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多学科肺康复护理模式对机械通气脱机患者的护理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机械通气脱机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接受多学科肺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ICU转出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再插管率、28天死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指标及满意度变...  相似文献   

3.
刘丰果  刘冰  赵军 《内科》2021,(2):267-269
目的 探讨模块化护理干预在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住ICU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模块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机械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ICU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ICU行机械通气患者63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和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以及吸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O2和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抗生素应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ICU行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进行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将两组的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促进其康复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原因分析,探讨相关治疗对策,提高脱机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对97例机械通气脱机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97例脱机失败中,生理学指标变化65例(67.0%),原发病恶化27例次(27.8%),脱机策略不当5例(5.2%)。结论机械通气失败的原因包括生理学指标异常、原发病恶化、脱机策略不当以及心理因素等,因此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时应积极纠正生理学指标、治疗原发病、营养支持、掌握适宜的脱机时机与策略以及适当的心理治疗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营养现状,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某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和早期营养支持的患者193例,其中肠内营养90例,肠内外混合营养103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营养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肠内外混合营养患者治疗1周后NR2002评分、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优于肠内营养(P0.05);腹泻、胃潴留等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肠内营养(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给予肠内外混合营养效果优于单纯的肠内营养,能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改善营养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抑郁症状(SDS)等指标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的NIHSS评分、ADL评分、SDS评分,对照组分别为(23.95±3.05)分、(13.54±4.31)分、(56.43±6.84)分,观察组分别为(23.87±3.14)分、(13.51±4.35)分、(56.79±6.63)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的NIHSS评分、ADL评分、SDS评分,对照组分别为(13.56±2.41)分、(37.82±5.97)分、(43.94±3.78)分,观察组分别为(7.84±1.87)分、(51.06±6.75)分、(37.08±2.49)分,观察组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可以提高康复的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困难撤机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尽管机械通气已经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的呼吸支持,提高了急性呼吸衰竭的生存率并降低了死亡率,但是长期使用呼吸机也会带来相关并发症,并且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因此当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已经去除,病情趋于稳定,病人的呼吸中枢驱动能力恢复,神经-肌肉重新贮备了能量,呼吸系统的负荷被减轻,自主呼吸得到恢复时,就应当及时撤离呼吸机。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却常常遇到大量的影响因素,导致撤机困难或撤机失败。现将我们收集的2002年1月~2005年12月139例困难撤机的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标准:全部病例均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6例,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Fugl-Meyer法(FMA)评定患者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66.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FMA及MB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有创机械通气对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安徽省庐江县中医院在2015年10月—2018年10月采用常规治疗的25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的25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 B组患者在治疗后其症状消退时间、各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疗效、ICU住院时间、各临床指标都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在运用有创机械通气后,其治疗最终的质量与效果对比常规治疗而言更为良好,在减短其住院所需时间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其心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可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机械通气患者不同脱机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机械通气患者不同脱机方法效果比较。方法64例患者均予机械通气支持24h以上。首先应用A/C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获得适合于患者的基础通气参数、基础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参数。患者病情稳定并具备撤机条件时,随机选用SIMV+PSV、Bilevel、VS、PSV+TC脱机模式,相应分为SIMV+PSV组、Bilevel组、VS组和PSV+TC组(每组n=16)。结果四种脱机方式患者的疾病严重度、其VT、f、PaO2/FiO2在四种脱机方式间无显著差异(P〉0.05)。呼吸形式和血气的改变差异也无显著性(P均〉0.05)。Bilevel组、VS组、PSV+1、C组脱机时间比SIMV+PSV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V+TC组脱机时间比Bilevel组、VS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再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种脱机方式中Bilevel、VS和PSV+TC优于SIMV+PSV方式,且PSV+TC最好。  相似文献   

13.
脱机参数用于预测患者成功地维持自主呼吸以及足够氧合的客观标准 ,而这些参数给予机械通气患者揭示通气衰竭总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如神经肌肉能力减低、呼吸系统顺应性减低或流速阻力的增加 )。一些疾病主要影响神经肌肉功能 ,减弱呼吸泵能力 (如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类固醇肌病 ) ,而其它由呼吸系统超负荷引起继发性呼吸泵衰竭 (如危重哮喘、肺纤维化 )。危重病人可以减低呼吸泵功能 (如败血症、电解质紊乱、使用麻醉剂 )并且增加了通气负荷 (如支气管痉挛、肺水肿、高代谢 )亦并非少见。因病人的氧合状况通过血气分析和经皮氧饱和…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首先提出了捆绑式干预的方法(集束化管理),所谓的集束化管理,指的是对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通过一系列的有循证依据的治疗或者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经过临床证实每项措施的效果,取得更加理想的干预护理方法~([1])。机械通气是重症医学科(ICU)常用的治疗措施,对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机械通气治疗在重症患者的急救中应用更为普遍~([2])。有研究显示ICU的机械通气患者高达73%~([3])。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在撤机时,由于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效果.方法 27 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即中毒后24 h内)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作为机械通气组,与常规治疗组,即只行常规治疗的25 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比较,观察血气分析、血常规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中毒后第三天机械通气组较常规治疗组氧分压上升、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组第三天、第五天的血常规值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通气功能可早日改善,感染可早日得到控制,可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将ICU内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32例)和全肠外营养组(TPN,28例)。EN和TPN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监测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机械通气时间、上臂肌肉周径和肱三头肌皮皱褶厚度,并计算氮平衡。结果上臂肌围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氮平衡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EN组低于TPN组(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更好地提供营养底物,并有效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7.
智能脱机模式在机械通气脱机阶段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辉  俞森洋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3):1014-1017
脱机是从完全通气支持向自主呼吸转变的一个过程,不同的通气技术被用于患者的脱机,常用的脱机方法包括T型管自主呼吸实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以及压力支持通气(PSV)。它们各有优缺点。新的通气模式开始应用到机械通气的脱机阶段,它们包括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Automode模式、分钟指令通气模式(MMV)和Smartcare模式等。它们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脱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可减少患者呼吸功,但气管插管、呼吸机管道和按需活瓣的阻力导致的附加功(WOBimp),可能使患者总呼吸功(WOBtot)明显增加,如超过患者呼吸肌做功能力,呼吸肌则发生疲劳,导致患者脱机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当WOBimp很高时,尽管WOBtot可能很高,但生理呼吸功(WOBphysi)可能是正常的,及时的脱机拔管有可能成功。作者通过测定患者WOBtot及WOBimp,以说明WOBphysi在正常范围时,脱机拔管可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降低患者机械通气条件或脱机主要是根据肺的机械特征变化和临床情况来决定。除常规的标准脱机指标,呼吸功、口腔闭合压(P_(0.1))和RR/VT等参数亦认为能预测脱机,其中呼吸功被认为是指导脱机的最佳指标之一。作者通过测定24例患者的呼吸功,前瞻性的评价呼吸功对脱机的指导作用。 方法 在内科及外科ICU中,24例准备脱机的机械通气患者纳入观察组,原发病分别为ARDS、COPD、肺炎、肾衰。插入气囊食道导管测定胸腔内压,利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8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3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一些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在接受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护理之后,其中基本痊愈患者18例(41.9%),好转22例(51.2%),无效3例(7.0%),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患者中痊愈患者共15例(34.9%),好转18(41.9%),无效10例(23.5%),总有效率为76.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脑卒中偏瘫疾病时,可以在治疗中给予患者科学的、系统的护理,加强患者心理护理,进行全面、系统性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