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赶黄草水提取物的利胆退黄作用.方法 采用胆管引流法,观察赶黄草水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胆汁分泌量的影响;采用胆管结扎致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和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致胆汁淤积模型,观察赶黄草水提取物对模型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的影响.结果 赶黄草水提取物能增加正常大鼠胆汁的分泌量,但对血清TBIL含量无影响;对于胆管结扎所致梗阻性黄疸模型大鼠和ANIT所致的胆汁淤积模型大鼠,赶黄草水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血清TBIL含量,抑制血清ALP、GGT、AST和ALT活性.结论 赶黄草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利胆退黄作用.  相似文献   

2.
赶黄草木脂素及黄酮类成分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赶黄草中木脂素类及黄酮类成分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评价赶黄草中8个木脂素(1~8)和5个黄酮(9~13)体外抗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 G2增殖的活性以及对正常肝细胞LO_2活力的影响。运用Image-i T DEAD Green/Hoechst 33342荧光双染和高内涵成像分析化合物1对SMMC-7721细胞的影响。结果:化合物1、6、8~11可抑制SMMC-7721的增殖,6、9、11、13可抑制Hep G2的增殖。除化合物11以外,以上化合物对正常肝细胞LO_2均无明显细胞毒作用,且化合物3、4、5、13还可促进LO_2增殖。结论:赶黄草中部分木脂素及黄酮类成分不仅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而且对正常肝细胞无毒作用,甚至可保护正常肝细胞,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采收期赶黄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产区不同采收期的赶黄草总黄酮的含量以及商品赶黄草叶和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在510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商品赶黄草叶的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四个采收期的赶黄草总黄酮的含量从高到低为:果期〉花前期〉花期〉花蕾期。结论:建议赶黄草适宜采收期为果期,商品药材中应重视叶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广东地产药材蛇鳞草的化学成分,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试管法,分别对蛇鳞草的水、95%乙醇、石油醚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初步推断蛇鳞草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经过化学预试实验,提示蛇鳞草全草中可能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糖、黄酮类、皂苷类、三萜类、甾体类、强心苷、有机酸、氨基酸、蒽醌等成分,可能不含生物碱类成分或含量极微,不含挥发油及油脂类成分。结论蛇鳞草中含有多种植物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慢性肝病的患者来说,防止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进程非常重要。中医长期以来的经验以及现代研究的结果证实:部分中药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古蔺肝苏是其中之一。赶黄草,又名扯根菜,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交界的乌蒙山系原始森林。药理实验证实,赶黄草可以抑制TN Fa产生,而TNFa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我国科学家用由赶黄草为原料提取制成的中药“古蔺肝苏”进行临床实验,结果显示不但具有显著的保肝退黄作用,还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观察古蔺肝苏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脏病理修复方面的疗效,发现古蔺肝苏…  相似文献   

6.
赶黄草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民间草药赶黄草的原植物形态、性状和显微特征。方法:采用原植物形态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方法。结果:原植物和药材具有茎紫红色,叶互生,叶片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聚伞花序和蒴果的显著特征。茎和叶显微特征具有通气组织和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的特点。结论:赶黄草的原植物及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明显,为赶黄草的质量标准制订和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探讨赶黄草体外对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0.5%乙醇和0.01%的硫酸亚铁(FeSO4)加入L-02正常人肝细胞培养液,建立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采用CCK-8方法筛选赶黄草的最佳作用浓度,利用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评价赶黄草体外对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作用.结果:用含0.5%的乙醇和0.01%的FeSO4的RPMI-1640培养液诱导L-02正常人肝细胞,诱导至第3代,即可使肝细胞产生明显甘油三酯堆积.CCK-8方法筛选赶黄草的最佳作用浓度为40μg· ml-1,40μg· ml-1的赶黄草可显著降低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甘油三酯.结论:采用0.5%乙醇和0.01%硫酸亚铁混合物体外诱导L-02正常人肝细胞,可短时间内建立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赶黄草有减轻体外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细胞脂肪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胡国柱 《肝博士》2006,(5):54-55
我认识赶黄草,缘于一次旅游中,偶然与一位中医朋友交谈才知道的,而且亲自见到了“未谋其面”的赶黄草。  相似文献   

