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组(B组)、缺血再灌注加替米沙坦组(C组),每组10只.B组与C组大鼠在体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松扎再灌注120 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及B组于术前24 h及2 h灌胃生理盐水5 ml/kg,C组术前24 h及2 h灌胃替米沙坦10 mg/kg(以生理盐水配制).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及前列环素(PGI2)含量.NBT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MIS),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结果 与B组比较,C组能明显缩小MIS(P<0.01),降低血清AST、LDH、CK-MB(P<0.05或<0.01)及MDA活性(P<0.01),提高SOD、GSH-Px活性(P<0.05),降低血浆TXA2含量,提高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P<0.05或<0.01),并能明显减轻心肌组织水肿以及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 替米沙坦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自由基损伤,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扩张血管,调节PGI2/TXA2平衡等途径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芍胶囊及有效成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MIRI)大鼠心脏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制备MIRI模型。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I/R组、参芍胶囊250 mg/kg(SS250)组、参芍胶囊500(SS500)mg/kg组、人参茎叶总皂苷(TSFG)26 mg/kg组、白芍浸膏粉(Pae)370 mg/kg组及阿托伐他汀(Ator)10 mg/kg组,预灌胃7 d。再灌注后心脏苏木素-伊红染色(HE)切片进行计数中性粒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0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心肌组织中再灌注后中性粒细胞(PMNs)数量显著升高(P0.01)。与I/R组比较,用药各组PMNs数量显著减少(P0.05,P0.01)。与Pae及Ator组比较,SS250、500组和TSFG组PMNs数量显著减少(P0.01)。与S250组比较,TSFG组PMNs数量显著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T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1)。与I/R组比较,SS250组和SS500组TNF-α浓度显著降低(P0.01);TSFG组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IL-1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SS250组、SS500组、Pae组和Ator组IL-1β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IL-10浓度显著下降(P0.01)。与I/R组比较,SS250组、SS500组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参芍胶囊两种剂量能够抑制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产生,增加抗炎因子IL-10的生成。通过抑制心肌组织和全身的炎症反应而发挥抗MIRI作用。其两种组分对不同炎症因子的干预效果不同,体现了参芍胶囊组方配伍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川芎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川芎嗪组、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组以及川芎嗪+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组,假手术组左前降支近端穿线但不结扎,其余四组给予结扎前降支缺血35 min,再灌注120 min。光镜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变化,测定缺血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白细胞介素1β、一氧化氮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川芎嗪预处理能减少心肌白细胞浸润,增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增加一氧化氮含量及心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显著抑制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取消了川芎嗪所致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结论川芎嗪预处理能减少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加内源性一氧化氮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JAK-STAT通路的主要成员STAT1和STAT3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过程中激活的功能作用及AT1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抗心肌I/R损伤的受体后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肌I/R模型,6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5组,每组13只:正常对照组、I/R组、AG490组、替米沙坦预处理组、替米沙坦后处理组。动态监测LVDP和dp/dtmax;免疫印迹法检测p-STAT1,p-STAT3的蛋白表达;TTC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TUN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RT-PCR法检测Bcl-2、Bax的mRNA表达。结果与I/R组比,JAK阻断剂AG490、替米沙坦预处理及后处理均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1),降低心肌细胞AI(P<0.01),改善心功能,使LVDP和dp/dtmax均明显升高(P<0.01),而使p-STAT1和p-STAT3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和P<0.05),以p-STAT1表达降低更为明显,p-STAT1与p-STAT3比值下调,Bax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而Bcl-2 mRNA表达增多(P<0.05)。结论替米沙坦具有抗心肌I/R损伤作用,其机制与阻断JAK-STAT通路,下调促凋亡基因Bax,上调抑制凋亡基因Bcl-2有关。  相似文献   

5.
