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目的分析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尿量、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心肌酶指标〔包括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低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DH、c Tn I、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DH、c Tn I、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Trx)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脓毒症患者8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48例,脓毒性休克组3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Trx水平;比较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以及住院病死率;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血WBC、CRP、PCT、Trx水平;分析Trx与脓毒症患者血WBC、CRP、PCT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住院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血WBC、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rx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脓毒性休克组血WBC、CRP、PCT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病死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Trx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组(均P<0.05)。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血WBC、CRP、PCT水平显著更低,Trx水平显著更高(均P<0.05)。Trx与WBC、CRP、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病死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Trx水平显著下降,且脓毒性休克患者下降更显著,Trx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7 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统计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感染相关脏器功能衰竭评估评分(SOFA评分),并监测患者生命指标、凝血指标及炎症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和SOF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生命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凝血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的炎症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的更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有效治疗严重脓毒症,降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指标、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对于严重脓毒症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水平变化在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研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88例。根据60d后患者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n=58)和死亡组(n=30)。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探讨Kal水平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相关性、影响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因素以及不同血浆Kal水平对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例数、感染性休克例数、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Kal水平、IL-6水平、CRP水平方面差异显著(P<0.05),在其他临床特征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存活组患者Kal水平呈升高趋势,死亡组患者Kal水平呈下降趋势。Kal水平与年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创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L-6水平、CRP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P>0.05)。APACHE II评分高、SOFA评分高、Kal水平偏低、IL-6水平偏高、CRP水平偏高是影响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性因素(P<0.05)。其中,入住ICU时血浆Kal水平<4ug/mL不利于患者预后。血浆Kal水平≥4.0 ug/mL组生存率显著高于<4.0 ug/mL组(P<0.05)。结论:入住ICU时血浆Kal水平<4.0 ug/mL不利于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血浆Kal水平可作为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脓毒症患者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炎症因子变化,并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4年1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86例,其中脓毒症患者93例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患者93例为严重脓毒症组。另选取55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脓毒症患者的病原体种类、分布特点及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86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标本共分离出235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菌152株,占64.68%;革兰阳性菌49株,占20.85%;真菌25株,占10.64%;病毒9株,占3.83%。56例脓毒症患者存在多重病原体感染,占30.11%。ELISA检测血清PCT、CRP、IL-6、内毒素、TNF-α水平,严重脓毒症组患者显著高于脓毒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脓毒症休克、院内感染、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数及PCT、CRP、IL-6、TNF-α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相关(均P0.05);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内毒素与脓毒症患者预后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症休克、年龄、APACHEⅡ评分及PCT和CRP水平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组脓毒症患者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脓毒症休克、年龄、APACHEⅡ评分与PCT、CRP水平升高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连续血液净化(CBP)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疗效。方法:选择脓毒症休克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CBP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以2万IU/h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 d。评估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变化,检测血乳酸(Lac)水平、氧合指数(PaO_2/FiO_2)、炎性反应指标TNF-α、IL-6和CRP水平的变化,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评分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结果:治疗72 h后,2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均明显减少,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治疗72 h后2组血Lac水平下降,PaO_2/FiO_2上升,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TNF-α、IL-6和CRP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72 h后,2组APACHEⅡ和MOD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结论:CBP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休克可促进血Lac清除,升高PaO_2/FiO_2,降低体内炎性反应,改善疾病状态,联合应用可有效缓解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溶性甘露糖受体(Soluble Mannose Receptor,sMR)在脓毒症(Sepsis)患者血清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sepsis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脓毒症患者66例(脓毒症40例,脓毒症休克26例)及对照组18例,采集所有入组患者24小时内的静脉血,离心后保存上层血清于-80℃冰箱待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sMR的水平。同时收集化验室的检测结果,入院的SOFA评分和APACHE II评分。所有数据和图表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7.0计算及处理。结果对照组、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血清sMR水平在三组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的PCT、sM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指标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1/0.954。Sepsis、septic shock间比较,PCT在两组间表达水平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MR的表达水平在两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SOFA评分和APACHE II评分在sepsis和sepsis shock间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绘制诊断septic shock的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0.972。