9.
白花蛇舌草性寒,味微苦、甘,归胃、大肠、小肠经,主要含有蒽醌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多糖类等多种活性成分。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止痛、利湿通淋、抗菌抗癌等功效,可内服外用。白花蛇舌草单药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文献每年均有报道,但含白花蛇舌草中成药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故本文通过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简称《部颁标准》)中所有含白花蛇舌草的中成药,对其应用形式、组成情况、功能主治、使用禁忌等进行综述,并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含白花蛇舌草中成药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应用现状并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0.
熊安英  牛斌  张雷  熊瑛  宋琦  何翔  李国平 《重庆医学》2021,50(18):3073-3078
目的 探讨赶黄草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中的Wnt4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肺纤维化.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搜索TGF-β组(6个组)和对照组(5个组)相关转录组学的差异基因RNAs,对信号通路中的Wnt信号进行差异基因GO、KEGG、REACTOME富集,分析TGF-β和Wnt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联系,并在体外实验中验证TGF-β和Wnt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基因的关系.随后加入赶黄草检测是否通过调控Wnt相关基因来抑制TGF-β诱导的肺纤维化.实验细胞分空白组、TGF-β组、Wnt4组和赶黄草+TGF-β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RC-5细胞中的纤连蛋白(FN1)、平滑肌肌动蛋白A2(ACTA2)、Wnt4等基因表达情况,激光共聚焦检测FN1和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蛋白荧光定量情况.结果 基因转录组学分析发现,TGF-β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中的Wnt4基因使其表达升高,且TGF-β和Wnt信号通路的激活呈正相关.MRC-5细胞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组FN1、Wnt4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Wnt4组FN1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GF-β组比较,赶黄草+TGF-β组FN1、ACTA2、Wnt4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与TGF-β组比较,空白组和赶黄草+TGF-β组FN1和COL1A1蛋白荧光明显降低(P<0.05).结论 赶黄草可能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中Wnt4的表达来抑制TGF-β诱导的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扯根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扯根菜(Penthorum chinense Pursh)为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扯根菜属(Penthorum)植物扯根菜(Penthorum chinense Pursh)的干燥地上部分。扯根菜为苗族传统药物,民间以其全草入药。全草性温、味甘、无毒,具清热、利尿消尿、解毒、活血、平肝、健脾、祛黄疸等功效。主治黄疸、水肿、经闭、血崩、带下、跌打损伤,以及各型肝炎、胆囊炎、脂肪肝等。对扯根菜属植物扯根菜的资源概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建立扯根菜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  相似文献   

12.
连翘为中国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痈疽、乳痈、瘰疬、风热感冒、丹毒、温热入营、温病初起、高热烦渴、热淋尿闭、神昏发斑等症的治疗.连翘化学成分众多,目前分离鉴定的成分主要包括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酚酸类、黄酮类、萜类及挥发油、C6-C2天然醇及其苷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具有抗...  相似文献   

13.
苍耳子“毒性”及现代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苍耳子为历代中医临床治疗鼻渊要药,有小毒,属传统记载的有毒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苍耳子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降血糖、抗过敏等作用。现代临床医学中苍耳子为鼻科常用药,尤其多用于治疗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但临床中常因长期、过量、反复使用苍耳子以及其炮制不当或者未经炮制使用而发生中毒。毒理学研究提示其对多脏器均有损伤,主要对肝脏和肾脏的损害较为严重。查阅大量中外文献,综述苍耳子功效及毒性、化学成分和毒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效-毒”相关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药知母是目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抗菌、抗炎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主要成分知母皂苷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作为知母皂苷的主要成分,知母皂苷AⅢ的药理学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近年来对知母皂苷AⅢ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深入研究与开发知母皂苷AⅢ的药效和药理作用提供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5.
对近年来东北刺人参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文献调研以及归纳总结。作为珍贵的中药材,东北刺人参具有补气助阳的功效,其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导致生物活性的多样性。文章对近年来东北刺人参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可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为东北刺人参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a Chinese herbal drug,has actions of dispelling dampness, alleviating jaundice,clearing heat,subsiding toxin,activating blood,and removing stasis.Polydatin(PD),one of its chief active ingredients,has been proved by modern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to possess extensive 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showing marked effects on protecting cardio-myocyte,dilating blood vessel, antagonizing platelet aggregation,thrombosis,and atherosclerosis.The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on 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and the acting mechanism of PD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证《千金要方》新雕本、宋校本条文错互的现象,发现宋校本的医论条文与篇题相合,论说集中,内在逻辑严密,呈现出系统化的特点;其方论条文的编排,注重事类相从,条理清楚,查找便捷,实用性更强。结合宋代理学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主校者馆阁官员的身份特征,提出:出于增强方书实用性的目的,宋臣对《千金要方》重新编次,使其内容编排更加趋于合理,临证查用方便快捷;宋校本具有理、法、方、药条文序列系统规范的特点;应当对宋臣医书整理的理念、指导原则、过程特点、具体内容,及其对中医学术内涵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辨章学术,以便正确理解、有效利用宋校医书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药莱菔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菔子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消食化积,降气化痰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莱菔子具有显着的抗菌、降压、降气化痰及促进消化系统功能等药理活性,而其不同炮制品种在化学成分及药效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