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目的研究麻黄-甘草药对对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BALB/c小鼠建立Th2型ACD模型及诱导初期ACD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耳组织病理学变化,测量小鼠耳肿胀,ELISA法检测小鼠耳组织Th2细胞因子水平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蛋白水平,用qPCR检测小鼠耳组织TSLP mRNA水平,Poly(I∶C)和TNF-α联合刺激HaCaT细胞,检测细胞分泌的TSLP蛋白水平。结果 Th2型ACD模型中,与模型组小鼠比较,麻黄-甘草2.34g/kg和7.02g/kg组均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减少耳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麻黄-甘草2个剂量组均显著降低耳匀浆中IL-4水平,麻黄-甘草7.02g/kg组明显降低IL-13水平。诱导初期Th2型ACD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麻黄-甘草药对显著降低耳匀浆TSLP的基因及蛋白表达,体外麻黄-甘草药对及其主要单体成分同样抑制TSLP的分泌。结论麻黄-甘草药对具有抑制过敏性炎症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TSLP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高变区1(HVR1)模拟表位7肽(7P)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细胞,用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TNF-α、IL-6,用不同浓度(5.0、10.0、20.0、40.0、80.0、160.0μg/mL)的7P进行干预,应用单溶液细胞增殖(MTS)法检测7P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7P可抑制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和IL-6,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影响细胞因子释放作用与细胞毒作用无关。结论 7P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和IL-6。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芹菜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用不同浓度的芹菜素处理后,加入LPS刺激0~16 h。Western blot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以及c-Src和NADPH氧化酶p47phox亚基的磷酸化;荧光探针H2DCFDA检测活性氧(ROS)的产生;ELISA检测TNF-α和IL-6的产生。 结果 芹菜素作用RAW 264.7细胞30 min即可诱导c-Src和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磷酸化。采用50 μmol/L c-Src抑制剂PP1预处理细胞后,p47phox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同时,芹菜素能上调RAW264.7细胞内ROS的含量,而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可抑制其产生。芹菜素也能诱导RAW264.7细胞表达HO-1,而采用PP1、DPI或ROS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细胞后,HO-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此外,芹菜素处理能下调LPS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TNF-α和IL-6,而采用siRNA沉默HO-1表达后,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芹菜素对细胞因子的抑制效应。 结论 芹菜素可能通过激活c-Src/NADPH氧化酶/ROS通路诱导HO-1表达,从而抑制小鼠巨噬细胞过度分泌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谷氨酰胺(Gln)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2,4-二硝基氟苯反复刺激小鼠皮肤建立ACD模型,观察Gln对ACD模型小鼠耳肿胀度、组织病理改变、耳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胞浆型磷酯酶A2(cPLA2)蛋白表达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4(IL-4)等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ln显著抑制ACD模型小鼠耳肿胀度(P<0.05),明显降低皮肤组织p38 MAPK,cPLA2蛋白及血清TNF-α,IL-4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P<0.05).[结论]Gln治疗小鼠ACD有效,机制认为与p38 MAPK/cPLA2信号通路及TNF-α,IL-4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增殖及TNF-α、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三组:RAW264.7对照组、SEA组和细菌脂多糖(LPS)对照组。培养巨噬细胞株RAW264.7,用20μg/ml SEA分别作用巨噬细胞3、6、9、12和15 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因子TNF-αmRNA和TGF-β1 mRNA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SEA作用12 h后巨噬细胞的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蛋白TNF-α和TGF-β1的表达;MTT比色法检测SE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SEA作用RAW264.7细胞3 h起,TNF-αmR-NA和TGF-β1 mRNA的表达逐渐增高,在第12 h时,其相对表达倍数分别达23.07±3.172和9.83±1.45,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EA作用12 h巨噬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拉长且形态不规则;SEA作用巨噬细胞24、48、72 h时,A_(490)值分别与RAW264.7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与LPS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EA作用RAW264.7细胞12 h时,TNF-α和TGF-β1蛋白表达均高于RAW264.7对照组(均P〈0.05)。结论 SEA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并诱导TNF-α和TGF-β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小鼠巨噬细胞氧化亚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生成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别加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终质量浓度1μg/mL)和不同浓度的穿心莲内酯(终浓度1、10、50μmol/L)进行干预,并设空白组和穿心莲内酯单独作用组作为对照。取培养24h细胞上清,用Griess法检测NO产量;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PS明显促进了RAW264.7细胞NO、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生成;穿心莲内酯单独作用不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但穿心莲内酯能显著下调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与LPS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明显降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研究芥菜籽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ACD)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8只BALB /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芥菜籽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喂养普通饲料,芥菜籽组喂养含5%芥菜籽饲料。