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APACHEⅡ评分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共279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岁)的临床资料,随访30天。所有病例均逐一采用APACHEⅡ评分分别行入院时、治疗后的动态评分,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组、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比较各组的APACHEⅡ评分。结果入院时存活组患者,明显低于死亡/复发组的APACHEⅡ评分,治疗后存活组的APACHEⅡ评分降低为(9.86±1.46),病情也明显缓解。入院时药物治疗组(193例)的APACHEⅡ评分为(9.97±1.76)、无创通气组(61例)APACHEⅡ评分为(15.20±1.25),有创通气组(25例)评分为(21.16±2.84),APACHEⅡ评分>24分的患者病情较重,住院时间长,预后差。结论 APACHEⅡ评分有助于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轻重的评估及预后评价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气道阻塞加重,通气功能恶化,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即Ⅱ型呼衰)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特征,可并发肺性脑病。经抗感染、平喘、祛痰、氧疗等常规治疗措施后,部分患者可缓解,若治疗后呼吸功能仍无改善或呈进行性恶化,则需考虑行机械通气治疗。据文献报道,AECOPD患者需机械通气治疗者占10%~68%。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AECOPD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58例AECOPD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痰标本中分离出142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76.1%),革兰氏阳性菌(G+)(19.7%),白色念珠菌占4.2%。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为碳青酶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等。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率低。结论AE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肺心病患者多有慢性呼吸功能不全或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呼衰)。在肺心病的急性加重期,于什么情况下宜用机械通气治疗,是内科、呼吸科和急症科医生经常要面临的问题。国外有些专家对此提出以下治疗步骤:1加强抗感染,畅通呼吸道,合理给氧;若治疗无效,患者处于嗜睡状态,两肺并无广泛哮鸣音,可进入2:加用呼吸兴奋剂,鉴于这类药物在连续间断使用7次后,不再有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故12小时未奏效者可考虑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笔者看法是,若患者神志不清,有重度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给予吸一般浓度氧,但PaO2<6.0kPa,吸稍高浓度的氧时,虽可使PaO2升到6…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对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01-2016-12连续收治的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A型ADD患者,记录患者入院24h APACHEⅡ评分。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建立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观察APACHEⅡ评分对住院病死率的预测价值。依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APACHEⅡ评分≥8.5分组和APACHEⅡ评分<8.5分组;应用Kaplan-Meier法构建生存曲线。APACHEⅡ评分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结果:139例A型AA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36例(25.9%)。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PACHEⅡ评分≥8.5分组与<8.5分组的住院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00)。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8.5分增加住院死亡风险(HR=6.464;95%CI:1.981~21.099;P=0.002)。调整年龄、收缩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后,APACHEⅡ评分≥8.5分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5.126;95%CI:1.528~17.198;P=0.008)。结论:对于A型AAD患者,较高的APACHEⅡ评分增加住院死亡风险。白细胞计数也可以作为评估发生住院死亡风险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机械通气死亡预后因素。方法分析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监护病房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89例重症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得出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89例病人入选,死亡68例。死亡组的多耐药结核菌感染,APACHEⅡ评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多项指标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耐多药结核菌感染,APACHE评分〉25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低蛋白血症。结论重症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有较高的死亡率,较多因素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中国人群中对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的NSTEMI(CAMI-NSTEMI)评分进行验证并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GRACE)评分进行比较,探索其对NSTEMI诊疗策略的影响。方法 入选NSTEMI患者466例,收集基线资料和院内死亡等数据,计算其CAMI-NSTEMI评分和GRACE评分,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和重分类表等统计方法对评分进行验证和比较。结果 CAMI-NSTEMI评分(AUC=0.782,95%置信区间:0.731-0.827))与GRACE评分(AUC=0.743,95%置信区间:0.683-0.802)相比表现出更优秀的分辨能力,并且更准确有效地识别高危患者。结论 CAMI-NSTEMI评分能够更有效预测NSTEMI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优化NSTEMI患者诊疗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早期应用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指征和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9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对照组和标准治疗+双水平正气道压力通气(BiPAP)观察组,分别于入选后2、24、72h、7d观察生命体征、测定肺功能、监测血气分析和氧饱和度,进行呼吸困难分级和辅助呼吸肌评分,从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气体交换情况、住院时间、病死率及气管插管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入组后2、24、72h、7d观察组较对照组PaCO2明显降低.观察组总的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其中,当PaCO2≥65mmHg时两组患者插管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PaCO2<65mmHg时观察组较对照组插管率明显下降(P=0.04).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早期应用BiPAP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气体交换,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脑梗死患者机械通气后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气管插管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18例)和存活组(18例)。