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炎症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早在上世纪 30年代末Mallory等人就报道在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病人尸检中发现心肌组织的炎症浸润。 70年代末期 ,溶栓疗法应用于临床后 ,人们逐渐认识到再灌注本身也可以引起心肌的损伤 ,随着对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了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是造成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另外 ,还有许多关于心肌梗死后患者血清内包括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细胞介素 1(IL 1)、IL 6、IL 8等炎症因子升高的临床报道[1,2 ] ,使得炎症与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关于炎症与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120只正常大鼠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试验组(5 g芪参益气滴丸),每组40只。造模成功24 h后迅速断头取心脏,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UNEL测定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试验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试验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能力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L-6水平表达明显升高,TNF-α表达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试验组IL-6表达明显降低,TNF-α表达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炎和抗细胞凋亡来实现保护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不仅在冠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由于其活化后可表达多种受体并大量释放胞浆中的致炎物质,.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细胞因子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10只、糖尿病模型组(D组)15只和替米沙坦组(T组)15只。给予替米沙坦,12周末结束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蛋白含量,电镜观察左室心肌。结果与C组比较,D组心肌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多,肌原纤维灶性变性、溶解,肌原纤维间间隙增宽。T组改变明显减轻。与C组比较,D、T组TGF-β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47.86±1.35、65.00±1.20与79.00±2.18,P〈0.01),T组TGF-β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D组(47.86+1.35与65.00±1.20,P〈0.01);与C组比较,D、T组H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63.86±3.13、45.00±2.07与78.78±1.72,P〈0.01),T组H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D组(45.00±2.07与63.86±3.13,P〈0.01)。结论替米沙坦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可能与降低心肌中TGF—β1蛋白,升高H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缺血再灌注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GW9662组、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GW9662组、坎地沙坦组,每组8只.灌胃给药2周,假手术组左前降支近端穿线但不结扎,其余5组予60 min缺血,360 min再灌注.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免疫印迹法测定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和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缺血再灌注模型组、GW9662组、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GW9662组及坎地沙坦组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替米沙坦组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电镜显示,替米沙坦、替米沙坦+GW9662及坎地沙坦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如核染色质浓缩边集,出现凋亡小体等.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GW9662组和坎地沙坦组心肌细胞游离钙浓度、凋亡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替米沙坦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替米沙坦+GW9662组和坎地沙坦组(P<0.01).结论 替米沙坦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并通过上调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的表达,抑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而发挥心肌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药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烨  王宗仁 《心脏杂志》2009,21(4):592-594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对其机制的研究备受关注。近年来发现,炎症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及浸润、调节细胞因子的合成及分泌、下调炎症介质及黏附分子的表达等多种途径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发挥保护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250~350 g的雄性大鼠24只,实验分为三组: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组在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前24 h进行腹腔内注射20μg/g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空白对照组在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前24 h进行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5 mL;假手术组不结扎左前降支。建立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模型,打开前胸暴露心脏,结扎左前降支30 min后打开结扎,再灌注180 min后迅速取出心脏。测定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红素氧合酶1的mRNA表达、Caspase-3蛋白的表达、白细胞介素8水平,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组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血红素氧合酶1 mRNA表达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经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处理后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白细胞介素8水平明显降低(P<0.01)。再灌注180 min后,心肌梗死面积在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组为23.56%±2.12%,空白对照组为35.21%±2.34%,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组心肌梗死面积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保护作用,为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腺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腺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 R)致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及与 ATP敏感性钾通道 (KATP)的关系。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缺血 10 min,然后再灌注 15 m in,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在心肌缺血前分别给予腺苷 (2 ,6 mg/ kg)及 KATP阻断剂格列本脲 (Glib,7.5 mg/ kg)。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 ,腺苷 2 ,6 m g/ kg两剂量组可明显减少 I/ R室颤的发生率 (P<0 .0 1) ,降低心律失常评分分值 (P<0 .0 1) ,能明显降低磷酸肌酸激酶 (CPK )和乳酸脱氢酶 (L DH)活性 (P<0 .0 1)。 2 Glib阻断 KATP后 ,诱发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且 CPK,L D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3腺苷 6 mg/ kg在 Glib阻断 KATP后 ,亦可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分值 ,降低 CPK,L DH水平 ,同Glib组相比较 ,P<0 .0 1或 P<0 .0 5。结论 :腺苷对大鼠 I/ R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而 KATP的开放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缺血前1h给予丹参多酚(20mg/kg),结扎冠脉前降支缺血30min后,恢复灌注3h;应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心肌细胞的凋亡采用原位脱氧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Western blot检测高迁移率族蛋B1(HMGB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多酚预处理显著减小了心肌梗死面积,降低了心肌细胞凋亡和LDH、CK等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的表达(P0.05)。丹参多酚预处理也显著降低了MPO的表达(P0.05)。同时,丹参多酚预处理抑制了缺血再灌注引起的HMGB1的表达(P0.05)。结论:丹参多酚预处理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HMGB1的表达可能与这种保护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区和非梗死区的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心肌纤维化的动态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 AMI.术后24 h存活114只.随机分为 AMI 组和替米沙坦治疗组(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治疗组于每天上午8时灌胃(替米沙坦60 mg·kg~(-1)·d~(-1)),其余均喂食等量蒸馏水,于4、7、14 d和28 d后测量大鼠心率、血压、心室重量/体重(VW/BW),并计算存活率及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胶原容积分数(CVF)。结果 (1)28 d时,治疗组的累积存活率明显高于 AMI 组(45%和40%,P<0.05);14、28 d时治疗组心室相对重量明显低于 AMI 组(P<0.05)。(2)梗死后4 d,AMI 组和治疗组大鼠的梗死区出现大量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波形蛋白 VA 表型阳性细胞,7 d后逐步降低;同时该区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阳性;28 d时,治疗组α-SMA 及 PCNA 阳性率明显低于 AMI 组(P<0.05),而在非梗死区,α-SMA 及 PCNA 阳性率较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8 d时,治疗组梗死区 CVF 明显低于 AMI 组(P<0.05);在非梗死区,14、28 d时,治疗组 CVF 明显低于 AMI 组(P<0.01)。结论替米沙坦可改善大鼠 AMI 后心室重构并降低病死率,可明显抑制梗死区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和增殖,并降低梗死区和非梗死区 CVF。  相似文献   

15.