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在脓毒症患者中sMR同PCT呈弱正相关性(0.2r0.4,P0.05),与APACHE II评分呈中等强度正相关性(0.4r0.6,P0.05),与SOFA评分呈强正相关性(0.6r0.8,P0.05)。结论血清sMR水平在脓毒症患者有应用价值,可早期诊断脓毒症,诊断效能优于PCT,可鉴别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危重感染患者临床病情评估、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39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入住ICU 24 h内的病情状况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47例、严重脓毒症组54例和脓毒症休克组38例,分别比较3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指标,并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入住ICU 24 h内,不同病情分组患者的血清PCT、WBC、CRP水平、APACHEⅡ及SOFA评分比较(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与患者WBC、CR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存活脓毒症患者的血清PCT、WBC、CRP水平、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均P0.05);PCT判断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19.84 ng/m L,此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57,灵敏度为89.27%,特异度为86.34%。结论:血清PCT水平在危重感染患者临床病情评估、预后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XBJ)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医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重症脓毒症患者48例,将其中仅接受XBJ注射的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时接受XBJ注射和床旁高流量CBP治疗的另外24例作为观察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APACHE II评分,WBC、CRP、PCT、血浆中细胞因子IL-8、Ang-2和MMP-9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24 h、72 h和7 d的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 II评分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且治疗结束即第7 d的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WBC、PCT以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治疗后WBC、PCT以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 II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中细胞因子IL-8、Ang-2和MMP-9的水平较治疗前逐渐降低,观察组的细胞因子水平在治疗后也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BJ注射液与床旁高流量CBP联合治疗重症脓毒症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55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脓毒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组62例,脓毒症休克组18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微小RNA-155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氧合指数和血乳酸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外周血微小RNA-155及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结果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氧合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氧合指数明显低于脓毒症组而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微小RNA-15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微小RNA-15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55和CD4~+CD25~+Treg细胞呈高表达,且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对革兰氏阴性(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病情和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纳入126例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进行血清PCT、CRP、内毒素水平检测,分析不同感染程度(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预后(存活、死亡)患者血清PCT、CRP、内毒素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PCT、CRP、内毒素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之间的关联程度和方向。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T、CRP、内毒素鉴别G~-菌血流感染所致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的效能以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PCT、CRP、内毒素水平在不同感染程度、APACHEⅡ和SOFA评分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PCT、CRP、内毒素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T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661、0.682,P均0.001),CRP、内毒素分别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中低度正相关(r=0.375、0.413、0.312、0.391,P均0.05)。ROC分析结果示PCT鉴别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达0.784(95%CI:0.639~0.928,P=0.002)、0.935(95%CI:0.880~0.991,P=0.000),高于CRP和内毒素。结论:血清PCT、CRP、内毒素水平与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病情危重程度、预后均存在密切关系,PCT能更好的判断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通路、炎症因子及外周血microRNA-155和microRNA-466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脓毒症患者87例,其中脓毒症组27例,严重脓毒症组34例,脓毒症休克组26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TGF-β/Smad信号通路、炎症因子及外周血microRNA-155和microRNA-466表达水平。结果脓毒症休克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脓毒症休克组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且严重脓毒症组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TGF-β1、Smad2和Smad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脓毒症休克组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且严重脓毒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23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脓毒症休克组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且严重脓毒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外周血microRNA-155和microRNA-466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脓毒症休克组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且严重脓毒症组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GF-β/Smad信号通路、炎症因子PCT、IL-23和CRP及外周血microRNA-155和microRNA-466表达可能参与脓毒症发生、发展,且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CBP)联合血必净注射液(XBJ)治疗重症脓毒症(S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SS患者48例,将其中仅接受XBJ注射的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时接受XBJ注射和床旁高流量CBP治疗的24例作为观察组。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WBC、CRP、PCT、血浆中细胞因子IL-8、Ang-2和MMP-9的水平。结果:2组在治疗后24、72 h和7 d的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且治疗第7天的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2组在治疗后WBC、PCT以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WBC、PCT以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中细胞因子IL-8、Ang-2和MMP-9水平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高流量CBP联合XBJ注射液治疗SS,能够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脓毒血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急性脓毒血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DAS-ELISA)检测血清CRP、PCT、TNF-α水平,参照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标准评定预后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指标(CRP、PCT、TNF-α)与预后状况(SOFA、APACHEⅡ)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有助于显著降低老年急性脓毒血症患者血清CRP、PCT、TNF-α等炎症介质水平,改善临床疗效与预后。  相似文献   

15.
