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miR-150-5p及miR-199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Barthel指数、miR-150-5p及miR-199a表达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14d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升高,NIHSS、m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4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血清miR-150-5p及miR-199a表达更高,而NIHSS、mRS评分更低(P均<0.05)。2组患者早期(1周内)神经功能恶化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AIS患者,可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上调miR-150-5p及miR-199a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8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登记入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注册数据库进行管理,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组及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组,评估患者发病14 d、12个月美国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有无出血等药物安全性,综合评估短期双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及mRS评分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12个月的mRS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临床疗效的评价方面,在治疗后14 d,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的有效率(47.5%)及mRS评分的有效率(90%)均有所增高,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12个月时的NIHSS评分的有效率(72.5%)及mRS评分有效率(92.5%)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较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长期预后,且不增加患者的颅内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2月—2017年2月入院治疗的68例诊断为进展型脑卒中病人,按随机贯序抽样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期除静脉输注14 d外,其余治疗均持续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治疗能显著改善对进展型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神经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14 d血清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30、90 d 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4、30、90 d 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90 d mRS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年中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TIA)再发率、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抑制血栓形成,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后即刻抗凝、即刻抗血小板聚集与24 h后抗血小板聚集在治疗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发病4~9 h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行静脉溶栓后即刻抗凝组18例、即刻抗血小板聚集组22例与24 h后抗血小板聚集组25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治疗后24 h和7 d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4 h和治疗7 d的疗效比较,即刻抗血小板聚集组有效率高于24 h后抗血小板聚集组,即刻抗凝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即刻抗血小板聚集、24 h后抗血小板聚集组(P0.05)。结论后循环梗死患者病情危重,不一定完全按照指南,可根据自身情况,尝试溶栓后即刻给予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的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出血性脑梗死病人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脑血疏组除接受基础治疗外加用脑血疏口服液10 mL,每日3次口服。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后14d、30d和60d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终点为60d时mRS评分≤2分的病人百分比;mRS评分3的病人百分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血疏组病人治疗后mRS评分及NIHSS评分30d时开始出现明显下降,60d时差异更加显著(P0.05);60d时mRS评分≤2分的病人百分比均显著增加,而mRS评3分的病人百分比则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可明显改善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残疾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 d、7 d、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AC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轻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发生、发病90天内复发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80例轻度AIS患者并分为A、B组各90例。其中,A组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B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治疗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END发生、发病90天内复发率和NIHSS评分的情况。结果 B组患者END发生、发病90天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A组(P <0. 05);治疗后B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A组(P <0. 05)。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利于促进轻度AIS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预防脑卒中进展性恶化,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发病在4. 5 h内高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患者,依据入院后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静脉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治疗:0. 6 mg/kg的低剂量组,0. 9 mg/kg的标准剂量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颅内出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90 d死亡、90 d卧床例数,24 h、14 d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1分及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例数。结果标准剂量组的症状性颅内出血患者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P=0. 040)。对照组的90 d卧床患者高于低剂量组、标准剂量组(P=0. 041)。低剂量组、标准剂量组的14 d NIHSS评分≤1分、90 d mRS评分≤2分患者例数高于对照组(P0. 05)。三组颅内出血、90 d死亡、24 h NIHSS评分≤1分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于静脉溶栓时间窗内高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优于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标准剂量静脉溶栓治疗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较多,故该实验证明低剂静脉溶栓治疗是高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疗法用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治疗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和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双良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治疗有效率较高,自理能力提升并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GM1)、醒脑静注射液、奥拉西坦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住院部就诊的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包括GM1组、醒脑静组、奥拉西坦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疗效指数的变化,研究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各组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组治疗14 d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组治疗14 d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值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 d治疗组各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M1、醒脑静注射液或奥拉西坦注射液能有效地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无显著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7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组(阿加曲班组)和氯吡格雷组,各87例。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后7d、14d评价NIHSS、mRS、ADL评分。结果治疗后7d两组病人NIHSS评分、mR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两组病人NIHSS评分、mRS评分及ADL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加曲班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低于氯吡格雷组,ADL评分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加曲班组总有效率与氯吡格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加曲班组根据病人年龄、发病时间和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分组,两组治疗后7d、14dNIHSS评分、mR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病人大脑中动脉有无狭窄分组,两组治疗后14d大脑中动脉狭窄组NIHSS评分高于大脑中动脉无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年龄、发病时间、前后循环)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狭窄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大脑中动脉无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是安全有效的,联合应用对病人的病情改善更显著。阿加曲班对无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更有优势,而与年龄、发病时间和OCSP分型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黏稠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评分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入院时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14 d。治疗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清SOD水平,NIHSS及Barthe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69,P=0.03)。两组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5.56,P=0.00)。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Barthel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0)。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清SOD水平并改善患者NIHSS、Barthel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62例,试验组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前后使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评分,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各时间点的NIHSS评分更低,Barthel指数较高,mRS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减轻致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发病后6~12 h应用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至入院时间为6~12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35例与B组48例。A组患者予以常规方法治疗,B组患者予以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7 d、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14 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7 d、14 d B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D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 B组患者ND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后6~12 h应用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S评分和NIHSS评分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93例拟行溶栓治疗的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8)。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rt-PA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mRS评分、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前两组mR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4 d与治疗前比较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8 d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7 d、14 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均有显著性(χ2=8.437,P0.05)。结论按照溶栓指南进行规范化操作和严格掌握溶栓适应证,发病4.5 h内给ACI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mRS评分和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19,(6)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对照组患者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2.75%)显著高于对照组(7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Ⅲ(AT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PA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伴肾功能不全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肾功能不全组和肾功能正常组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和出院时mRS评分、住院天数及出血转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患病率及起病时血糖、血压、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组存在年龄高,血红蛋白含量低,血小板计数少,尿酸高以及既往脑卒中史多等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和出院时mR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mRS评分,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和出院时mRS评分、住院天数及出血例数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肾功能不全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同样获益,且出血风险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均为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好转,NIHS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较单一阿司匹林治疗更能有效阻止脑梗死进展,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早期使用阿司匹林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心房颤动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6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指标[包括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纤维连接蛋白(c-Fn)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缺血再灌注损伤事件、出血性转化(H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m R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DA、SOD、MMP-9、c-F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缺血再灌注损伤事件发生率、H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早期使用阿司匹林相比,早期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急性脑梗死并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未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事件、HT、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