选择16只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自发性高血压组(SHR组,n=8)和替米沙坦组(n=8),替米沙坦组大鼠予以替米沙坦5mg/(kg·d)灌胃,给药时间8周,同时取8只12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动物心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表达。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SHR组心肌ACE2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SHR组比较,替米沙坦组经8周治疗后,ACE2表达显著增高(P〈0.05),替米沙坦组血压、心肌重量指数及心肌胶原容积分数较SHR组均明显下降(P均〈0.05)。认为高血压大鼠心肌ACE2表达降低,替米沙坦能够上调高血压大鼠心肌ACE2的表达,该作用可能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在高血压病心脏保护作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硫化氢(H_2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8只,构建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分别予以KH液、KH液+NaHS(由HC1和Na2S临用前配制,浓度为1μM)和STH液进行灌注。在T0(手术开始前30min)、T1(心脏停搏后15min)、T2(心脏停搏后30 min)、T3(心脏复跳后15 min)、T4(心脏复跳后30 min)时,采用ELISA法测定灌流液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H9C2心肌细胞分为组1、组2和组3,分别予KH液、KH液+NaHS、STH液保存6h后恢复室温,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HIF-1α、IL-6、IL-10和TNF-α表达。结果与术前比较,停搏后各组心肌HIF-1α表达均有所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和C组比较,B组HIF-1α的表达在T2、T3和T4各时间点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各组大鼠心脏停搏后IL-6、IL-10以及TNF-α的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IL-6、IL-10以及TNF-α的表达在T2、T3和T4各时间点均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组1、组3相比,组2细胞上清的HIF-1α表达明显升高,IL-6、IL-10、TNF-α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硫化氢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水平,增加HIF-1α的表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藏红花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藏红花酸组,每组10只,术前7天分别给予相应处理。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 min后再灌注3 h。实验结束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及藏红花酸组血清CK-MB和TNF-α含量明显上升(P0.01),藏红花酸组IL-10含量明显上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藏红花酸组的血清CK-MB、TNF-α含量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藏红花酸预处理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以通过负性调节TNF-α,正性调节IL-10来减轻炎症反应并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钢  左春梅 《心功能杂志》1999,11(3):194-196
动物实验发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能降低心肌细胞Ca^2+依赖的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导致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功能障碍,使细胞合成一氧化氮的能力受损。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心功能障碍与心肌组织内一氧化氮含量减少有关,缺血后再灌注一氧化氮合成前体左旋精氨酸,可改善因缺血引起的左室舒缩功能障碍,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可以对心功能产生负性肌力效应,影响缺血后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物实验发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能降低心肌细胞 Ca2 + 依赖的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导致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功能障碍,使细胞合成一氧化氮的能力受损。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心功能障碍与心肌组织内一氧化氮含量减少有关,缺血后再灌注一氧化氮合成前体左旋精氨酸,可改善因缺血引起的左室舒缩功能障碍,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可对心功能产生负性肌力效应,影响缺血后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血液前向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各15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前7d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术前7d给予阿托伐他汀15mg/kg灌胃,均为每日1次,连续灌胃7d。制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检测血清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用超声仪检测心率(HR)、左心室收缩末压(LVE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主动脉收缩压(SBP)、主动脉舒张压(DBP);心肌染色后计算心肌缺血风险率(AR/WH%)、心肌梗死率(IS/WH%)、心肌无复流率(AN/WH%)。结果模型组和实验组CK-MB、LDH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CK-MB、LDH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和模型组HR、LVESP、LVEDP、SBP、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与模型组HR、LVSP、LVEDP、SBP、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模型组与实验组AR/W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S/WH%、AN/WH%均明显小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液流动,促进血液前向流动,减少无复流发生,减少心肌缺血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