3周后,以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小鼠ACD模型,耳部激发24 h后,观察芥菜籽对小鼠耳肿胀度,组织病理改变,皮损处朗格汉斯细胞(LC)浸润、局部促炎细胞因子及血清IFN-γ等因子的水平。结果 芥菜籽能抑制 ACD 小鼠的耳肿胀度、降低皮损处LC浸润、降低IL-1β、TNF-α、IL-6 等炎症因子的表达(P<0.05),但对血清 IFN-γ、IL-4、IL-17 水平没有影响(P>0.05)。 结论 芥菜籽对小鼠 ACD 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LC的迁移及降低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COX/5-LOX双重抑制剂ZLJ-6对脂多糖(LPS)诱导下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采用LPS (1μg/mL)刺激生长良好的RAW 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在不同浓度的ZLJ-6( 3,10,30 μmol/L)作用下,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量,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含量,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激酶(iNOS) 的表达。ZLJ-6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释放以及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生成,同时抑制COX-2和iNOS的表达。结果表明,ZLJ-6具有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通过抑制COX-2、iNOS的表达以及炎症介质NO以及TNF-α、IL-6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2):107-110
[目的]探讨黄精粗多糖对体外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RAW 264.7)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设置空白对照组及给药质量浓度分别为1 000,500,250,125 mg/L的黄精粗多糖组,分别与小鼠的脾细胞、巨噬细胞(RAW 264.7)共同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共同培养后的细胞上清液中免疫因子IL-2,IL-6,IFN-γ和TNF-α的含量变化,利用MTT比色法测定黄精粗多糖对巨噬细胞(RAW 264.7)增殖作用的影响,Griess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的水平,RT-PCR检测i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质量浓度黄精粗多糖组免疫因子IL-2,IL-6,IFN-γ和TNF-α含量明显增加(P<0.05),促进巨噬细胞(RAW 264.7)的增殖(P<0.05),一氧化氮分泌量及iNOS mRNA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黄精粗多糖可增强体外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灯盏乙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灯盏乙素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用Griess法检测灯盏乙素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用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法检测灯盏乙素对LPS诱导的核转录因子(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灯盏乙素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F-κB靶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0.01~10 μmol/L的灯盏乙素处理24 h后对RAW264.7活力无显著影响;1、10 μmol/L的灯盏乙素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NO的生成及NF-κB转录活性;灯盏乙素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F-κB靶基因TNF-α、IL-1β、IL-6 mRNA的上调作用。[结论] 灯盏乙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及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脂氧素(1ipoxin A4)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相关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环加氧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血红素氧化酶-1(HO-1)和白介素-10(IL-10)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内在分子机制。方法:以1mg/L LPS刺激体外培养的RAW264.7细胞作为炎症模型,分别用脂氧素A4或脂氧素A4和ZnPPIX干预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24h后,收集培养上清并提取细胞总蛋白,酶联免疫法测定上清中TNF-α,IL-10和PGE2浓度,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COX-2和HO-1的蛋白表达量,分光光度计分析HO-1的活性。结果:1mg/L LPS明显诱导TNF-α,COX-2和PGE,的生成,也适度增加IL-10及HO-1的产生;脂氧素A4可抑制LPS诱导的TNF-α(P〈0.01雠LPS组),COX-2和PGE2(P〈0.01伽LPS组)的生成,却进一步增加IL-10(P〈0.01 vs LPS组)和HO-1表达量和活性(P〈0.01 vs LPS组);ZnPPIX可减弱脂氧素A。对LPS诱导TNF-α(P〈0.05 vs LPS+脂氧素A4组),COX-2和PGE2(P〈0.05 vs LPS+脂氧素A4组)的生成抑制作用,同时也下调IL-10的生成量。结论:脂氧素A4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致炎介质TNF-α,COX-2及PGE2的生成,同时也促进IL-10的产生,这种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上调HO-1表达和活性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一年生膜荚黄芪多糖(APSⅠ)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模型分泌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影响,探讨APSⅠ的抗炎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APSⅠ作用于未经刺激的RAW264.7细胞及LPS(1 mg/L)刺激后RAW264.7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APSⅠ组及LPS+ APS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组(APSⅠ-A,APSⅠ-B,APSⅠ-C),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浓度的APSⅠ组RAW264.7细胞增殖活力,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SⅠ单独处理组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或P<0.01),NO及IL-10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TNF-α的分泌量降低(P<0.05);与LPS模型组比较, LPS+APSⅠ组RAW264.7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P<0.05或P<0.01),NO、TNF-α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IL-10的分泌增加(P<0.05或P<0.01);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APSⅠ之间比较,APSⅠ-C对NO、TNF-α的抑制更为明显,且APSⅠ-C促进IL-10分泌的作用强于APSⅠ-A及APSⅠ-B。