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5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证候特征,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采取横断面的方法,制定临床证候调查表,全面收集NAFLD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所得症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FLD患者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生,以40~5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34.2%,男女发病比例为3.07∶1.中医证侯依次为肝郁脾虚(39.4%)、痰湿内阻(24.5%)、痰瘀互结(18.7%)、肝肾不足(9.8%)和湿热内蕴(7.6%).结论 脾虚肝郁是NAFLD最常见的证候,而痰湿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肝病科诊治的176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并组)及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2型糖尿...  相似文献   

3.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特异性的鉴别指标.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对3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15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血脂、尿酸、血糖、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02)、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异常的百分数分别为73.7%、34.2%、47.4%、6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27.8%、14.6%、20.5%、35.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可能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脂肪肝者的临床生化指标的特点。方法对8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68例酒精性脂肪肝、80例健康对照者及22例嗜酒无脂肪肝的血清酶、血脂、血糖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脂肪肝组(包括NAFLD和AFLD)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LT、AST、GGT、GLU、CH、TG均有明显升高;AFLD组ALT、AST、GGT、CH、TG血清浓度明显高于嗜酒无脂肪肝组;AFLD组AST、GGT血清浓度明显高于NAFLD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TG、BMI、WHR是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脂肪肝患者血清酶、血脂、血糖升高,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损伤较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严重,肥胖、高血脂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不同程度家兔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程度与血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用32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模型组3组(每组n=8),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建立不同程度脂肪肝模型,分别于4、6、8周检测家兔血清TG、TC、AST、ALT,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可形成轻度的脂肪肝并出现血脂的升高,随着脂肪肝病变程度的发展,血清TG水平持续升高。结论血生化指标对脂肪肝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而病理学与酒精性脂肪肝相似的代谢性肝脏病,2003年5月~2005年5月,我们采用降脂益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部分生化指标对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57例酒精性脂肪肝及22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血糖、清蛋白、总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尿酸异常的百分数分别为73.7%、35.1%、49.1%、59.6%,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28.8%、12.4%、16.4%、31.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对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而病理学与酒精性脂肪肝相似的代谢性肝脏病,2003年5月~2005年5月,我们采用降脂益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调查重庆市1 950例NAFLD患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生化及CT结果,分析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生化、CT的相关性.结果 1 950例患者中,湿热蕴结、湿浊内停、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肝肾阴虚证分别占36.62%、27.69%、19.38%、10.10%、6.21%;不同证型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脂肪肝肝肾阴虚证(35.54%)最多,其次为痰瘀互结证(15.23%);湿热蕴结证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较高;肝肾阴虚证空腹血糖(FBG)水平较高;肝郁脾虚证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FBG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患者以湿热蕴结证分布最多,肝肾阴虚证重度脂肪肝比例最高,不同辩证分型可能对临床指标及疾病转归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生化指标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120例研究对象分为酒精性脂肪肝组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每组6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 I(ApoA I)、载脂蛋白B(ApoB)、尿酸(UA)、空腹血糖(FP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ALT、清蛋白(ALB)、球蛋白(GLB)、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等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和空腹血糖(FPG)的异常率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2)和直接胆红素(DB)的异常率则高于该组.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的中医证型与睡眠呼吸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经确诊为OS患者,比较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不同证型间睡眠呼吸指标AHI、LSpO2、ESS的差异性,并对不同证型与AHI、LSpO2、ESS间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70例OS患者中医证型比例由多至少依次为:痰瘀互结证37例(52.9%)、痰湿内阻证11例(15.7%)、气阴两虚证9例(12.9%)、痰热内扰证8例(11.4%)、脾肾阳虚证5例(7.1%)。(2)痰湿内阻证OS患者的AHI、ESS显著高于其他证型患者,脾肾阳虚证OS患者的AHI、ESS显著低于其他证型患者。(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痰湿内阻证与AHI、ESS成正相关(P<0.01,r=0.445\0.308),脾肾阳虚证与AHI、ESS成负相关(P<0.01,r=-0.32\-0.378),而与LSpO2无明显相关性(P>0.01);其他证型与AHI、LSpO2、ESS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OS患者痰证明显多于非痰证,其中痰瘀互结证占主要比例,痰湿内阻证与AHI、ESS成正相关,脾肾阳虚证患者与AHI、ESS成负相关,AHI、ESS有可能作为诊断OS痰湿内阻证和脾肾阳虚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近5年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研究作了系统回顾,从病因病机、中成药研究、专法专方研究、辨证分型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中医药治疗NAFLD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liver diseases worldwide, causing serious economic and medical burdens. Currently, Chinese medicine (C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in treating NAFLD in China.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I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in the human body and is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FL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ystematically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IM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AFLD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the CM treatment of NAFLD via IM regu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our own research practice, we propose that IM is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NAFLD with CM and formulate plans for future research to target limitations existing in current studies.  相似文献   

14.
