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五个大肠病证(大肠胀、大肠咳、大肠痹、肠痈、肠澼)进行理论挖掘和应用阐发。[方法]学习《内经》相关条文,并结合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临证治疗三个方面对五者理论进行挖掘与阐发。[结果]《内经》对五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均有较为详细与明确的论述。大肠胀的病因为厥气在下、寒气逆上,症见腹痛肠鸣等;大肠咳由肺咳日久传化所致,症见咳而遗矢;大肠痹则因饮食伤及肠胃在先、风寒湿三气错杂相合内传肠腑在后而病,症见多饮而小便不出等;肠痈由饮食情志、寒温不时所产生的病理产物之积聚所致,症见腹痛、痈上皮热等;肠澼为飧泄日久所致,症见飧泄、甚者便血。《内经》虽对五者的治疗疏于记载,却提出了相应的治法与治则,后世医家宗之并进行补充,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案,主要分为针灸治疗与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结论]挖掘整理《内经》大肠病证理论,可为中医教学与临床诊治大肠疾病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对于《内经》中所述较少的治疗部分,后世医家基于《内经》理论与临床实践,对五者治法进行了发挥与补充,迄今为止于临床仍具重要的参考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骨病为骨伤科疾病的重要范畴,主要包括筋骨痹病、痿病及痈疽等。骨病近年来呈高发趋势,可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黄帝内经》(后文简称《内经》)中有关骨病的相关论述较多,对后世医家的诊治理论创新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以痹病、痿病和痈疽等常见骨病为例,对《内经》中关于骨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治则治法等方面的理论内容进行梳理,并结合后世医家的古籍文献和实践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后世医家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咳嗽,既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又是独立的病名,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论述了其病因、症状及证候分类。后世医家论咳多以《内经》为基础阐述,在咳嗽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用药等方面完善了对咳嗽的系统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寒邪理论是中医六淫病因理论之一,纵观其发展脉络,《内经》揭其纲要;张仲景从病因病机、治则方药方面加以完善;巢元方从病源症候方面对寒邪致病进行阐述;金元医家结合各自的学术特点对寒邪理论体系的病机认识及治法均有所创新;明清温补学派则从内生寒邪角度论述,最终使寒邪理论日趋完备。  相似文献   

5.
《内经》是中医较早对不寐的病因病机和治则做出论述的医籍,且提出了治疗的方剂以及针灸等方法,尤其通过脏腑辨证,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不寐的病因病机,是现代医家研究不寐的治疗方法不可或缺的瑰宝。文章通过对《内经》中关于不寐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通过脏腑辨证来浅谈不寐的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理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肺痹病名肇始于《内经》,是脏腑痹之一,为痹证中重症。通过对历代重要医籍中有关肺痹的论述进行搜集整理,包括肺痹的病名释义、历代医家对肺痹病因病机及症状体征和治法方药的论述,认为本病是内外合痹,外因系外感六淫,内因系肺脾肾亏虚,两者往往互为因果,导致肺气痹阻,气血瘀滞。治疗上予轻清气药为要,具体治法又当审患者有余不足,分气血阴阳以补,分别佐以祛邪、化痰、逐瘀、益气、养阴等治法。本病预后与病情轻重、邪正盛衰、治疗是否及时恰当有密切关系,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对痹证的论述,早见于《内经》、《中藏经》,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垣、朱丹溪等医家均有论述。通常是指风寒湿(三气)之痹,还有五体(皮脉肉筋骨)之痹和五脏(心肝脾肺肾)之痹,以及胸痹、热痹、周痹、历节等。其中以风痹(行痹)、寒痹(痛痹)、湿痹(着痹)三气之痹尤为多见。痹是病机,痹证是病名,为各种痹的总称。  相似文献   

8.
