FLT3/ITD阳性M3患者预后差,FLT3/ITD突变检测对于AML患者疗效评价、预后估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淼  孙永城  王怡  盛立霞 《浙江医学》2021,43(4):383-386
目的探讨CD25表达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初诊的AML患者167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髓细胞CD25免疫表型。其中髓细胞CD25+患者26例,CD25-患者141例。观察并比较CD25+患者与CD25-患者初发时外周血WBC、PLT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首次诱导完全缓解、1年无病生存、1年总体生存情况。分析CD25+患者FMS样的酪氨酸激酶3-近膜区的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基因突变、复杂/高危核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CD25+患者与CD25-患者初发时外周血WBC、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25+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于CD25-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5+患者首次诱导完全缓解率、1年无病生存率、1年总体生存率均低于CD25-患者(42.3%比80.1%、29.2%比65.9%、36.4%比77.1%,均P<0.05)。CD25+患者中,FLT3-ITD基因突变的患者与无FLT3-ITD基因突变的患者及复杂/高危核型的患者与正常/良好核型的患者0.5年无病生存率和1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D25表达与AML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FLT3-ITD、NPMI、C—kit基因突变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50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FLT3-ITD、NPM1、C—kit表达,比较分析FLT3-ITD、NPMI、C—kit突变与临床资料、细胞遗传学的关系及预后影响。结果5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中NPM1突变检出率占38%,在正常核型占61.9%,显著高于在异常核型(P〈0.05);FLT3-ITD突变检出率32%,正常核型占38.1%,与在异常核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kit突变检出率10%,核型为t(8;21)占80%、,FLT3-ITD、NPM1突变初诊时WBC、LDH、α-HBDH显著高于无突变患者(P〈0.05);在NPM1突变患者中伴FLT3"ITD突变占68.42%,显著高于在无NPM1突变患者中伴FLT3-ITD突变占的9.68%(P〈0.05);单纯NPMI突变CR率i00%,显著高于无三基因突变的患者54.16%(P〈0.05),FLT3-ITD、NPMI突变CR率46.15%,显著低于单纯NPM1突变CR率100%(P〈0.05)。CR的患者FLT3-ITD、NPM1、C—kit突变均转阴,复发患者再次检出突变早于骨髓复发。结论FLT3-ITD、NPMI及C—kit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上有特殊的分布,并且与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血小板数、LDH、α-HBDH密切相关,三基因突变可作为判断预后及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NPM1、CEBPA、FLT3-ITD及c-kit基因突变在正常染色体核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N-AML)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方法与基因检测PCR法进行NPM1、CEBPA、FLT3-ITD及c-kit基因突变分析。分析以上四种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比较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生存率及累积复发率。结果:NPM1、CEBPA、FLT3-ITD及c-kit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22.0%、22.0%、13.0%、5.0%;NPM1突变型患者的WBC明显高于野生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BPA突变型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野生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T3-ITD突变型患者PB和BM明显高于野生型,PLT和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野生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it突变型患者PLT明显低于野生型,PB和BM明显高于野生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PM1突变型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野生型,CEBPA突变型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野生型,累积复发率明显低于野生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存在一定比例的基因突变,NPM1、CEBPA突变率相对较高,FLT3-ITD及c-kit基因突变患者的PLT较低,BM原始细胞比例较高,且NPM1、CEBPA突变能够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D25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常见免疫表型标记间的相关性,及CD25与 FLT3-ITD 基因的关系。