降脂理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张云鹏主任制定的中药降脂理肝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和效果。方法:用中药降脂理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43例,另设对照组口服强肝胶囊37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总有效率、中医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变化、影像学变化和体重指数等。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中医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影像学变化和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降脂理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分析对比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单纯性肥胖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1984年1月至2021年11月所有中医药治疗上述两种疾病的临床文献,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后,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及SPSS 23.0软件对方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分别纳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单纯性肥胖的方剂251首和205首,两种疾病在使用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酒精性脂肪肝用药多入脾、肝、肺经,特色用药有郁金、虎杖、赤芍、姜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对是“山楂-泽泻”,聚类分析获得新方的主要功效为健脾祛湿、活血化瘀、疏肝清热。单纯性肥胖用药多入脾、胃、肺经,特色用药有桂枝、生姜,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对是“茯苓-白术”,聚类分析获得新方的主要功效为健脾祛湿、活血化瘀、行水泄热。[结论]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单纯性肥胖的用药存在共性,两者均重视健脾祛湿,均以泽泻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差异方面,前者以健脾祛湿与活血化瘀并重,佐以疏肝、清热;后者以健脾祛湿为主,佐以活血、清热、疏肝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医临床案例证素辨识的一致性及证素辅助诊断参考在临床案例证素辨识中的作用。方法:从规范四诊信息的中医大型临床案例数据库中随机抽取50个案例,采用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针对每一个案例邀请4位专家做出证素辨识,两轮咨询间隔一周以上。第一轮仅给予50个临床案例的四诊资料,请专家逐一作出证素辨识;第二轮在给予证素辅助诊断参考的前提下,请相同4位专家对上述50个临床案例再次做出证素辨识。两轮证素辨识一致性均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评价。结果:第一轮专家证素辨识涉及37个证素,其中23个证素(占62%)通过一致性评价;第二轮专家证素辨识涉及29个证素,其中19个证素(占66%)通过一致性评价;两轮专家咨询各证素辨识一致性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位中医专家对同一临床案例的证素辨识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而给予专家证素辅助诊断参考,对专家做出一致的证素辨识不一定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慢性乙肝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规律的探索研究中,发现慢性乙肝五种中医证型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存在多个蛋白质表达差异,其中,免疫球蛋白J链(IG-J)与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改变有较强的相关性。探讨免疫球蛋白J链作为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可能性,为临床乙肝纤维化的无创伤性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中医临床辨识慢性乙肝中医证候纤维化反应状况提供可供参考的客观化指标,最终为进一步探讨慢性乙肝中医证候本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总结中西医中关于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研究结果,更有利于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治疗,延缓病程进展。通过文献检索,了解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并加以分析整理。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疗效较好,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概述中医药疗法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搜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中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前景。结论:中医药治疗本病功效虽佳,但缺少治疗机制深入研究,且辨证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系统不一,亟待从机理向临床研究的推进,规范并优化临床诊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脂肪肝发病率日渐升高。脂肪肝已成为当代肝病领域的新挑战,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治疗上尚无特异性药物。本文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临床验证等方面,综述近年来脂肪肝的中医研究概况。认为中医药在脂肪肝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提出一些思考,旨在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