于佳琦 《中外医疗》2010,29(1):116-116
《黄帝内经·咳论》对咳之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疾病转变规律、治疗法则等作了精辟的论述,是后世医家临床诊疗咳病的重要理论依据。深入理解、分析《内经》理论,对准确了解、掌握疾病发展规律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古代经典中关于“奔豚气病”及“胸痹心痛病”的论述为理论基础,结合后世医家对二者的论述,对奔豚气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阐述,并与胸痹心痛病二者的异同进行分析,总结胸痹心痛病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消渴病理法方药运用是从《内经》中提出消渴开始的,但《内经》多理论而少方药。此后,历代医家随着对消渴病病因病机认识的逐渐深入,理法方药运用也逐步充实起来。《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消渴之名,认为其病位多在上、中二焦,始于胃而极于肺。并根据病人的体质等分为肺消、膈消、消中等。关于病因及治法也有了初步而较简单的认识,除论及火热及禀赋不足外,也暗示了湿郁在消渴病中的重要性,清代更提出病位在肝的理论,发挥《内经》而立化痰利湿治法,并在临床实践中体现出来,基本形成了辨证论治消渴病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隋·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该书总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医疗经验.广泛而系统地论述了许多疾病的病源与证候。同时还非常重视体质与发病及治疗的关系,对小儿体质特点及特禀体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促进后世中医体质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自先秦到明清外感病因学理论经历了数个不同发展时期。《内经》《难经》这两部经典著作总结当时及以前的医学理论,为外感病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外感病因学在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中迅速发展,并在隋唐年间有所变化,但此时以伤寒为病因的地位仍未改变。外感病病因学的发展突破于宋金元,对传染病有了部分认识。明清时期,随着疠气学说的提出,外感六淫说和疠气学说共同构成了中医外感病因学,令中医外感病因学全面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临床实践经验是中医理论建构与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医学在现代社会存在、发展的根本保障,以金元四大家的形成、瘀血生风病机的提出以及中风病机理论的创新为例,阐述了临床实践经验在中医理论建构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伏邪学说的理论发展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伏邪学说的理论做了初步探析,论述了伏邪学说萌芽于先泰,初创于西晋,发展于宋、金、元,鼎盛于明、清的发展过程.并对伏邪学说的现代临床研究做了浅析.结果:伏邪学说可以应用于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肝系疾病、肾系疾病等多个系统的病因病机研究,灵活变通,可以更好指导临床.结论:中医的伏邪学说源于古代而在当代富于强烈的启发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病机学说,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为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本质特点和基本规律。构建符合中医思维特点的病机学说,是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AS组织病理发展过程,充分结合中医学意象思维模式,综合大量现代研究成果,提出AS"痈疽"病机假说,及分期病机特点与防治原则,为AS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热毒理论指导冠心病辨证治疗,在近年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尝试梳理热毒理论与心病关系的源流,以期探索热毒与心病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思路。以"热毒""心痛"为主线对历代相关文献进行搜索梳理。"热毒"在《黄帝内经》中作为病因首次被提出,而"心痛"作为病名则早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已被提到,"热毒"与"心痛"的联系自春秋战国时期即被提出,历经各代发展,成熟于明清。本文依年代梳理历代医家对"热毒"与"心病"关系的认识,以及对其症状、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理论的探索过程。现代关于心系疾病病因病机理论的研究是对古代认识的延伸与阐发,热毒与心病关系的源流发展,可为现代心系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宋金元时期中医内科学仍处于充实阶段,从晋唐时期对病的研究逐渐转为对证的研究,六经辨证得以进一步深化,脏腑辨证理论初步形成,辨证论治理论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促进了学术争鸣及学术流派的形成,开创了中医内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从《外台秘要》浅谈晋唐的温病学特点。《外台秘要》卷3~4集中记载了晋唐对温病的认识与治疗经验,内容涉及温病的分类、温病的预防、温病的治疗、温病的病后调护等方面,体现了晋唐的温病学特点,也是明清温病学派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心在脏腑中被喻为"君主之官",其作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心藏象理论是构成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先秦、秦汉时期中医心藏象理论基本形成,辨证论治的模式初步构建。晋隋唐时期,是祖国医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医家对心病证的病因病机认识已较系统,在心病的治疗方面,较之秦汉时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理论内容已经相当丰富,心藏象理论体系已经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的疾病,其对心脑脏器的影响最为严重。根据中医理论、历代各家学说及现代研究探析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机,以便充分发挥中医辩证论治的优势,补充西医之不足,完善其诊疗方案,更大化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