《肝脏》2020,(9)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伴发肝损伤患者的肝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7月我院治疗的脓毒血症伴发肝损伤患者88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使用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3 d后TBil、AST、ALT肝功能指标、TNF-α、IL-6炎性因子、MDA、SOD氧化应激指标和SOFA、APACHE I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TBil、AST、ALT、TNF-α、IL-6、MDA、SOD表达水平和SOFA、APACHE I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27.46±3.14)μmol/L对(34.52±4.47)μmol/L]、AST[(64.59±10.13)U/L对(90.15±12.52)U/L]、ALT[(74.28±10.62)U/L对(97.22±12.81)U/L]、TNF-α[(27.32±4.02)μg/L对(38.54±5.13)μg/L]、IL-6[(23.56±3.12)μg/L对(32.35±4.17)μg/L]、MDA[(18.42±2.37)μg/L对(24.18±3.06)μg/L]表达水平和SOFA[(3.13±0.44)分对(4.27±0.64)分]和APACHEⅡ评分[(8.25±1.32)分对(12.32±2.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OD[(25.68±3.52)U/L对(18.74±3.13)U/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快速清除炎症氧化应激因子,保护脓毒血症患者肝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危重感染患者临床病情评估、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2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139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住ICU 24h内的基本情况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47例、严重脓毒症组54例和脓毒症休克组38例,分别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气管衰竭评分(SOFA)等指标,并根据患者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入住ICU 24h内,脓毒症患者的PCT、WBC、CR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在不同病情分组患者间的水平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 24h内,脓毒症患者的PCT水平与患者WBC、CR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ICU期间,存活脓毒症患者的PCT、WBC、CR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显著的正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 PCT判断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19.84ng/ml,此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57,灵敏度为89.27%,特异度为86.34%。结论 PCT在危重感染患者临床病情评估、预后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龙华门诊部急诊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CRRT;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CD+4/CD+8细胞比值、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及氧合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CD+4/CD+8细胞比值、Ig A、Ig 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4/CD+8细胞比值、Ig A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患者CRP、Ig 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CRRT可有效提高严重脓毒症患者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0例脓毒症(A组)、15例脓毒性休克(B组)入院第1、3、5 d及20例健康体检者(C组)的空腹静脉血,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放射计数仪测定血清CRP、TNF-α;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分级,并分析血清CRP、TNF-α水平与其相关性。结果 A、B组入院后第1、3、5天血清CRP、TNF-α水平逐渐升高,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5),且B组各时点血清CRP、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均<0.05)。A、B组APACHEⅡ评分分级Ⅰ级7例、Ⅱ级12例、Ⅲ级9例、Ⅳ级7例。APACHEⅡ评分与血清TNF-α、CRP呈正相关,(r分别为0.631、0.639,P均<0.01),血清TNF-α和CRP呈正关相关(r=0.631,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显著增高,且其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连续血液净化(CBP)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符合脓毒症休克诊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采用CBP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50万IU静脉滴注。评估治疗前和治疗72h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变化,检测乳酸水平(Lac)、氧合指数(PaO2/FiO2)、炎性反应指标TNF-α、IL-6和crp变化,APACHE Ⅱ和MODS评分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结果 2组治疗72h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72h后2组Lac水平下降,PaO2/FiO2上升,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和crp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2h后,2组APACHE Ⅱ和MOD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P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休克可促进Lac清除,升高PaO2/FiO2,降低体内炎性反应,改善疾病状态,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可有效缓解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对高PCT水平脓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41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早期CBP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0、24、48、96h血清PCT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住ICU时间以及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血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604,P0.01)。早期CBP组治疗后24 h和48 h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早期CBP组ICU住院天数相对较短、28 d病死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与脓毒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PCT水平越高,病情越危重。对高PCT水平脓毒症患者,尽早给予CBP治疗,可以减轻组织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