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 CD7、CD117、CD33、CD34、CD38、cyMPO、CD13、CD36、CD56、CD11b、CD19、CD16、CD14、CD64及白介素2三条受体链CD25(α链)、CD122(β链)、CD132(γ链)在36例AML患者骨髓表达,运用PCR技术检测本组患者FLT3-ITD基因的表达。结果36例AML患者中, CD25+表达率为13.89%(5/36),在AML-M2组为12.5%(1/8)、AML-M4组为18.18%(2/11)、AML-M5组为20%(2/10), CD25+表达率在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CD7、CD117、CD33、CD34、CD38、cyMPO、CD13、CD36、CD56、CD11b、CD19、CD16、CD14、CD64、CD122、CD132单克隆抗体的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在CD25+AML-M2组和CD25-AML-M2组间、CD25+AML-M4组和CD25-AML-M4组间、CD25+AML-M5组和CD25-AML-M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CR结果显示,7例AML患者出现FLT3-ITD突变基因,5例CD25+AML患者组中FLT3-ITD+者为3例,CD25+AML合并FLT3-ITD+率为60%,高于CD25-AML组(P<0.05)。结论(1)CD25在AML患者中可出现阳性表达,但阳性率较低,CD25与AML患者的FAB亚型和常见的髓系免疫表型标记无明显相关性;(2)CD25+AML患者合并FLT3-ITD基因突变率较高,明确CD25与FLT3-ITD基因的相关性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FLT3及C-kit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初诊AML患者的临床资料,PCR分析FLT3及C-kit基因突变情况。结果248例初诊AML患者中,FLT3-ITD突变率为16.9%,TKD突变率为3.2%,C-kit8号外显子突变率为1%,17号外显子突变率为5.2%;FLT3-ITD突变更倾向发生于正常染色体核型的AML患者;FLT3突变阳性组及C-kit突变阳性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高于基因突变阴性组,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较阴性组缩短(P<0.05)。但是对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完全缓解率(CR率)并无影响(P>0.05)。结论 FLT3及C-kit突变的AML患者有较差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伴FMS样酪氨酸激酶3受体(FMS like tyrosine kinase 3 receptor,FLT3)突变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细胞计数、突变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68例伴FLT3突变的AML患者纳入研究,进一步对FLT3突变类型进行分类,收集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数据及血细胞计数,分析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伴FLT3突变的AM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10表达水平升高,CD8、CD16+CD56、IL?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表达水平下降。按白细胞计数分组,CD3、CD4、CD8、CD19、IL?4、IL?10在组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24、P=0.034、P=0.008、P=0.048、P=0.024);按血小板计数分组,CD19、CD1...  相似文献   

19.
构建稳定表达FLT3-ITD/FIV载体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AML)株,为研究FLT3-ITD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和以FLIT3为靶点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体外模型。筛选临床上FLT3-ITD突变的AML患者,选取mutant/wt比值最高的FLT3-ITD突变作为克隆对象,PCR扩增FLT3基因全长。然后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FLT3-ITD/FIV慢病毒载体并包病毒,收集病毒液上清液进行K562白血病细胞株感染,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术筛选阳性转染细胞。收集阳性转染细胞做Western blot验证阳性质粒的表达情况。207名AML患者中有42例FLT3-ITD突变,成功扩增出了mutant/wt比值最高的FLT3-ITD突变患者的FLT3基因全长。双酶切FIV载体和模板DNA,连接以及感受态细胞转化筛选出阳性重组子,双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验证。慢病毒成功感染K562白血病细胞株,用流式细胞分选术筛选出了稳定感染的细胞,且该细胞可以传代、扩增。同时,稳定感染细胞的Western blot鉴定也证实了阳性质粒的表达情况。通过筛选FLT3-ITD突变的AML患者,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FLT3-ITD/FIV载体的白血病细胞株,为研究FLT3-ITD在AML发病中的作用以及针对FLT3-ITD为靶点的药物筛选治疗等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体外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20.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般预后影响因素常用,但不精确。目前,细胞遗传学是预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达到完全缓解和长期生存最有价值的因素之一。NPM1,C-KIT和FLT3-ITD基因异常受到重视。研究发现,以往伴t(8;21)或inv(16)预后好的AML,伴有C-KIT则提示预后风险为中等。正常核型伴有单独的FLT3-ITD变异预后差,正常核型伴有单独的NPM1变异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