记录患者气管插管前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呼吸功能(血气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合指数)及死亡原因,以60 d为观察终点。结果重症脑梗死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后60 d的病死率为50%。死亡患者气管插管前GCS评分为3.6±1.0;存活患者为6.3±1.2。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表现为氧分压和氧合指数降低。死亡组和存活组氧分压分别为(52±7)和(69±17)mmHg,氧合指数分别为109±34和170±31。单因素分析显示,气管插管前GCS评分降低,氧分压和氧合指数下降是预测死亡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气管插管前的GCS评分(P=0.015)及氧分压(P=0.026)为预测机械通气后脑梗死患者60 d死亡的独立因素。结论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尤其以呼吸系统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者行机械通气支持,有助于降低病死率。综合分析气管插管前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和血液中氧合参数,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符合撤机条件的7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在无任何呼吸支持条件下测定RSBI值,然后进行撤机试验,观察RSBI值与撤机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7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52例(74.3%),撤机失败18例(25.7%),撤机成功组RSBI值(81.44±14.15)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108.72±18.81)(P<0.05),RSBI预测脱机成功的灵敏度为78.6%,特异度55.6%。结论 RSBI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无创伤性、无需患者主动配合,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无院内真菌感染50例对比。结果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无特异性,病原菌主要为白色念球菌,其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高龄、低蛋白血症及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等慢性基础疾病者多见。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及时早期诊断和抗真菌治疗是预防医源性感染,降低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对改善病人的预后、降低住院费用及缩短住院时间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以病程长 ,进行性肺功能损害为特点 ,病情进展常导致呼吸衰竭 ,部分重症患者还需借助机械通气治疗。为了解此类患者应用机械通气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 ,我科对 1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并与同期 5 1例非机械通气病例对照分析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在我院 ICU及内科住院者 ,均符合 COPD临床诊断标准。呼衰上机组 16例 ,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4 6~ 86岁 ,平均 70 .6 2岁。其中慢支 15例 ,支气管哮喘 1例。呼衰非上机组 2 4例 ,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 4 8~ 86岁 ,平均 … 相似文献
17.
肺炎衣原体是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致病菌。用高分辨单克隆间接荧光抗体染色对COPD 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衣原体检测,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IgM 和IgG 含量,同时进行肺炎衣原体、革兰氏阴性嗜肺军团菌、巨细胞病毒的血清学试验,以评价COPD 急性加重期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和流行性。COPD 急性加重期门诊患者142例,年龄30~8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GRACE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ACS患者160例,住院期间(28 d内)发生心源性死亡患者60例(死亡组),同期住院存活患者100例(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基线时资料,并进行GRACE评分。采用ROC曲线计算GRACE评分对预测心源性死亡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死亡组患者的GRACE评分为(179.00±39.74)分,而对照组为(128.93±30.88)分,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GRACE评分危险分层构成中,死亡组高危层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中低危层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ACS患者,GRACE评分在158分时,对应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21(95%CI:0.743~0.899,P0.01),预测在院期间心源性死亡的敏感性为0.75,特异度0.85。结论 GRACE危险评分方法可以用于评估ACS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风险;当GRACE评分在158分时,预测住院发生心源性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9.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状况与肺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及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为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状况及其与肺功能下降的关系,我们对26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行痰细菌培养,并对其中191例痰菌阳性患者行肺功能检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观察对象为26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其中男性167例,女性95例,年龄在36~80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COPD诊治规范.所有患者均做痰细菌培养,并将病原菌分为3组,1组为肺炎链球菌与G+菌,2组为流感嗜血杆菌与卡他莫拉氏菌,3组为假单胞菌及肠杆菌属. 采用美国产Sprolab型肺功能仪对痰菌阳性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并按FEV1情况将COPD分为Ⅲ期.Ⅰ期FEV1>50%,Ⅱ期FEV130%~49%,Ⅲ期FEV1<3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40例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脱机成功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失败组1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通气疗效、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入院时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通气时间、多器官衰竭(MODS)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状况均显著改善,治疗前、后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成功组CRP(t=3.631,P0.01)水平均显著低于失败组;成功组入院时Hb(t=2.728,P0.01)、Alb(t=3.346,P0.01)显著高于失败组,而通气时间(t=4.353,P0.01)和MODS发生率(χ2=4.713,P=0.003)均低于失败组。结论机械通气对伴有呼衰的AECOPD的老年患者有显著疗效,而结局受患者机体的炎症、营养状况、通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