结论:APSⅠ 可以拮抗LPS所致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不同相对分子质量APSⅠ的抗炎作用有差异,APSⅠ的生物活性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金盏花苷E对脂多糖(LPS)诱导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 2、4、6、8、10、20、25、30 μg/mL)的金盏花苷E对RAW264.7 细胞活力的影响;不同浓度的金盏花苷E(0、6、8、10 μg/mL)预处理 RAW264.7细胞2 h,然后用LPS(100 ng/mL)刺激细胞特定的时间,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释放;Western blotting检 测iNOS、COX-2的表达水平及JAK-stats、MAPKs及NF-кB信号途径的磷酸化;ROS检测试剂盒检测RAW264.7 细胞内ROS含 量;激光共聚焦实验检测转录因子stat3的核转位。结果CCK-8结果显示,金盏花苷E浓度在低于20 μg/mL时对RAW264.7细 胞无明显毒性作用;金盏花苷E浓度依赖性地下调LPS诱导的iNOS和COX-2的表达(P<0.01 vs LPS组);抑制LPS诱导的促炎 细胞因子TNF-α及IL-1β的释放,且1 0 μg/mL组抑制作用尤为显著(P<0.01 vs LPS组);抑制LPS诱导的JAK1-stat3信号途径激 活及stat3的核转位;降低LPS诱发的ROS产生(P<0.01 vs LPS组)。结论金盏花苷E通过抑制ROS介导的JAK1-stat3信号途 径,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Wen C  Yang R  Hu J  Jiao Z  Yang Y  Yang J  Li H  Zhao H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4):569-572
目的研究芥菜籽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芥菜籽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喂养普通饲料,芥菜籽组喂养含5%芥菜籽饲料。3周后,以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小鼠ACD模型,耳部激发24 h后,观察芥菜籽对小鼠耳肿胀度,组织病理改变,皮损处朗格汉斯细胞(LC)浸润、局部促炎细胞因子及血清IFN-γ等因子的水平。结果芥菜籽能抑制ACD小鼠的耳肿胀度、降低皮损处LC浸润、降低IL-1β、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P<0.05),但对血清IFN-γ、IL-4、IL-17水平没有影响(P>0.05)。结论芥菜籽对小鼠ACD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LC的迁移及降低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槐定碱预处理对LPS刺激RAW 264.7巨噬细胞表达TLR4、JNK和c-jun mRNA及分泌TNF-α的影响,探讨槐定碱抗内毒素机制。方法培养RAW 264.7巨噬细胞,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槐定碱对照组、LPS组、槐定碱预处理组,用RT-PCR技术检测RAW 264.7细胞TLR4、JNK和c-jun的mR-NA表达量,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液TNF-α分泌量。结果槐定碱对RAW 264.7巨噬细胞TLR4、JNK、c-jun的mRNA及细胞培养液中TNF-α基础表达无影响,但对经LPS激活的巨噬细胞的TLR4、JNK mRNA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均P〈0.01),c-jun mRNA表达亦降低,但与LPS模型组比较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槐定碱预处理组细胞液中TNF-α含量显著低于LPS模型组(P〈0.01)。结论槐定碱抗内毒素机制与其抑制LPS引起的TLR4、JNK的mRNA高表达,并减少TNF-α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槐定碱预处理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NF-κB p65、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槐定碱抗内毒素机制。方法培养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槐定碱预处理对照组、LPS模型组、槐定碱预处理+LPS组。各组处理完毕后5、30、60、120min,分别获取细胞与细胞培养液。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细胞NF-κB p65蛋白与mRNA表达,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液TNF-α含量。结果单独槐定碱对NF-κB p65以及TNF-α表达无影响;LPS模型组各时间点NF-κB p65 mRNA与蛋白以及TNF-α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且随LPS刺激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至120min未见下降;槐定碱预处理+LPS组NF-κB p65mRNA与蛋白及其下游TNF-α表达均较同时间点LPS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槐定碱预处理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NF-κB p65表达及TNF-α分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o build a cell model of LPS-induced hyper-and hypo-responsiveness in macrophage cells.Methods:Macrophage cell line RAW264.7 was pre-cultured with or without 10ng/ml LPS for 18h,then challenged with lipopolysaccharide(LPS)or MDP,Zymosan,PAF,FMLP,PMA for 24h.The levels of TNF-α,IL-1,IL-6,IL-10,NO and O2^- were measured.Results:LPS pretreatment markedly inhibited TNF-α NO and IL-6 production,but increased IL-1,IL-10 and O2^- release to LPS challenge.LPS pretreatment also altered macrophage responsiveness to the other stimuli.Conclusion:LPS can induce hyper-and hypo-responsiveness simultaneously in the macrophage cell lines.Changes in macrophage responsiveness depend on stimuli and effectors whic are measur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香素对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释放及其诱发炎症反应的双重抑制作用。方法RAW264.7细胞常规培
养,不同浓度的瑞香素单独或联合脂多糖(LPS)作用细胞不同的时间,ELISA检测晚期炎症因子HMGB1的释放;Western blot
检测JAK1/2、STAT1的磷酸化。THP-1细胞常规培养,不同浓度的瑞香素单独或联合rhHMGB1刺激细胞不同的时间,ELISA
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PGE2 的释放;NO检测试剂盒检测NO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iNOS、COX-2 的表达及p38、ERK、
JN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瑞香素浓度依赖性的下调HMGB1 的释放,抑制rhHMGB1 诱导的iNOS、COX-2 的表达及TNF-α,
IL-6,PGE2、NO的释放。WB结果显示,瑞香素显著下调脂多糖诱导的JAK-STAT1信号磷酸化,但对rhHMGB1诱导的MAPKs
磷酸化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瑞香素能够抑制HMGB1释放及其诱发的炎症反应,而且瑞香素可能通过抑制JAK-STAT1信号
途径减弱HMGB1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